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1日,《第一財經》雜誌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舉辦了第二屆「未來商業秀」,同時發布「2019第一財經年度金字招牌」和「2019年度第一財經新國貨榜樣」。
今年1月,《第一財經》雜誌以全新的形象與大家見面。從CBNweekly到Yi Magazine,變的是形式,不變的是講述商業故事的內核。《第一財經》雜誌的線下大型活動「未來商業秀」也走到了第2年。上百位國內商業領軍人物、獲獎品牌代表以及消費者們來到現場,圍繞前沿商業話題分享見解、碰撞觀點。
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上海第一財經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李蓉
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上海第一財經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李蓉在開場致辭中提到,《第一財經》雜誌成立11年來,始終對商業世界保持著敏銳的洞察。11年來商業社會的討論主題從消費升級變成了消費者升級,中國的消費者早已成長為主動、強大、有創造性的聰明人群。「所以我們一直強調要以消費者的真實調研作為依據,堅持發布純民意的榜單,這是一個重新構建消費者和品牌關係的過程。」
2019年金字招牌榜單揭曉
這是「金字招牌」第11次發布讀者票選的品牌榜單。11年對消費者品牌偏好的記錄,見證了社會消費文化的變遷,看過勢不可擋的新銳品牌迅速隕落,也見過老品牌在轉型與創新中保持長青。品牌在11年中引領消費升級,談論生活方式,尋找下沉市場,走到了現在網際網路的流量時代。
《第一財經》雜誌副總編輯陳銳在主題演講《流量時代的品牌價值》中總結了2019年金字招牌榜單帶給我們的啟示:
· 流量是讓消費者認識品牌的捷徑,但流量只是故事的開始,聰明的品牌要學會如何克制追求流量。
· 消費升級之後,消費者也已經升級。信息更民主,消費者會更精明,判斷更理性。
· 複雜環境下,品牌還需更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 更敏感地把握社會和政治因素。
今年,我們調查了54個品類下的1164個品牌,覆蓋5大消費場景,共回收了4640份有效問卷。由「喜歡指數」和「失望指數」相減而來的「品牌好感度」,是榜單中排名先後的依據。最終,「2019年金字招牌榜單」共評選出了16個「金字招牌」、12個「明星品牌」和8個「新晉星品牌」。
上榜的16個「金字招牌」(按首字母拼音順序排列)是:嗶哩嗶哩、Keep、科顏氏、可口可樂、麥當勞、南方航空、農夫山泉、全家、順豐控股、網易雲音樂、微信、星巴克、養樂多、宜家、優衣庫、雲南白藥。
流量經濟時代,品牌靠什麼吸睛?
新技術能幫助品牌教育市場,也能讓消費者自學成才。消費者不再是被動而弱小的存在,而是正在成為主動而理智的聰明人。在一秒刷新海量信息的電子世界,品牌們紛紛湧向流量窪地,它們不僅要和競品搶佔注意力,還要和眼亮心明的消費者「鬥智鬥勇」。
在首場論壇「一秒一世界」中,蟬聯金字招牌的優衣庫分享了他們的經驗。迅銷集團全球資深副總裁、大中華區首席市場官(CMO)吳品慧做了主題演講《一秒N世界:源自功能的無界生活美學》,「所謂短和長、少和多、一和N的概念,是希望大家從這個角度思考品牌怎麼樣做出自己價值的同時,幫助消費者發現無限可能。」 在優衣庫「服適人生」的理念中,消費者信賴的基礎永遠是產品的品質,還有品牌在每個時間點對顧客的服務;而品牌的終極價值,是通過服裝的力量幫助更多對服裝品質有要求的人,讓更多人理解到商業如何為社會和生活帶來進步。
迅銷集團全球資深副總裁、大中華區首席市場官(CMO)吳品慧
優衣庫在未來商業秀現場的展示
埃森哲亞太非消費品和服務主管、董事Salvatore Lo Presti在主題演講《流動的消費者:數位技術重塑商業》中談到,如何鼓勵消費者持續和品牌互動及消費是當前傳統品牌的關鍵問題。「傳統品牌花了五六十年才創造出來的品牌資產,在新興數位化平臺只花10到15年就能創造出同等或者更高的價值。」要和天生的數位化品牌競爭,傳統品牌需要從單向的管道模式,向平臺模式轉型,把注意力從商品放到消費者身上,而數據是未來消費品賴以生存的要點。
埃森哲亞太非消費品和服務主管、董事總經理Salvatore Lo Presti
《第一財經》雜誌總編輯趙嘉主持了第一場圓桌對話,和資生堂中國事業創新投資室首席周濤聲、森田藥妝中國區總經理林盟欽、戴德梁行中國區商業地產部董事總經理甄仕奇、微信開放平臺零售業務負責人於洪瀟一起,討論除了眼花繚亂的新花樣,品牌怎麼爭奪消費者的時間。
圓桌對話:搶時間,不僅是靠新花樣!
