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吼叫的孩子,大腦「受損」嚴重,背後原因警醒千萬中國家庭

2020-12-04 澎湃新聞

原創 樓 小樓聊心理

01

孩子長期被吼,大腦發育會「受損」

上個周末,看了一檔真人秀節目《超級育兒師》,裡面有這樣一對母子。

小男孩不到5歲,愛哭、愛發脾氣、蠻不講理。

媽媽脾氣不好,孩子一犯錯就會大吼大叫。

裡面有這樣一幕,母子二人去逛超市。

在超市裡,小男孩的好奇心被激起,一路上嘰嘰喳喳問個不停,媽媽被問煩了,對著兒子大聲喊道:

「別再煩我了,不許再問我了,自己記住!」

回家路上,小男孩走累了,嚷嚷著讓媽媽抱,媽媽瞬間怒了,對著兒子吼道:

「我拎著東西怎麼抱你?」

好不容易到家了,孩子開始玩玩具車,發出了刺耳難聽的聲音,媽媽又忍不住了,再次怒吼:

「吵不吵,天天早上這樣子!」

幾個場景之後,這位媽媽需要去體驗一下孩子被吼叫時的感受。

她被邀請到聲音體驗場所,聽自己對孩子吼叫時的聲音。

當歇斯底裡的怒罵聲,穿過自己耳膜的那一刻,這位媽媽奔潰了。

她蹲下來緊緊捂住自己的耳朵,不停地說,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太可怕了。

成年人一秒也無法忍受的吼叫聲,對年幼的孩子而言,是何等折磨?

哈佛大學醫學院馬丁泰徹博士發現,言語壓力會造成孩子大腦「損傷」。

孩子大腦正在發育,尚未定型,他們對言語壓力調節能力比成年人差很遠。

媽媽大吼大叫,會讓孩子對當前的狀態產生壓力。

當環境充滿了壓力,並且需求常常被剝奪,人類的大腦為了調整狀態適應環境,會轉換為「求存模式」。

當一個人只能求存的時候,他謹慎、膽怯、吝嗇,傾向於討好他人,躲在角落希望不被人注意等等。

即便成年後生活環境已經出現了極大的改善,他們也很難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

媽媽對著孩子大吼大叫,會給孩子留下一生都無法磨滅的陰影。

02

吼叫後的情緒傷害,和身體疼痛相似

之前看過一組數據,在中國,有超過90%的家長吼過自己的孩子。

孩子不聽話、頂嘴、作業沒好好寫、成績不好等問題層出不窮,而家長平時工作壓力也大,生活上瑣事雜事一堆,憋著各種無名之火。

遇上孩子不聽話的時刻,實在忍不住啟動「河東獅吼」。

父母吼孩子,無非是想讓孩子聽話,歸根究底是為孩子好。

卻不知,這麼做不僅教不好孩子,反而對孩子造成情緒上的傷害,最終影響親子關係。

密西根大學Ethan Kross博士的一項實驗發現,情緒和身體疼痛在大腦區域反應非常相似。

當一個人說感到「心碎」的時候,「心碎」其實已經不完全是一個比喻了,他神經系統可能真的體驗到了幾乎相同級別的疼痛。

當父母怒吼自己孩子的時候,孩子情緒上遭受到的創傷,可能和身體受到傷害的疼痛程度不相上下。

繪本《大嗓門媽媽》中有提到,小企鵝被媽媽吼叫時的心路歷程。

大吼大叫,就像一把尖銳的無形之劍,把孩子裡裡外外傷了個徹底。

有一位心理學家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培養一個健康的孩子,比修復一個破損的成人容易得多。

當一位能夠和孩子好好說話的父母,比送孩子什麼禮物都好。

03

好好說話,孩子才聽得進去

曾有人做過一個實驗,研究聲調對一件事情完成程度的影響,結果發現,處理同一件事情時,不同的聲調會收到不同的效果。

責備孩子的聲音越小,孩子聽得就越認真,教育效果也就會越好。

低聲調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緒平和一些,也可使孩子牴觸、逆反的心理防線有所鬆弛,有利於溝通。

