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也了解隼鳥號兩兄弟,不如進來比劃比劃?

2021-01-19 行星事務所

不知不覺,咱們這個公眾號已經寫了四篇介紹隼鳥號探測器的文章啦,主頁君打算把這個系列做成專題,每隔一段時間更新一下隼鳥2號的進展~


話說回來,已經看了四篇介紹的你們,是不是已經灰常了解隼鳥號兩兄弟了呢那咱們不如來比劃比劃?


下面這張圖,是日本JAXA的隼鳥號任務「御用」插畫家池下章裕繪製的工作中的隼鳥號示意圖,但,因為這幅畫是繪製於任務發射很久之前的,所以很多細節當時並不知道,也就導致了這幅畫和最後的實際任務差別非常大。


那麼,火眼金睛的小夥伴們,這裡有個小quiz了:


1、上面這幅畫想表現的是探測器的哪項探測內容?

2、上面這幅畫實際想表現的是隼鳥號還是隼鳥2號?為什麼?

3、實際想表現的那顆探測器最終的設計和這個示意圖有很大的區別,所以,以最終的實際設計為標準的話,上面這幅畫中的探測器「畫錯」了哪些地方?


可以只回答其中一部分問題,評論區答對的最多、最完整,理由敘述地最詳盡的兩位每位可獲得下面的隼鳥號回歸特別紀念明信片一張~


其實吧,這次的小quiz主要就是因為…主頁君蒙醬剛好還有兩張特別紀念明信片,封面內容是澳大利亞南部Woomera的沙漠中拍攝的隼鳥號和返回艙的軌跡


背面還特別標註了是為紀念隼鳥號返回地球而製作的明信片。蒙醬覺得這個還挺有紀念意義的,所以想寄給真正對隼鳥號感興趣,真正了解隼鳥號的小夥伴們啦~這個明信片貌似是不出售的,所以現在可能絕版啦…是四年前蒙醬在日本的宇宙博物館參觀時拿的,後悔當時沒多拿一點orz


以及,明信片的送達有各種不可控因素,所以只保證寄出,不保證收到。望周知。


↓ 如果一下子想不起來的話,還是來這裡複習一下尋找答案吧~(對的,這是開卷quiz)

不死鳥傳奇——「隼鳥」家族的小行星之旅(上)

不死鳥傳奇——「隼鳥」家族的小行星之旅(下)

