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ters上撰文, 揭示富營養化改變淡水生態系統氮磷計量特徵

2020-11-30 中國農業大學

    本網訊  88,我校資源與環境學院韓文軒教授課題組在國際著名生態學期刊Ecology Letters上,發表題為「Phosphorus accumulates faster than nitrogen globally in freshwater ecosystems under anthropogenic impacts」的研究論文 (在線預覽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ele.12658/full)。該研究系統揭示了富營養化改變全球淡水生態系統氮磷計量(氮磷平衡)特徵。

    Ecology Letters是生態學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學術期刊之一,在149種包含綜述類的生態學期刊中排名第二(IF5=14.9)

    人類活動加速了生態系統的養分循環過程。已有研究表明,氮沉降提高了許多生態系統的氮磷比值,加劇了生態系統的磷限制。可是,更多的淡水生態系統正遭受著富營養化而不是氮沉降的影響。本項研究發現,在氮磷等化學物質的過量輸入和複雜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過程的共同作用下,人為活動引起的富營養化導致了淡水生態系統中水體和水生植物的氮磷含量的增加,卻降低了它們的氮磷比值。近幾十年來,中國水體富營養程度整體在加劇,而大部分歐美地區,由於採取了相對嚴格的環境保護和治理政策,富營養化程度整體在減輕。這些結果表明,在人為活動影響下,淡水生態系統磷的積累速率高於氮的積累速率,這可能會使該生態系統轉向氮限制或其他限制;影響到淡水生態系統的動態、群落結構和生物多樣性等方面;通過淡水徑流輸送的方式,潛在地影響到河口和濱海地區的食物網結構或養分循環。本研究強化了養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並對控制和治理這些生態系統富營養化具有啟示意義。

    論文第一作者嚴正兵是我校資環學院2012屆本科畢業生,現為北京大學博士生。本研究是在其本科畢業論文《中國水生生態系統的生態化學計量特徵探索》的基礎上的深化,韓文軒教授(論文通訊作者)指導了該畢業論文和此項研究。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和歐美的有關科學家參加了部分工作。本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大基礎研究(973)項目及國家科技部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的支持。

    上述研究是韓文軒教授繼2011年在Ecology Letters上發表關於植物多元素地理格局及其生態驅動機制的研究並提出植物養分平衡的「限制元素穩定性假說」之後,又一篇關於養分元素生態計量學研究的重要成果。

