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隼鳥2號」踏上歸途

2020-12-05 環球網

科技日報北京11月13日電 (記者劉霞)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稱,該機構的「隼鳥2號」探測器已對小行星「龍宮」進行了深入探測,將於13日開啟它的回家之旅,預計明年年底「到家」,其從「龍宮」採集的樣本有望揭示有關太陽系起源的奧秘。

「隼鳥2號」項目經理津田裕一說,「我們希望它能為我們提供新的科學知識」。該探測器將把「碳和有機物質」帶回地球,這些物質將提供有關它們在太陽系周圍如何分布、為什麼會在小行星上出現、與地球有何關係的數據。

鑽石形狀的「龍宮」直徑約900米,距地球約3億公裡。人們相信,這顆小行星擁有相對較多的始於大約46億年前太陽系誕生時期的有機物質和水。

「隼鳥2號」於2014年12月發射升空,去年6月底抵達「龍宮」,並於今年2月在「龍宮」著陸,收集「龍宮」表面樣本並發現了水合礦物質,這或能幫助科學家確定小行星是否將水帶到地球上。

今年4月,「隼鳥2號」向「龍宮」表面發射了一枚金屬彈,造成了一個大約10米寬的撞擊坑,探測器隨後收集了被金屬彈激起的物質,並計劃將其帶回地球進行分析。

津田裕一介紹,為期6年的「隼鳥2號」任務耗資約合2.7億美元,該探測器花了3年半時間才到達小行星,但「回家」的時間應該縮短,因為地球和「龍宮」目前距離更近。

據悉,「隼鳥2號」可能會在位於南澳大利亞的沙漠中放下樣本,JAXA正在與澳大利亞政府就如何安排樣本進行談判。

「隼鳥2號」跟一臺大號冰箱差不多大,配備了太陽能板,是JAXA第一枚小行星探測器「隼鳥號」的繼任者。2010年6月13日,「隼鳥號」到達地球時,裝有樣品的容器從探測器脫離,之後探測器按計劃在大氣層內燃燒殆盡,而樣品容器則安全地著陸於澳大利亞。

