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營養化海水藻類處理系統獲國家專利

2020-11-25 中國水網

  日前,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劉建國研究員等完成的「富營養化海水的藻類處理系統及其應用」,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該發明的富營養化海水的藻類處理系統包括大型經濟海藻、水循環設備、攪拌裝置和藻類栽培平臺,其中大型經濟海藻栽培於藻類栽培平臺中,水循環設備與藻類栽培平臺連通,攪拌裝置安裝於藻類栽培平臺。利用大型經濟海藻吸收無機營養、有機汙染物的能力和比微藻容易收穫的特點,將富營養化海水流經大型藻類處理系統,去除海水富營養化的海水汙染物質(主要無機氮和磷),達到在實現淨化海水環境的同時獲得大型經濟海藻的雙重目的。

  該發明主要有如下優點:一是方法簡便有效,成本低廉,操作簡單,具有可觀的環保和經濟效益;二是與其它去除海水富營養化的物理化學方法相比,利用大型海藻進行海洋生物修復的技術投資費用低,對環境影響小,是一種既經濟又安全的方法。三是大型海藻是非常重要的可更新資源,產品性質獨特、高質化加工利用的海藻原料,可廣泛用作食品、飼料、瓊膠工業原料和土壤肥料等,具有可觀的經濟效益;四是大型經濟海藻通過光合代謝不斷吸收海水和大氣(通過氣液交界面的交換)中的二氧化碳,減少溫室氣體濃度,並光合分解水形成氧氣,增加大氣中的氧氣豐度。該技術在淨化海水的同時還可提高環境空氣品質。

  隨著工農業的發展和人類活動日益增加,排放的大量無機營養物質和有機廢物通過各種渠道匯集到海洋,導致海水(特別是近海岸海區)的富營養化汙染,水生態系統的失衡現象,頻繁引發赤潮災害,致使海水的溶解氧下降、透明度降低、水質惡化、魚類及其它水產動物病害發生與死亡。如何去除海水富營養化物質,維持水環境生態平衡,避免上述系列問題的發生,保障海洋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引起了各國政府、國際海洋生物學和環境學界的廣泛關注。以往降低水域富營養化措施,主要是對超高濃度的富營養化物質採用絮凝、氣浮、吸附和沉澱等物理化學方法減少懸浮顆粒和浮遊生物量,以及機械清除汙泥的方法。而去除在水中溶解的富營養化物質(特別是中、低濃度)的有效方法幾乎還沒有,富營養化海水的藻類處理系統及其應用的發明成功彌補了物理化學方法和機械清除汙泥的不足,並具有廣泛的應用性。

