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擴散以來,人們在關注最新的疫情消息時,由於共情能力容易產生緊張焦慮等情緒。最近,各地及時開通心理援助熱線,幫助人們排解負面情緒。在國家衛健委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建議公眾可以嘗試「腹式呼吸、正念冥想」等方法,以調節自身情緒。
《正念冥想——安撫身心的自我調節法》一文,正是在疫情發生的大背景下,針對人們的焦慮情緒而創作的科普文章。此文系統地介紹了心理學領域正念冥想的相關概念與練習方法,希望幫助人們安撫身心,進行有效的心理防護。此文的作者是杭州學軍中學傑出校友朱濱博士。
校友簡介
朱濱,杭州人,2004年畢業於杭州學軍中學,大學本科、碩士就讀於中國傳媒大學,博士階段在瑞典皇家理工學院(KTH)從事人機互動設計和健康科技的相關研究,發明輔助正念和呼吸冥想的科技裝置,應用於針對工作環境的呼吸減壓課程中。其科研成果在計算機互動設計和醫學健康信息領域的重要期刊和會議發表,獲得由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IVA)授予的百名數字科技學者獎。
在瑞典皇家理工學院讀博士期間,較大的科研壓力促使朱濱校友開始嘗試研究緩解壓力的方法。也是在這時,她首次接觸到「正念冥想」並堅持練習至今。
在長期的親身實驗後,她感受到「正念冥想」的神奇力量和給自己的身心改變,就決定將其與現代科技手段相結合進行推廣。結合結合人機互動設計專業背景,她研發輔助正念和呼吸冥想的智能生理傳感裝置,並設計針對辦公環境的壓力預防課程,現在已在瑞典的企業和壓力人群中試用和推廣。
未來,朱濱校友希望自己的科研成果也能在工作節奏較快、強度較大的祖國得到應用,幫助更多的壓力人群。
朱濱校友在博士期間設計研發的智能心率呼吸交互裝置,輔助正念減壓
在疫情影響波及較廣的當下,人們可能會感到焦慮和緊張。因為學業問題,中學生可能會產生焦慮心理。對此,朱濱校友建議大家學習一些正念的方法。例如,大家可以進行「呼吸法「的入門練習:如有思緒在大腦裡飄過時,馬上能覺察到它,然後溫柔地把它帶回到呼吸中,反覆練習,全然感受呼吸。大家可以用這種方法調節情緒,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與學業。她說:「正念是一種專注於當下的狀態,用平靜穩定的心和自我、周圍世界相處,改變覺察力、專注力和幸福感,對我們日後的生活也會有意想不到的益處。」
朱濱校友用科技裝置為瑞典皇家理工學院師生做呼吸減壓訓練
朱濱校友以健康科技領域的創新在斯德哥爾摩科技節受獎
朱濱校友對母校學軍中學有著深厚感情。1998年到2004年的六年時光中,她見證了由黑色煤渣鋪就的操場到現代化塑膠跑道的變化,也見證了一棟棟嶄新的教學樓拔地而起,而那些有著傳統民族風格的老校舍也成為她腦海中難以割捨的珍貴回憶。
朱濱校友說,中學階段是塑造性格思想、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階段,當時老師的教育教學給她帶來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她清楚地記得初中的三位班主任是葛春暉、婁俏華、孔慧敏老師,以及數學王川玲老師、語文何立勤老師和生物孔永國老師、化學黨建平老師,還有美術戴華傑老師、體育章敏老師等。高中時期的老師,她記得有班主任毛朝亮老師,還有任課教師陳萍老師、任學寶老師、徐小慧老師、徐月明老師、蔣平老師、鄭日鋒老師、楊建忠老師、高勇老師、尹甫興老師、章培勇老師、彭湘萍老師、沈曉恬老師和體育陳琳老師等。
分班前的高一10班集體合影
高三11班畢業照