JAXA發言人村上敬一早些時候曾表示,按目前計劃,「隼鳥2號」在將樣品放回地球後,會繼續太空旅行,並可能「進行另一次小行星探索」,但其新目標目前還是未知數。

相關焦點

  • 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踏上歸家旅途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11月12日宣布,「隼鳥2號」探測器13日從小行星「龍宮」出發飛往地球。預計將在2020年底返回地球,帶回裝有小行星砂石樣本的回收艙。 在約1年半的觀測期間,隼鳥2號2度著陸距離地球約3億公裡、巖石密布的小行星,彰顯了日本的技術實力。
  • 「隼鳥2號」將踏上歸途 預計2020年12月返回地球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當地時間11月12日,日本文部科學相萩生田光一在內閣會議後的記者會上稱,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探測器「隼鳥2號」13日將從小行星「龍宮」出發飛往地球
  • 日本:「燕子」低飛 低軌高分開始驗證 「龍宮」取樣 隼鳥2號踏上歸程
    來源標題:日本:「燕子」低飛 低軌高分開始驗證 「龍宮」取樣 隼鳥2號踏上歸程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2017年12月23日發射的超低軌道衛星技術試驗機「燕」(SLATS)已完成「軌道過渡階段」,進入「軌道保持階段」。「燕」的目的是探索在超低軌道區域使用衛星的可能性。
  • 隼鳥2號展示了日本不可小覷的航天實力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李會超】2月22日,由日本研製發射的隼鳥2號探測器在龍宮小行星表面成功完成了首次著陸,並按照計劃在著陸後飛離了小行星表面。3月5日,日本宇宙航空開發機構(JAXA)在youtube上發布了這次著陸過程的視頻畫面。
  • 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帶著巖石樣本回歸地球
    據日本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14日宣布,從小行星「龍宮」踏上返程的探測器「隼鳥2號」,將於12月6日凌晨回歸地球。裝有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巖石樣本的密封艙,將在比月球更靠近地球的位置釋放,投落至澳大利亞南部的沙漠,回收的密封艙將在數天內帶回日本。
  • 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將於12月6日回歸地球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7月15日電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14日宣布,從小行星「龍宮」踏上返程的探測器「隼鳥2號」,將於12月6日凌晨回歸地球。回收的密封艙將在數天內帶回日本。據報導,計劃負責人、JAXA教授津田雄一表示:「看到了漫長旅途的終點。期待迎來展示龍宮巖石碎片的那一天。」「隼鳥2號」目前距離地球9200萬公裡。9月將接近至3700萬公裡,開始為釋放密封艙調整軌道。
  • 「隼鳥2號」是日本產業技術的結晶
    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2月22日成功著陸小行星「龍宮」。該探測器獲得了很多日本企業的合作。
  • 有關隼鳥2號探測器的事實
    隼鳥2號探測器在距離地球3.4億公裡的一顆行星成功實現短暫著陸。該機構計劃在2019年6月前實現隼鳥2號再次著陸。預計隼鳥2號2019年底將完成所有任務,踏上回歸地球之旅。2014年12月3日星期三,日本西南部種子島太空中心發射了一枚重達300噸的超過50米高的橙色和白色火箭,成功地將隼鳥2號太空船送入太空。它經過精心計算的軌跡使隼鳥繞地球轉動,以便加速,這樣它就可以到達火星和木星之間小行星帶的目的地。目標是小行星隼鳥2號於2018年6月27日星期三如期抵達。
  • 日探測器「隼鳥2號」完成小行星探索 加速返航
    據共同社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無人探測器「隼鳥2號」,已圓滿完成小行星探索之旅,任務正式告一段落。共同社3日稱,「隼鳥2號」已開始為返回地球加速,若返航順利,將在2020年11至12月到達地球附近。
  • 進擊的隼鳥2號
    然而到了12日12時(日本時間)左右,隼鳥2號並沒能降低到預定高度,而是只降到了距離龍宮表面600米左右時就自動中止並返回了。隼鳥2號項目組推測,可能的原因是「龍宮」表面太暗了,以至於用於檢測探測器到小行星表面距離的雷射高度計(LIDAR)無法進行測量導致的[5]。
  • 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密封艙分離
    (觀察者網訊)共同社12月5日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稱,探測器「隼鳥2號」於日本時間5日下午2點半左右(北京時間5日下午1點半)分離,並向地球釋放了裝有樣本的密封艙。這段歷時6年、飛行距離約52億公裡的探測之旅進入最終階段。
  • 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
    新華社東京12月6日電(記者華義)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6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當天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該機構將對回收艙可能攜帶的微量小行星樣本進行研究,隼鳥2號探測器在釋放出回收艙後繼續其小行星探測之旅。經過約6年的太空飛行,隼鳥2號探測器於5日在地球附近和回收艙分離。回收艙於東京時間6日3時(北京時間2時)左右降落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地帶。
  • 日本「隼鳥2號」第二次著陸採集石塊圖像公開
    中新網12月25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24日公開了,據分析是探測器「隼鳥2號」2019年7月在小行星「龍宮」第二次著陸時採集到的石塊和沙粒圖像。雖然混入了與「隼鳥2號」機體使用的鋁箔相似的銀色物質,但JAXA稱「對樣本分析沒有影響」。「隼鳥2號」是2014年12月從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的。
  • 李會超:隼鳥2號展示了日本不可小覷的航天實力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李會超】 2月22日,由日本研製發射的隼鳥2號探測器在龍宮小行星表面成功完成了首次著陸,並按照計劃在著陸後飛離了小行星表面。 3月5日,日本宇宙航空開發機構(JAXA)在youtube上發布了這次著陸過程的視頻畫面。
  • 日本「隼鳥 2 號」採集的小行星巖石樣本亮相
    IT之家12月27日消息 今年除了嫦娥五號成功採集月球表面樣本之外,另一重要成就便是日本 「隼鳥 2 號」採集樣本的成功返回。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JAXA 近日公布了一組照片,展現了 「隼鳥 2 號」從小行星 「龍宮」收集的兩份樣品。
  • 日本「隼鳥2號」成功將小行星樣品帶回地球
    「隼鳥2號」情況簡介「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是日本發射的「隼鳥」的後繼探測器,於2014年12月由H-2A運載火箭搭載從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其任務是探測小行星「龍宮」。2018年6月,「隼鳥2號」抵達「龍宮」預定軌道。2019年2月,首次在「龍宮」著陸,收集地表樣本並發現了水合礦物質。
  • 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即將登陸小行星:創造歷史
    近日,據新華社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21日宣布,隼鳥2號探測器將於22日登陸小行星「龍宮」並採集樣本。隼鳥2號發射於2014年,為世界首枚採集小行星樣本並返回地球的「隼鳥號」後續機型,發射目標是抵達小行星「1999JU3」外號「龍宮」,該小行星上可能有含有機物質和水的巖石。
  • 日本隼鳥2號發回最新消息:「龍宮」缺水!
    近日,有媒體曝光稱,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向地球發回了關於近地小行星「龍宮」的最新數據,日本科學家研究表示,這一巖石天體所含有的水分遠少於科學家的預期
  • (科技)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
    新華社東京12月6日電(記者華義)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6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當天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該機構將對回收艙可能攜帶的微量小行星樣本進行研究,隼鳥2號探測器在釋放出回收艙後繼續其小行星探測之旅。經過約6年的太空飛行,隼鳥2號探測器於5日在地球附近和回收艙分離。
  • 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送回小行星樣本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經過6年的長途太空旅行後,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釋放的返回艙於12月6日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透露,這是人類首次獲得小行星地下物質樣本。「隼鳥2號」於2014年12月從日本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2018年6月飛抵距離地球約3億公裡的目標小行星「龍宮」附近,並首次通過在小行星上製造人造撞擊坑的方式,採集小行星地表和地下巖石樣本。據稱,小行星「龍宮」直徑約1公裡,它被認為含有水和有機物,與約46億年前地球誕生時的狀態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