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著名半導體器件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電子科技大學教授...

2020-11-22 四川新聞網

  國際著名半導體器件物理學家、微電子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IEEE Life Fellow,九三學社社員,電子科技大學教授陳星弼先生。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5日訊(記者 陳淋)國際著名半導體器件物理學家、微電子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IEEE Life Fellow,九三學社社員,電子科技大學教授陳星弼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12月4日17時10分在成都逝世,享年89歲。

  陳星弼先生1931年1月28日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1952年畢業於同濟大學電機系。畢業後在廈門大學電機系、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無線電系擔任助教。1956年到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現電子科技大學)任教。1983年任成都電訊工程學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系系主任、微電子研究所所長。曾先後在美國俄亥俄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作訪問學者

  陳星弼先生是我國第一批學習及從事半導體科技的人員之一,是電子工業部「半導體器件與微電子學」專業第一個博士生導師。他是國際著名的半導體器件物理學家、微電子學家,是國際半導體界著名的超結結構(Super Junction)的發明人,也是國際上功率器件的結終端理論的集大成者。

  陳星弼先生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在國際上最早對漂移電晶體的存貯時間問題作了系統的理論分析。七十年代,他在我國率先製造矽靶攝像管。八十年代以來,從事功率半導體器件的理論與結構創新方面的研究。在中國首次研製了VDMOST、IGBT、LDMOST、MCT、EST等器件,並第一個提出了各種終端技術的物理解釋及解析理論。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他提出了兩種新的耐壓層結構,並作了唯一的三維電場分析。其中超結結構打破了傳統功率器件的矽極限,被國際學術界稱為「功率器件的新裡程碑」。

  2000年以後,陳星弼先生的其它重要發明還包括高K電介質耐壓結構、高速IGBT、兩種多數載流子導電的器件等。他發表超過200篇學術論文和獲得授權中美等國發明專利40餘項,其中著名的超結髮明專利US 5216275被國際專利他引超過550次,並授權給國際主流半導體公司。他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軍事研究項目、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項目多項。獲國家技術發明獎及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省部級獎勵13項。曾任電子工業部第十三所專用集成電路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四川省科學技術顧問團顧問等。

  因對我國功率半導體領域的突出貢獻,陳星弼先生於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因對高壓功率MOSFET理論與設計的卓越貢獻,他於2015年5月獲得IEEE ISPSD大會頒發的最高榮譽「國際功率半導體先驅獎」,成為亞太地區首位獲此殊榮的科學家。2018年5月,因發明的超結器件成為國內首位入選IEEE ISPSD首屆全球32位名人堂的科學家。

  陳星弼先生一生熱愛祖國,忠於黨的教育事業,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立德樹人,務實求真,謙虛善良,風趣幽默,展現了老一輩科學家的高尚品德和家國情懷。他熱愛電子科大,為學校貢獻了一生的智慧和全部熱情。他熱愛科學研究,熱愛學生,熱愛古典音樂,熱愛分享他的教育理念以及古典音樂的美妙。陳星弼先生的逝世是我國科技界、教育界、九三學社和電子科技大學的重大損失。電子科技大學沉痛悼念並深切緬懷陳星弼先生!

