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動上升趨勢 □部分養殖區水域富營養化,入海口仍存超標排汙現象

2021-01-08 寧波晚報

    本報訊(記者餘建文 通訊員塗金珠 劉御芳)昨天,市海洋與漁業局發布2016年海洋漁業環境三大公報。公報顯示,我市海域生態環境總體趨好,海洋生物多樣性基本穩定,但抽測的入海排汙口年達標排放率僅6成左右,部分海水養殖區水域呈富營養化。

    《2016年寧波市海洋環境公報》提供的海洋環境監測結果顯示: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為海水中主要超標因子,劣於第四類海水水質標準。全年中夏季海水水質最優,相比「十二五」同期監測數據,2016年符合第一、二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上升7個百分點,劣於第四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下降17個百分點,水質狀況總體有所好轉。近岸海域沉積物綜合質量分級為良好,表層沉積物中各項指標均符合第一類海洋沉積物質量標準, 與「十二五」期間均值相比,硫化物、有機碳、銅、鉛和鎘含量有所下降,石油類和砷含量有所上升。

    農漁業區、海洋保護區、特殊利用區、旅遊休閒娛樂區等主要海洋功能區環境狀況基本能滿足海域功能使用要求。近岸海域海洋生物多樣性基本穩定,2016年共鑑定到浮遊植物267種、浮遊動物144種、底棲生物102種。漁山列島和韭山列島兩個國家級海洋生態特別保護區達到超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資源保護和恢復狀態良好。

    甬江口、象山檀頭山等3個海洋傾倒區去年總傾倒量為391.94萬方。2016年,甬江主要汙染物入海化學需氧量89842噸,較「十二五」期間均值減少了26%。所監測的9個陸源入海排汙口全年達標排放率為61%;海洋垃圾以海灘垃圾為主,種類以聚苯乙烯塑料類和塑料類居多。象山賢庠濱海地區發生海水輕度入侵情況,全市海平面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

    《2016年象山港海洋環境公報》顯示,象山港海水質量狀況基本與上年持平,表層沉積物中銅、鉻含量符合第二類海洋沉積物質量標準,其他監測指標均符合第一類海洋沉積物質量標準,與2015年相比監測指標基本穩定。與前幾年相比,養殖環境狀況有明顯好轉。顏公河陸源入海排汙口綜合評價為「對海域環境造成的危害或潛在危害較小,需實施常規監督管理」,鄰近海域綜合環境質量等級為差。

    《2016年寧波市漁業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杭州灣南岸、象山港和三門灣三處海水增養殖區綜合環境質量等級為優良或較好,但九成以上的監測水體存在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超標現象。市水產種業園區(毛灣)、三門灣現代漁業園區(蛇蟠塗)兩個重點漁業園區和寧海涉漁(三門灣大橋)工程區鄰近海域水質呈現富營養化,海水質量良好,浮遊生物多樣性與均勻度尚可,但豐富度偏低。去年,我市海域共發現赤潮2起,分別在石浦檀頭山至漁山列島海域,象山港港口部南岸、韭山列島至象山東南沿岸海域,赤潮生物優勢種分別為東海原甲藻和血紅哈卡藻,未造成損失。

