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munity:食物過敏!為什麼?

2020-12-07 生物谷

                                          

2015年9月25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在國際學術期刊immunity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了一種新的細胞類型可能在食物過敏反應的發生中發揮重要作用,這一發現或能解釋為什麼有些人會產生嚴重的過敏反應而其他人卻不會。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一種新的細胞類型,他們將其稱之為MMC9細胞,這種細胞可以大量產生一種炎症性免疫蛋白--IL-9,放大機體對食物的過敏應答。據研究人員所說,在此項研究之前IL-9的主要細胞來源一直成謎。

 

領導該項研究的Yui-Hsi Wang博士這樣說道:"我們的研究表明雖然機體需要一定水平的IgE來觸發食物過敏反應,但其還會產生MMC9細胞導致過敏反應更加嚴重,如果沒有這些細胞,就不會出現嚴重的食物過敏。"

 

與人類類似,不同的小鼠對食物過敏的易感性也存在不同。因此研究人員在不同遺傳背景的小鼠品系中進行了研究,他們給予小鼠卵清蛋白,用於觸發過敏反應。結果發現其中一些品系的小鼠體內會產生大量MMC9細胞,而另外一些品系的小鼠則不會。沒有產生MMC9細胞的小鼠只會表現出輕微的過敏應答。而產生小腸MMC9細胞的小鼠均獲得嚴重的過敏反應,並且與IgE的表達水平高低無關。

 

研究人員進一步研究發現MMC9細胞的產生需要2型CD4+輔助T細胞以及IL-4和STAT6的作用。MMC9細胞通過合成大量IL-9,引起肥大細胞增多症,肥大細胞會從小腸遷移到其他器官並分泌組胺和其他分子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

 

研究人員還利用過敏病人的小腸活檢樣本進行了分析,尋找MMC9細胞的分子特徵,也發現IL-9的基因轉錄本及其他相關轉錄本表達增強。

 

總的來說,這項研究以小鼠為模型,發現了產生IL-9的MMC9細胞在食物過敏反應的發生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為開發新的食物過敏診斷和治療策略提供了深入見解。(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來源並附原文連結。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資訊APP。

 

 

 

Induction of Interleukin-9-Producing Mucosal Mast Cells Promotes Susceptibility to IgE-Mediated Experimental Food Allergy

 

Chun-Yu Chen8, Jee-Boong Lee8, Bo Liu, Shoichiro Ohta, Pin-Yi Wang, Andrey V. Kartashov, Luke Mugge, J. Pablo Abonia, Artem Barski, Kenji Izuhara, Marc E. Rothenberg, Fred D. Finkelman, Simon P. Hogan, Yui-Hsi Wang

 

