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染料何處來(三) 黑、紫與綠

2021-01-14 城市荒野Studio

致力於推廣博物教育和生態保護。

守護每一個孩子對自然的興趣,引導公眾關注城市中的生態現象,每年為3000個親子家庭提供專業、有趣的博物學課程。


在古代常用於紡織染黑的植物主要有櫟實、橡實、五倍子、柿葉、冬青葉、烏柏葉等。除了植物染料外,還有天然的動物染料如五倍子、墨魚汁等。而近代後,主要用硫化黑(一種含硫的高分子化合物)來染色。至於黑色的顏料,則主要來自炭黑。下面我們就簡單介紹幾種。 


烏桕(Sapium sebiferum),為大戟科烏桕屬落葉喬木,是咱們身邊非常常見的綠化樹種,也是是主要的彩葉喬木。然而除了觀賞外,烏桕的用途其實十分廣泛,不僅種子外有蠟層可以制蠟燭,葉片還能用於給衣物染黑。

 

烏桕的葉和雄花序


烏桕的果實和覆蓋著白色蠟層的種子


秋天色彩豐富的烏桕葉片,沒想到染出的居然是黑色

 


五倍子可以認為是一種動物染料,但又比較特殊,因為五倍子實際上主要是由五倍子蚜(Melaphis chinensi)在寄主植物的幼枝和葉上形成的蟲癭經過乾燥後所得。而它的寄主為鹽膚木及其同屬的幾種植物。


五倍子蚜


五倍子蚜寄生後形成的蟲癭


經加工乾燥後的蟲癭即為中藥五倍子

 

那五倍子蚜的寄主植物鹽膚木長啥樣呢?


鹽膚木(Rhus chinensis),為漆樹科鹽膚木屬的落葉喬木。奇數羽狀複葉,葉軸上有較寬的葉狀翅,葉邊緣有齒;雌雄異體,白色小花排成寬大而多分枝的圓錐花序;核果球形,成熟時紅色。




鹽膚木未成熟的核果 


炭黑,是碳的一種存在形式,為輕、松而細的黑色粉末,表面積非常大,是含碳物質(煤、天燃氣等)不完全燃燒或受熱分解的產物。古時候的人通過收集焚燒動植物後留下的黑灰,用來調製黑色顏料。

 



顏色往往被人類賦予很多內涵,而紫色給人的感覺是夢幻、神秘、高貴而又充滿宗教意味,想想紫氣東來、紫禁城這些詞語。我們知道紫色是紅色與藍色複合而成的,而自然界也有天然的紫色染料,如紫草、紫膠蟲等。

 

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為紫草科紫草屬的多年生草本。葉無柄,卵狀披針形,兩面均有短糙伏毛;開白色小花,排成花序著生在莖和枝上部。全國各地山坡草地均有分布。



 

紫草的染色部位在紫色的根部,根又分軟根和硬根兩類,軟根較適合染色,以絲質的染色效果最好。

 

紫草根

 

紫膠蟲是同翅目膠蚧科的一些昆蟲,同胭脂蟲一樣也是蚧殼蟲。雌蟲寄生在黃檀等樹上吸食樹液後可分泌出一種紫色的天然樹脂,稱為紫膠。原產亞洲,商業化養殖最多的種為紫膠蚧(Kerria lacca),而在我國,雲南是主要的紫膠產地,所用的種是雲南紫膠蟲(Kerria yunnanensis)。


紫膠蚧分泌樹脂形成紫膠


紫膠常被加工成片狀出售


紫膠蚧的寄主植物黃檀 



除了紫草和紫膠蟲外,還有一種歷史悠久的天然紫來源——骨螺。最早用骨螺染色的是海上民族腓尼基人,當時的生產中心在泰爾(現在的黎巴嫩城市),因此染出的紫色稱為泰爾紫。腓尼基人用骨螺紫給羊毛染色,用來交換黃金白銀等,進行海上貿易。


 

可用於染色的骨螺通常指Bolinus brandaris和Bolinus trunculus兩種,它們都有著厚實的硬殼,鰓下腺能分泌出黏液,最初無色,光照後會變成紫色,所以也稱這種顏色為骨螺紫,在古代西方它可是地位與權力的象徵呢。




 


在古代,綠色染料植物並不多,凍綠便是其中之一;綠色多來源於黃色與靛藍的套染,因為綠色是黃與藍的調和色。而綠色顏料的代表則是孔雀石。

 

凍綠(Rhamnus utilis),為鼠李科鼠李屬的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枝端常有刺。葉常對生,為橢圓形,邊緣有鋸齒;花單性,雌雄異株,小花淺綠色,往往簇生葉腋;核果近球形,成熟時為黑色。分布範圍廣,全國南北均可見。葉片可作綠色染料。

 




 

孔雀石是一種綠色的含銅鹼式碳酸鹽,據研究可能是最早的銅礦石,可以做眼妝、壁畫的顏料,還能用來制釉及給玻璃上色。孔雀石通常為葡萄狀、塊狀或鍾乳狀,單晶體並不常見,外表為鮮豔的綠色,常和少量的藍銅礦伴生。