資生堂中國事業創新投資室首席周濤聲認為,現在是碎片化的市場,每個人的需求都不一樣,如何更加貼近消費者,更精準的滿足消費者不同情況下的需求,為消費者提供一個私人定製化的服務和產品是資生堂目前正在做的事,也將是未來行業發展的方向。森田藥妝中國區總經理林盟欽提到,現在不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而是從生產階段就考慮「帶貨」了,老品牌得小心謹慎地向新晉品牌學習。談及如何在實體店實現線下流量的價值,戴德梁行中國區商業地產部董事總經理甄仕奇表示,每個實體商業的關注點都是把人流變成客流,隨著技術不斷打通數據,增強客流黏性、提高客單價並精準地提供服務,是未來實體店鋪要考慮的趨勢。微信開放平臺零售業務負責人於洪瀟則認為,與其考慮流量不如重視連接,當產品有機會和用戶建立溝通,提供有價值的信息,才叫有效的流量。
國潮新賽道,誰主沉浮?
當未來的商業研究者回望2018至2019年,大批國貨的重新走紅會是繞不開的裡程碑。它們走出歷史的封塵,拿出一樣的情懷配方,不一樣的新潮形象,加上新銳大膽的營銷方式,殺進消費者的視線。風潮之下,《第一財經》雜誌向讀者發起「2019年度第一財經新國貨榜樣」評選,選取39個細分品類下逾600個品牌,回收了7048份有效問卷,直接通過對消費者的支持比例排序,挑選出每個細分品類支持率最高的33個品牌,評選為「年度國民新國貨」。
《第一財經》雜誌「金字招牌」主編許詩雨分享主題演講「2019,新國貨誕生」
民族自信、製造業基礎、成熟的經營者以及集體回憶四大紅利,共同促成了這次國貨逆襲。《第一財經》雜誌「金字招牌」主編許詩雨在主題演講「2019,新國貨誕生」中指出,應該更客觀地去評價新國貨今天的成績,「當越來越多消費者開始認可新國貨,我們提出的是『國貨新生』。新既包含了品牌在產品、技術、美感、理念、營銷和商業模式等多方面的更新,也包含了人們觀念的更新,寄託了一種美好的祝願。」
在主題演講《百年品牌的新張力》中,上海家化高級公關傳播總監劉焰認為,面對國際大牌和網紅品牌的挑戰,上海家化的優勢在於文化。上海家化的佰草集、六神、美加淨等品牌中融入了中醫中藥、太極等中國傳統文化,滲透在產品、設計、營銷各個方面。當然傳統文化在當代社會中離不開創新,傳統的美要用最好的科技展現出來。「沒有很好的傳承就沒有更好的創新,所以先把最經典的東西傳承好。」她說。
上海家化高級公關傳播總監劉焰
光明乳業益民一廠總經理李俊龍分享了主題演講《老字號如何變網紅》。這個誕生於1950年的老字號,近年走上了網紅之路。不僅升級光明冰磚等經典產品,集中上市酸奶冰淇淋等新品,更是借力盒馬等外部機構,共同研發網紅產品。此外,光明也沒有錯過品牌跨界營銷的潮流,還運營起自己的IP熊小白,讓老字號也能在年輕人群體中激起聲浪。
光明乳業益民一廠總經理李俊龍
逸仙電商媒體事務副總監曾韻為大家帶來主題演講《新品牌的突圍之路》。定位精準,設計高顏值,完善的供應鏈,以及對網際網路平臺的充分利用是逸仙的突圍秘籍。逸仙電商踏著網際網路的紅利成長壯大,將完美日記推成彩妝界黑馬,曾韻不認為網際網路紅利已經消失,「品牌應該跟隨消費者腳步,甚至引領他們去一些新的消費平臺和社交平臺,讓他們體會到產品的不同優勢。」她還提到,完美日記希望打造成一個長期良性循環的品牌,從產品、服務和場景上來說,線下門店可以與線上體驗互相補全。新零售將是公司未來著力發展的新方向。
逸仙電商媒體事務副總監曾韻
