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食物過敏,長大就自然好了嗎?

2021-01-18 瀟湘名醫

在以前記憶中,西方國家發生嚴重食物過敏的人相對較多。今天是因為沾了花生醬,明天是因為誤食了含過敏成分的餅乾,後天是因為進食了飛機上提供的某些乾果。而隨著工業水平的發展,我們國家發生食物過敏的人也越來越多。

案例一

1月前,一個同事的孩子在外就餐後突然出現呼吸困難,倒在路邊,還好有好心人幫助了他,聯繫到了孩子的媽媽,及時把孩子送到急診。來到急診時孩子已經有些意識不清了,呼吸微弱,口唇發紺,立即應用腎上腺素強心擴血管,生理鹽水擴容,孩子才逐漸恢復過來。

案例二

1周前有個8個月的孩子突然出現過敏,呼吸微弱,同時伴有發熱,在這個特殊時期,還好婦兒醫院發熱門診有強大的兒科搶救團隊,孩子才轉危為安。

案例三

1天前,一個9歲的大女孩乘飛機時就出現了蕁麻疹,下飛機後感覺到呼吸困難,幸虧婦兒醫院距離首都機場比較近,家長打車來院後醫生立即給予搶救,患兒才脫離了危險。

這些過敏的孩子相對還是幸運的,還有的人因為過敏就將生命徹底定格住了。這麼多因為進食食物出現過敏反應,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孫雪梅帶您一起了解一下食物過敏。

食物過敏,是指由於某種食物或食品添加劑等引起的IgE介導和非IgE介導的免疫反應,而導致消化系統內或全身性的變態反應,其中多數是由於不正常的免疫反應所致。食物過敏是一種常見的慢性過敏性疾病,該病易反覆發作,重者危及生命。不同地區、不同人群間發病率有所不同,國外的資料顯示,美國兒童發病率6-8%,總人口發病率3.5-4%;法國在校中學生發病率為4.7%。而且近年食物過敏的發病率有明顯增高的趨勢,比如英國、美國近5年花生過敏發病率上升了1倍。國內的局部地區調查資料表明,重慶地區2歲以內的幼兒食物過敏患病率為5.2%;瀋陽在校學生15-24歲年齡段健康人群食物過敏患病率為6%。

引起兒童或成人的食物過敏原具有不同的特點

兒童的常見食物過敏原為:雞蛋、牛奶、花生、小麥、海鮮,成人則主要為海鮮、花生、堅果類等。此外,不同地區的致敏食物種類有顯著不同,除雞蛋牛奶外,在美國、英國花生過敏最多,而在中東是芝麻,日本則為小麥。

無論兒童或成人,食物過敏均可誘發以下症狀:1.表現在口腔,我們稱之為「口腔過敏症候群」,出現口部、嘴唇或咽喉有瘙癢、刺痛或腫脹;2.表現在皮膚,稱為「蕁麻疹」,老百姓俗稱「風疙瘩、潮疙瘩」,出現皮疹、皮膚紅腫、瘙癢;3.表現在消化道,出現腹瀉、嘔吐、腹痛,嚴重的可能出現嘔血;4.表現在鼻部,出現流鼻涕、鼻癢、打噴嚏、鼻塞;5.表現在眼部,出現眼部發紅、眼癢、流眼淚;6.表現在呼吸道,出現咳嗽、喘息、呼吸困難,嚴重的甚至會出現窒息、休克。

患食物過敏的兒童在其成長的不同年齡段中,常會發生特應性皮炎、蕁麻疹、過敏性鼻炎、哮喘等過敏性疾病,這一現象被稱為「過敏進程-ALLERGY MARCH」,有研究表明,積極的預防診治食物過敏,有助於切斷「過敏進程」疾病鏈,降低過敏性疾病的發生。

目前食物過敏診斷主要依據包括以下方面

1.詳盡的病史對診斷食物過敏有重要意義。在詢問病史時應注意食物與出現症狀之間的因果關係,一般來說,IgE介導的食物過敏潛伏期短,但要從某些混合食物中尋找真正的過敏原,常常依靠更多的輔助檢查。

2.皮膚試驗:對於食物過敏來說,尤其提倡點刺試驗,點刺試驗具有更好的靈敏性、特異性、重複性和安全性,對於某些過敏原(特別是水果、蔬菜)可用新鮮榨取的果汁代替過敏原浸液做點刺。如遇患者對某種食物高度過敏(如食後出現哮喘、喉水腫、暈厥或休克),可不做皮試,直接進行體外試驗。

