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擋汽車的市場佔率不斷且快速的增長,實現增長的原因有三點。
操控簡單操控強度低省油第一點應該無需贅述,D擋能適應的路況幾乎佔了實際路況的90%以上;對於新手司機而言只需要掛入D擋,之後則是專注地觀察路況。很多人認為自動擋汽車會因為錯踩踏板造成事故,安全係數比手動擋汽車低;很顯然是這種想法是因噎廢食或聊以自慰,吃魚還能被刺卡著但是喜歡吃魚的人少嗎?交通事故率持續下滑到六位數,其中有幾例是因為錯踩踏板導致,其降低比例有多少是因為新手司機可以專注的觀察路況的影響呢。所以新手實際更適合自動擋汽車,切莫聽那些手動擋汽車用戶的「蠱惑」。
關於操控強度低也沒有必要多解釋,只需要控制油門剎車而不用頻繁的換擋,在擁堵成為常態的道路駕駛自然會更輕鬆。而且因為操控強度低普及的自動單汽車中,在海外市場涵蓋了大量的商用車型,其中以中重卡和大巴車為主;但是國內的商用車(個人購買的掛靠車輛)卻多以手動擋汽車為主,難道中國司機都喜歡操控繁瑣的手動擋汽車嗎?參考下面的法士特12擋。
答案很顯然也是否定的,真正的原因是專業司機或運輸行業在海外某些地區的薪酬很高,收益能達到比較高水平的「冗餘」則可以讓工作更輕鬆更享受一些,所以海外的商用車用太多自動擋大車。而國內的運輸行業競爭過於激烈,貨運車輛與貨源達到了供大於求的程度,運費自然會被大幅且持續的壓縮。那麼控制經營成本則需要從購車環節開始計算,價格總能低幾萬元的手動擋汽車才會成為首選項。
理論上自動變速器出現之後,手動變速器也就可以淘汰了;因為技術的進步可以讓人的工作或娛樂更輕鬆,為了實現更加輕鬆的等級人才會加速技術研發,這是一種良性的循環。所以4AT在1939年裝車後的十年中,在全球經濟處於低水平的階段,自動擋汽車的保有量也高達數百萬臺。技術的進步不會因某些用戶的偏執而停滯,手動擋汽車仍舊存在無非是因為全球不同區域的消費等級存在差異罷了。
省油與性能
很多人認為手動擋汽車是「操控的真諦」,那麼為什麼頂級的F1方程式賽車使用自動的無縫換擋變速器,全球知名的跑車品牌如法拉利、蘭博基尼、阿斯頓馬丁、保時捷、本賽德思奔馳等,這些品牌的高端奢侈級轎跑車要淘汰手動變速器呢?原因是因為手動控制的變速器換擋速度太慢,而且MT的傳動效率僅僅是80%+,相對優秀的自動變速器這是相當低的水平。
高端AT變速箱最牛量產機可達到98%的高效傳動,單向離合器可以在1擋的起步瞬間結合傳動,動力損耗不是MT可比。性能車主流選項溼式雙離合,這種機器從10萬級的量產車即可找到95%傳動效率以及毫秒級換擋的量產機,發動機得使用這些機器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性能。至於MT的壓轉速起步和快速降檔制動,AT/DCT變速器同樣做得到,只是很多駕駛員沒有嘗試過而已。
重點:決定一臺車操控感的基礎不單純是變速器,動力充沛的發動機、調校理想的懸架系統、前置後驅/中置後驅/後置後驅或四驅的優秀傳動系統,這些才是決定一臺車操控感的核心因素。一臺MT的手動擋汽車以50km/h的車速過彎就會打滑失控,這種車又何談操控呢?所以手動擋汽車唯一的「真諦」是價格低,在量產車中MT汽車大多是小排量自吸的動力羸弱的入門選項,其次則是極少數幾臺百萬級的復古車,但這些車也在停產過程中了;解釋MT會成乘用車變速器「過去式」的現實吧,MT沒有什麼值得留戀。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責編:天和MCN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