在第一財經總編輯楊宇東的主持下,李寧公司紐約時裝周2018秋冬、2019秋冬首席設計師陳李傑、天圖投資管理合伙人潘攀、北鼎科技創始人張默晗、Manner Coffee創始人韓玉龍在第二場圓桌對話中,從當前的風潮看向國貨的未來之路。
李寧公司設計師陳李傑認為,新國貨是把對年輕人的理解注入產品,再融入他們的生活。而李寧翻紅的關鍵並不在於設計風格,而是轉換成了這樣的思維方式。天圖投資管理合伙人潘攀分析,消費者為新國貨買單的核心動力是產品和供應鏈上的創新,還有鮮明的人群價值觀標籤。北鼎科技創始人張默晗總結道,新國貨的本質是企業能力的提升,這是站在中國出色的製造業基礎之上的。Manner Coffee創始人韓玉龍覺得新國貨的「新」在於貨要夠硬,再加上合理的定價,新國貨的成長是水到渠成的事。
圓桌對話:談國貨,未來之路在何方?
智能和人工,誰讓生活更美好?
最後一場圓桌對話中,上海第一財經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思劼邀請了哈囉出行聯合創始人韓美、普華永道風險及控制合伙人張俊賢、科大訊飛副總裁趙翔、阿里巴巴AI labs天貓精靈IoT數碼行業負責人沈莉莉一起,探尋人工智慧到底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什麼影響。
哈囉出行聯合創始人韓美覺得,雖然現在用戶不太能感知到,但AI在提升哈羅單車運營效益中貢獻頗多。AI在應用上的研究才剛剛開始,未來在出行領域的想像空間很大。普華永道風險及控制合伙人張俊賢認為,人工智慧正走在從量變到質變,從服務C端到服務B端,甚至代替人類做重大決定的道路上。未來人工智慧為國家帶來大量GDP增長,但同時管理者們也開始注意潛在風險。科大訊飛副總裁趙翔向大家普及了AI的計算、感知、認知三種能力,AI在重複勞動領域發展迅速,但機器在安全性和創造性上無法取代人類。從消費者角度出發,阿里巴巴AI labs天貓精靈IoT數碼行業負責人沈莉莉覺得AI帶來的體驗更為自然、順滑,她預測教育是下一個被AI激活的產業。
圓桌對話:有智能,生活就能大不同?
商業世界瞬息萬變,每一次變革都會帶來不明確的挑戰,也隱藏著風口的機遇。消費者在成長,品牌也無法墨守成規。正如11年消費者的選擇所證明的,個性鮮明但擁抱變化,產品至上但不失消費體驗的品牌,正在衝頂「金字招牌」,也有機會如國貨回潮。而《第一財經》雜誌·未來商業秀也將以有趣的創意、豐富的想像力,繼續探索這個明亮的商業世界。
「金字招牌」是《第一財經》雜誌旗下獨立運營的項目,通過觀察和記錄全球優質品牌背後的商業創新模式、洞察中國年輕消費者品牌偏好及生活方式的變化,助力中國市場誕生更多的金字招牌。主要關注大消費行業,包括餐飲、美妝、日用、家居、服裝、時尚、零售。
金字招牌評選是「金字招牌」從2009年發起的年度大型消費者調查活動,通過直觀的調研數據了解消費者對於品牌的偏好,並於每年下半年發布當年的金字招牌總榜。
《第一財經》雜誌是由每月出版的紙刊、新媒體、垂直項目和落地活動等產品組成的內容品牌,隸屬於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SMG)旗下上海第一財經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以「探索明亮的商業世界」為宗旨,旨在為全中國的公司人提供深度、生動、有趣、前沿的商業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