3.體外試驗:根據病史,症狀、體徵以及皮膚試驗結果的提示,選擇特異性IgE檢測項目。對於特異性IgE檢測結果應結合臨床給予合理的解釋。

4.飲食日記:飲食日記可視為對臨床病史的補充,要求病人對一日三餐的食物種類以及症狀的有無、性質和程度詳加記錄,從中發現一些規律。

5.食物激發試驗:由於激發試驗對醫患雙方均存在極大風險,且對於實施食物激發試驗所要求的條件很高,食物激發試驗在臨床中相對很少做。

對於食物過敏的診斷主要基於詳細病史症狀的詢問、皮內試驗、皮膚點刺、及特異性IgE檢測,綜合判斷是否為食物過敏。

那麼一旦我們發現了食物過敏又該如何處理呢?這一生都不再吃了嗎?

李雪梅醫生介紹說:不完全是這樣的。隨著兒童消化道和免疫系統發育完善,部分食物過敏到一定年齡會自發緩解消失。如牛奶過敏到5-10歲會有50%以上緩解率;雞蛋過敏到2-9歲會有50%緩解率;小麥過敏到7歲有50%緩解率;大豆過敏到6歲有45%緩解率。但有一些食物過敏緩解率較低或持續存在,如花生過敏到4歲約20%緩解率;堅果過敏約10%緩解率;種子食物、海魚、甲殼類食物過敏通常持續存在。