JAXA隼鳥2號 | 7月進展



圖片來源

JAXA小惑星探査機はやぶさ物語 | 

http://spaceinfo.jaxa.jp/hayabusa/photo/hayabusa2_07.html


相關焦點

  • 隼鳥2號展示了日本不可小覷的航天實力
    比起「前輩」隼鳥號一波三折的探測經歷,隼鳥2號的探測到目前為止進行的相當順利,包括釋放著陸器在內的一系列計劃工作都得以正常實施。如果一切正常,隼鳥2號將有望為我們帶來「龍宮」小行星上的樣品,為小行星和太陽系起源研究提供無可替代的珍貴研究樣本。同時,隼鳥2號、隼鳥號等科學計劃,也從一個方面展示了日本不容小覷的航天實力。
  • 「隼鳥2號」投遞「龍宮」樣本
    「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經過地球附近的模擬圖。圖片來源:Akihiro Ikeshita/JAXA據《新科學家》報導,12月6日,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釋放的返回艙在澳大利亞南部地區著陸,在歷經了6年的太空旅行後,它攜帶著小行星表面巖石和灰塵的兩個樣本回歸地球懷抱。
  • 進擊的隼鳥2號
    簡直一掃當年隼鳥號的坎坷陰霾好麼!別看照片糊成這樣,可把隼鳥2號項目組的科學家們開心壞了。他們紛紛不吝讚美之詞給予這些「大片兒」高度評價:把隼鳥2號探測器拍得多清楚,藍色的太陽能板都能看出來!你看,跳躍中拍的照片真是動感十足!(emmm好的好的,自己的孩子怎麼看都好我們已經知道了…)這些科學家們也確實有理由欣喜若狂,因為這意味著許多當初為隼鳥號設計的探測技術,直到隼鳥2號終於證實了可行性。(家祭無忘告乃翁啊有木有!)
  • 有關隼鳥2號探測器的事實
    隼鳥2號探測器在距離地球3.4億公裡的一顆行星成功實現短暫著陸。該機構計劃在2019年6月前實現隼鳥2號再次著陸。預計隼鳥2號2019年底將完成所有任務,踏上回歸地球之旅。2014年12月3日星期三,日本西南部種子島太空中心發射了一枚重達300噸的超過50米高的橙色和白色火箭,成功地將隼鳥2號太空船送入太空。它經過精心計算的軌跡使隼鳥繞地球轉動,以便加速,這樣它就可以到達火星和木星之間小行星帶的目的地。目標是小行星隼鳥2號於2018年6月27日星期三如期抵達。
  • 隼鳥2號返回艙獲準在澳大利亞著陸
    來自日本宇航局(JAXA)的藝術概念圖:隼鳥2號的採樣返回艙攜帶著"龍宮"表層塵埃飛經地球(圖片來自JAXA)2019年2月22日,日本宇航局(JAXA)的隼鳥2號太空飛行器短暫降落於近地小行星162173 "龍宮",並向小行星表面發射了一顆子彈,並收集了此過程中濺出的塵埃樣本。隼鳥2號將其珍貴的小行星塵埃樣本裝入倉內的膠囊後,正在返回地球。
  • 隼鳥2號返回艙獲準在澳大利亞著陸
    你可以看見隼鳥2號的影子以及"龍宮"表面的某個區域由於太空飛行器著陸而明顯變色。隼鳥2號於2014年12月3日從地球發射升空。2018年6月27日,該探測器抵達小行星「龍宮」。這是繼2010年「隼鳥」號探測器之後的又一次小行星樣本返回任務。隼鳥2號探測器於2014年12月3日發射,並與近地小行星162013「龍宮」會合;於2018年6月27日。它對小行星進行了一年半的勘測並採集了樣本,於2019年11月離開小行星,預計2020年12月6日返回地球。
  • 隼鳥2號幕後開拓者的故事
    NEC的碓井美由紀進入公司的第3年開始負責對隼鳥2號起到支撐作用的發動機的開發工作(前面為離子發動機模型)      「一直到最後都是個『好孩子』」,9月,在視作親生孩子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即將結束漫長的太空之旅之際,NEC宇宙系統事業部的女主任碓井美由紀
  • 「隼鳥2號」在「龍宮」上扔了兩個反光球
    日本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Hayabusa2)已對名為「龍宮」(Ryugu)的小行星進行了一年多的觀測,希望能對太陽系的形成和演化有更多了解。據美國太空網近日報導,在此期間,探測器採集了巖石樣本;製造了一個人造隕石坑;並於近日在「龍宮」表面投放了兩個目標標記,還拍攝了一張照片,記錄下了這一珍貴時刻。
  • 日本「隼鳥2號」踏上歸途
    「隼鳥2號」項目經理津田裕一說,「我們希望它能為我們提供新的科學知識」。該探測器將把「碳和有機物質」帶回地球,這些物質將提供有關它們在太陽系周圍如何分布、為什麼會在小行星上出現、與地球有何關係的數據。鑽石形狀的「龍宮」直徑約900米,距地球約3億公裡。
  • 手勢簡筆畫-伸出你的手掌就可以畫出最萌的小動物,一起比劃吧~
    ~首先我們伸出自己的爪放在畫紙上,沒事兒,拿出來秀秀嘛,順便比比誰的嫩然後彎起四個手指頭,你先來看看像什麼動物呢?就是一隻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的小蝸牛畫出外型後就是填充裡面的結構和細節了,她有一個房子,那麼房子的形狀和裝飾可以發揮下好了,這是我心中的樣子,那麼為這個漂亮的房子塗上色彩,我用的是互補色我們接著比劃
