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議!光在宇宙中竟存在曲線傳播,違背我們認知的常識

2020-07-17 魅力科技life

從初中學物理開始,老師便告訴我們一個常識,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在不同的材料中,光的傳播會發生折射,但並沒有改變光沿直線傳播的屬性,而在我們的認知中,也一直認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在日常生活中,由於距離和觀察方位的不同,我們看到的人和物的形象,有遠近、高低、大小、長短之分。例如:日常生活中的影子成像,就是光沿直線傳播的現象,因為不同距離、不同位置的光照,影響成像的大小和位置,而生活中還有很多關於光沿直線傳播的現象,如小孔成像、平面鏡反射、太陽傘遮陽等等。


不可思議!光在宇宙中竟存在曲線傳播,違背我們認知的常識

小孔成像

可以說,光在地球上,不論是何種材料或介質,我們似乎都沒有發現過光會彎曲傳播的,那光是否真的一直就是沿直線傳播的呢?

遠小近大,是地球上的一個原理,是光沿直線傳播中的最主要的一個體現,在地球上只要是光線傳播,就不可能違背這個現象的。


不可思議!光在宇宙中竟存在曲線傳播,違背我們認知的常識

然而,我們生活中所看到的光沿直線傳播,是否真的就是如此呢?

對於地球這個靜止的天體來說自然是對的,那對於宇宙這個大系統而言,光卻並非真的沿直線傳播。

我們都知道,宇宙是遠比地球還要神秘的存在,地球是相對靜止的,而宇宙則可能是不斷膨脹的。

宇宙中的光,經過千辛萬苦到達地球,而我們看到的並非星系本身,而是這個星系的光子在宇宙傳播後匯聚產生的圖像,但由於宇宙是不斷膨脹的,最後成的像反而與地球成像不一樣。

造成這一現象最直接的原因是和宇宙中天體的視覺有關。


不可思議!光在宇宙中竟存在曲線傳播,違背我們認知的常識

遠處的星系被放大的原理圖

假設星系兩端各有一個光子朝地球飛來,前來的過程中,兩個光子的空間也會隨著宇宙的膨脹而膨脹。

也就是說,光子一邊匯聚到我們這裡,一邊也在相互遠離,所以走的不是直線,而是曲線,我們反推回去的星系形狀,實際是星系被放大的虛像。當天體離我們比較近的時候這個效應不明顯;只有距離相當遠,宇宙膨脹才起作用。

簡單來說,我們看到越遠的星系,反而是越大的,越近的星系則越小,與地球上看到的遠小近大是相違背的。

宇宙中天體的視覺,違背遠小近大的這一規律,與宇宙的組成成分也有關。


不可思議!光在宇宙中竟存在曲線傳播,違背我們認知的常識

宇宙的組成

宇宙是由普通物質、暗物質、暗能量組成的,其中普通物質卻只佔宇宙的5%左右,25%的是暗物質,這30%可以統稱為物質項,因為它們都會參與引力作用相互吸引,來抑制宇宙的膨脹,而剩下的70%是我們至今尚且捉摸不透的暗能量。

而影響透視的只有兩大因素了,一個是物質項,一個是暗能量項。暗物質和暗能量的比例會影響宇宙的透視,這一結論也曾有科學家做過實驗,最後推論出這個結果。

但在宇宙中,卻又並非是沒一個視點所看到的都是遠大近小的視覺效果,這與所處宇宙的位置有關,有人推測,這其實是和宇宙中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組成比例有關。而當宇宙以完全由暗能量組成時,遠小近大的透視現象才始終不會失效。