 


孔雀石與藍銅礦伴生

                           


註:以上圖片除標記外均來自網絡。


更多優質歷史文章請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黑的白的紅的黃的紫的綠的藍的灰的——未知的染髮史了解一下
    就如歌詞「黑的白的紅的黃的紫的綠的藍的灰的你的我的他的她的大的小的圓的扁的好的壞的美的醜的新的舊的各種款式各種花色任你選擇」,現在的發色與髮型,真的是任你選擇。那麼,你是否知道,染髮已經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而且貌似古代人不僅潮流,膽子還特別大。閒話少敘,言歸正題。
  • 天然植物染料——薯莨
    葉互生或對生,革質,長橢圓形至長披針形,基部新形或鈍形,全綠,正面綠色,背麵粉綠,皆光滑,花單性,數多形小,雄花序圓錐狀,雌花序穗狀,腋生,蒴果三翅狀,種子扁平而藏在翅內。春夏開花,夏秋結果。多年生塊莖基部長裸出地面,量多者可挖出二、三十斤以上,為優良的紅褐色染料。薯莨內含大量韖質成分,不堪食用,多作為製革、染魚網、繩索、布料的染料用。
  • 如何辨別看起來很接近的顏色:梅紫與倒掛金鐘紫、番茄紅與鐵鏽紅
    聯繫實物來對比,生了鏽的鐵當然是模糊質感的,所以鐵鏽紅比番茄紅看起來更柔和,飽和度偏低,給柔暖型人用也很好。① 鼠尾草綠 ②淺苔綠△綠色系中有很多名字都和大自然裡的綠植有關,大自然本就是天然的造色大師,也是配色大師。「光合作用」嘛,很多綠色都是暖調子,鼠尾草綠和淺苔綠就都是暖調子的綠。
  • 最熟悉的陌生人 | 藍紫系列之紫鴨蹠草
    百草園薈珍館的紫鴨蹠草百草園薈珍館裡有條小徑,難得可以拍到這麼靜謐的時刻。一團綠色中,步道左右那兩叢紫色的植物就是小阿紫。再走近,綠色葉子的是上篇介紹過的鴨蹠草(鴨蹠草 | 這麼仙兒的花,名字卻那麼接地氣兒),紫色葉子的就是今天的主角——紫鴨蹠草。雖然它們是同科屬的植物,但是紫鴨蹠草有自己的世界。看到這裡,應該有點熟悉了。
  • ——說說古詩詞裡的那些天然植物染料
    葡萄皮染紗裙還有一集,她用木耳菜上的黑果實來染鬥篷,引得眾人紛紛模仿。木耳菜黑果實染鬥篷這種純天然的顏色,集採於大自然的精華,實在是比工業染料的顏色更富有層次和變化性,也更多了一點生命的意味。蓼藍和靛青
  • 牛頓用三稜鏡做實驗,發現了光譜裡的紅、黃、綠、藍、紫五色
    後來的一些科學家,都從不同的角度來說明這一現象。比如,笛卡爾在他的《流星學》一書中,就說虹的現象是因為陽光通過水滴的折射,而產生的自然現象,牛頓受到他的啟示,在大學裡曾用三稜鏡做過實驗,發現了光譜裡的紅、黃、綠、藍、紫五色。現在,天體運行的研究,關於引力平方比關係進行不下去了,牛頓就回過頭來研究起顏料學。
  • 豆知識:紫色,人工染料歷史的開端
    人類所合成出來的第一種人工染料就是紫色的。在那之前,人們的染料來自各種天然的動物、植物等,比如說從胭脂蟲中就可以提取出紅色,把菘藍等植物中的靛苷處理之後,就可以得到藍色的染料靛藍。而到了1856年,化學家威廉·亨利·珀金(William Henry Perkin)意外地得到了苯胺紫這種可以持久染色的紫色物質,合成染料由此誕生。
  • 天然植物染料——油桐葉
    可見,油桐樹主要是利用種子來產桐油的。樹葉除了藥用外似乎沒其他作用。可以做染料嗎?查無資料。根據手搓樹葉出紅色液體的現象,筆者仍然拿回做了染料實驗。實驗證明:油桐葉是有染料作用的,上色還不錯,有一定的色牢度。
  • 你知道有哪些植物可以做成染料嗎?祖先知道的一清二楚
    植物染料是什麼?植物染料到底是什麼呢?其實就是指從自然界的植物中提取的色素來作為染料。植物染料種類眾多,據《染料植物譜》 記載有300餘種,其可用於染色的部分有樹皮、葉、根、果實、花、莖、及全草等。來看看那些可提取染料的植物吧紅色植物染料:「赤,赫也,太陽之色也。」——《釋名·釋採帛》紅花。紅花適合多種纖維的直接染色,是紅色植物染料中色光最為鮮豔的一種。用它染得紅色被稱之為真紅或者猩紅。茜草。茜草花茜草根茜草是我國古代使用比較廣泛的一種紅色植物染料。
  • 植物染料之化學結構篇
