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星空與步天歌(三十)三垣之紫微垣

2021-02-13 月曦讀書

大家好,很高興可以和大家一起漫步中國星空,我們一起來看星星! 

溫馨提示:找手機投屏功能,去電視屏幕觀看更過癮

二十八宿三垣的中國星空體系,我們已經跟著步天歌看了二十八宿,今天我們去看看三垣之紫微垣,先看一下紫微垣的步天歌:

 

中元北極紫微宮,北極五星在其中,大帝之座第二珠,第三之星庶子居,

第一號曰為太子,四為後宮五天樞,左右四星是四輔,天一太一當門戶,

左樞右樞夾南門,兩面營衛一十五,西藩左樞連上宰,少宰上弼次少弼,

上衛少衛次少丞,後門東邊大讚府,東藩右樞次少尉,上輔少輔四相視,

上衛少衛七上丞,以次卻向前門數,陰德門裡兩黃聚,尚書以次其位五,

女史柱史各一戶,御女四星五天柱,大理兩星陰德邊,勾陳尾指北極巔,

六甲六星勾陳前,天皇獨在勾陳裡,五帝內座後門間,華蓋並槓十六星,

槓作柄象華蓋形,蓋上連連九個星,名曰傳舍如連丁,垣外左右各六珠,

右是內階左天廚,階前八星名八谷,廚下五個天棓宿,天床六星左樞右,

內廚兩星右樞對,文昌鬥上半月形,稀疏分明六個星,文昌之下曰三師,

太尊只向三公明,天牢六星太尊邊,太陽之守四勢前,一個宰相太陽側,

更有三公相西偏,即是玄戈一星圓,天理四星鬥裡暗,輔星近著開陽淡,

北鬥之宿七星明,第一主帝名樞精,第二第三璇璣是,第四名權第五衡,

開陽搖光六七名,搖光左三天槍明。

 

接下來我們在跟著步天歌來看一下紫微垣的星官文圖:

 

 

好了,讀了紫微垣的步天歌,看了紫微垣的星圖,下次我們跟著步天歌去觀星軟體中找一找紫微垣的眾星官,周日九點記得來哦!

騰訊會議APP 會議號:644 8407 8960周日上午九點請準時參加!

 

騰訊會議室 小程序入口

周日九點 | 掃碼聽課

 

 

