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絕前的長毛猛獁象有多慘?

2021-02-08 中國青年報

    它們沒有嗅覺、不愛社交、總是消化不良,連一身硬毛都變得油光水滑、很難禦寒……這是美國研究人員通過基因組分析得出的長毛猛獁象在滅絕前的慘狀。

    這項發表在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遺傳學》期刊上的研究顯示,因種群數量過低,長毛猛獁象在滅絕前基因出現嚴重變異,由此引發的多種疾病又進一步降低了它們的生存能力。

    這一研究對如今瀕危動物的保護具有警示意義。

    【「基因坍塌」】

    據法新社報導,長毛猛獁象曾是北美和西伯利亞地區最常見的食草動物,但由於過度捕獵和氣候變暖,它們3700年前從地球上徹底消失。

    美國研究人員對比了兩頭長毛猛獁象的基因組,其中一頭發現於西伯利亞以北的弗蘭格爾島,距今約4300年;另一頭則發現於大陸之上,且距今已4.5萬年,當時的長毛猛獁象數量更多、更健康。

    結果顯示,在弗蘭格爾島上發現的長毛猛獁象與其「遠祖」相比,有害基因變異明顯增多,這可能導致它們出現消化不良等胃腸不適,而原本的硬毛也變得更光滑、更有光澤,從而很難抵禦低溫侵襲。

    弗蘭格爾島上的長毛猛獁象嗅覺也不靈敏,它們體內的尿蛋白缺失還會影響其社會地位和交配。這被研究人員稱為「基因坍塌」。

    【警示意義】

    為排除單一樣本異常的可能性,研究人員還建立數學模型,分析在種群數量變化時基因組會出現何種變化。

    該研究的共同作者、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麗貝卡·羅傑斯說,數學模型顯示出,兩頭長毛猛獁象樣本的差異性「太過極端,無法用其他因素解釋」。

    研究同時指出,上述發現是對「持續保護現存種群數量低的瀕危物種的警告」。

    另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長毛猛獁象的「基因坍塌」教訓說明,一旦種群數量低至特定水平,物種的基因健康便因無法有效開展自然選擇進程而持續惡化、無法逆轉。

    報導說,為保護現有的瀕危動物,一是對物種多樣性進行基因測試,以決定其是否能存活;更好的方法則是維持種群數量,避免它們降至過低水平。

    首先發表長毛猛獁象基因序列的研究組負責人、瑞典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洛韋·達倫說,這項「結果新奇」的研究發現了「大段基因組缺失」,「有些已影響到功能性基因」。

    達倫說:「如果更多長毛猛獁象以及其他物種的基因組經過分析後得出相同結論,這對保護生物學具有非常重要的含義。」(海洋)(新華社專特稿)