對於食物過敏,我們一定要嚴格避免已知過敏食物,記飲食日記,定期評估過敏狀態(3-6個月),發生嚴重過敏及時就醫。

文字|兒科 孫雪梅

【來源:順義區婦幼保健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兒童過敏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長大後自然就會好嗎?
    環境因素:很多物質都可能成為過敏性疾病的過敏原,常見的過敏原有塵蟎、動物的皮毛、黴菌、花粉等,城市汙染、壓力、感染等也會誘發過敏的發生。 遺傳因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表的數據顯示,父母其中一方有過敏症狀或疾病,下一代發生過敏的機會上升約2倍,而當父母雙方都有過敏疾病時,下一代發生過敏的機會可高達4倍。
  • 食物過敏會伴隨孩子終生嗎?要做哪些檢測才能確診?孩子食物過敏...
    吃蛋糕沒事,吃蛋羹卻起了風團;一喝牛奶就嘔吐、拉肚子……食物過敏兒童的一日三餐令家長倍感焦慮。食物過敏會伴隨孩子終生嗎?要做哪些檢測才能確診?如果致敏食物不能吃,如何保證營養?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副主任醫師文利平說,兒童的食物過敏原以雞蛋、牛奶、小麥、花生為主,大部分可以隨年齡增長逐漸耐受,這也是成人食物過敏患病率低於兒童的主要原因。專家還提示,食物不耐受不涉及免疫反應,並不是食物過敏。常有家長錯將食物不耐受症狀當作食物過敏,徒增煩惱。到底是不是食物過敏、對何種食物過敏,需要到醫院確診。
  • 孩子疑似食物過敏?學會3步法找準過敏原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什麼情況下才需要去醫院進行過敏原檢測和食物不耐受檢測?過敏原化驗單該怎麼看?需要嚴格遵守食物過敏、不耐受清單嗎?家長自己能判斷的。  我的觀點是:家長懷疑孩子因吃了某種食物導致輕度不適,不建議第一時間帶孩子去醫院抽血檢測過敏原。更建議用「追溯-試探-規避」的方法,自行找準過敏食物。  追溯:回憶孩子有不適症狀前吃的食物,列入懷疑清單;  試探:有意識地給孩子少量懷疑清單中的食物,細心觀察孩子反應,最終鎖定過敏食物。
  • 為什麼孩子會對某些食物過敏?
    近年來,食物引起的過敏性疾病呈上升趨勢。 如何識別食物過敏 食物過敏的症狀可能立即出現,也可能在吃完食物後兩小時才出現。任何食物都有可能成為過敏原。據世界糧農組織報告,90%以上的食物過敏由牛奶、雞蛋、魚、貝殼海產品、花生、大豆、核果類和小麥等八大類食品引起。我國食物過敏患病率排第1位是雞蛋過敏。
  • 食物過敏會伴隨終生嗎?專家詳解呵護食物過敏兒童「應知應會」
    吃蛋糕沒事,吃蛋羹卻起了風團;一喝牛奶就嘔吐、拉肚子……食物過敏兒童的一日三餐令家長倍感焦慮。食物過敏會伴隨孩子終生嗎?要做哪些檢測才能確診?如果致敏食物不能吃,如何保證營養?在近日舉行的第十四屆協和過敏性疾病國際高峰論壇上,多位變態反應科和兒科專家為家長詳解呵護食物過敏兒童「應知應會」。
  • 寶寶是牛奶蛋白過敏嗎?需要喝「特醫奶粉」嗎?
    這些孩子因被診斷為「牛奶蛋白過敏」被醫生建議食用「特醫奶粉」,沒想到買到的卻是根本不符合嬰幼兒食品要求的「固體飲料」!這次事件的真相尚有待調查,但牛奶蛋白過敏作為幼兒最常見的食物過敏類型,也的確是近年來家長關注度越來越高的話題。 「寶寶長溼疹了,是不是因為牛奶過敏?」 「寶寶總吐奶,是牛奶過敏嗎?」
  • 有必要給孩子做個過敏原檢測嗎?
    過敏是如何引起?過敏其實是人體對於外來物質甚至自身的一種過度免疫應答。人體的免疫系統是一把雙刃劍,好的是它能保護人體不受外界有害物質的侵襲,不好的是當外來物質被認為是有害的時候,它便會發動全身免疫細胞去攻擊,而很多時候這種物質並無害處。
  • 運動也會誘發食物過敏?專家告訴你如何對付過敏
    食物過敏是身體免疫系統對進食的某種物質過度反應,本質是免疫反應。大多反應溫和,如出現皮疹或胃部不適;少數情況下反應嚴重甚至危及生命,需要快速治療。你知道嗎?食物過敏有家庭聚集現象:如果家庭成員中有枯草熱、哮喘或溼疹(特應性皮炎)等過敏徵象,那你出現食物過敏的可能性增加。
  • 孩子塵蟎過敏,需要脫敏治療嗎?
    最主要是醫生說孩子粉塵蟎過敏,孩子反覆咳嗽屬於過敏性咳嗽,需要服用粉塵蟎滴劑兩年。中途不能斷藥。我就想諮詢一下醫生,這個是不是必須服用那個滴劑?有其他治療方法或是可以不管它嗎?孩子隨著年齡增大會好一點嗎?用生物共振脫敏治療好還是吃滴劑好?那個生物共振脫敏治療就是利用一臺機子來做。治療的儀器叫摩拉生物共振治療儀,也就是生物共振治療。
  • 別以為過敏離你家孩子很遠!這些常見「小毛病」都是過敏徵兆!