不可思議!光在宇宙中竟存在曲線傳播,違背我們認知的常識

星雲圖

總的來說,宇宙中的透視效果改變了光的方向,扭曲了光子的傳播途徑,這也造成了光沒沿直線傳播,產生了一種遠大近小的視覺,這是與宇宙的組成成分有關。

當然,宇宙中也還存在著許多其他不可思議的東西存在。

歡迎關注留言,!更多內容敬請關注@魅力科技life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表示,宇宙中不存在時間,那空間中真的空無一物嗎?
    愛因斯坦表示,宇宙中不存在時間,那空間中真的空無一物嗎?宇宙中最大的謊言家:時間,愛因斯坦曾指出,他提出的相對論與牛頓經典物理學的分歧點便是「光速不變原理」,那麼,光速不變原理究竟闡述了什麼?所謂光速不變原理是指光的運動速度與光源兩者,相對於觀察者的運動來說沒有任何關係,也就是說,任何一個慣性系中的觀察者,無論它相對於光源來說是否運動,運動速度的快慢是多少,最終,觀測得到的同一束光的速度均是相同的,愛因斯坦提出光速不變原理前,麥克斯韋提出的電磁理論中指出,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光速,也就是說光即電磁波,顯然,這一理論有違人們的常識,也與牛頓經典物理學相違背。
  • 陽光是按照直線還是曲線傳播,為什麼?
    根據廣義相對論,具有質量的物體會彎曲周圍的空間,由於宇宙中到處分布著物質,因此總的來看,整個宇宙空間是彎曲的。換句話說,我們這個宇宙根本不存在平直的空間和絕對的直線。歐氏幾何只適用於描述理想的平直空間,並不適用描述現實的宇宙空間,它所描述的理想「直線」根本是不存在的。
  • 宇宙位面論(下)——光的越位面傳播
    對於光的概念,很難劃清其屬性,從傳播方式及存在方式上看,比如愛因斯坦理論中確定的,光永遠是直線傳播的,就算通過大引力星球附近會產生扭曲也只是因為傳播通道是扭曲的,與光無關,這證明了光的存在是不受引力作用的,也就是說光不在萬有引力的範疇之內,也說明了光是沒有質量的,因此,從這個方面上看來光應該是屬於能量範疇的存在;但從某些方面上看,它又具備有物質的特性,比如光具有的粒子性,太陽帆的發明正是基於光子的撞擊效應
  • 宇宙中存在著一些違背直覺的現象,無法建立合理的物理定律
    其實啊,真正被顛覆的是我們的預期,我們以為所有人看到的東西都一樣,我們沒法迴避這個事實,這個奇怪的宇宙中存在著一些反直覺的現象,向左運動的光子也很奇怪,你大概會以為這些光子會比光速慢,也就是C減去V,因為這些光子從地球上發出去,而地球在向右運動,但是像光子這樣沒有質量的粒子,有另外一個奇怪的特性,在真空中它們總是以宇宙所允許的最大速度運動,永遠也不會慢下來,所以光總是以光速運動,無論是誰來測量
  • 科學網—光沿曲線傳播嗎?
    光沿曲線傳播嗎
  • 它是宇宙中最常見,卻超出人類認知的存在,美麗異常
    在宇宙中,有一種非常常見的存在,但人類迄今為止,都沒辦法對其深刻了解,因為這已經超出了人類的認知。它就是在宇宙中無處不見的星系。比如哈勃望遠鏡拍到的小獅座星系。我們都知道天上有個獅子座,但其實天上還有個小獅座。該星系被命名為NGC 3344。這是人類非常重視的一個星系,因為它的正面就朝向地球。
  • 宇宙中無理數真實存在嗎?
    最近時不時想,宇宙中無理數真實存在嗎?數學是宇宙的高度抽象。人類認識世界,就是化繁為簡,高度抽象,最後發現世界竟然是由幾個最簡公式決定的。亞里斯多德基於觀察和推理,認為重的物體比輕的物體下落速度快。現在我們知道這個理論是錯誤的,但這個理論統治了人類認識上千年。伽利略通過實驗證明,在沒有阻力的情況下,重的物體與輕的物體下落速度是一樣的。
  • 光給了我們感知宇宙的力量,但也蒙蔽了宇宙的真相!
    但是,即便以如此高的技術水平,相對於宇宙來說,我們仍然是渺小的,這種渺小體現最明顯的地方就是對宇宙的認知。眾所周知,人類觀測宇宙的方法一直以來都是通過光學,也就是研究遠方星系發出的光線(包括微波、X射線、可見光等各種波段),近年來,科學家又發展出了中微子和引力波等新的觀測方法,但它們均不能超光速傳播。
  • 宇宙中傳播最遠的光又是什麼?
    我們離太陽大約1.5億公裡,太陽光傳播到地球上需要8.3分鐘。在地球上,我們可以看到明媚的陽光。但太陽光不止照射到了地球上,而且還散播到太陽系的各個地方,乃至遙遠的宇宙。那麼,太陽光能夠照射到多遠的地方呢?
  • 「我們的存在」與「宇宙的存在」
    我們的宇宙必須以某種方式存在,以使像我們這樣的觀察者可以在某個時空存在於其中。上述兩種說法分別稱為弱人擇原理和強人擇原理,它們可以使我們對宇宙的存在得出難以置信的強大結論與約束。簡單地來講,人擇原理解釋說:「我們所認知到的宇宙之所以是這樣,乃是因為我們的存在。」我們所認知的事實是:宇宙具有控制它的參數、常數和定律等,我們存在於這個宇宙中。
  • 刷新認知——宇宙中是不存在引力的?真理永不停歇「西瓜視頻」
    如果說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作品《山》中的人類生活於巖石宇宙的空泡世界之中,那麼,我們的太陽系又何嘗不是處於處於一個宇宙中另外一個「空泡」內呢?現代天文觀測已經證明,宇宙在大尺度的物質分布是相當均勻的,在更大尺度上說,我們的銀河系是處於一個更大的宇宙「空泡」之內。