  • 但「胸口比劃郭富城」,又是什麼梗?
    如果你是個年輕人,你大概經常會刷抖音,那麼你一定聽過這首歌。 如果你是個老年人,可能常去跳廣場舞,你一定也聽過這首歌。 如果你是《中國新說唱2》的忠實觀眾,那你不但聽過,而且還知道,這首歌的名字叫做《野狼disco》。
  • 同是太空取樣,中國的嫦娥5號和日本的隼鳥2號,哪個更難?
    同是太空取樣,中國的嫦娥5號和日本的隼鳥2號,哪個更難?近段時間,除了疫情和美國大選之外,全球最關心的兩件事肯定就是中國的嫦娥5號奔月取樣返程地球,以及日本的隼鳥2號取樣返程地球了。我國的嫦娥5號登月取樣行動是在11月24日凌晨4:30開啟的,長徵4號推動嫦娥5號飛向月球飛向月球,並在月球成功著陸。之後,嫦娥5號就在月球上開始"挖土"預計在12月中旬返回地球。而日本的隼鳥2號則是在早在2014年12月3日就開始飛離地球,預計是在12月初返程地球。
  • 同是太空取樣,中國的嫦娥5號和日本的隼鳥2號,哪個更難?
    同是太空取樣,中國的嫦娥5號和日本的隼鳥2號,哪個更難?近段時間,除了疫情和美國大選之外,全球最關心的兩件事肯定就是中國的嫦娥5號奔月取樣返程地球,以及日本的隼鳥2號取樣返程地球了。之後,嫦娥5號就在月球上開始"挖土"預計在12月中旬返回地球。而日本的隼鳥2號則是在早在2014年12月3日就開始飛離地球,預計是在12月初返程地球。
  • 「隼鳥2號」是日本產業技術的結晶
    如果依靠「全日本」開發的「重器」取得成功,對於處在轉型期的日本宇宙產業將帶來絕佳的東風。          2014年底發射的隼鳥2號經過3年半的太空旅行,終於抵達了目的地「龍宮」。隼鳥2號的上一代探測器「隼鳥1號」的小行星探測任務曾因跨越發動機故障和通信中斷等困難、最終實現「奇蹟般生還」的波折經歷而被搬上銀幕。
  • 日本「隼鳥 2 號」採集的小行星巖石樣本亮相
    IT之家12月27日消息 今年除了嫦娥五號成功採集月球表面樣本之外,另一重要成就便是日本 「隼鳥 2 號」採集樣本的成功返回。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JAXA 近日公布了一組照片,展現了 「隼鳥 2 號」從小行星 「龍宮」收集的兩份樣品。
  • 日本「隼鳥2號」第二次著陸採集石塊圖像公開
    中新網12月25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24日公開了,據分析是探測器「隼鳥2號」2019年7月在小行星「龍宮」第二次著陸時採集到的石塊和沙粒圖像。雖然混入了與「隼鳥2號」機體使用的鋁箔相似的銀色物質,但JAXA稱「對樣本分析沒有影響」。「隼鳥2號」是2014年12月從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的。
  • 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
    新華社東京12月6日電(記者華義)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6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當天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該機構將對回收艙可能攜帶的微量小行星樣本進行研究,隼鳥2號探測器在釋放出回收艙後繼續其小行星探測之旅。經過約6年的太空飛行,隼鳥2號探測器於5日在地球附近和回收艙分離。回收艙於東京時間6日3時(北京時間2時)左右降落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地帶。
  • 隼鳥2號的2019年:大展身手,滿載而歸
    在2018年的下半年,隼鳥2號已經出色完成了多項科學考察,順利投下了2枚巡視器和1枚著陸器。(詳情參見:進擊的隼鳥2號)隼鳥2號第一次著陸採樣點。漢化自:JAXA [5]隼鳥2號採用的是接觸採樣,整個採樣過程只有幾秒鐘▼
  • 日本隼鳥2號發回最新消息:「龍宮」缺水!
    隼鳥2號於2018年6月27日抵達龍宮附近。從那時起,隼鳥2號就開始對龍宮的表面進行調查,並放出多臺探測機器人登陸小行星表面。2019年2月,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完成了一次複雜的著陸操作,以採集龍宮表面的土壤樣品,這些樣品將在2020年晚些時候由返回艙帶回地球。
  • 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密封艙分離
    (觀察者網訊)共同社12月5日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稱,探測器「隼鳥2號」於日本時間5日下午2點半左右(北京時間5日下午1點半)分離,並向地球釋放了裝有樣本的密封艙。這段歷時6年、飛行距離約52億公裡的探測之旅進入最終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