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什麼是水體富營養化?危害與防治知多點

2021-01-10 瀟湘晨報

.

.

.

水體富營養化是什麼?

水體富營養化指的是水體中N、P等營養鹽含量過多而引起的水質汙染現象。其實質是由於營養鹽的輸入輸出失去平衡性,從而導致水生態系統物種分布失衡,單一物種瘋長,破壞了系統的物質與能量的流動,使整個水生態系統逐漸走向滅亡。

富營養化的成因

富營養化水體中含有的氮、磷等可供藻類利用的營養物質較多,而氮、磷等營養物質來源較為複雜,既有內源又有外源,既有點源又有非點源。對國內外不同區域水體的考察表明:不論營養物質來源於何處,水體富營養化的形成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的,這其中既有自然因素的作用,也有人為因素的作用。

0 1

水土流失和農業施肥

不同地形集水區和不同肥力土壤輸出的氮、磷量不同,水土流失提高了水體中營養物質的量。而且,營養物質從土壤中流失量與施肥量有密切的關係。為提高農產品的產量,人們常施用較多的氮肥和磷肥, 它們極易在降雨或灌溉時發生流失。氮磷營養物可隨地表徑流進入地面水體中或下滲,通過土壤進行橫向運動,然後排入地表水體中, 這是導致地表水富營養化的主要原因。

0 2

畜牧業、漁業

在一些畜牧業發達的地區,畜牧排洩會產生大量營養物質進入土壤;圈養家禽、家畜也會產生大量富含營養物和細菌的排洩物。這些排洩物極易隨地表徑流、亞表面流流入江河、湖泊而汙染水體。

0 3

生活汙水與汙水灌溉

近些年,由於工業的不斷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業廢水和生活汙水的大量排放成為主要的營養物質來源之一。如一些含磷的洗滌劑的應用,食品廠、化工廠、毛皮工業等都會帶來大量的營養物質。

0 4

城鎮與礦區地表徑流

城鎮路面大部分是不透水地面,由人類生活垃圾、生活汙水及某些工業廢水所攜帶的氮磷營養物易隨地表徑流進入地表水中。美國環保局把城市地表徑流列為導致全美河流和湖泊汙染的第三大汙染源。在磷礦區,人類活動破壞了原來的土壤結構和植被面貌,使土壤表層裸露,在降雨條件下,散落在礦區的礦渣、泥沙、磷酸鹽等汙染物隨地表徑流進入湖泊、水庫、江河、海灣,從而導致水體汙染。

0 5

大氣沉降

大氣沉降不僅是懸浮顆粒物、有害氣體的來源之一,也是氮的來源之一。燃料燃燒時,氮元素以氮氧化物的形式進入空氣,隨雨雪降落在土壤或水體表面,汙染地表水源。隨著大氣汙染日益嚴重,大氣沉降也成為重要的水域富營養化原因之一。

富營養化的危害

富營養化水體不僅影響水體的使用功能,而且危害人類健康,通常被認為是劣質水體。它對環境的影響主要體現在:

(1)富營養化水體中過度繁殖的藻類使水產生黴味和臭味,降低了水的質量。

(2)富營養化水體中大量生長繁殖的藍、綠藻在水體表面形成一層綠色浮渣,使水質變得渾濁,透明度明顯降低。

(3)表層密集的藻類使陽光難以透射進入湖泊深層,深層水體的光合作用減弱使溶解氧的來源隨之減少。同時,藻類死亡後的腐化分解,加速了水體中溶解氧的消耗速度,水體缺氧成為必然。

(4)富營養化水體中許多藻類能夠分泌、釋放有毒有害物質,使水的品質下降。

(5)富營養化水體的正常生態平衡被擾亂,生物種群量出現劇烈波動,導致水生生物的穩定性和多樣性降低,破壞了水體生態平衡。

(6)富營養化水體中過量的藻類會堵塞濾池,同時由於藻類的新陳代謝以及水藻本身產生的有毒有害物質增加了水處理的技術難度,加大了治水費用。

富營養化水體治理方法

水體富營養化治理已成為當今世界性難題。20世紀60年代以來各國先後對其進行了大量研究,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措施,歸納起來主要包括:

(1)改善大環境減少輸入水體的外源性汙染物;

(2)轉移汙水排放和稀釋擴散;

(3)調控清潔水衝洗;

(4)挖泥等水利工程措施;

(5)化學措施;

(6)生物措施;

