《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朱思平 報導:10月15日,重慶機場開展的機坪運行統一規範試點工作圓滿完成,並通過了民航西南管理局領導的驗收檢查。其中,重慶機場飛行區智能視頻分析試點子項目唯一合作廠商、捻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為重慶機場定製研發的機場飛行區智能視頻分析管理系統獲得西南管理局及西南地區各安全監管局領導的高度認可。
2019年,重慶機場旅客吞吐量達4479萬人次,躋身全球機場50強,是中國八大區域樞紐機場之一。隨著重慶機場運輸生產快速增長,對其安全管理和運行效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當前,國內機場主要依靠傳統的監控系統平臺實施安全管理。傳統的監控系統平臺雖然擁有豐富的監控視頻數據資源,但存在功能單一、人為監控、事後會查等特性,無法對監控中的活動目標進行實時分析、高效處置,存在一定的滯後性和被動性,不能實現預防、預警的作用,導致監控視頻數據沒能挖掘出輔助安全運營管理的價值。而對於飛行區管理部門而言,在安全作業、高效管理方面受限於人力定巡的方式。所以在提升管理效能、擴大安全監察的覆蓋面上對視頻智能分析技術、智慧安防等先進管理方式的應用,有著迫切的需求。
據悉,捻果科技開展為期近兩個月的相關需求試點工作,與重慶機場有關部門通力合作,通過梳理重慶機場飛行區及機坪運行熱點、難點問題,研發推出「重慶機場飛行區智能視頻分析管理系統」。該系統採用計算機視覺技術、圖像識別智能算法,能夠7×24小時對視頻監控畫面自動識別和實時目標的跟蹤分析,通過將場景中背景和目標分離,分析並追蹤在攝像機場景內出現的活動目標,自動監測目標的行為與智能算法預製「標準行為」是否相符,當發現違規行為,其後臺管理系統會實時發出報警,彈出違規相關信息;後臺管理界面能夠將飛行區安全運行的各項關鍵指標定製化的展現,支持從機場基礎設施監管、地面保障作業監控、場區安全防護識別等多維度進行日常安全運行的數據分析。
捻果科技負責人介紹,重慶機場飛行區智能視頻分析管理系統試點項目主要以機坪安全生產作業監管為測試方向,具體包含迎機人員適航檢查規範識別、送機人員站位識別、工作人員穿著高可視性警示服識別、堵塞機位消防通道識別和特種車輛多維度識別、紅線區域識別等9項安全管理需求。本次試點工作完成了預期目標,實現了9個需求項的智能識別與推送報警,讓飛行區管理人員及時、準確地掌握現場違規事件情況並獲取相關信息,根據機場運行手冊規範設定每項需求的觸發條件,以較高的敏銳度規避違規疏漏,輔助管理部門實現了非現場、扁平化監管模式的重大突破。試點項目成果展示得到了局方領導的一致好評。
試點項目驗收組指出,實現智能化的安全監管手段對處於高度複雜運行環境下的飛行區來說尤為重要。既有助於業務部門和管理單位提升場區安全監管水平和運行效率,為快速精準的處置決策提供參考依據,提高飛行區總體安全係數;又助力機場方面實現科學化的運營管理,加快智慧機場、平安機場的建設進程。「我們有信心打造行業場景應用標杆,將此次試點成功的經驗與成果推廣應用至西南地區的其他機場」,該系統具備創新性和專業性,進一步增強了智能視頻分析技術在飛行區管理領域運用的整體實力,對豐富飛行區安全管理手段,推動飛行區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和進一步提高局方精準監管及機場科學化安全運行管理能力有重大意義,是智慧機場建設的重要抓手,在民航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