Experimental IgE-mediated food allergy depends on intestinal anaphylaxis driven by interleukin-9 (IL-9). However, the primary cellular source of IL-9 and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susceptibility to food-induced intestinal anaphylaxis remain unclear. Herein, we have reported the identification of multifunctional IL-9-producing mucosal mast cells (MMC9s) that can secrete prodigious amounts of IL-9 and IL-13 in response to IL-33, and mast cell protease-1 (MCPt-1) in response to antigen and IgE complex crosslinking, respectively. Repeated intragastric antigen challenge induced MMC9 development that required T cells, IL-4, and STAT6 transcription factor, but not IL-9 signals. Mice ablated of MMC9 induction failed to develop intestinal mastocytosis, which resulted in decreased food allergy symptoms that could be restored by adoptively transferred MMC9s. Finally, atopic patients that developed food allergy displayed increased intestinal expression of Il9- and MC-specific transcripts. Thus, the induction of MMC9s is a pivotal step to acquire the susceptibility to IgE-mediated food allergy.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孩子會對某些食物過敏?
    近年來,食物引起的過敏性疾病呈上升趨勢。 如何識別食物過敏 食物過敏的症狀可能立即出現,也可能在吃完食物後兩小時才出現。任何食物都有可能成為過敏原。據世界糧農組織報告,90%以上的食物過敏由牛奶、雞蛋、魚、貝殼海產品、花生、大豆、核果類和小麥等八大類食品引起。我國食物過敏患病率排第1位是雞蛋過敏。
  • Science:共生細菌幫你抗過敏
    共生細菌在人體許多生理學過程和機制中發揮重要作用,例如食物消化,維生素合成以及宿主防禦過程。有研究已經證明在生命早期共生細菌發生變化或缺失會促進2型免疫和過敏炎症反應的發生,雖然共生菌群是誘導小腸Th17細胞和Treg細胞的強力誘導因素,但其調節2型免疫反應的機制一直不清楚。
  • 調節性T細胞來源的TGF-β1調控過敏和自身免疫
    調節性T細胞來源的TGF-β1調控過敏和自身免疫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4 21:49:17 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Talal A.
  • 食物不耐受≠食物過敏 兩者區別在哪?
    食用某種食物後,突然出現噁心、腹痛和嘔吐等表現,全身或局部皮膚出現大小不一的丘疹,紅癢腫脹,鼻、咽或眼睛發癢,哮喘,心慌,甚至昏厥、休克,嚴重時危及生命,這可能是食物過敏惹的禍。如果下次攝入同種食物後再次出現以上不適症狀,就是食物過敏的典型特徵。  據估計,全球近30%的人一生中會經歷一次或多次食物過敏,成人和兒童的患病率分別為1%~3%和4%~6%。
  • 孩子疑似食物過敏?學會3步法找準過敏原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什麼情況下才需要去醫院進行過敏原檢測和食物不耐受檢測?過敏原化驗單該怎麼看?需要嚴格遵守食物過敏、不耐受清單嗎?家長自己能判斷的。  我的觀點是:家長懷疑孩子因吃了某種食物導致輕度不適,不建議第一時間帶孩子去醫院抽血檢測過敏原。更建議用「追溯-試探-規避」的方法,自行找準過敏食物。  追溯:回憶孩子有不適症狀前吃的食物,列入懷疑清單;  試探:有意識地給孩子少量懷疑清單中的食物,細心觀察孩子反應,最終鎖定過敏食物。
  • 食物過敏很兇險!最好的治療方法是……
    在7月8日世界過敏性疾病日到來之際,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變態反應科負責人、中華醫學會天津變態反應分會副主任委員劉瑞玲表示,食物過敏從嬰兒到年輕人,再到老年人都有可能發生,嚴重的食物過敏會危及生命。目前治療食物過敏最好的辦法就是及時找到過敏原並遠離它。
  • 食物過敏會伴隨終生嗎?專家詳解呵護食物過敏兒童「應知應會」
    吃蛋糕沒事,吃蛋羹卻起了風團;一喝牛奶就嘔吐、拉肚子……食物過敏兒童的一日三餐令家長倍感焦慮。食物過敏會伴隨孩子終生嗎?要做哪些檢測才能確診?如果致敏食物不能吃,如何保證營養?在近日舉行的第十四屆協和過敏性疾病國際高峰論壇上,多位變態反應科和兒科專家為家長詳解呵護食物過敏兒童「應知應會」。
  • 運動也會誘發食物過敏?專家告訴你如何對付過敏
    食物過敏是身體免疫系統對進食的某種物質過度反應,本質是免疫反應。大多反應溫和,如出現皮疹或胃部不適;少數情況下反應嚴重甚至危及生命,需要快速治療。你知道嗎?食物過敏有家庭聚集現象:如果家庭成員中有枯草熱、哮喘或溼疹(特應性皮炎)等過敏徵象,那你出現食物過敏的可能性增加。