  • 關於「光在介質中傳播是波長還是頻率發生改變」的對話
    ,知道了光在介質中傳播的速度會低於真空中的光速,並且光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可以表達成真空中的光速除以折射率。女:「不是說不同的顏色對應於不同波長的光嗎?既然我們都是以波長來界定色光,並且也沒有出現過同一物體在不同介質中呈不同顏色的現象——譬如說,一個遊泳的人在潛水和浮出水面時絕不會被看到泳衣顏色的改變。那麼這是不是可以說明在傳播過程中光的波長並沒有變化,而變化的是頻率?」父:「唔,聽起來很有道理。那我們就來做一個假想的實驗吧。
  • 可創造伽馬射線爆發光曲線中看到的時間可逆性
    Hakkila和Nemiroff提出:這種超光速射流可以創造伽馬射線爆發光曲線中看到的時間可逆性。然而,這些噴射流並沒有違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因為它們只比光通過噴射介質的速度快,而不是比光通過真空的速度快。
  •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中出現違背宇稱守恆定律的神秘現象
    他們發現偏振光子或者光微粒可能會在光首次產生時從它們最初方向輕微旋轉,暗能量或者暗物質可能是造成這種旋轉的原因,據悉,暗能量是一種假設的宇宙神秘力量,而暗物質是一種產生引力但不與光相互作用的物質。▲ 圖中是歐洲航天局普朗克望遠鏡拍攝的巡天圖像,熾熱顏色區域代表了星系內及星系外的塵埃被偏振光子極化的旋轉跡象表明,可能有什麼物質與這些光子發生相互作用,尤其是違背了物理學家稱為 「宇稱守恆定律」的宇宙對稱性,依據宇稱守恆定律,即使在一個翻轉的系統中,所有事物的外觀和行為都是一樣的,就像事物的鏡像效果,如果宇宙系統遵循該理論,產生於 138 億年前的宇宙微波背景光子偏振方向不會發生偏轉
  • 宇宙中可能存在暗能量生物,無視超低溫帶來的影響
    我們的認知範圍裡,世上的有生命跡象的生物都要依靠熱量才能生存下去,而物理界對物體之所以運動的解釋也是因為分子在運動造成的,而且分子運動得越活躍,則產生的熱量就越大,生活中最常見的就是水到沸騰的物理過程。
  • 宇宙有邊界嗎?我們的認知真的很有限
    從古華夏的天圓地方說到亞裡斯多德的地心說、從地心說到哥白尼的日心說、從宇宙無限說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時空可變),再到當今的宇宙大爆炸學說……我們對宇宙的認知離不開科技的進步,正是科技的進步,推動了人類對宇宙從無知到不斷認知的深化過程。我們的宇宙,是圓的還是方的?究竟是怎樣的存在?宇宙是否有邊界?如果有邊界,那麼邊界之外究竟是什麼?
  • 光在宇宙中傳播的速度是不恆定的
    v1>v2我們知道,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約為30萬千米每秒(真空的定義是沒有氣體,這個定義值得反思?),光在空氣中的速度略小於真空,光經過玻璃或者水等這樣的介質時,速度會減慢,這說明光的速度不是不變的,而是隨著經過的介質而發生改變!星系是由物質組成!(星雲,恆星,星球等組成)當光從星系外的太空進入星系時,光的速度會減慢!正如太陽光進入在地球的大氣中運行的時候。反之,當光從星系飛向星系外的太空時,光速會增快。當然,速度變化並不會很大,只是在一定的範圍內。
  • 宇宙中可能存在二種奇特的天體,每一個都可能顛覆我們的認知
    宇宙自138億年前誕生以來,在漫長的歲月裡誕生了無數的天體。這些天體有恆星,行星,黑洞,中子星等。宇宙到底有多大無人知道,同樣的宇宙到底有多少種天體,我們也很難知道。雖然科學家目前觀測發現的宇宙天體,主要是集中在恆星,行星,黑洞,中子星等天體,但是我們卻無法保證宇宙中還有其它的超出我們認知的特殊天體。
  • 龍蝦違背生命規律發展?不會老死!這些生物的存在簡直不可思議
    地球的環境是非常複雜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生物,我們常說事物的發展要遵循自然規律,每種事物發展到一定階段都會面臨著毀滅,連人類也逃不過生老病死,但是在地球上依然有生物的發展違背了生命規律。小龍蝦在細胞分裂時,由於它的基因端粒的長度不減可以無限制的分裂下去,所以龍蝦的代謝、器官、繁殖等方面並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也就是說龍蝦是不會老死的,曾經有科學家對一隻140歲的龍蝦進行研究,發現這隻龍蝦的器官並沒有出現老化或是退化現象,這一點就違背了生命發展的規律。
  • 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那黑暗的速度是多少,能否超越光速呢?
    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中提到,光的速度是每秒3億米,那作為光的對立面黑暗來說,它是否也擁有和光一樣的速度呢? 從理論上來看,光在宇宙中的速度是人類認知中最快的速度,那麼黑暗同樣也存在著速度,並且將它簡稱為暗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