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富營養化營養鹽失衡 萊州灣黃河口生態告急

2021-01-10 大眾網
海水富營養化營養鹽失衡 萊州灣黃河口生態告急

2005-05-15 08:10:41    作者:   來源:SRC-400  

  大眾網濟南5月14日訊(通訊員 馬學信 鄒少菲 記者 吳修安)從省海洋與漁業廳獲悉,我省萊州灣、黃河口生態系統目前均處於不健康狀態,主要表現在富營養化及營養鹽失衡,生物群落結構異常,河口產卵場嚴重退化、生境喪失或改變等,其主要影響因素是陸源汙染物排海、圍填海侵佔海洋生境、生物資源過度開發。
  萊州灣水環境受陸源排汙影響明顯,陸源排汙、黃河水入海量較少、不合理養殖活動及過度捕撈是導致萊州灣生態系統不健康的主要因素。萊州灣主要汙染物為無機氮、COD、石油類和活性磷酸鹽,其中以無機氮的汙染最嚴重,灣內80%以上海域無機氮濃度達到或超過四類標準。COD、石油類和活性磷酸鹽的汙染區主要分布於沿岸海域。氮汙染加劇,導致營養鹽比例失調,影響了萊州灣海域初級生產力及漁業生產力的提高,加重了海域富營養化程度和赤潮風險。灣底部近岸,尤其是小清河口海域水質汙染嚴重,豐水期海水PH明顯升高,溶解氧下降,受環境汙染影響,小清河口附近海域底棲生物、浮遊生物多樣性顯著降低。
  水質汙染、溼地萎縮、徑流量銳減等因素對海洋生物產卵場環境、種間競爭能力及群落結構等一系列生態環節產生了不良影響,加之捕撈過度的嚴重影響,使萊州灣漁業品種向低質化、小型化演替,資源衰退嚴重。 
  黃河口生態監控區主要汙染物為無機氮、COD、石油類和活性磷酸鹽,其中,以無機氮的汙染最嚴重,60%以上海域無機氮濃度達到或超過四類標準。與鄰近的萊州灣生物資源相比較,黃河口浮遊動、植物密度均較低,浮遊動物生物量略高。黃河口海域大型底棲動物平均生物量為7.7克/平方米,平均密度為160個/平方米,生物群落平均多樣性指數為2.61,處於亞健康狀態。黃河口產卵場嚴重退化,魚卵、仔魚種類少,密度低,平均每百立方米僅有數個魚卵和仔魚。岸線存在淤積和侵蝕現象。近三年間,小沙嘴向海域方向淤進約3公裡,造陸面積約12平方公裡;原大沙嘴頂端繼續蝕退約1.5公裡。

侯海花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於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複製、編輯或發布使用於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伺服器或文檔中作鏡像複製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繫,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繫的,請30日內進行。