    另外,食物過敏的嚴重程度,不受吃進去食物量的影響,只要是吃了自身過敏的食物,哪怕只是一顆花生米大小,也會出現「瀑布式的反應」,就像瀑布飛速流下一樣,反應迅速而強烈。如果孩子有時候吃海鮮過敏,有時候就沒事,很可能與自身過敏體質無關,而是食物不新鮮造成的。食物過敏有必要去查過敏原嗎?
  • 崔玉濤揭秘嬰幼兒食物過敏 康萃樂益生菌給寶寶腸道專業呵護
    現場有媽媽一聽到食物過敏,便說道「我的寶寶從小吃雞蛋就過敏,一吃雞蛋身上便開始起小紅點,和他爸爸一樣。」這種寶寶身上出現的溼疹、皮疹、蕁麻疹等現象屬於皮膚過敏,而生活中,嬰幼兒由食物過敏而引起的其他過敏情況並不僅限於皮膚。  崔醫生系統地說道,有的寶寶容易咽唇舌水腫、瘙癢,有的寶寶從小一到換季就咳嗽、鼻炎發作,還有的孩子經常腹瀉、嘔吐、便秘,這種種的病徵其實都與孩子體內發生的食物過敏有關。嬰幼兒的過敏基本從食物過敏起步,皮膚、胃腸症狀為先。
  • 食物不耐受就是食物過敏嗎?如何正確辨別
    少人了解「食物不耐受」,而知道食物過敏與食物不耐受二者之間區別的人更是寥寥無幾,甚至會有人認為二者是一樣的。實際上,食物不耐受和食物過敏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病,雖然他們在臨床表現上有很多相似之處,但二者其實有著特別明顯的不同。
  • 北京協和專家告訴你:孩子過敏 到底跟免疫力有沒有關係?
    「醫生,我們想給孩子查個食物過敏原,這裡上幼兒園了,查一個放心點!」,一對年輕父母帶著3歲左右的孩子來到診室。 我示意年輕媽媽抱著孩子坐下,「孩子幾個月大的時候溼疹比較嚴重,全身都有疹子。那個時候查過敏原,醫生說是雞蛋、牛奶過敏。後來我和孩子都禁食了雞蛋、牛奶,靠母乳和水解奶粉餵養,溼疹好了很多。
  • 寶寶吃聖女果嘴巴紅、長小疙瘩,是食物過敏嗎?
    但醫生查體發現,除了口周以外,孩子其他地方並沒有皮疹,且精神狀態好,咽喉處沒有充血、沒有皰疹,呼吸正常,除了皮疹有點影響顏值,似乎沒有任何需要擔心的地方,就讓老人回了家。 到家時,果果的皮疹逐漸消退,晚上爸爸媽媽回來時,皮疹已經完全褪去,就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 過敏原檢查有異常,就一定是過敏嗎?
    項目中有總IgE和各項過敏原(例如牛奶、雞蛋等食物,蟎蟲、花粉等吸入過敏原)的特異性IgE的數值。如果發現了有某項或者某些數值增高,家長會疑惑:這是不是說明我孩子一定對這種物質過敏,以後要完全迴避呢?數值正常的是不是代表肯定沒有過敏,以後也不需要擔心呢? 下面我來解答這些常見的疑問。
  • 當食物過敏遇上溼疹,這個診療流程要記住
    原創 醫學界NCCPS2020 醫學界兒科頻道 收錄於話題#醫學界NCCPS20203個溼疹的孩子更容易食物過敏!食物過敏的孩子更容易有溼疹!中國<2歲的中重度AD患兒經食物激發試驗證實的食物過敏患病率為49.7%。丹麥過敏出生隊列(DARC)中對於AD和過敏關係的研究結果顯示:AD先於食物過敏發生,兩者可能具有因果關係。世界各地均報導了AD和食物過敏的關係2.AD越嚴重,孩子食物過敏風險越高!
  • 寶寶對雞蛋過敏?那這些事情你一定要注意!
    雞蛋是個好東西,家長都愛給孩子吃。尤其老一輩,每天都要盯娃吃個水煮蛋才安心。>「不是說每天都應該吃雞蛋嗎,吃不到了,寶寶會營養不夠嗎?」從營養角度,魚禽畜肉、奶等動物性食物,同樣富含優質蛋白質、脂肪、脂溶性維生素、B族維生素。(不過要注意,對雞蛋白過敏的孩子,同時也可能對其它一些蛋白過敏,總之第一次吃的時候都要小心,少量嘗試,觀察3-5天哦。)
  • 溼疹、哮喘、食物過敏,這些問題可能都與新發現的這個遺傳因素有關
    有些孩子的症狀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消退,但也有不少孩子的症狀會反覆持續到青少年和成年。他們發現,一個叫作KIF3A的基因有兩種常見的變異形式,會導致皮膚屏障受損,造成皮膚失水、促進溼疹發生,以及增加哮喘、食物過敏等疾病的發生風險。
  • 預防寶寶食物過敏,從出生就要開始!兒科學會教家長這樣做
    面對孩子越來越高的食物過敏率,家長也是膽戰心驚,生怕自己寶寶不幸中招!如何預防寶寶食物過敏呢?又是眾說紛紜!水解奶粉、益生菌、孕期飲食控制、羊奶粉等等,又讓父母挑花了我眼,在生命早期,家長該如何幫助寶寶呢?
  • 5歲娃特殊體質對10餘種常見食物過敏
    5歲的歡歡屬於「過敏體質」,嚴重時,大米、雞蛋、牛奶等10餘種食物都不能吃。  孩子從小愛「感冒」  昨日,歡歡的母親霍女士向記者講述了圍繞歡歡的一系列「謎團」。歡歡2004年5月出生,剛出生時歡歡重達8斤4兩,這個胖小的降臨給一家人帶來無限的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