低聲批評孩子,可以集中對方的聽力,也可以先發制人,不讓孩子使用高聲調。

之前看《爸爸去哪兒》,有一幕讓我印象深刻。

陳小春和兒子Jasper選了一間很破舊的房子,Jasper嫌棄房子內有怪怪的味道,不願意住進去。

一開始,陳小春特別生氣,大聲對他吼叫,直接讓他別進門,在外面呆著。

Jasper看著生氣的爸爸,一邊委屈地哭,一邊嚷嚷著想媽咪。

陳小春意識到自己態度不對,便和孩子道歉,並且輕聲細語告訴兒子,為什麼要住這個房子。

聽完爸爸溫柔的勸導,Jasper很快便冷靜了下來,並且和爸爸一起搞衛生。

孩子耍脾氣時,我們總是忍不住發怒,結局就是,孩子傷心,媽媽自責。

然而,一時的威嚴和怒火對教育毫無意義,威逼孩子聽話,只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問題。

孩子的心靈就像荷葉上的露珠一樣脆弱,需要我們去溫柔呵護。

軟綿綿的話語,讓自己熄火,讓孩子聽話,這是聲音低一度的魔力。

04

實在忍不住吼孩子?或許你可以試試這麼做

你可能會說,我也不想吼孩子,可是就是忍不住,怎麼辦?

身為人母,必須要做很多重複性、缺少價值感的瑣碎工作,有些媽媽會患上「慢性疲勞症候群」,這個症症狀的表現之一,就是對著孩子大吼大叫。

一個母親的「慢性疲勞綜合症」常常會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能量漸漸耗盡,身體疲憊。

每天忙得像個陀螺一樣,工作永遠不停歇,而且得不到身邊人的支持。

第二階段,人格解體,情感疏離。

因為極度疲倦,損害了媽媽「愛的能力」,她覺得自己的工作就像機器一樣,無法感受到和孩子的「感情」。

第三階段:易怒,情緒失控,忍不住打罵孩子,和丈夫吵架。

這個階段媽媽的情緒會反覆,可能對自己失望,但又控制不了自己。

這裡有一個表,媽媽可以自查一下。

如果覺得自己出現了以上問題,一定要調整自己的心態。

首先,不要想著當完美母親,只做世界上最愛孩子的那個人。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天生會做母親。

媽媽也是在孩子出生後一邊學一邊做,要容忍自己會犯錯,也要容忍別人犯錯。

其次,可以將孩子交給孩子爸爸或者別的親人幫忙照看,即便他們照顧的方式不如你,也「隨便他」吧。

除了自查自己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改變和孩子溝通的方式。

尼爾森在《正面管教》中說:

當我們注意維護孩子尊嚴、尊重孩子並且態度堅定時,孩子就會明白,自己的行為無法帶來想要的效果。

孩子做錯事,不要急著發怒,抱抱孩子,等他冷靜,讓他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

等到孩子情緒平穩下來,你再把自己的期望告訴他,他也就更容易接受。

如果忍不住吼了孩子,要記得放下身段,去安撫那個恐懼的孩子。

雖然我們都說要做一個慈母,和孩子相親相愛,奈何,在親子教育中,稍不留神,就處成了塑料母子(母女)情。

一旦我們大聲吼了孩子,請記得給自己幾分鐘緩和時間,待到情緒平復後,蹲下來,試著去抱抱你的孩子,告訴他:

「媽媽雖然吼了你,但媽媽對你的愛一點沒有減少,下一次,媽媽一定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任教時間最長的老師,大人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最大。

遇事暴躁,不冷靜,開口大聲責罵的父母,肯定對孩子的性格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南風效應」:

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

北風吹出了刺骨的冷風,行人因為害怕寒冷,所以裹緊了大衣;

