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四問水體富營養還是「負」營養?

2021-01-10 中國科學院

自2007年以來,滸苔已連續進犯青島。「到青島看草原」已經成了當地一句戲謔。「海上草原」是海水中一種大型綠藻滸苔高度聚集而引發的生態「奇觀」。這些個體呈管狀中空結構的單層細胞藻類,最短幾十釐米,最長2米,無數的個體纏繞著、簇擁著,在風海流的作用下,源源不斷地湧向近海岸邊,吞噬著美麗的海岸線。滸苔圍城,水產養殖業、海洋環境和旅遊業遭受巨大衝擊。有觀點認為,滸苔災害產生的根源在海水富營養化。

一問:海水富營養化由何而生?

「想去看大海嗎,來青島;想去看大草原嗎,來青島;想體驗草原上遊泳嗎,來青島。」——近日,山東省青島市受持續南風影響,最近漂移在黃海海域的大面積滸苔綠藻登陸青島海灘,大量綠色滸苔堆積在海灘,青島海灘搖身一變成「草原」。

儘管滸苔無毒,但據研究發現,大規模暴發會影響海底藻類的生長,死亡的滸苔也會消耗海水中的氧氣,這樣一來便造成了海水富營養化的惡性循環。

大片「草原」縱然新奇可遼闊海洋才算本土風情,如何擊退滸苔看來還得先弄明白海水富營養化:既可能是罪魁禍首又何以稱為營養化?誰是海水富營養化的始作俑者?如何治理還海洋一片新生機?……

「海水富營養化從根本上講是海水中氮、磷等營養物質過度增加導致海洋浮遊植物加速生長的現象。」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宋書群博士告訴記者。

據了解,自20世紀80年代起至21世紀初的近30年間,我國近海海水中總溶解無機氮年平均濃度明顯上升,而磷酸鹽濃度變化不大,矽酸鹽濃度呈下降趨勢,導致海水中氮磷比和氮矽比不斷升高。

海水中的氮、磷等營養物質何以過度增加?

「引發海水富營養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為因素。」宋書群說,「自然因素包括自然界的自然發展與演變過程中營養物質輸入、水體及其周邊的自然環境條件等;但是,僅由自然因素導致的海水富營養化過程十分漫長。目前,全球面臨的富營養化問題大都是由人為因素引起的,可以說發揮了決定性作用,大大加速了水體的富營養化進程。」

據了解,人類活動導致水體營養物質的增加,包括工業廢水和生活汙水的排放、農業化肥的大量使用、畜禽養殖業糞便的不合理排放、水產養殖業餌料的大量投放、氣體汙染物的乾濕沉降等,這些都不容忽視。

二問:富營養化為何喜好河口?

據了解,富營養化已經成為全球近海生態系統普遍存在的環境問題,在河口水域尤為突出。

「長江口是太平洋西岸的第一大河口,受人類活動影響較大,近40年來,由於大量營養鹽被輸送入海,水體富營養化日趨嚴重,已成為我國近海富營養化最為嚴重的水域。」宋書群說,長江口水域浮遊植物生物量和群落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有害藻華頻發,低氧問題不斷加劇,潮下帶底棲生物「荒漠化」,潮間帶生物群落結構改變,漁業資源衰退,珍稀物種進一步減少或瀕臨滅絕。

據資料顯示,長江口及其鄰近海域總氮和總磷的通量持續增大,已經屬於富營養化區域。長江河口水體中化學耗氧量嚴重超標,有近70%的站位超出國家海水水質類標準。

宋書群表示,隨著長江流域和長三角地區的進一步開發和經濟發展,人類活動對長江口的影響日益加劇。「漁業資源過度利用;長江徑流攜帶上遊十省市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汙水以及上海市的工業、生活排放導致營養鹽、石油類和部分重金屬超標嚴重,汙染日益嚴重;上遊的大型工程改變了長江的物質通量,也能影響長江口水域的生態系統。」

三問:富營養破壞力究竟有多大?