  (圖片來自電子科技大學)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相關焦點

  • 甘子釗丨信宜籍著名物理學家 中國科學院院士
    甘子釗 現代著名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54年甘子釗考上北京大學物理系,先後獲得學士、碩士學位;1963年碩士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歷任副教授、教授、固體物理研究所所長;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9年擔任北京大學理學部首屆主任 。
  •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馮端逝世
    我國著名物理學家、金屬和晶體材料學家、教育家,第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第五屆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南京大學研究生院首任院長、物理學院教授馮端先生,於2020年12月15日
  • 半導體領域超結結構發明人陳星弼院士逝世
    商報記者虞洪波綜合報導九三學社社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電子科技大學教授陳星弼因病醫治無效,12月4日在四川成都逝世,享年89歲。半導體界著名超結結構發明人●一個專家陳星弼,1952年從同濟大學電機系畢業後,先後在廈門大學機電系、南京工學院(今東南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工作,1956年開始在新成立的成都電訊工程學院(今電子科技大學)任教,並曾擔任該校微電子科學與工程系系主任、微電子研究所所長。1999年當選中科院院士。
  • 中紅外光電子學材料與器件國際會議首次在中國召開
    大會主席、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李愛珍研究員介紹說。中國科學院院士幹福熹特邀嘉賓出席大會。阿爾卡特-朗訊半導體研究副總裁、美國國家科學院和國家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卓以和博士是分子束外延之父和中遠紅外量子級聯雷射器發明人之一,曾多次獲諾貝爾獎提名,全程參加了大會。
  • 嗚呼哀哉:我國著名物理學家、南京大學閔乃本院士逝世,享年83歲!
    、材料學家,科技界和教育界的傑出代表,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第九屆、十屆、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第八屆、九屆江蘇省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第十屆、十一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九三學社江蘇省第四屆、五屆委員會主委,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閔乃本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8年9月16日17時36分在南京去世,享年83歲。
  • 中國科學院院士彭練矛:半導體行業趨勢與碳基集成電路技術的發展與未來
    2020年9月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彭練矛來訪我所,以「半導體行業趨勢與碳基集成電路技術的發展與未來」為題在我所「院士大講堂」做專題講座。彭院士現任北京大學信息學院「博雅」特聘教授、電子學系主任、納米器件物理與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湘潭大學湖南先進傳感與信息技術創新研究院院長,政協北京市第十三屆委員,國際晶體學聯合會電子晶體學委員會主席 ,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中國晶體學會、中國真空學會副理事長,北京納米科技產業創新聯盟技術委員會副主任。
  • ...重點專項「氮化物半導體新結構材料和新功能器件研究」 項目...
    2020年9月21日下午,由北京大學作為牽頭單位,聯合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北京郵電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廣東省半導體產業技術研究院、華中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湖南大學、廈門大學、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學、合肥彩虹藍光科技有限公司等14家單位共同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專項項目——「氮化物半導體新結構材料和新功能器件研究」項目課題中期檢查會議在北京西郊賓館會議中心舉行。
  • 著名理論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郝柏林逝世 享年84歲
    3月7日晚間消息,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復旦大學教授、原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所長,中科院院士郝柏林先生,因病不幸於2018年3月7日下午16:39
  • 中科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馮端逝世
    我國著名物理學家、金屬和晶體材料學家、教育家,第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第五屆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南京大學研究生院首任院長、物理學院教授馮端先生,於馮端院士領導了南京大學凝聚態物理學的發展,做出了無法替代的卓越貢獻。馮端院士因其科學研究的卓越成績,榮獲1996年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和1999年的陳嘉庚數理科學獎,國際編號為 187709的小行星也因此被命名為「馮端星」。
  • 我國著名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馮端逝世,享年98歲
    新京報訊(記者 吳蘋蘋)12月16日,新京報記者從南京大學獲悉,我國著名物理學家、金屬和晶體材料學家、教育家,第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第五屆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南京大學研究生院首任院長、物理學院教授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重點專項「氮化物半導體...
    2020年9月21日下午,由北京大學作為牽頭單位,聯合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北京郵電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廣東省半導體產業技術研究院、華中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湖南大學、廈門大學、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學、合肥彩虹藍光科技有限公司等14家單位共同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我國著名物理學家、南京大學馮端院士逝世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我國著名物理學家、金屬和晶體材料學家、教育家,第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第五屆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南京大學研究生院首任院長、物理學院教授馮端先生,於2020年12月15日19時41分在南京去世,享年98歲。
  • 著名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馮端逝世
    我國著名物理學家、金屬和晶體材料學家、教育家,第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第五屆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南京大學研究生院首任院長、物理學院教授馮端先生歷任南京大學物理系(物理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後改稱院士),1993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 浙江大學教授葉志鎮、任其龍入選2019年增選院士名單!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相繼公布了2019年增選院士名單。其中,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葉志鎮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任其龍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兩位新院士吧!葉志鎮葉志鎮,男,漢族,1955年5月出生,浙江蒼南人,1984年4月21日加入中國共產黨,1988年1月參加工作,浙江大學光儀系光學儀器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博士。現為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博士生導師。
  • 著名加速器高能物理學家方守賢院士逝世 享年87歲
    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院士逝世 享年87歲原標題:方守賢院士逝世 光明日報北京1月19日電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方守賢同志
  • 下一代電子信息材料與器件高峰論壇暨2020年第三屆低維材料應用與...
    現階段,半導體晶片已成為制約我國科技發展、經濟建設和國防安全的關鍵因素。隨著後摩爾時代的來臨,集成電路特徵尺寸逐漸逼近工藝和物理極限,基於新型半導體材料及結構的電子/光電子器件將有可能產生重要的應用。 針對這些可能應用,如何提前規劃布局、如何政產研融合推進、如何參與和主導相關標準等,都將成為重要議題。
  • 著名物理學家馮端院士逝世 享年98歲
    中新網南京12月17日電(徐珊珊)16日,南京大學官方網站發布訃告稱,中國著名物理學家、金屬和晶體材料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研究生院首任院長、物理學院教授馮端馮端院士1923年7月23日出生於江蘇蘇州,1942至1946年就讀於國立中央大學物理系,1946年畢業獲學士學位,並以優異成績留校任教。歷任南京大學物理系(物理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後改稱院士),1993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 3位獲諾貝爾獎提名的微電子器件華裔科學家
    集成電路的基本單元即各類半導體器件,例如電晶體、MOS 管,為現代電子技術奠定了基礎。許多微電子專家為半導體器件的發明和應用做出了傑出貢獻。在這些微電子專家和學者中,華人科學家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介紹3位微電子器件領域的著名華裔科學家——施敏、薩支唐和鄧青雲在半導體器件的發明和應用以及育人方面做出的傑出貢獻。
  • 盤點寬禁帶與超寬禁帶半導體器件最新進展
    盤點寬禁帶與超寬禁帶半導體器件最新進展 胡薇 發表於 2018-10-22 16:49:01 為紀念集成電路發明60周年,由中國電子學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信息科學部、中國科學院信息技術科學部、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共同主辦的
  • 面向神經形態計算的新型矽基異質結光電神經突觸器件:浙江大學楊德仁院士和皮孝東教授團隊新進展
    最近,浙江大學楊德仁院士和皮孝東教授團隊報導了一種新型矽基異質結光電神經突觸器件作者簡介皮孝東,浙江大學矽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浙江大學杭州國際科創中心先進半導體研究院教授研究領域主要涉及四族半導體材料和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