    今天的植物染料小課堂是從另一面的角度來介紹植物染料——化學結構。常見植物染料主要有茜草、紫草、蘇木、靛藍、石榴皮和薑黃等。而在這些植物中,所含的染料成分通常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主要分為以下七類:1.靛藍類色素,含靛類結構的主要植物染料是靛藍,靛藍可以稱之為最古老的植物染料,也是運用最廣泛,最為普及的的一種植物染料,便不再過多贅述。2. 類胡蘿蔔素,熱帶地區最有名的植物染料——胭脂樹(學名:Bixa orellana)就是典型的類胡蘿蔔素化合物。其普遍存在於動物、高等植物、真菌、藻類的黃色、橙紅色或紅色的色素之中,是一類重要的天然色素的總稱。
  • 色牢度穩定性成為天然染料應用中的三大問題
    色牢度穩定性成為天然染料應用中的三大問題 2007-08-17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天然染料雖然具有廣闊的應有前景,但若讓其替代合成染料而成為主要的應用染料
  • 天然染料~蘇木
    木文化與木美學蘇木的心材是傳統的中藥材,有行血祛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蘇木又是我國古代著名的紅色系天然染料,稱之為蘇枋色。可以使天然的毛,麻,絲,棉風染成鮮豔的大紅色,過去民間五月五米粽節時,在米粽中放進一小段蘇木心材,不僅使米粽中心呈現黃紅色,而且有活血行氣,調經止痛之效,也被稱為粽木。
  • 你知道有哪些植物可以做成染料嗎?看了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植物染料是什麼?植物染料到底是什麼呢?其實就是指從自然界的植物中提取的色素來作為染料。植物染料種類眾多,據《染料植物譜》 記載有300餘種,其可用於染色的部分有樹皮、葉、根、果實、花、莖、及全草等。來看看那些可提取染料的植物吧紅色植物染料:「赤,赫也,太陽之色也。」——《釋名·釋採帛》紅花。
  • 敢嘲笑基佬紫?這種顏色曾經象徵王權,還開啟了有機合成化工時代
    但在過去,各色染料就沒有幾個是便宜貨,人們的審美全靠天然染料*撐著。較為出名的天然染料,如胭脂紅就是在數以萬計的胭脂蟲中榨取一抹紅色,價錢昂貴也不難理解。但像「骨螺紫」這般,象徵皇權的天然染料也絕對罕見。*註:天然染料分為三類:植物性染料、礦物類性料和動物性染料。
  • 綠色是個百搭色03:綠配紫與綠配粉,是森林遇見漿果與繁花
    綠色是個極具活力的顏色,也是一個被談論得多、而穿得少的顏色,很多人認為綠色很難搭,其實,恰恰相反,綠色是個很容易穿出彩的顏色,今天教大家兩種平時不敢穿、實際穿起來卻非常驚豔的綠色搭配方法:綠配紫與綠配粉。讓我們學會從豐富的色彩裡,汲取能量。
  • Tony老師,我明明染的藍黑,怎麼就綠了?
    每次洗頭髮,泡泡都是深藍色的,然後慢慢地,它就綠了、綠了······今天我們了解一下這一過程: 對於人類來說,頭髮中的天然色素就兩種:真黑素和棕黑素,合稱黑色素。
  • 將染料加熱,色素活躍了,才好上色
    本報記者 王巧愛 攝已經熬製好的染料。本報記者王巧愛攝黃榮華將染好的毛線掛起來晾曬。福建生產靛泥的酵池,用竹籬壓住待浸泡的藍草。在黃榮華給我講收穫「十大功勞」的經歷時,他的妻子已經開始為雲染做準備——將準備染色的白襪子打溼,摺疊出褶皺,再用橡皮筋紮好,裝進塑料兜裡。這天,他們要染好五十多雙襪子和三條羊絨圍巾。
  • 生物法處理染料廢水
    並不能使染料分子的結構發生化學變化,而生物的降解作用則是利用微生物酶氧化或還原染料分子,破壞其發色基團和不飽和鍵,並通過一系列氧化、還原、水解、化合過程,將染料最終降解為簡單無機物.或轉化成各種營養物或原牛質。處理過程主要有好氧處理、厭氧處理和厭氧一好氧處理3種。其中,好氧處理方法使用得最多,厭氧一好氧法是近幾年針對印染廢水特點新開發的一種方法。好氧處理法因其效果較好而應用廣泛。
  • 紅、白、黃、綠、藍、黑——度母的身色代表什麼
    紅、白、黃、綠、藍、黑——度母的身色代表什麼文/舒放在藏區,卓瑪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名字。不管是度母心咒稱為綠度母心咒,還是最常見的度母像,都是以綠度母為代表的。這是因為綠度母並不是一個具體的度母,而是二十一度母的總集,代表著一切度母。總的來說,度母一般以二十一度母的化身顯現——實際上和觀世音菩薩有著無數化身一樣,度母也可以示現無數個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