在我國唯一的熱帶濱海旅遊城市三亞,那裡的海域水質正悄然改變。據了解,由於海水富營養化嚴重,三亞的大部分珊瑚處於「亞健康」狀態,局部海域的珊瑚正面臨衰退甚至消亡。

富營養化破壞力究竟有多大?

宋書群說:「富營養化會破壞水域的生態平衡,導致本來健康的生態系統發生結構上的改變和功能上的退化,引起有害藻華頻發、缺氧區擴大等異常生態災害,造成沿海經濟的損失等等一系列影響。」

宋書群告訴記者,在富營養化過程中,水體營養鹽結構和比例的改變導致浮遊植物群落結構發生變化,佔支配地位的硅藻被甲藻取代;引起食植動物增加,高級魚種減少,低級的普通魚種增加,對漁業生產非常不利。

此外,宋書群表示,營養鹽濃度增加與有害藻華暴發存在一定聯繫。「我國長江口及其鄰近東海水域由於水體富營養化已成為有害藻華頻發區,春季常暴發大規模甲藻藻華。大型藻特別是綠藻對過量營養鹽具有較快的響應,所以在浮遊植物大量繁殖的同時,大型藻也出現暴發性增殖,近年來大規模的大型藻水華在歐洲、北美、南美、亞洲和澳洲多地出現。」

「富營養化會導致浮遊植物大量繁殖,死亡後沉降至底層,分解消耗大量溶解氧,使水體呈現低氧甚至無氧狀態,這樣一來,導致底層水體處於厭氧環境,影響底棲生物的生長,對底棲大型生物的破壞尤為嚴重。」宋書群說。

四問:水體健康如何變負為正?

近日,長江水利委員會水資源管理局公布的一期《長江水資源質量公報》發現,在洞庭湖、鄱陽湖、巢湖等重點湖泊監測發現,這些湖泊的監測斷面水質均為五類以及劣五類,呈現程度不一的富營養化。

水體富營養化治理迫在眉睫。怎麼做?宋書群表示,防治的關鍵是控制浮遊植物的過渡繁殖和生長。「目前國際上常採用兩種途徑,一是通過降低水體營養鹽的濃度來限制浮遊植物生長,二是通過生態恢復手段構建合理的水生食物網來控制浮遊植物數量。」

宋書群告訴記者:「控制水體富營養化的關鍵是降低氮、磷濃度,因為徑流是營養鹽輸入的主要途徑,因此需要從全流域的角度對營養鹽排放進行綜合管理,控制農業面源汙染和工業點源汙染。同時採用生態恢復手段修復河口受損或退化的生態系統,利用溼地、大型海藻和濾食性動物淨化富營養化水體。」

宋書群說:「雖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但海洋環境的承載力是有限的,它不是我們的垃圾場和下水道,人類活動施加的壓力超出其限度,將對海洋環境造成難以修復的破壞,最後受害的還是我們自己。」

(原載於《科技日報》 2013-07-12 05版)