  • 食物過敏會伴隨孩子終生嗎?要做哪些檢測才能確診?孩子食物過敏...
    在近日舉行的第十四屆協和過敏性疾病國際高峰論壇上,多位變態反應科和兒科專家為家長詳解呵護食物過敏兒童「應知應會」。食物過敏的發病在全球呈逐年增高趨勢,在低齡人群尤為明顯。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變態反應科主任醫師沙莉介紹,西方國家約8%的兒童受到食物過敏影響,而我國的一個單中心橫斷面研究顯示兒童食物過敏患病率已升至7.7%。
  • 食物過敏症狀是什麼?英國一女子竟對所有食物過敏?盤點10種易致敏...
    食物過敏症狀是什麼?英國一女子竟對所有食物過敏?英國一女子竟對所有食物過敏?盤點10種易致敏食物】因進食某種正常狀態的食物引起的不正常反應,如享麻疹、溼疹、哮喘、過敏性鼻炎、血管性水腫、皮炎、腹脹、腹瀉或腹痛、偏頭痛等,而且這些反應只在一部分敏感人群發生,稱為食物過敏。
  • 龍腦冰皇講食物過敏與皮膚過敏,危害真的很嚴重!
    過敏性疾病中,以速髮型過敏反應比較常見,其主要類型有皮膚過敏反應、呼吸道過敏反應、消化道過敏反應及過敏性休克等很多種,下面龍腦冰皇的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食物過敏與皮膚過敏! 食物過敏(foodallergy)也稱為食物變態反應(foodallergy)或消化系統變態反應(allergicreactionofdigestivesystem)、過敏性胃腸炎
  • 認識一下花粉——食物過敏症候群
    與花粉相關的食物過敏在醫學上叫作花粉-食物過敏症候群(pollen -food allergy syndrome,PFAS),過去也被稱為口腔過敏症候群(OAS),是指水果/植物果實與花粉間產生的交叉反應,約佔青少年和成年人食物過敏的30%-60%。PFAS可以累及一個或多個器官,包括口腔黏膜、皮膚、胃腸道、呼吸道以及心血管系統。
  • 食物過敏用益生菌進行調節幹預有效果嗎?
    食物過敏主要是由於機體攝入的食物中所含的外源性蛋白質進入腸道黏膜免疫系統後,導致機體免疫應答向Th2型免疫反應發展,使Thl/Th2免疫動態平衡失調,過度分泌細胞因子(IL-4、IL-5和IL-13),產生特異性抗體IgE,導致肥大細胞脫粒,組胺釋放,腸道微生物菌群變化等,從而產生食物過敏症狀。
  • 專家筆談|食物過敏的免疫治療
    食物過敏的臨床治療主要包括嚴格避免過敏原的攝入以及誤食後導致嚴重過敏反應的急診處理。在我們的日常食譜中廣泛存在食物過敏原,如牛奶、雞蛋和花生等,因此嚴格避免接觸是困難的,意外接觸過敏原而導致嚴重過敏反應的病例報導並不少見。
  • 食物不耐受就是食物過敏嗎?如何正確辨別
    少人了解「食物不耐受」,而知道食物過敏與食物不耐受二者之間區別的人更是寥寥無幾,甚至會有人認為二者是一樣的。實際上,食物不耐受和食物過敏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病,雖然他們在臨床表現上有很多相似之處,但二者其實有著特別明顯的不同。
  • 組胺食物 易引起過敏4種天然食物
    資料圖原標題:容易引起過敏的四種天然食物然而有一種人一進食此類食物,便會出現皮膚發癢、起風疹塊或發燒、頭暈、噁心、嘔吐,有的還會誘發支氣管哮喘。甚至有人一接觸到某種食品就會出現過敏症狀。這種過敏的發生,一般與食物的新鮮程度及質量好壞並無多大關係。同時,有過敏體質的人大多也只對某種異性蛋白食品特別敏感。預防這種過敏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忍痛割愛」,任何時候都不吃那些能夠引起你過敏的食物。
  • 孩子食物過敏,長大就自然好了嗎?
    這些過敏的孩子相對還是幸運的,還有的人因為過敏就將生命徹底定格住了。這麼多因為進食食物出現過敏反應,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孫雪梅帶您一起了解一下食物過敏。食物過敏,是指由於某種食物或食品添加劑等引起的IgE介導和非IgE介導的免疫反應,而導致消化系統內或全身性的變態反應,其中多數是由於不正常的免疫反應所致。
  • 為什麼過敏意味著更大的問題?
    為什麼過敏意味著更大的問題 腸道菌群: 你的腸道微生物的數量約有100 包括過敏、自身免疫、抑鬱焦慮等神經或精神問題。 麩質敏感: 你身體對麩質的反應有一半是取決於你的腸道菌群。 雙歧桿菌能夠分泌分解麥醇溶蛋白的酶 自閉症兒童常常伴有各種食物過敏或敏感,包括麩質敏感。
  • 【過敏原】《過敏原和過敏原免疫治療(第5版)》中文翻譯(連載一)
    在此歷史背景下觀察過敏原免疫療法。在這個歷史背景下,過敏原免疫治療的賞析如下。免疫作為一種自然發生的現象,早在公元前五世紀就被認識到,觀察到在雅典瘟疫期間從流行病中康復的人並沒有受到同樣第二次傷害。由於錯誤認為季節性花粉熱是由草花粉毒素引起的,因此通過連續注射花粉溶液產生血清抗毒素來誘導免疫,引入了過敏原免疫治療的概念。該方法隨後被定義為逆轉花粉蛋白致敏的方法。並通過使用來自各種空氣傳播的季節性和常年的過敏原疫苗,擴大了範圍。與超敏反應和脫敏治療相關的血清因子分別被區分為皮膚致敏抗體(ssa)和沉澱抗體(pa)。
  • 協和專家為您解讀為何食物過敏的人越來越多
    據媒體報導,近幾十年來,全球食物過敏案例明顯增加,英國有7%兒童食物過敏,澳大利亞有9%。為什麼會出現食物過敏?食物過敏的人為何越來越多?《生命時報》記者採訪了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主任醫師、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過敏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孫勁旅教授,解答關於食物過敏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