(7)局部人工生態系統工程等。

水體富營養化防治以前乃至目前仍以「Vollenweider」方法為主,即控制外源汙染、減少外源養分負荷。20世紀80年代以來,人們在治理水體富營養化時發現,當顯著減少外源養分負荷以後,水質並未得到明顯改善,水體中N、P濃度特別是P濃度並未降低,原因在於沉積物已成為水體N、P的重要來源,即所謂「內源負荷」生態恢復成為水環境治理的最佳途徑。在有效地控制外源汙染的同時,通過調控水生生態系統結構,恢復自然、健康和穩定的水生生態系統功能,增強對外界幹擾的緩衝能力,使水生生態系統處於良性和可持續循環當中。因此,系統內部調控尤其是提高水體自身的生物淨化作用才是解決水體富營養化的長久之計。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對已經出現富營養化的水體

積極進行治理

還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同時我們也要一起行動

做好水環境保護工作

護好我們的生命之源

來源/金牛生態環境

整理/廣東生態環境微信編輯小組

【來源:廣東生態環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科普文章」什麼是水體富營養化?危害與防治知多點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水體富營養化是什麼?水體富營養化指的是水體中N、P等營養鹽含量過多而引起的水質汙染現象。其實質是由於營養鹽的輸入輸出失去平衡性,從而導致水生態系統物種分布失衡,單一物種瘋長,破壞了系統的物質與能量的流動,使整個水生態系統逐漸走向滅亡。
  • 環保科普|什麼是水體富營養化?有啥危害,又如何防治?
    水體富營養化是什麼?水體富營養化指的是水體中N、P等營養鹽含量過多而引起的水質汙染現象。其實質是由於營養鹽的輸入輸出失去平衡性,從而導致水生態系統物種分布失衡,單一物種瘋長,破壞了系統的物質與能量的流動,使整個水生態系統逐漸走向滅亡。
  • 【科技日報】四問水體富營養還是「負」營養?
    「引發海水富營養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為因素。」宋書群說,「自然因素包括自然界的自然發展與演變過程中營養物質輸入、水體及其周邊的自然環境條件等;但是,僅由自然因素導致的海水富營養化過程十分漫長。目前,全球面臨的富營養化問題大都是由人為因素引起的,可以說發揮了決定性作用,大大加速了水體的富營養化進程。」
  • 挺水植物對富營養化水體的淨化效果研究
    生意社6月15日訊  摘要:為完善水生態修復技術,研究了太湖流域常見的八種沉水植物對富營養化水體的淨化效果。通過室內模擬、實驗室測定,分析了不同種類挺水植物對水環境質量的改善能力。結果表明:八種挺水植物均有一定能力去除水體中總磷、正磷酸鹽、總氮、硝氮和葉綠素a。
  • 導致湖北「綠茶水」的水華是什麼?水體富營養化引發藻類爆發
    那麼什麼是水華呢?水華是水體藻類大量生長或聚集並達到一定濃度的現象,是水體富營養化和特定條件綜合作用的結果。據調查本次導致水華的藻類是裸藻。裸藻是古代原生動物眼蟲的植物學名稱,因為眼蟲同時具有動物與植物兩種特性,它是一種「原生動物」,但同時眼蟲細胞又有含葉綠素的葉綠體,能夠進行光合作用,自己製造營養,所以植物學家認為它是一種「原生植物」。
  • 微生物在富營養水體修復中 起到了多大作用?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引言微生物製劑常見於富營養水體的治理工作中,它到底起到了多大作用呢?應對不同的N、P營養物質,在微生物的選取上有何不同?與水生植物尤其是沉水植物相比,在生態修復中,到底誰的角色更重要?
  • 探究藍藻水華與水體富營養化共同治理策略
    當水中藍藻含量較少時,其以個體分散在水中,若遇到水溫、富營養化、有機磷等適宜條件【2】它們就會快速生長,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就會產生群體效應,聚集後呈綠色油漆狀覆蓋於水面,稱之為水華, 水華會通過多種途徑引起水體中溶解氧濃度下降, 從而造成魚蝦等水生動物死亡, 進而對水環境和水生生態系統造成危害【3】。
  • 水產養殖水體藍藻水華的防治技術
    養殖水體富營養化的主要原因是營養物質、尤其是過量的溶解性營養鹽(NH3-N、NO3-N、NO2-N、PO4-P等)的積累。養殖水體中氮、磷等營養鹽的來源有兩類:一是外源,主要是養殖過程中向水體輸入的廢物(未食的餌料、養殖對象的糞便和排洩物等)以及隨著水流進入養殖水體的農施化肥和家禽糞便等。二是內源,指養殖水體的底泥在一定條件下向水體釋放的磷酸鹽而增加的水體中氮、磷含量。
  • 江水變成了藍色,古代就有富營養化嗎?
    江水變成了藍色,古代就有富營養化嗎? 大家好,我是作者史軍的代班播報員巧克力愛巧克力,今天要講的題目是《江水變成了藍色,古代就有富營養化嗎?》。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 水產養殖水體中各種藻類的危害
    ②氮磷比:藍藻既可利用水體中的氮,又具有更高的利用磷的能力,低氮磷比或含磷較高富營養化的水體都可能導致藍藻的大量發生。適當提高氮磷比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的藍藻的生長。③生態關係:藍藻與其它藻類一起構成池塘生態系統的生產者,提供了89%以上的溶氧。因此這些生產者除了參與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外,還影響到魚類的生存。