相關焦點

  • 微生物在富營養水體修復中 起到了多大作用?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引言微生物製劑常見於富營養水體的治理工作中,它到底起到了多大作用呢?應對不同的N、P營養物質,在微生物的選取上有何不同?與水生植物尤其是沉水植物相比,在生態修復中,到底誰的角色更重要?
  • 環保科普|什麼是水體富營養化?有啥危害,又如何防治?
    水體富營養化是什麼?水體富營養化指的是水體中N、P等營養鹽含量過多而引起的水質汙染現象。其實質是由於營養鹽的輸入輸出失去平衡性,從而導致水生態系統物種分布失衡,單一物種瘋長,破壞了系統的物質與能量的流動,使整個水生態系統逐漸走向滅亡。
  • 「科普」什麼是水體富營養化?危害與防治知多點
    水體富營養化是什麼?水體富營養化指的是水體中N、P等營養鹽含量過多而引起的水質汙染現象。其實質是由於營養鹽的輸入輸出失去平衡性,從而導致水生態系統物種分布失衡,單一物種瘋長,破壞了系統的物質與能量的流動,使整個水生態系統逐漸走向滅亡。
  • 挺水植物對富營養化水體的淨化效果研究
    生意社6月15日訊  摘要:為完善水生態修復技術,研究了太湖流域常見的八種沉水植物對富營養化水體的淨化效果。通過室內模擬、實驗室測定,分析了不同種類挺水植物對水環境質量的改善能力。結果表明:八種挺水植物均有一定能力去除水體中總磷、正磷酸鹽、總氮、硝氮和葉綠素a。
  • 「科普文章」什麼是水體富營養化?危害與防治知多點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水體富營養化是什麼?水體富營養化指的是水體中N、P等營養鹽含量過多而引起的水質汙染現象。其實質是由於營養鹽的輸入輸出失去平衡性,從而導致水生態系統物種分布失衡,單一物種瘋長,破壞了系統的物質與能量的流動,使整個水生態系統逐漸走向滅亡。
  • 江水變成了藍色,古代就有富營養化嗎?
    江水變成了藍色,古代就有富營養化嗎? 大家好,我是作者史軍的代班播報員巧克力愛巧克力,今天要講的題目是《江水變成了藍色,古代就有富營養化嗎?》。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 水體富營養化引發藻類爆發
    水華是水體藻類大量生長或聚集並達到一定濃度的現象,是水體富營養化和特定條件綜合作用的結果。據調查本次導致水華的藻類是裸藻。裸藻是古代原生動物眼蟲的植物學名稱,因為眼蟲同時具有動物與植物兩種特性,它是一種「原生動物」,但同時眼蟲細胞又有含葉綠素的葉綠體,能夠進行光合作用,自己製造營養,所以植物學家認為它是一種「原生植物」。
  • 富營養時代營養補好還是減好? 超過一半人群患上營養問題疾病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6月22日報導:2019新民健康論壇暨第六屆新民健康「營養促進長壽」養老論壇披露,隨著人們生活富裕,富營養時代來臨
  • 探究藍藻水華與水體富營養化共同治理策略
    二、水體富營養化治理策略光線和溫度、 營養鹽類的含量、水體在該水域的滯留時間、依靠藻類生存的浮遊動物以及可以殺死藻類和浮遊動物的有毒物質都對水體富營養化會起促進或抑制作用【14】。為了治理水體富營養化,必須要對汙染源進行控制。治理方法有如下幾種①採用現代化生產模式,提高資源利用率,對排放不達標、汙染嚴重的企業加大打擊和監管力度。
  • ...Letters上撰文, 揭示富營養化改變淡水生態系統氮磷計量特徵
    該研究系統揭示了富營養化改變全球淡水生態系統氮磷計量(氮磷平衡)特徵。    Ecology Letters是生態學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學術期刊之一,在149種包含綜述類的生態學期刊中排名第二(IF5=14.9)。    人類活動加速了生態系統的養分循環過程。
  • 廣東省科學院 用電化學方法處理富營養化河水
    廣東省科學院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研究員孫蔚旻團隊和廣東省科學院化工研究所合作,創新性地提出了一種利用原位電化學強化處理富營養化河水的新方法。相關研究近日發表於《整體環境科學》。
  • 城市環境所在富營養化影響淺水湖泊沉積物-水界面
    近30年來,我國的淡水水體富營養化問題日益嚴峻。湖泊富營養化不但加速水體藍綠藻的繁殖,提升水體中的細菌活性,並使得水體pH、氧化還原電位、溶解氧量、溶解性有機質等多種水質條件發生變化。砷(As)是一種在地殼中廣泛分布的高毒性致癌物質,隨著人為和自然活動的增加,湖泊沉積物As逐年積累,相當一部分淡水水體面臨著水體富營養化和砷汙染的雙重威脅。