編輯:全新麗

相關焦點

  • 江水變成了藍色,古代就有富營養化嗎?
    江水變成了藍色,古代就有富營養化嗎? 大家好,我是作者史軍的代班播報員巧克力愛巧克力,今天要講的題目是《江水變成了藍色,古代就有富營養化嗎?》。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 【科技日報】四問水體富營養還是「負」營養?
    「海上草原」是海水中一種大型綠藻滸苔高度聚集而引發的生態「奇觀」。這些個體呈管狀中空結構的單層細胞藻類,最短幾十釐米,最長2米,無數的個體纏繞著、簇擁著,在風海流的作用下,源源不斷地湧向近海岸邊,吞噬著美麗的海岸線。滸苔圍城,水產養殖業、海洋環境和旅遊業遭受巨大衝擊。有觀點認為,滸苔災害產生的根源在海水富營養化。一問:海水富營養化由何而生?
  • 原位電化學強化處理富營養化河水獲進展—論文—科學網
    廣東省科學院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研究員孫蔚旻團隊和廣東省科學院化工研究所合作,創新性地提出了一種利用原位電化學強化處理富營養化河水的新方法。
  • 環保科普|什麼是水體富營養化?有啥危害,又如何防治?
    水體富營養化是什麼?水體富營養化指的是水體中N、P等營養鹽含量過多而引起的水質汙染現象。其實質是由於營養鹽的輸入輸出失去平衡性,從而導致水生態系統物種分布失衡,單一物種瘋長,破壞了系統的物質與能量的流動,使整個水生態系統逐漸走向滅亡。
  • 廣東省科學院 用電化學方法處理富營養化河水
    廣東省科學院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研究員孫蔚旻團隊和廣東省科學院化工研究所合作,創新性地提出了一種利用原位電化學強化處理富營養化河水的新方法。相關研究近日發表於《整體環境科學》。
  • 「科普」什麼是水體富營養化?危害與防治知多點
    水體富營養化是什麼?水體富營養化指的是水體中N、P等營養鹽含量過多而引起的水質汙染現象。其實質是由於營養鹽的輸入輸出失去平衡性,從而導致水生態系統物種分布失衡,單一物種瘋長,破壞了系統的物質與能量的流動,使整個水生態系統逐漸走向滅亡。
  • 「科普文章」什麼是水體富營養化?危害與防治知多點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水體富營養化是什麼?水體富營養化指的是水體中N、P等營養鹽含量過多而引起的水質汙染現象。其實質是由於營養鹽的輸入輸出失去平衡性,從而導致水生態系統物種分布失衡,單一物種瘋長,破壞了系統的物質與能量的流動,使整個水生態系統逐漸走向滅亡。
  • 挺水植物對富營養化水體的淨化效果研究
    生意社6月15日訊  摘要:為完善水生態修復技術,研究了太湖流域常見的八種沉水植物對富營養化水體的淨化效果。通過室內模擬、實驗室測定,分析了不同種類挺水植物對水環境質量的改善能力。結果表明:八種挺水植物均有一定能力去除水體中總磷、正磷酸鹽、總氮、硝氮和葉綠素a。
  • 水體富營養化引發藻類爆發
    水華是水體藻類大量生長或聚集並達到一定濃度的現象,是水體富營養化和特定條件綜合作用的結果。據調查本次導致水華的藻類是裸藻。裸藻是古代原生動物眼蟲的植物學名稱,因為眼蟲同時具有動物與植物兩種特性,它是一種「原生動物」,但同時眼蟲細胞又有含葉綠素的葉綠體,能夠進行光合作用,自己製造營養,所以植物學家認為它是一種「原生植物」。
  • 微生物在富營養水體修復中 起到了多大作用?
    一起來了解下吧~富營養水體特徵水體富營養化是指水體接納過量的氮、磷等營養物質,使藻類以及其他水生生物異常繁殖,水體透明度和溶解氧降低,造成水質惡化,加速水體老化,使水生生態系統和水體功能受到影響和破壞,並對人體健康構成危害的現象。在無人為因素影響下,水體自身經過幾千年或幾萬年會逐步退化,趨向富營養。
  • 富營養化水體中藻類的測定(葉綠素a法)——萬融實驗
    一、目的要求通過測定水體中葉綠素a的含量來定量檢測藻類的生物量。二、基本原理衡量藻類生長狀況的生物學指標主要有代表藻類現存量的葉綠素a(mg/L)和生物指標。藻類和浮遊植物依靠光合作用生長,而葉綠素a是所有藻類的主要光合色素,因此水體中葉綠素a含量是反映藻類光合作用潛力的一種指標。葉綠素a含量反映藻類生物量的多少,常被作為衡量藻型湖泊水體中藻類現存量的代表性參數及評價水體富營養化狀況的主導因子。葉綠素a、b的丙酮提取液在紅光區的最大吸收峰分別為663nm和645nm,利用分光光度測定其光密度,即可用公式計算出提取液中的葉綠素a含量。
  • 海水富營養化營養鹽失衡 萊州灣黃河口生態告急
    海水富營養化營養鹽失衡 萊州灣黃河口生態告急 2005-05-15 08:10:41    作者:   來源:SRC-400
  • 藻類開發利用、前景廣闊
    ,認為藻類不是一個自然分類群,並根據它們營養細胞中色素的成分和含量及其同化產物,鞭毛以及生殖方法等分為若干個獨立的門,我國大多數藻類專家主張將藻類分為11個門,即藍藻、紅藻、隱藻、甲藻、金藻、黃藻、硅藻、褐藻、裸藻、綠藻、輪藻等。
  • 生活汙水致水體富營養化引發缺氧
    「氨氮超標會導致水體的富營養化,水中的微生物就會快速生長,汲取大量的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偏低。」    為什麼圭塘河的氨氮會超標呢?宋明說,主要就是上遊王家嘴泵站排汙口和花橋汙水處理廠的汙水排放。    「圭塘河兩岸並沒有完全截汙,王家嘴泵站的生活汙水直接排入了圭塘河裡;再加上花橋汙水處理廠的汙水處理能力有限,因此剩下的未經處理的那一部分汙水就排到了圭塘河裡。」    宋明表示,王家嘴泵站已經納入了長沙市政府的治理項目,將會建造排汙的管網。
  • 環保檢測化學需氧量超標6倍或為富營養化引起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口池塘的水體已經變得富營養化了。而從這方面推測,這口池塘顏色變化可能正是因為水體富營養化引起。專家表示,有些水藻生長在池塘內,因為天氣發生變化,就會導致這些藻類因不適而死亡,一些微生物乘機與其發生反應,這時就會導致水體顏色發生改變。
  • 探究藍藻水華與水體富營養化共同治理策略
    在所有藻類生物中,藍藻是最簡單、最原始的一種【1】。當水中藍藻含量較少時,其以個體分散在水中,若遇到水溫、富營養化、有機磷等適宜條件【2】它們就會快速生長,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就會產生群體效應,聚集後呈綠色油漆狀覆蓋於水面,稱之為水華, 水華會通過多種途徑引起水體中溶解氧濃度下降, 從而造成魚蝦等水生動物死亡, 進而對水環境和水生生態系統造成危害【3】。
  • ...Letters上撰文, 揭示富營養化改變淡水生態系統氮磷計量特徵
    該研究系統揭示了富營養化改變全球淡水生態系統氮磷計量(氮磷平衡)特徵。    Ecology Letters是生態學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學術期刊之一,在149種包含綜述類的生態學期刊中排名第二(IF5=14.9)。    人類活動加速了生態系統的養分循環過程。
  • 海水生態缸,柏林系統簡解
    化鹽,調製人工海水柏林系統開缸,第一步便是化鹽,調製人工海水,按照市面上各種海鹽,基本上可以按照一升水配33克海鹽的比例來調製,但是還是需要配置一個比重器,用來測量海水的鹽值比重,一般在1.021到1.026之間,都可以,養硬骨的話,鹽度要求相對會需要更精準一些,但是都要玩硬骨了,也不會是啥新手了,這裡也就不多說了。
  • 黃驊港海水密度測量技術再獲國家專利~
    由黃驊港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自主研發的Ⅱ代型「改進海水密度扦樣器」日前獲得國家專利。
  • 湖泊富營養化治理——控磷?還是控氮?
    以Conley 為代表的一批學者提出湖泊富營養化的治理需要靠兩條腿走路,氮磷同時控制更有效果。他們認為很多湖泊發生富營養化後,水體磷在底泥和水相之間快速循環,同時很多湖泊藻類往往以非固氮藍藻為優勢,同時控制氮磷可以顯著降低藻類生物量,只控磷的策略不僅無法在一些富營養化湖泊中發揮作用,還會導致大量的氮進入海灣和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