為往聖繼絕學

月曦讀書 | 掃碼關注

往期回顧:古天文與華夏經典

相關焦點

  • 中國星空與步天歌(二十九)南方朱雀之軫宿
    大家好,很高興可以和大家一起漫步中國星空,我們一起來看星星!
  • 中國古代的認星口訣-步天歌,原來古人是這樣認星星的!
    而中宮就是拱極星區,與三垣中的紫薇垣基本一致,而四方則分別對應了7個星宿。 在東漢天文學家張衡的《靈憲》中,已初顯這種分布,"一居中央,謂之北鬥。動變挺佔,實司王命。四布於方,為二十八宿……紫宮為黃極之居,太微為五帝之廷。名堂之房,大角有席,天市有座。蒼龍連蜷於左,白虎猛據於右,朱雀奮翼於前,靈龜圈首於後,黃神軒轅於中。"
  • 中國有「二十八宿」星官體系 北鬥七星指示季節
    仰望星空,那些被稱為「人馬座」、「天秤座」等的星座,如果勾畫方式不同,就會是另一番景象。在中國古代,人們把夜空中的繁星劃分成群,用假想的線聯結而成各種圖形,並最終將全天星空劃分為三垣二十八宿,稱之為星官。迄今為止,中國的星官和希臘的星座是世界天文學中兩個研究星空的最完整體系。然而,中國古代星圖自清末逐漸淡出主流,當下已很少有人了解我們中國自己的星空了。
  • 人間有個紫禁城,天上就有個紫微垣
    紫禁城→紫微垣 西方星座大多以神話中的神、人或動物來命名,而中國古人對星星的命名方式則非常社會化。他們把山川百物、人間百業都搬上了天際,涵蓋了古代神話、歷史典故、社會制度和人文習俗等,幾乎是按照地上人間的模式在天上複製了一個世界。
  • 地心說、二十八星宿、步天歌……中國古人是如何研究星空的?
    而人,在成長的同時,便從未放棄對星空的探索。身居於華夏這片大地上的中國人便是這樣,早早就解讀著星空的秘密。所以,今天就讓小編帶你走進古人的天文史,讀一讀古人寫給星空的情書吧!例如,東方青龍七宿中的角宿,其意為龍的角,而黃道在該星宿的兩顆星間穿過,因此日月和行星常會在這兩顆星附近經過,古籍便稱角二星為天關或天門;還有北方玄武七宿的鬥宿,其也稱南鬥,與北鬥七星一樣,南鬥六星在天空中的形狀也很像鬥,故名之,但南鬥的範圍和亮度較之北鬥則有所不及了。
  • 中國古星圖:夜空重演生活與詩意(圖)
    不同於西方星座以神話中的神、人或動物來給星座命名,中國古人把紫禁城裡的生活投射到了天上,皇帝有紫禁城,天上就有個「紫微垣」,紫微垣是三垣的中垣。它以北極為中心,並以北極附近的一片星群為基礎而構成。中國古人發現,北極有一顆星星是不動的,其他星星都圍繞著它轉,因此把這片天區選作皇宮。那顆不隨天球旋轉而轉動的星星被古人稱為「天極星」,成為皇帝的象徵。
  • 中國古代對於恆星的稱呼有哪些?中國古代對於恆星的叫法
    中國古代對於恆星的稱呼有北鬥七星: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道教稱北鬥七星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鬥七宮,即:天樞宮貪狼星君、天璇宮巨門星君、天璣宮祿存星君、天權宮文曲星君我國古代也是把星空分區的,這個系統就叫做」三垣四象二十八宿「,所謂」三垣「,指的是北天極附近的星空,古代中國把這裡分成了三個區域,分別是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 中國古代星宿
    當遠古的人們第一次仰望星空時,就對這個世界的存在發出了疑問。漸漸的,各個民族都形成了自己對星空的認識。如今的我們似乎很習慣用西方的星座解讀生活,卻忽略了我們中華自己的智慧,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對我們頭頂的星空進行了深刻的思考與探索。 中國古代的對星空的認識是在天上重新塑造了一個社會,地面上所有的東西都能在天上對應的找到,那裡有皇帝,有皇后,有軍隊,還有房屋、馬車……,在天上形成了一個與地面上類似的人間體系。
  • 四大神獸之天之四靈
    三垣(「垣」,拼音:yuán)為中國古代劃分星空的星官之一,與黃道帶上之二十八宿合稱三垣二十八宿。三垣包括上垣之太微垣、中垣之紫微垣及下垣之天市垣;三垣始見於唐初《開元佔經》中。二十八宿(「宿」,拼音:xiù,注音:ㄒㄧㄡˋ),是古代中國天文學的術語,指的是天球上黃道和天赤道附近的二十八個星座(或稱星官)。這二十八個星座成為中國古代天文學赤道坐標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宿均以一顆恆星為,以此作為天文坐標,可以用來計量太陽、月亮、五大行星、彗星等運動天體的運行位置,也是觀測其他恆星的基礎。與中國古代天文學的許多概念一樣,二十八宿也可以用於術數佔算。
  • 中國佔星術:「紫微鬥數」中的星真的存在嗎?十四主星都是什麼?
    因為中國的哲學也好,玄學也好,都遵循一個原則,這個原則很重要,四個字:「道不遠人」。尤其是對易學感興趣的人可以仔細應用和反思這個原則。在上文中,我們主要講述了紫微鬥數的帝王模擬學說由來,知道了紫微星就是天上的北極星。因為紫微星就是北極星,被想像成天上的帝王,稱為道教文化中的「中天紫微北極太皇大帝」。周天星系主要為兩部分,即三垣二十八星宿。
  • 五星、七政與三垣二十八宿啥意思
    「星象」,是古代中國星佔家對天空發生的各種自然現象的泛稱。二、老舍 《茶館》第三幕:「我夜觀天象,紫微星發亮,不久必有真龍天子出現。」傳說「紫微」是帝王之星。而一些精通於此學的人,往往會通過觀測天象而做出預言,有些人則是借一些「星象」之說來出來一些改朝換代的事情,這也說明通過天象觀測和解讀,的確也能預知一些人間的變化。
  • 中國古星圖:夜空重演生活與詩意
    A、紫禁城投射到天上  從古至今,光輝的日月、燦爛的星空,一直吸引著地球上人們的目光。  機緣巧合,曾任《天文愛好者》雜誌社社長的齊銳和北京古觀象臺助理研究員萬昊宜在擦拭位於北京古觀象臺的清代天體儀時,發現其上所刻的星圖與蘇州的宋代石刻星圖《天文圖》有很多不同,由此兩人運用現代天文觀測數據,結合天文史學文獻,一一比對了中西星圖中1400多顆星,終於完整呈現了中國古代星空的盛景,並編寫成《漫步中國星圖》一書。
  • 嫦娥五號:從金嵌珍珠天球儀到現在,我們從未停止探索星空
    所以這個天球儀可不僅僅是一個名貴的裝飾品,它還反映出中國古代高超的天文科技水平。我們發現,天球表面排列著大小不一的珍珠,每顆都代表天上的恆星。恆星的亮度以珍珠的大小來表示,基本分六等。也就是說在天球儀上的珍珠越大,它所表示的星就越亮。
  • 天上星空是人間萬物的投影,1928年,全天星座才最終確定
    後來,帝座、太子、諸侯等帝王貴族;尚書、三公、將軍等文武官職;周、晉、秦、楚等列國名稱;羽林、華蓋等帝王侍衛和日用器物都被搬上了星空。中國古人命名星空的原則大體上就是把人間萬物投影到天上。在給恆星命名的同時,人們為了觀測和記憶方便,把恆星劃分成不同的星群,各星群星數多寡不等,多到幾十顆,少到只有一顆,這樣的星群,在中國古代叫做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