  • 研究顯示美國大部分水體富營養化嚴重
    美國地質勘探局9月27日公布一項研究成果顯示,美國大部分河流和地下水含大量的氮和磷,由此造成的水體富營養化現象嚴重威脅生態系統並危及人體健康。
  • 富營養化水體中藻類的測定(葉綠素a法)——萬融實驗
    一、目的要求通過測定水體中葉綠素a的含量來定量檢測藻類的生物量。二、基本原理衡量藻類生長狀況的生物學指標主要有代表藻類現存量的葉綠素a(mg/L)和生物指標。藻類和浮遊植物依靠光合作用生長,而葉綠素a是所有藻類的主要光合色素,因此水體中葉綠素a含量是反映藻類光合作用潛力的一種指標。葉綠素a含量反映藻類生物量的多少,常被作為衡量藻型湖泊水體中藻類現存量的代表性參數及評價水體富營養化狀況的主導因子。葉綠素a、b的丙酮提取液在紅光區的最大吸收峰分別為663nm和645nm,利用分光光度測定其光密度,即可用公式計算出提取液中的葉綠素a含量。
  • 經典處理方案總結 摘下水體「黑臭」帽子,黑臭水體,水汙染,水體富...
    ;2020年年底前,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均控制在10%以內;到2030年,全國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總體得到消除。  界定    《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中對於城市黑臭水體給出了明確定義。一是明確範圍為城市建成區內的水體,也就是居民身邊的黑臭水體;二是從「黑」和「臭」兩個方面界定,即呈現令人不悅的顏色和(或)散發令人不適氣味的水體,以百姓的感觀判斷為主要依據。    城市黑臭水體識別主要針對感官性指標,百姓不需要任何技術手段就能判斷。
  • 原位電化學強化處理富營養化河水獲進展—論文—科學網
    廣東省科學院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研究員孫蔚旻團隊和廣東省科學院化工研究所合作,創新性地提出了一種利用原位電化學強化處理富營養化河水的新方法。
  • 環保檢測化學需氧量超標6倍或為富營養化引起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口池塘的水體已經變得富營養化了。而從這方面推測,這口池塘顏色變化可能正是因為水體富營養化引起。專家表示,有些水藻生長在池塘內,因為天氣發生變化,就會導致這些藻類因不適而死亡,一些微生物乘機與其發生反應,這時就會導致水體顏色發生改變。
  • 富營養化海水藻類處理系統獲國家專利
    該發明的富營養化海水的藻類處理系統包括大型經濟海藻、水循環設備、攪拌裝置和藻類栽培平臺,其中大型經濟海藻栽培於藻類栽培平臺中,水循環設備與藻類栽培平臺連通,攪拌裝置安裝於藻類栽培平臺。利用大型經濟海藻吸收無機營養、有機汙染物的能力和比微藻容易收穫的特點,將富營養化海水流經大型藻類處理系統,去除海水富營養化的海水汙染物質(主要無機氮和磷),達到在實現淨化海水環境的同時獲得大型經濟海藻的雙重目的。
  • 湖泊富營養化治理——控磷?還是控氮?
    以Conley 為代表的一批學者提出湖泊富營養化的治理需要靠兩條腿走路,氮磷同時控制更有效果。他們認為很多湖泊發生富營養化後,水體磷在底泥和水相之間快速循環,同時很多湖泊藻類往往以非固氮藍藻為優勢,同時控制氮磷可以顯著降低藻類生物量,只控磷的策略不僅無法在一些富營養化湖泊中發揮作用,還會導致大量的氮進入海灣和海洋。
  • 科技項目:海洋營養元素檢測技術
    成果與項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海水中營養元素的含量是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的重要參數,海水的富營養化和適宜的營養鹽結構是引發赤潮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國家「十一五」海洋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要「重點發展海洋赤潮綜合監測,水質與汙染多參數綜合監測,營養鹽自動在線分析等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