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過敏很兇險!最好的治療方法是……

2020-12-05 科技日報

◎ 科技日報記者 陳曦

食物過敏是指正常進食引起的身體異常免疫反應。當非身體的「異物」闖入的時候,人體的免疫機制就會做出相應的反應來「消滅」入侵者。它輕則影響生活,重則威脅生命。

進入夏季,小龍蝦乘風破浪地佔據了大家的餐桌。有人說沒有小龍蝦的夏天是不完整的,不過有些人要度過「完整」的夏天可得當心。前不久有一位江蘇的姑娘,吃完小龍蝦後出現了過敏症狀——全身起蕁麻疹、心慌、呼吸困難,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

資料圖。圖片來源:中新網

食物過敏現象現在越來越普遍,輕則影響生活質量,重則威脅生命健康。在7月8日世界過敏性疾病日到來之際,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變態反應科負責人、中華醫學會天津變態反應分會副主任委員劉瑞玲表示,食物過敏從嬰兒到年輕人,再到老年人都有可能發生,嚴重的食物過敏會危及生命。目前治療食物過敏最好的辦法就是及時找到過敏原並遠離它。

免疫機制誤認食物是「敵人」

「食物過敏是指正常進食引起的身體異常免疫反應。」劉瑞玲解釋,當非身體的「異物」闖入的時候,人體的免疫機制就會做出相應的反應來「消滅」入侵者。大多數人吃下各種食物的時候,人體會把它消化、吸收,不會當作「敵人」。但對於過敏體質的人來說,當食物中的某些成分第一次進入時,人體經過一系列「辨認、甄別」等連鎖反應後,產生了一種對某種特殊過敏原過敏的特異性免疫球蛋白E抗體(IgE)。等到下一次這種食物再次光臨,IgE就會啟動相應的「反恐機制」來應對。這種「小題大做」的反應,還會產生一些物質如組胺、白三烯等,引起人體局部或全身反應,並可能會導致組織器官的功能損害,這時,就會出現一系列的過敏反應。

「食物過敏,症狀輕微者會突發嗓子癢,皮膚出現潮紅、蕁麻疹,口唇腫脹等;嚴重者則會引起急性哮喘、喉頭水腫、血壓下降、過敏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反應。」劉瑞玲說,這些症狀不一定全部都發生。發生的時間則可能是吃下導致過敏的食物後立刻發生,也可能會晚兩個小時。

理論上,任何食物都能導致過敏。翻開長長的「食物過敏清單」,有超過400多種食物能夠引起過敏。對於中國人而言,主要的致敏食物有牛奶、雞蛋、堅果(如榛子、杏仁、胡桃等)、大豆、小麥、海產品(如螃蟹、蝦、魚、貝類等),還有一些蔬菜水果如芹菜、西紅柿、桃、櫻桃、蘋果等。

雖然食物過敏可以發生於各個年齡段,但是不同年齡段,引起食物過敏的過敏原不盡相同。其中0—3歲的嬰幼兒62%的食物過敏首因是牛奶;4—9歲的兒童59%首因是水果蔬菜;10歲之後的青少年及成人組,小麥誘發過敏性休克躍升首位,且隨年齡增長佔比不斷攀升。

劉瑞玲解釋說,引發過敏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是過敏原的刺激,此外感染、氣候變化、情緒、運動,甚至是女性的妊娠等都會引發過敏反應。

幾粒芝麻就可能致人死亡

「需要強調的是,引起食物過敏的食物本身沒有任何問題,都是平常富含高蛋白、有營養的食物,產生過敏反應是由於自身的過敏體質造成,這和食物中毒有著本質的區別。」劉瑞玲介紹,食物中毒是由於食入的食物本身被細菌或細菌毒素汙染,也可能是食物含有毒素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

引起食物中毒的細菌主要有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致病性大腸桿菌等。這些細菌及毒素刺激腸蠕動,產生腸痙攣,使人出現腹瀉、腹痛。若毒素入血,患者還會出現發熱、頭暈、全身不適、酸中毒、昏迷等情況。