責任編輯:潘彩清

相關焦點

  • 資環學院韓文軒課題組再次在Ecology Letters上撰文, 揭示富營養化...
    該研究系統揭示了富營養化改變全球淡水生態系統氮磷計量(氮磷平衡)特徵。    Ecology Letters是生態學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學術期刊之一,在149種包含綜述類的生態學期刊中排名第二(IF5=14.9)。    人類活動加速了生態系統的養分循環過程。已有研究表明,氮沉降提高了許多生態系統的氮磷比值,加劇了生態系統的磷限制。
  • ...發表成果闡述人為活動幹擾對湖泊氮磷元素生態計量平衡的潛在影響
    to phosphorus ratios in populated regions」,揭示了我國大規模城市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對人口稠密地區湖泊中營養元素計量平衡的潛在影響,並提出了針對性改善建議。西班牙全球生態研究院Josep Peñuelas、蒙大拿大學James Elser、北卡萊羅納大學Hans Paerl等多位國際知名水生態領域專家也參與了此項工作。生態化學計量學是探索碳、氮、磷等重要生命元素在各種生態過程中平衡狀態的一門科學,其核心是揭示生存環境和生物體元素組成變化對陸地、水體生態系統整體功能的影響。
  • 長江中下遊湖泊富營養化發生機制與控制對策獲進展
    長江中下遊地區人口眾多、經濟發展快速,但面臨的許多環境問題嚴重影響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其中湖泊生態環境問題尤為突出。該地區是我國淡水湖泊的主要集中區(約佔全國淡水湖泊總面積的60%),且其大部分為淺水湖泊,生態環境問題複雜,普遍存在湖泊富營養化,湖泊治理難度極大,國際上也沒有可供借鑑的成功經驗和技術。
  • 湖泊富營養化治理——控磷?還是控氮?
    以Conley 為代表的一批學者提出湖泊富營養化的治理需要靠兩條腿走路,氮磷同時控制更有效果。他們認為很多湖泊發生富營養化後,水體磷在底泥和水相之間快速循環,同時很多湖泊藻類往往以非固氮藍藻為優勢,同時控制氮磷可以顯著降低藻類生物量,只控磷的策略不僅無法在一些富營養化湖泊中發揮作用,還會導致大量的氮進入海灣和海洋。
  • 環保科普|什麼是水體富營養化?有啥危害,又如何防治?
    水體富營養化是什麼?水體富營養化指的是水體中N、P等營養鹽含量過多而引起的水質汙染現象。其實質是由於營養鹽的輸入輸出失去平衡性,從而導致水生態系統物種分布失衡,單一物種瘋長,破壞了系統的物質與能量的流動,使整個水生態系統逐漸走向滅亡。
  • 「科普」什麼是水體富營養化?危害與防治知多點
    水體富營養化是什麼?水體富營養化指的是水體中N、P等營養鹽含量過多而引起的水質汙染現象。其實質是由於營養鹽的輸入輸出失去平衡性,從而導致水生態系統物種分布失衡,單一物種瘋長,破壞了系統的物質與能量的流動,使整個水生態系統逐漸走向滅亡。
  • Ecology Letters :內穩性高的生態系統具有較高的生產力和穩定性
    生態系統結構、功能和穩定性是近20年生態學和環境科學研究的焦點。化學計量內穩性(環境或者食物中的養分組成發生變化而生物體維持相應的元素相對不變的一種能力)是生物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適應環境變化的結果,是生理和生化調節的反映。但是,化學計量內穩性與生態系統特性的關係還未見報導。
  • 「科普文章」什麼是水體富營養化?危害與防治知多點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水體富營養化是什麼?水體富營養化指的是水體中N、P等營養鹽含量過多而引起的水質汙染現象。其實質是由於營養鹽的輸入輸出失去平衡性,從而導致水生態系統物種分布失衡,單一物種瘋長,破壞了系統的物質與能量的流動,使整個水生態系統逐漸走向滅亡。
  • 淡水湖泊生態系統生物固氮研究取得進展---中國科學院
    生物固氮作用為陸地及水生態系統提供了大量的氮源。目前,關於生物固氮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陸地和海洋生態系統。然而,淡水湖泊生態系統生物固氮作用的研究相對較少。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與中國科學院前沿重點項目的資助下,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吳慶龍團隊通過對撫仙湖表層和真光層固氮微生物空間分布特徵進行研究,揭示了撫仙湖固氮微生物的空間分布的高異質性及影響因素。相關成果最近發表在生物領域國際期刊Microbial Ecology上。
  • 生態環境部要求加大滇池藍藻防控
    記者趙偉攝近日,生態環境部下發《關於做好2019年重點湖庫藍藻水華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要求要做好太湖、巢湖、滇池、 洱海等流域藍藻水華防控。藍藻水華指淡水水體中藻類大量繁殖的一種自然生態現象,是水體富營養化的一種特徵,主要由於含有大量氮、磷的廢汙水進入水體後,藍藻、綠藻、硅藻等大量繁殖後使水體呈現藍色或綠色的一種現象。
  • 亞熱帶生態所揭示磷元素計量學對缺磷水稻土氮循環基因的調控機理
    由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吳金水領銜的農業生態過程方向研究團隊近日在磷元素計量學對缺磷水稻土氮循環基因的調控機理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營養元素計量比(C:N:P)對生物代謝活動的正常進行和生態系統功能的維持有重要意義。
  • 過去百年來長江經濟帶湖泊環境變化與生態系統退化原因
    針對長江經濟帶湖泊環境問題,許多研究者對長江經濟帶東、西部湖泊開展了近現代環境過程的重建工作,在數年至 10 年時間解析度上,揭示了長江經濟帶不同類型湖泊生態環境演化的階段性特徵,探討了全球變化和日益增強的人類幹擾背景下,湖泊生態系統退化的原因。
  • 江水變成了藍色,古代就有富營養化嗎?
    江水變成了藍色,古代就有富營養化嗎? 大家好,我是作者史軍的代班播報員巧克力愛巧克力,今天要講的題目是《江水變成了藍色,古代就有富營養化嗎?》。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 富營養化海水藻類處理系統獲國家專利
    該發明的富營養化海水的藻類處理系統包括大型經濟海藻、水循環設備、攪拌裝置和藻類栽培平臺,其中大型經濟海藻栽培於藻類栽培平臺中,水循環設備與藻類栽培平臺連通,攪拌裝置安裝於藻類栽培平臺。利用大型經濟海藻吸收無機營養、有機汙染物的能力和比微藻容易收穫的特點,將富營養化海水流經大型藻類處理系統,去除海水富營養化的海水汙染物質(主要無機氮和磷),達到在實現淨化海水環境的同時獲得大型經濟海藻的雙重目的。
  • 我國湖泊富營養化的發生機制與控制對策
    人類活動在哪些方面影響湖泊的生態系統?他質疑,位於長江中下遊地區在洪泛平原上發展起來的淺水湖泊,其營養本底在歷史上是否比較高?如果沒有人類活動的影響是否也會趨於富營養化?強調在推斷歷史上湖泊水體營養狀況的基礎上,要進行湖泊營養狀況演化歷史的重建;進行湖泊富營養化治理時,同時要考慮湖泊營養本底的情況,在重視湖泊外源性汙染控制的同時,重視湖泊內源性的汙染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