相關焦點

  • 探究藍藻水華與水體富營養化共同治理策略
    1982年, 國際經濟發展合作組織提出"水體富營養化是水體中營養物質 (如氨氮、硝酸鹽氮、尿素、磷酸鹽等) 增加, 導致藻類和水生植物生產力增加, 造成水質下降, 使水的用途受到影響的現象。"【4】藍藻水華的研究者有一個基礎的共識--藍藻水華產生的基本條件是水體富營養化。
  • 研究顯示美國大部分水體富營養化嚴重
    美國地質勘探局9月27日公布一項研究成果顯示,美國大部分河流和地下水含大量的氮和磷,由此造成的水體富營養化現象嚴重威脅生態系統並危及人體健康。
  • 【科技日報】四問水體富營養還是「負」營養?
    ……「海水富營養化從根本上講是海水中氮、磷等營養物質過度增加導致海洋浮遊植物加速生長的現象。」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宋書群博士告訴記者。據了解,自20世紀80年代起至21世紀初的近30年間,我國近海海水中總溶解無機氮年平均濃度明顯上升,而磷酸鹽濃度變化不大,矽酸鹽濃度呈下降趨勢,導致海水中氮磷比和氮矽比不斷升高。海水中的氮、磷等營養物質何以過度增加?
  • 海水富營養化營養鹽失衡 萊州灣黃河口生態告急
    海水富營養化營養鹽失衡 萊州灣黃河口生態告急 2005-05-15 08:10:41    作者:   來源:SRC-400
  • 含磷洗滌劑對水域環境的汙染及危害
    近一個時期,常見到關於含磷洗滌劑汙染水域環境的報導,如海洋赤潮、水域富營養化等等。
  • 滇池富營養化程度持續下降 氮磷含量減少
    「雖然藍藻無法被『消滅』,但藍藻水華現象是有可能消除的。」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副局長吳朝陽介紹,科學研究和實踐表明,要杜絕藍藻水華大規模爆發,必須要控制住進入水體中的氮、磷等營養物質,降低水體富營養化程度,阻隔藍藻水華爆發的營養「供給線」,這是治本措施。治標措施就是打撈、處置藍藻,減少二次汙染。「標」「本」之間相互影響、協調。
  • 池塘亞硝酸鹽超標危害很大,但千萬不要病急亂投醫!
    池塘亞硝酸鹽超標危害很大,但千萬不要病急亂投醫!出處:施工評說 作者:施衛民 水產養殖網 2019-09-26 06:48:00 作者:清遠市勝維水科技發展有限公司&nbsp施衛民秋天到了,北風凜冽藻低迷,養殖水體相對於其他季節是比較容易出現亞硝酸鹽和氨氮超標的現象。
  • 我國湖泊富營養化的發生機制與控制對策
    近些年來,因經濟的快速發展,資源利用強度加大,導致我國湖泊原有的生源要素嚴重畸變,生態系統退化,表現為藍藻水華的頻繁暴發,湖泊富營養化呈現迅猛發展的趨勢。研究湖泊富營養化的發生機制與控制對策,為湖泊生態環境整治提供理論基礎依據,已成為我國基礎研究領域亟待解決的重大科學問題。 我國科學界十分敏銳地注意到湖泊富營養化帶來的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
  • 近岸海域環境公報:影響浴場水質的主要超標因子為糞大腸菌群
    答:2016年近岸海域開展的監測工作主要包括:近岸海域水質監測,部分重要河口海灣海洋生物、沉積物監測,入海河流水質監測,直排海汙染源監測,部分海水浴場及漁業水域水質監測。水質超標站點主要集中在渤海灣、長江口、珠江口、遼東灣以及江蘇、浙江、廣東省部分近岸海域,主要超標因子為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從四大海區近岸海域水質狀況來看,黃海和南海近岸海域水質良好,渤海近岸海域水質一般,東海近岸海域水質較差。
  • 長江中下遊湖泊富營養化發生機制與控制對策獲進展
    該地區是我國淡水湖泊的主要集中區(約佔全國淡水湖泊總面積的60%),且其大部分為淺水湖泊,生態環境問題複雜,普遍存在湖泊富營養化,湖泊治理難度極大,國際上也沒有可供借鑑的成功經驗和技術。    中國科學院以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為依託單位,於2002年4月啟動了知識創新工程重大項目,在全國率先開展「長江中下遊地區湖泊富營養化的發生機制與控制對策研究」。
  • 我國近海藻華災害現狀、演變趨勢與應對策略
    許多研究表明,有害藻華的出現與營養鹽汙染引起的海域富營養化之間存在密切關聯。在近岸寡營養海域,通常以海草或底棲多年生大型藻類為主;隨著海域富營養化程度不斷增加,初級生產者逐漸演變為快速生長的附生性大型藻類;在富營養化嚴重的海域,則會出現綠潮或赤潮等有害藻華現象。
  • 生活汙水致水體富營養化引發缺氧
    8月中旬的時候,長沙市雨花區環保局的工作人員就對圭塘河的水體進行過檢測,結果顯示河段面的氨氮超標。「氨氮超標會導致水體的富營養化,水中的微生物就會快速生長,汲取大量的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偏低。」    為什麼圭塘河的氨氮會超標呢?宋明說,主要就是上遊王家嘴泵站排汙口和花橋汙水處理廠的汙水排放。
  • 近18年長江幹流水質和汙染物通量變化趨勢分析
    採用水質、水量、汙染物通量、汙染負荷等多要素綜合分析方法,研究了近18年長江幹流水質和汙染物通量的時空分布、變化趨勢及原因。結果表明:   ①宜賓以下長江幹流總磷濃度高於金沙江;從源區至入海口,長江幹流氨氮濃度總體呈沿程上升趨勢。   ②2011—2013年是長江幹流水質重要轉折期。
  • 廣東惠州部分區域海水受汙染海水質量變差
    建議中指出,國家海洋局汕尾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及深圳市科環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對巽寮灣海水和海沙取樣檢測的結果顯示,巽寮灣部分區域海水的各項指標達不到一類標準,海水及海沙成分中石油類超標。  記者了解到,儘管目前惠州市海洋環境質量呈現總體良好態勢,但大亞灣北部受陸源汙染影響較大的河口、考洲洋吉隆河口、大亞灣西北部的白壽灣水域環境質量都較差。為什麼美麗的海水會受到汙染?
  • 西湖水變色有人偷偷排汙?這是硅藻變的「戲法」
    「這幾天西湖水怎麼變黃了,是不是有人偷偷排汙?還是其他什麼原因?」昨天,在柳浪聞鶯公園晨練的市民李先生看到西湖水有些泛黃,就彎下腰來仔細觀察,泛黃的湖水倒並不渾濁。李先生再用鼻子使勁兒一吸氣,也沒有什麼異味。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湖水就變黃了呢?「西湖土著」李先生憂心忡忡地找到西湖水域管理處工作人員,反映西湖水「變色」了。
  • 湞江河突發「水華」現象
    調查顯示,河面出現大量綠色漂浮物其實是藻類大量生長的「水華」現象。什麼是「水華」?王帆解釋,「水華」是指淡水水體中藻類大量繁殖的一種自然生態現象,是水體富營養化的一種特徵,主要由於生活及工農業生產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廢汙水進入水體後,藍藻、綠藻、硅藻等大量繁殖使水體呈現藍色或綠色的一種現象。海水中若出現類似現象(一般呈紅色)則稱為赤潮。「水華」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 湖泊富營養化治理——控磷?還是控氮?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控磷控氮之爭觀點一:湖泊富營養化治理只需控磷,無需控氮。以Conley 為代表的一批學者提出湖泊富營養化的治理需要靠兩條腿走路,氮磷同時控制更有效果。他們認為很多湖泊發生富營養化後,水體磷在底泥和水相之間快速循環,同時很多湖泊藻類往往以非固氮藍藻為優勢,同時控制氮磷可以顯著降低藻類生物量,只控磷的策略不僅無法在一些富營養化湖泊中發揮作用,還會導致大量的氮進入海灣和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