毒蘑菇中的各種毒素、發芽土豆中的龍葵鹼、金針菇氧化產生的二秋水仙鹼、未炒熟的四季豆中含有的皂苷等有毒物質,也會引起食物中毒。

人們往往會談「毒」色變,殊不知,嚴重的過敏反應比「中毒」有過之而無不及。「可能一口花生醬、幾粒芝麻就能置人於死地。」劉瑞玲介紹,曾有過這樣的案例,一個18歲的英國男孩對乳製品極度過敏,事先已告知餐廳不要使用乳製品入菜,但是餐後一個小時,男孩還是死於食物過敏,後來才發現烤雞的配料裡含有乳製品成分。還有一個15歲的英國少女,在機場吃了含有芝麻的長棍麵包後過敏死亡。

中國過敏性休克誘因研究報告顯示,成人嚴重過敏反應的發病率顯著高於兒童,68%的嚴重過敏反應發生在18—50歲。在誘發過敏性休克的原因中,食物誘因佔77%。在誘發過敏性休克的食物清單裡,小麥佔到總誘因的37%;水果/蔬菜排第二,佔到20%;隨後是豆類/花生佔7%,堅果/種子佔5%。

嚴重食物過敏患者如果誤食引起過敏的食物怎麼辦?對此劉瑞玲表示,在國外,很多確診為嚴重食物過敏的人,都會隨身攜帶腎上腺素注射筆。根據相關指南建議,緊急情況下,腎上腺素肌肉注射為食物過敏症的首推搶救方式,而不是激素和抗過敏藥。

要注意日常生活的細節

就目前的醫學水平而言,食物過敏還是「不治之症」。劉瑞玲提醒,一旦確診對某種食物過敏,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避免吃這種食物以及任何含有這種食物成分的食物。為保證營養均衡,可選擇替代食物,如對牛奶過敏的患兒,可以用水解配方奶粉或胺基酸奶粉代替牛奶。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一些細節,避免過敏的發生。北京協和醫院變態(過敏)反應科的醫生曾報告過我國15例「吃麵食以後運動誘發的過敏性休克」病例,這種病在醫學上被稱為「小麥依賴運動誘發的過敏性休克」。而其他國家也有因食入麵食後運動而誘發的過敏性休克病人。

因此,專家表示,對小麥過敏者,進食麵食後6個小時以內避免運動,以免發生食物依賴運動而引發嚴重過敏反應。

此外,裝過致敏食物的容器,再盛裝其他食物的話,也可能「汙染」後來的食物,使之含有過敏原,最終導致食物過敏。

目前有人通過傳統的『免疫療法』來『脫敏』。具體來說,就是從少量開始,給患者吃導致過敏的食物,然後逐漸增加劑量,以慢慢達到『脫敏』的效果。」劉瑞玲介紹,這種方法在治療食物過敏上有成功的案例,不過它看似操作簡單,其實有很大的風險,畢竟可能很小劑量的過敏原就會引發嚴重過敏反應。所以食物過敏患者千萬不要在家自行「脫敏」。

「世界衛生組織、世界過敏反應組織均推薦對花粉、蟎蟲過敏者的治療,可以逐漸將過敏原通過注射或舌下含服讓其進入患者體內,待身體逐漸適應後,就不再對這種物質過敏了。」劉瑞玲表示,目前這種舌下含服或注射等方式,還沒有在臨床上應用於食物過敏的治療。此外,有研究者開發了一種生物製劑,旨在抑制IgE和過敏原蛋白的結合,從而減輕過敏症狀。

還有一些研究者致力於開發不含過敏原的食物,如通過生物技術改造,在食物從DNA到生成抗原過程中的某一步進行操作,讓最後合成的物質失去「作惡能力」。不過,這種方法的難度在於,食物中的過敏原很多,讓每一種都「保持沉默」需要進行太多的「基因修飾」,改造後的食物還能不能吃讓人心存問號。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除註明外由視覺中國提供