而南風吹出了柔和的微風,行人覺得很溫暖,便解開了大衣。

溫柔的話語,聽起來如沐春風,孩子也能聽得進去。

好好說話,是你可以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鸚鵡為什麼發出吼叫?原來都是因為這幾個原因
    鸚鵡為什麼發出吼叫?原來都是因為這幾個原因。如何進行調整?發出叫聲是動物們與生俱來的能力,鸚鵡也是如此,不論是雛鳥求食、吸引親鳥、吸引異性,甚至是發出危險的警告,叫聲都是它們的「重要語言」和傳訊功。但是在籠養的過程當中,鸚鵡的叫聲就像是雙面劍,如果訓練得當,鸚鵡的叫聲和模仿人的言語,能夠輕而易舉的博得養鳥人的喜愛,但如果是錯誤的發生,則是令人難以忍受,那麼鸚鵡發出這些「吼叫」的原因都是什麼?可以如何的進行調整呢?
  • 哈佛醫學院:長期被吼罵的孩子,大腦受損,影響智商和語言能力
    很多父母都吼罵過自己的孩子,很多孩子都遭受過父母的怒吼以及大聲責罵。父母覺得,對自己的孩子兇一點並無大礙,甚至還可以提高他們的抗壓能力。殊不知,長期被吼罵的孩子大腦容易受到損傷,做一個"不吼不罵"的父母很重要。
  • 媽媽抱怨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神經心理學:是大腦缺乏結構化訓練
    從來聽不到你因為這些事情吼叫孩子。」豆豆媽媽求助。「因為這事生氣也沒用啊,他們的大腦還沒發育成熟,多訓練訓練就好了。」我曾經也常因為這種事情生氣,但後來和心理學的朋友聊過之後,發現孩子的這種「注意力不集中」表現並不是故意的。
  • 自閉症孩子情緒問題嚴重,怎麼辦?
    自閉症孩子由於腦神經系統的局部受損 ,認知有限,語言能力差,因而他們的情緒問題比正常孩子要嚴重得多。自閉症孩子由於認知能力有限,感覺和知覺異常敏感,在受到外界事物的刺激時會產生錯誤的認知,加上本身對自己的情緒缺乏調控能力,因此經常會出現情緒失控問題。
  • 移植幹細胞來源的神經細胞,可修復大腦受損的神經環路
    很多神經系統疾病,包括中風,腦外傷,和神經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和阿爾茲海默病等),都會導致腦內神經元的丟失和神經連接的破壞,進而產生嚴重的神經功能障礙,比如偏癱,運動遲緩,肌肉僵直,學習記憶能力受損等。然而包括人在內的成年哺乳動物大腦神經再生能力十分有限,對於這些神經元丟失導致神經連接破壞和神經功能受損的疾病,臨床上缺乏有效治療措施。
  • 【中國夢·踐行者】曾經聽力嚴重受損,如今考上中國音樂學院
    ——17歲男孩小光用堅持演奏人生的「冰與火之歌」文/圖 金羊網記者 豐西西 通訊員 伍曉丹這個夏天,17歲的高考生小光(化名)離自己的音樂夢想更近了一步——他收到了來自中國音樂學院的錄取通知。
  • 哈佛醫學院:語言暴力改變大腦結構!你的滿目猙獰害孩子懦弱自卑
    畢淑敏在《家問》中有一段文字寫得非常好,她說:在紛亂和醜惡的氣氛中成長的孩子,是偽劣家庭的痛苦產品。他們在家中最先看到並習慣的待人處事經驗,是破碎流離和粗暴殘酷。科學研究證明,吼孩子的行為大部分是遺傳導致 很多家長之所以無法管控住自己的情緒,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往往這種家長在童年也遭遇過類似的經歷,經常被父母吼叫,被打擊,被嘲諷,出現了心理創傷,所以即便知道這樣不好,但也很難改變這種遺留下來的管教方式,會不自主的見這種行為投射到孩子身上。
  • 孩子磨蹭拖沓的原因原來是「腦子笨」,你家孩子是嗎?
    對於家長來說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孩子過於磨蹭拖沓,經常會有這樣的畫面在很多家庭出現:「快先去把作業寫完…」可能一小時過去了,當我們準備去檢查孩子的功課時,才發現他們還沒有打開書包,也不知道在幹些什麼…磨蹭的原因
  • 九歲的孩子挑食特別嚴重,怎麼辦?
    要想解決小孩子挑食特別嚴重的問題,首先要仔細觀察孩子找原因。如果真的只是零食就能吃得八分飽,那麼遇到不對他心思的飯菜,自然就會挑三揀四,不想吃了。但是從孩子喜歡吃雞蛋餅、餃子餡來看,他倒不是零食吃很多,他應該還是比較喜歡這些主食類的飯菜的。
  • 有多少家庭擁有千萬資產?胡潤排行榜出爐,北京家庭數量最多!
    擁有千萬資產的人多不多?我們得看看數據統計,胡潤研究院長期跟蹤中國富人的財富狀況,他們剛剛發布的《胡潤百富2020中國高淨值人群品質生活報告》正好有相關數據。在胡潤的標準中,擁有600萬以上資產的家庭是「富裕家庭」,擁有千萬以上資產的家庭是「高淨值家庭」。
  • 經常挨罵的孩子真的會變笨,學會這3招,讓你的批評如沐春風