相關焦點

  • 用基因技術復活長毛猛獁象還需要多久?
    ; ; ; ;2014年1月25日參觀者在天津自然博物館新館觀看猛獁象、劍齒象化石。(新華社周勤隆 攝)新華社倫敦2月20日新媒體專電(記者張家偉)約4000年前就滅絕的長毛猛獁象現在僅能在博物館模型和圖冊中看到,但美國哈佛大學的科學家說,如果他們的研究進展順利,將來帶有這種古老動物特徵的亞洲象「混種」或許就會活生生地出現在世人面前。
  • 長毛猛獁象滅亡之謎!
    猛獁象也稱為長毛象曾經存在遠古時期的亞,歐大陸北部和北美洲北部的寒冷地區。考古學家在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亞的凍土和冰層裡,不止一次發現了他們的冷凍屍體。可是這樣一種龐大的生物,卻像謎一樣消失不見。猛獁象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象,它們看起來與現代的象相似,但神曲更為高壯,頭特別大,嘴部長出一對彎曲的大門牙。在石器時代,猛獁象是人類的重要狩獵對象。然而,猛獁象生活距今1萬年的時候卻突然全部滅絕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有人認為猛獁象是由於不能適應氣候的轉變而滅亡的。
  • 《冰川猛獁象骨架》,猛獁象是什麼?我們能看的真正的猛獁象嗎?
    《冰川猛獁象骨架》猛獁象,又名長毛象,是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真獸亞綱,長鼻目,真長鼻亞目,象科,猛獁象屬的一種適應嚴寒氣候的動物。它是冰河世紀的一個龐然大物,他的滅絕原因專家推測有:環境變化,人類捕殺與近親繁殖等三大原因,而它的滅絕被視作冰河時代的結束。
  • 以猛獁象為食的劍齒虎,比老虎更兇猛,為什麼滅絕了?
    首先,我們必須要說,劍齒虎雖然能夠以猛獁象為食,但這些猛獁象並不是成年個體,而是亞成年個體。科學家們曾經研究過劍齒虎對猛獁象能夠造成多大的傷害,結果發現猛獁象的成年個體體型重達幾噸,而劍齒虎的體重只有150公斤到400多公斤之間,所以劍齒虎很難對成年猛獁象造成致命傷害。
  • 長毛象形似猛獁象~
    這些科幻電影的形象雖然看起來相當怪異,但在現實世界中也可以找到與它們極為相似的生物,如像長毛象的猛獁象,像駝駝的鴕鳥,像埃克索戈斯的蠕蟲,像赫特人賈巴的黑龍骨蛞蝓以及像沙拉克的蟻獅。1. 長毛象  在《星球大戰》中,長毛象作為一種巨型馱獸首次出現在屏幕上,其身影貫穿影片始末。
  • 研究稱長毛猛獁DNA可幫助瀕危大象脫離滅絕危險
    網易科技訊 5月25日消息,科學家對猛獁和大象的基因進行了測序,發現二者有著99%的相似性。根據這一結果,科學家表示長毛猛獁的DNA可以用於改善瀕危大象的DNA,讓它們變得更加「吃苦耐勞「,在嚴峻環境中生存能力更強。
  • 專家:「中國猛獁象故鄉」最有可能揭開猛獁象滅絕謎底
    專家:「中國猛獁象故鄉」最有可能揭開猛獁象滅絕謎底  【解說】11月20日,中國猛獁象故鄉—青岡化石推介會在北京舉行,並舉行委託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籤約儀式。當天,北大化石保護中心向青岡化石保護中心頒授研學基地牌匾,中國地質博物館館長賈躍明認為,青岡是最有可能揭開猛獁象滅絕謎底的地方。
  • 科學家確定導致長毛犀牛滅絕的真正原因是氣候變化 而非人類捕獵
    據外媒報導,科學家在研究遠古長毛犀牛遺骸時發現,氣候變化導致了它們的滅亡,而由非人類捕獵引起。
  • 冰河時期的大熊貓 猛獁象是如何滅絕的?
    在所有的已滅絕動物中,除了恐龍,最為人喜愛的恐怕就是猛獁象——按照受歡迎程度,它們可算冰河時期的大熊貓。巨大的象牙和長毛讓人過目不忘,在很多藝術作品中,最後一批倖存的猛獁闊步走在寒冷的西伯利亞苔原上,雄壯中透著一股悲涼。
  • 五百三十萬年前,我國生活著一種乳齒象,看起來像是猛獁象的迷你版本
    如果將乳齒象和猛獁象放在一起比較的話,乳齒象仿佛就是猛獁象的迷你版本。按照生物學上的分類來說的話,乳齒象和猛獁象是同屬於長鼻目的。只不過乳齒象屬於乳齒象科,猛獁象屬於象科。兩者的生活區域有所重疊,血緣關係卻相對比較遠。就出現的年代而言,乳齒象可以算是猛獁象的前輩了。
  • 消失千年的長毛大象可能活著(圖文)