編輯:張爽

審核:管晶晶

終審:冷文生

相關焦點

  • 專家筆談|食物過敏的免疫治療
    食物過敏的臨床治療主要包括嚴格避免過敏原的攝入以及誤食後導致嚴重過敏反應的急診處理。在我們的日常食譜中廣泛存在食物過敏原,如牛奶、雞蛋和花生等,因此嚴格避免接觸是困難的,意外接觸過敏原而導致嚴重過敏反應的病例報導並不少見。
  • 對抗過敏「惡魔」 協和專家強烈呼籲正確診斷、規範治療
    「大多數過敏屬於基因缺陷型疾病,不同類型的易感基因缺陷所對應的過敏症狀也不一樣,以最常見的皮膚症狀相關過敏性疾病為例,就有特應性皮炎(又叫溼疹,AD)、食物過敏、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藥疹、接觸性皮炎等。」尹佳介紹,「因此對於過敏人群來說,過敏原遠不止花粉。但相比之下,食物過敏或屬最兇險的疾病之一。」
  • 為什麼孩子會對某些食物過敏?
    近年來,食物引起的過敏性疾病呈上升趨勢。 如何識別食物過敏 食物過敏的症狀可能立即出現,也可能在吃完食物後兩小時才出現。據世界糧農組織報告,90%以上的食物過敏由牛奶、雞蛋、魚、貝殼海產品、花生、大豆、核果類和小麥等八大類食品引起。我國食物過敏患病率排第1位是雞蛋過敏。
  • 孩子疑似食物過敏?學會3步法找準過敏原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什麼情況下才需要去醫院進行過敏原檢測和食物不耐受檢測?過敏原化驗單該怎麼看?需要嚴格遵守食物過敏、不耐受清單嗎?家長自己能判斷的。  我的觀點是:家長懷疑孩子因吃了某種食物導致輕度不適,不建議第一時間帶孩子去醫院抽血檢測過敏原。更建議用「追溯-試探-規避」的方法,自行找準過敏食物。  追溯:回憶孩子有不適症狀前吃的食物,列入懷疑清單;  試探:有意識地給孩子少量懷疑清單中的食物,細心觀察孩子反應,最終鎖定過敏食物。
  • 食物過敏會伴隨終生嗎?專家詳解呵護食物過敏兒童「應知應會」
    食物過敏「很麻煩」,可出現皮膚、胃腸道、呼吸道症狀甚至危及生命的窒息和休克症狀,嚴重影響患兒生活質量。兒童時期大多數食物過敏與牛奶、雞蛋、魚類、大豆、花生、小麥、甲殼類食物、堅果等八大類食物有關。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副主任醫師文利平介紹,兒童食物過敏包括IgE介導、非IgE介導和混合型等類型,其中IgE介導的食物過敏屬於急性發作的類型。
  • 認識一下花粉——食物過敏症候群
    與花粉相關的食物過敏在醫學上叫作花粉-食物過敏症候群(pollen -food allergy syndrome,PFAS),過去也被稱為口腔過敏症候群(OAS),是指水果/植物果實與花粉間產生的交叉反應,約佔青少年和成年人食物過敏的30%-60%。PFAS可以累及一個或多個器官,包括口腔黏膜、皮膚、胃腸道、呼吸道以及心血管系統。
  • 組胺食物 易引起過敏4種天然食物
    然而有一種人一進食此類食物,便會出現皮膚發癢、起風疹塊或發燒、頭暈、噁心、嘔吐,有的還會誘發支氣管哮喘。甚至有人一接觸到某種食品就會出現過敏症狀。這種過敏的發生,一般與食物的新鮮程度及質量好壞並無多大關係。同時,有過敏體質的人大多也只對某種異性蛋白食品特別敏感。預防這種過敏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忍痛割愛」,任何時候都不吃那些能夠引起你過敏的食物。
  • 運動也會誘發食物過敏?專家告訴你如何對付過敏
    食物過敏是身體免疫系統對進食的某種物質過度反應,本質是免疫反應。大多反應溫和,如出現皮疹或胃部不適;少數情況下反應嚴重甚至危及生命,需要快速治療。你知道嗎?食物過敏有家庭聚集現象:如果家庭成員中有枯草熱、哮喘或溼疹(特應性皮炎)等過敏徵象,那你出現食物過敏的可能性增加。
  • 食物過敏會伴隨孩子終生嗎?要做哪些檢測才能確診?孩子食物過敏...
    食物過敏很麻煩,可出現皮膚、胃腸道、呼吸道症狀甚至危及生命的窒息和休克症狀,嚴重影響患兒生活質量。兒童時期大多數食物過敏與牛奶、雞蛋、魚類、大豆、花生、小麥、甲殼類食物、堅果等八大類食物有關。「兒童的食物過敏並非成人的『縮小版』,而是始終在變化中的。」
  • 食物過敏用益生菌進行調節幹預有效果嗎?
    牛奶蛋白過敏(CMPA)是機體對牛奶蛋白不恰當的免疫應答而引起的不良反應,可涉及皮膚、消化道和呼吸道等多個不同的器官、系統。臨床表現非特異性,症狀體徵多種多樣,涉及到消化的,往往易和感染性腹瀉病混淆,給診斷及治療帶來一定困難。
  • 過敏季來了怎麼破?是迴避過敏原還是脫敏治療