    02 經常挨罵的孩子真的會變笨曾看過一段視頻,現在我心裡仍然心有餘悸,並把它長期保存在我的手機裡,不時看一看,警醒自己,千萬不要親手把孩子變成笨蛋。視頻中記錄了一些父母對孩子的責備和辱罵:「你怎麼這麼笨「,」你是豬嗎「……隔著屏幕我都能感受到,被罵時,孩子們的窘迫和不知所措,這些咒罵像一個魔咒一樣,變成真正的刀子,在孩子內心畫出千萬到永不痊癒的傷疤。
  • 孩子經常玩手機有什麼危害?每天超過2小時,可能影響大腦功能
    但是,孩子要是接觸手機的時間過長,尤其是超過兩個小時,那麼就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大腦功能。對孩子而言,長期使用手機,會導致孩子大腦的這四大功能嚴重受到影響:語言能力如果孩子長期沉迷在手機的虛擬世界裡,那麼他們就會大大減少跟外界的接觸。
  • 胃給你發出3個「信號」,千萬別忽略,可能胃以「受損」嚴重
    大部分人都是因為平常飲食習慣不好導致胃黏膜受傷,平常不注意胃部的健康,等到胃損傷到嚴重程度時才後悔莫及。尤其對於有胃病的人,平常更要注意對胃的保護。建議大家參考以下內容,有針對性地採取對胃的保護措施。一、胃給你發出3個「信號」,千萬別忽略,可能胃以「受損」嚴重1、燒心感如果胃不舒服會讓食物反流到口腔,尤其是吃飯之後。因為飲食不規律或食量不恰當等原因造成消化性潰瘍等,燒心感讓人難受。
  • 語境思維——父母的語言,直接塑造著孩子的大腦
    研究表明,這3000萬個單詞的差距,決定了孩子在進入學校之後的學習能力,以及成人之後對世界的認知能力。這個數字的背後,蘊含著一個科學事實:父母的語言,直接塑造著孩子的大腦。2017年,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羅斯高發布了一項他參與的針對中國貧困地區兒童的抽樣調查。他們調研了13萬個兒童和家庭,結論是:兩歲到兩歲半的貧困地區兒童裡,有53%的孩子智力發育低於平均水平。羅斯高認為主要的原因就是監護人不重視跟孩子交流。
  • 孩子經常看手機有啥危害?每天超過這一時間,可能會影響大腦功能
    專家認為,兒童長期接觸電子屏幕(這就包括看電視、玩手機、打遊戲、上網課等),會影響大腦的功能,每天使用時間最好不超過2小時。長期接觸電子屏幕,會影響兒童大腦哪些功能?2、記憶力兒童使用手機時,大腦對電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60%,手機輻射會破壞孩子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從而引起記憶力衰退、睡眠紊亂等健康問題,另外,玩手機會造成睡眠質量下降,睡眠是大腦修復的黃金期,如果兒童每天睡眠不足,其認知能力發展會受阻。
  • 「認錯人」不一定是小事 臉盲症或因大腦受損引起
    原標題:「認錯人」不一定是小事 臉盲症或因大腦受損引起 大多數人在生活中都有認錯人的經歷,這個時候我們經常給自己貼上「臉盲症」的標籤。那麼到底什麼是臉盲症呢?臉盲症真的是個可以用來隨意調侃的無傷大雅的小病嗎? 臉盲症又稱面孔遺忘症,指不能直接歸因於智力功能退化的面孔識別障礙。
  • 成年大腦受損後的自我修復;糖癮的神經生物學基礎
    Zuker課題組在Nature上發表文章The gut–brain axis mediates sugar preference,該研究揭示糖亦可通過腸道與大腦連接的神經途徑 (gut-brain axis) 發揮作用,並激發對糖的攝取,而代糖卻無法激活對糖分子特異性識別的腸道大腦神經途徑。
  • 大腦正中的前額葉皮層受損容易被騙
    大腦正中的前額葉皮層受損容易被騙 時間: 2012-09-20 11:19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智力水平非常高的人,如果大腦正中的前額葉皮層受損,也會成為輕易被騙的受害者。
  • 梁建章:中國普通家庭孩子平均智商、勤勞程度全球前列,中國家庭少...
    如果孩子太多導致來不及興建學校,這個說法或許成立。但過去20年來,中國裁併了大量中小學,原因之一是學齡兒童不斷減少。從1998年到2018年,全國小學在校人數從1.39億減到1.03億。同期農村小學從61萬所銳減到16萬所,城市小學也從3.3萬所減到2.8萬所。這種情況也發生在人口快速增長的一線城市。
  • 奈及利亞母親往女兒頭上噴農藥殺蝨子,致9歲女兒大腦受損死亡
    據punchng網2020年9月4日報導,奈及利亞南部河流州一名母親聽從理髮師的建議,拿農藥往9歲和4歲的女兒頭上噴,想殺死蝨子,不料卻導致9歲的女兒大腦嚴重受損、不治身亡,而4歲的女兒因為及時得到救治倖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