    已絕種多年的長毛象(猛獁),有可能仍然生存!泰國《民族報》日前報導,當地一批科學家根據一幅空中拍攝的照片,已開始在北部叢林區尋找這種世所罕見的動物。  由叢林部官員、科學家及記者組成的探險隊是從清邁出發開始追蹤泰國長毛象之旅的。事件中的照片是由泰國王室的朗西內巴東公主所拍得,她一向關注保護叢林及野生動物。
  • 破紀錄的猛獁基因組拼接
    相信玩過拼圖的讀者們都會很容易想像,拼圖的難度取決於幾個因素:1)碎片的數量,2)碎片之間的相似度,3)有沒有遺失的碎片,4)有沒有參考的完成圖。這也對應了基因組拼接的幾大難點:1)DNA片段的碎裂程度,2)DNA中重複/相似片段的數量,3)有沒有遺失片段,4)有沒有參考基因組。不論從哪個方面考慮,這篇研究中的猛獁象基因組拼接都算是地獄難度了。
  • 猛獁象或重出江湖 滅絕動物復活可行嗎?
    原標題:猛獁象或重出江湖 滅絕動物復活可行嗎?   俄羅斯東北聯邦大學的科學家日前表示,他們在北冰洋一座島上發現了一具保存較完好、存有液態血液的猛獁象屍體,因此有可能在其上找到活細胞,從而克隆這種史前巨型哺乳動物。讓那些已經滅亡的動物復活,是人類的夢想。可是,這真的可行嗎?
  • 柬埔寨走私象牙製品中驚見猛瑪象DNA
    象牙走私打起了猛獁象的主意 野生動物保護組織「WildGenes」的總部設於英國蘇格蘭的愛丁堡動物園,為了打擊走私象牙,WildGenes的科學家會檢測走私象牙製品的基因,以追蹤來源,近期檢測驗出長毛象的去氧核糖核酸(DNA)。
  • 猛獁象是如何滅絕的?氣候變化還是史前人類屠殺?
    這些大象的適應能力有多強?」這些答案甚至可以幫助生物學家獲得更多經驗教訓,以幫助現代大象應對棲息地萎縮和狩獵壓力上升的問題。在最後一個冰河時代(更新世末期)結束前,大部分物種也都消失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長毛猛獁象(Mammuthus prigenius),它出現的時間相對較晚,大約在35萬年前,在北美、歐洲和亞洲生存了足夠長的時間,甚至曾與早期人類共存。這種大象的長毛和向上翹起的獠牙使它成為冰河時代的標誌性物種,曾與劍齒虎、穴居熊和其他已經滅絕的動物共同漫步在北方草原上。
  • 從12800年前的大坑中發現兩種金屬,科學家發現猛獁象滅絕原因
    遠古人類又洗脫一項「罪名」,他們沒有把猛獁象吃「滅絕」,一項令人意外的新研究表明,一顆將近13000年前襲擊地球的大型小行星,是「殺害」猛獁象的罪魁禍首。猛獁象滅絕的原因跟恐龍一樣。在此之前,地球一直比較溫暖,不知什麼原因,突然發生了新仙女木事件而導致全球氣溫驟降,很多動植物因此滅絕。研究人員認為,新仙女木期可能導致超過35種不同類型的大型哺乳動物滅絕,其中包括巨型樹懶、劍齒貓、猛獁象等等。北美洲的克洛維斯(Clovis)文化等早期人類也有可能受到該事件的不利影響。
  • 動物簡筆畫大全:畫猛獁象簡筆畫
    點擊"積木時光"關注更多精彩簡筆畫、摺紙、剪紙免費教程等著你—— 簡筆畫範畫 ——猛獁象簡筆畫教程,畫猛獁象簡筆畫第1種畫法猛獁象簡筆畫教程,畫猛獁象簡筆畫第2種畫法猛獁象簡筆畫教程,畫猛獁象簡筆畫第3種畫法猛獁象簡筆畫教程
  • 長毛象或因患上骨質疏鬆症而滅絕
    專家推斷長毛象皆患有骨質疏鬆列辛斯基(圖)找到屬於絕種長毛象的骸骨及牙齒  科學界一直普遍認為長毛象(猛獁象)之所以絕種,主要因為冰河世紀後的氣候劇變或早期人類過度獵捕所致。俄羅斯古生物學家近日發表研究報告,稱長毛象很有可能因為患上骨質疏鬆症,令它們無法步行,終逃不過被獵殺的命運,自此絕跡於世上。
  • 猛獁象滅絕了那麼久,為什麼科學家建議將它列為瀕危動物?
    根據挖掘猛獁象化石的工作人員介紹,這頭猛獁象的頭骨,下顎以及肋骨等部位保存完好,雖然現在還不知道這隻猛獁象生活在哪個時代,但是從遺骸來看,這頭猛獁象遺骸至少有1萬年的時間。在西伯利亞地區挖掘出猛獁象化石並不罕見,尤其是最近這些年,隨著全球氣溫升高,北極圈內溫度上升,導致當地的永久凍土層開始融化,俄羅斯的科學家們已經在永久凍土層中挖掘出非常多的遠古生物,其中就有猛獁象。
  • 基因揭開猛獁象滅絕之謎:身負多種遺傳缺陷
    作為陸地上最大的動物之一,猛獁象如何滅絕一直是科學家們研究的問題之一,人們普遍猜測氣候變暖是滅絕原因,人類祖先過度捕殺導致滅絕的說法也深入人心。但最新的研究結果表明,猛獁象滅絕原因可能是因為它的基因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