    孫勁旅說,和上世紀80年代相比,北京地區柏樹花粉已增長了多倍,因此,對柏樹花粉過敏的人群也顯著增多。花粉過敏該怎麼辦?孫勁旅給出的首個建議是異地治療。「惹不起,躲得起」,避開過敏原。如果沒法來一場說走就走的「逃離」,在家可以安裝新風系統,在外則要戴上花粉口罩。若採取這些方法後症狀仍得不到緩解,就需要進行對症治療,比如口服藥;也可採取局部用藥,如噴鼻劑,滴眼液。
  • Immunity:食物過敏!為什麼?
    2015年9月25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在國際學術期刊immunity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了一種新的細胞類型可能在食物過敏反應的發生中發揮重要作用,這一發現或能解釋為什麼有些人會產生嚴重的過敏反應而其他人卻不會
  • 食物不耐受≠食物過敏 兩者區別在哪?
    食用某種食物後,突然出現噁心、腹痛和嘔吐等表現,全身或局部皮膚出現大小不一的丘疹,紅癢腫脹,鼻、咽或眼睛發癢,哮喘,心慌,甚至昏厥、休克,嚴重時危及生命,這可能是食物過敏惹的禍。如果下次攝入同種食物後再次出現以上不適症狀,就是食物過敏的典型特徵。  據估計,全球近30%的人一生中會經歷一次或多次食物過敏,成人和兒童的患病率分別為1%~3%和4%~6%。
  • 如果你的孩子常過敏 那現在正是脫敏治療的最佳時期
    溫州醫科大附屬第二醫院兒童變態反應(過敏)與免疫科主任張維溪介紹,近年來,隨著人們對過敏疾病的認識進一步加深,一些急性食物過敏反應的患者漸漸減少,但另一種現象卻開始凸顯——對過敏疾病的過激反應,在溫州市區,兒童食物過敏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食物過敏自報率與確診率差異巨大。
  • 什麼方法去眼袋最好 治療眼袋的最好方法
    什麼方法去眼袋最好 治療眼袋的最好方法2016-03-15 16:39:28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現在的年輕白領白天一天都是盯著電腦屏幕,晚上到家也是長時間的面對電腦電視手機屏幕,並且普遍都有熬夜的習慣,長此以往造成眼睛裡充血,所以眼袋 就變得越變越大,結果都難以消除
  • 當食物過敏遇上溼疹,這個診療流程要記住
    2019年,中華皮膚科雜誌出版了《兒童特應性皮炎相關食物過敏診斷與管理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對AD與食物過敏的關係、診斷和治療流程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闡述。在今天召開的中華醫學會第二十五次全國兒科學術大會上,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的郭一峰教授結合《共識》,詳細介紹了兒童AD相關食物過敏的診斷和治療。
  • 「生物共振波」查過敏?不靠譜
    在日前舉辦的第11屆協和過敏性疾病國際高峰論壇上,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專家認為,「生物共振波」缺乏檢測、治療過敏的科學依據,類似的不正確、不規範診治方法,造成了部分過敏性疾病的過度診斷,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心理和醫療負擔。
  • 蕁麻疹怎麼才可以治斷根 治療蕁麻疹的方法
    蕁麻疹怎麼才可以治斷根蕁麻疹雖然可能最明顯的症狀就是皮膚異常受損,但是其實除了積極的治療沒有什麼好方法了,治療的時候一定是不能大意的,如果不能積極有效的治療危害很大。長期以來,蕁麻疹治癒率頗低,患者們大多「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 寶寶過敏原檢測前遇到的問題_寶寶過敏原檢測的全過程問與答_幼兒...
    2、關於寶寶常見過敏原的分類  問:我家寶寶吃雞蛋就會有紅疹出現,而且很癢,吃蛋糕也是,引起寶寶過敏的是食物嗎?  答:食物是引起寶寶過敏常見的一種。一般過敏原有2000-3000種,常引起寶寶過敏的過敏原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 浙江人第一過敏原是塵蟎 如果過敏嚴重試試脫敏治療
    接下來一兩個月,氣候變化也比較大,過敏病人都蠻難過的,一直要到真正入冬,氣候穩定了才會好一點。  這些過敏病人中,過敏原五花八門,汪主任說,只有找到了過敏原,才能避免過敏症狀發生。對於過敏嚴重的,可以考慮脫敏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