相關焦點

  • 萊州灣海水氮磷比失衡 生態系統處於「亞健康」
    符合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約佔山東省毗鄰海域面積的87 . 4%,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超標導致了近岸局部海域的富營養化,重度富營養化海域主要分布在小清河口海域和丁字灣海域。萊州灣和廟島群島典型生態系統處於「亞健康」狀態。
  • 加速海洋生態修復 科學家找尋營養鹽結構失衡原因
    「海水富營養化就是其中一個原因。」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宣基亮副研究員說,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浙江人,他對東海富營養化現狀感到十分憂慮。「舟山附近海域富營養化十分嚴重,在巔峰時刻水質中氨營超過正常標準的10倍,造成營養鹽嚴重失衡。」那麼這些超標的營養鹽怎麼來的,又到哪去,有多大危害?這成了宣基亮在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下的一大科研課題。
  • 富營養化海水藻類處理系統獲國家專利
    利用大型經濟海藻吸收無機營養、有機汙染物的能力和比微藻容易收穫的特點,將富營養化海水流經大型藻類處理系統,去除海水富營養化的海水汙染物質(主要無機氮和磷),達到在實現淨化海水環境的同時獲得大型經濟海藻的雙重目的。
  • 【科技日報】四問水體富營養還是「負」營養?
    「海上草原」是海水中一種大型綠藻滸苔高度聚集而引發的生態「奇觀」。這些個體呈管狀中空結構的單層細胞藻類,最短幾十釐米,最長2米,無數的個體纏繞著、簇擁著,在風海流的作用下,源源不斷地湧向近海岸邊,吞噬著美麗的海岸線。滸苔圍城,水產養殖業、海洋環境和旅遊業遭受巨大衝擊。有觀點認為,滸苔災害產生的根源在海水富營養化。一問:海水富營養化由何而生?
  • 我國湖泊富營養化的發生機制與控制對策
    湖泊富營養化概念 及歷史沿革 富營養化(Eutrophication)一詞原用於描述植物營養物濃度增加對水生態系統的生物學效應,但富營養化很難嚴格定義,因為任何一個水體的營養性質的描述常常是相對於以前的情況,而且每個水體對營養鹽響應存在差異。 陳宜瑜院士十分關注「湖泊富營養化的定義和演化歷史重建」問題。
  • 湖泊富營養化治理——控磷?還是控氮?
    以Conley 為代表的一批學者提出湖泊富營養化的治理需要靠兩條腿走路,氮磷同時控制更有效果。他們認為很多湖泊發生富營養化後,水體磷在底泥和水相之間快速循環,同時很多湖泊藻類往往以非固氮藍藻為優勢,同時控制氮磷可以顯著降低藻類生物量,只控磷的策略不僅無法在一些富營養化湖泊中發揮作用,還會導致大量的氮進入海灣和海洋。
  • 長江中下遊湖泊富營養化發生機制與控制對策獲進展
    長江中下遊地區人口眾多、經濟發展快速,但面臨的許多環境問題嚴重影響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其中湖泊生態環境問題尤為突出。該地區是我國淡水湖泊的主要集中區(約佔全國淡水湖泊總面積的60%),且其大部分為淺水湖泊,生態環境問題複雜,普遍存在湖泊富營養化,湖泊治理難度極大,國際上也沒有可供借鑑的成功經驗和技術。
  • 探究藍藻水華與水體富營養化共同治理策略
    二、水體富營養化治理策略光線和溫度、 營養鹽類的含量、水體在該水域的滯留時間、依靠藻類生存的浮遊動物以及可以殺死藻類和浮遊動物的有毒物質都對水體富營養化會起促進或抑制作用【14】。為了治理水體富營養化,必須要對汙染源進行控制。治理方法有如下幾種①採用現代化生產模式,提高資源利用率,對排放不達標、汙染嚴重的企業加大打擊和監管力度。
  • 環保科普|什麼是水體富營養化?有啥危害,又如何防治?
    水體富營養化是什麼?水體富營養化指的是水體中N、P等營養鹽含量過多而引起的水質汙染現象。其實質是由於營養鹽的輸入輸出失去平衡性,從而導致水生態系統物種分布失衡,單一物種瘋長,破壞了系統的物質與能量的流動,使整個水生態系統逐漸走向滅亡。
  • 「科普」什麼是水體富營養化?危害與防治知多點
    水體富營養化是什麼?水體富營養化指的是水體中N、P等營養鹽含量過多而引起的水質汙染現象。其實質是由於營養鹽的輸入輸出失去平衡性,從而導致水生態系統物種分布失衡,單一物種瘋長,破壞了系統的物質與能量的流動,使整個水生態系統逐漸走向滅亡。
  • 「科普文章」什麼是水體富營養化?危害與防治知多點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水體富營養化是什麼?水體富營養化指的是水體中N、P等營養鹽含量過多而引起的水質汙染現象。其實質是由於營養鹽的輸入輸出失去平衡性,從而導致水生態系統物種分布失衡,單一物種瘋長,破壞了系統的物質與能量的流動,使整個水生態系統逐漸走向滅亡。
  • 研究顯示美國大部分水體富營養化嚴重
    美國地質勘探局9月27日公布一項研究成果顯示,美國大部分河流和地下水含大量的氮和磷,由此造成的水體富營養化現象嚴重威脅生態系統並危及人體健康。
  • 「技術交流」海水養殖汙染與生態修復對策
    01海水養殖汙染物類型及生態影響1.1 有機質及營養鹽汙染海水養殖中產生的有機質汙染與營養鹽汙染具有較為密切的關係,且在需要大量投餌的網箱養殖、池塘魚蝦養殖中較為常見。由於有機質的降解是一個較為緩慢的過程,導致養殖活動對水環境的影響具有一定的累積性和滯後性,也使得當外源營養鹽輸入得到控制時,由於養殖海域沉積物中有機質的降解釋放大量氮、磷等元素,使水質在較長時期內仍處於富營養化狀態,出現漁場老化現象。此外,還有研究指出,高密度的海水養殖源有機質和營養鹽輸入為海洋赤潮發生提供了物質基礎,是部分海域赤潮發生的誘因。
  • ...Letters上撰文, 揭示富營養化改變淡水生態系統氮磷計量特徵
    該研究系統揭示了富營養化改變全球淡水生態系統氮磷計量(氮磷平衡)特徵。    Ecology Letters是生態學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學術期刊之一,在149種包含綜述類的生態學期刊中排名第二(IF5=14.9)。    人類活動加速了生態系統的養分循環過程。
  • 「技術交流」湖泊水體生態修復工程技術要點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摘要我國大多數湖泊由於長期接受大量的生活汙水,其營養濃度通常很高,即使截汙後,面源汙染仍使其營養鹽濃度維持在較高水平。單純從削減營養鹽角度出發,其代價相當大,更重要的是仍可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 中科院副院長陳宜瑜院士:解決湖泊富營養化問題一定要做好基礎研究
    日前,「973」項目「湖泊富營養化過程與藍藻水華暴發機理研究」第一次工作會在武漢召開。
  • 資環學院韓文軒課題組再次在Ecology Letters上撰文, 揭示富營養化...
    該研究系統揭示了富營養化改變全球淡水生態系統氮磷計量(氮磷平衡)特徵。    Ecology Letters是生態學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學術期刊之一,在149種包含綜述類的生態學期刊中排名第二(IF5=14.9)。    人類活動加速了生態系統的養分循環過程。已有研究表明,氮沉降提高了許多生態系統的氮磷比值,加劇了生態系統的磷限制。
  • 海水營養鹽分析檢測
    平均每立方公裡的海水中有3570萬噸的礦物質,世界上已知的100多種元素中,80%可以在海水中找到。海水營養鹽海水營養元素(營養鹽、生源要素):主要是與海洋植物生長有關的要素,通常是指N、P及Si等。嚴格地說,海水中許多主要成分和微量金屬也是營養成分,但傳統上在化學海洋學中只指氮、磷、矽元素的這些鹽類歸為海水營養鹽。因為它們是海洋浮遊植物生長繁殖所必需的成分,也是海洋初級生產力和食物鏈的基礎。
  • 新研究顯示汙水處理前後 元素比例失衡影響水環境
    新研究顯示汙水處理前後 元素比例失衡影響水環境科技日報訊 (記者陳曦 通訊員張華)湖泊富營養化和有害藻華頻繁暴發,成為當前全球範圍面臨的重大水環境問題。其原因是人為活動加劇造成的氮、磷向水體過量輸入,並在氣候變暖等因素誘導下愈發難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