  • 南美白對蝦池塘藍綠藻大量繁殖的危害與防治措施
    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如下:1.水質富營養化。這些藻類是廣泛分布在淡水或低鹽度水域中,對環境適應能力特別強,富營養化的水體是最適宜其生長。在對蝦養殖中後期由於大量投飼料、殘餌、排洩物及生物死亡,有機物多,水中出現富營養化後,最有利藍綠藻大量繁殖生長。2.環境條件適宜。
  • 水產養殖水體藍藻爆發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藍藻,又稱"藍細菌",是一種廣泛分布於全世界水體中的光能自養型原核生物,能進行光合作用和固氮作用。在水產養殖的水體中,藍藻大量繁殖以及死亡藻類的分解,消耗大量溶解氧,可以導致水體缺氧甚至無氧狀態,易導致養殖水體發生泛塘。藍藻大量死亡時可產生藻毒素、大量羥胺及硫化氫等有毒物質,直接危害水生動物。
  • 水體藻類的危害竟然是……
    ②氮磷比:藍藻既可利用水體中的氮,又具有更高的利用磷的能力,低氮磷比或含磷較高富營養化的水體都可能導致藍藻的大量發生。適當提高氮磷比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的藍藻的生長。③生態關係:藍藻與其它藻類一起構成池塘生態系統的生產者,提供了89%以上的溶氧。
  • 「技術分享」關於水體修復的資料大全
    主要是汙染物排放量超過水環境承載能力,河道水汙染,湖泊富營養化,生態破壞嚴重,生物多樣性減少,生態系統功能退化,制約經濟社會發展,危害人民健康,影響社會和環境安全。今天我們給大家分享一篇有關水體修復的重量級資料,很適合收藏學習。
  • 廣東省科學院 用電化學方法處理富營養化河水
    廣東省科學院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研究員孫蔚旻團隊和廣東省科學院化工研究所合作,創新性地提出了一種利用原位電化學強化處理富營養化河水的新方法。相關研究近日發表於《整體環境科學》。
  • 2020年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赤潮的形成、危害與防治
    公務員考試行測中的常識判斷是考查考生平時知識積累的重要部分,這部分知識範圍廣泛包羅萬象,要求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考生不僅平時要多觀察多積累,更要注意總結才能便於記憶。一起來漲知識吧,建議收藏!赤潮的形成、危害與防治赤潮,又稱紅潮,國際上也稱其為「有害藻類」或「紅色幽靈」。是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海水中某些浮遊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爆發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體變色的一種有害生態現象。
  • 經典處理方案總結 摘下水體「黑臭」帽子,黑臭水體,水汙染,水體富...
    經典處理方案總結 摘下水體「黑臭」帽子    國務院頒布實施的《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明確,城市人民政府是整治城市黑臭水體的責任主體,由住房城鄉建設部牽頭,會同環境保護部、水利部、農業部等部委指導地方落實並提出目標:2017年年底前,地級及以上城市實現河面無大面積漂浮物,河岸無垃圾,無違法排汙口,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 研究顯示美國大部分水體富營養化嚴重
    美國地質勘探局9月27日公布一項研究成果顯示,美國大部分河流和地下水含大量的氮和磷,由此造成的水體富營養化現象嚴重威脅生態系統並危及人體健康。
  • 「技術交流」湖泊水體生態修復工程技術要點
    (3)湖泊水生態系統破壞的體現在富營養化加劇,藍藻水華頻發。富營養化問題的出現在本質上是淡水生態系統物質交換和能量流動平衡失調,是湖泊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發生退化和受損,是生態元之間的連結斷裂或弱化。2015年,由於《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即「水十條」)的頒布,規劃了我國水環境治理的路線圖。
  • 富營養化水體中藻類的測定(葉綠素a法)——萬融實驗
    一、目的要求通過測定水體中葉綠素a的含量來定量檢測藻類的生物量。二、基本原理衡量藻類生長狀況的生物學指標主要有代表藻類現存量的葉綠素a(mg/L)和生物指標。藻類和浮遊植物依靠光合作用生長,而葉綠素a是所有藻類的主要光合色素,因此水體中葉綠素a含量是反映藻類光合作用潛力的一種指標。葉綠素a含量反映藻類生物量的多少,常被作為衡量藻型湖泊水體中藻類現存量的代表性參數及評價水體富營養化狀況的主導因子。葉綠素a、b的丙酮提取液在紅光區的最大吸收峰分別為663nm和645nm,利用分光光度測定其光密度,即可用公式計算出提取液中的葉綠素a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