接受採訪時,朱濱校友回憶了幾位給她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師:「我的一位初中班主任是頗有才華又很有親和力的婁俏華老師,數學老師是很有智慧、很會唱歌的王川玲老師。高中語文老師蔣平老師有一手瀟灑的板書,他提拔我擔任班級的語文課代表,增強了我對文學的熱愛。和毛朝亮老師組成「朝亮月明」組合的徐月明老師,幽默風趣的傅巖老師,我都難以忘懷。鄭日鋒老師經典語錄頗多,我至今還記得一句他的名言:『生命在於運動,數學在於變動。』高勇老師冷峻酷極,當時我的生物成績不錯,可能就是因為自己是他的忠實粉絲…… 」
班主任毛朝亮老師(一排左一)和學生
她說,高中時的班主任是物理教師毛朝亮老師,他專心工作,熱愛教學。毛老師回憶說,朱濱同學在校期間擔任班級文藝委員,認真負責,多才多藝,與同學相處融洽,學習很踏實。朱濱校友回憶,毛老師對班主任工作十分負責,班上有將近五十位學生,他都了如指掌,悉心關懷。「記得有一回晚自習下課後,我和小夥伴們悄悄地去吃牛肉麵,第二天就被他發現,可見他神通廣大、無所不知。」毛老師也指導物理競賽,帶領學生取得過不錯的成績。
在朱濱校友的印象中,毛老師秉持做事緊湊的風格,教學生講究方法和效率,注意勞逸結合。「他要求我們在晚自習中間的休息時間去操場跑步,鍛鍊身體,緩解壓力。在他的影響下,我們11班一直保持著很不錯的成績,更重要的是培養了良好的習慣和積極的人生態度。班級同學人才濟濟,如今在各行各業都很優異。」
朱濱同學隨我校代表團出訪英國(攝於2002年)
杭州學軍中學向來以嚴謹的教風著稱,同時也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與許多國際知名學校有深厚的友誼。朱濱校友坦言,她從中受益良多。高一時,她接待了來自英國的同學,後來被學校選派去英國訪問,住在當時來訪的英國朋友家裡,體驗了當地同齡人的日常生活。這對她日後的留學生活幫助很大,通過這段經歷她不僅深諳了學習英文的重要性,也學會和外國友人的相處之道。
初中時期的朱濱同學是一個文弱害羞的小女生,在全班同學面前說話也會感到害羞。但是到了高中後,三年內她積極參與各類課外活動,獲得很大的成長。如今,她可以熱情大方地在國際會議上做演講,在國外大學為本科生和碩士生上課,給學校和企業舉行培訓減壓課程。她直言這一切都得益於當年在母校的歷練。
朱濱同學主持2003年杭州市成人節成人儀式
朱濱(左二)在我校50周年校慶文藝匯演擔任英文主持
陳萍校長是朱濱同學當年的政治老師,當時負責學生課外活動和學生會工作。朱濱校友特別對陳校長表示了衷心感謝。她說:「陳老師做事很有魄力和想法,工作安排認真細緻,對學生很有親和力,深受學生愛戴。當年我讀高中時,進入學生會並擔任公關部長。每周例會時,陳老師讓我們學生幹部大膽暢想,支持我們組織各種活動。在她的熱情支持和指導下,我主持了一系列文藝活動、讀書會、校慶表演。我在校電視臺擔任主播,在午休時給全校同學播新聞,說說學校的大事小事。我還發起設計校服活動,鼓勵有設計夢想的同學設計校服,並請來陳琳老師指導大家走臺步,讓同學們閃亮登臺,向全校師生展示自己。」
中學時期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豐富了朱濱校友的記憶,也緩解了學習生活給她帶來的壓力,同時還引導她學會了科學管理時間。今天回望那一段經歷,朱濱校友說:「更有趣的是,當年培養的興趣如同播下的種子,影響到後來的專業選擇和從事的科研工作。」這對她當年選擇中國傳媒大學的數字媒體專業也產生一定影響。十六年前,數字媒體專業是國內剛開設的新興專業,後來很快成為備受關注的學科熱點方向。後來,她獲得研究生保送,得以在中國傳媒大學繼續深造,研究移動網際網路和互動設計。
左圖:朱濱校友在大學期間創作的皮影動畫短片《留影》獲中國國際動漫節「美猴獎」、最佳數字合成獎(攝於2007年)
右圖:朱濱校友的大學本科畢業照(攝於2008年)
最後,她想對學弟學妹們說:「如果再來一遍中學生活,我會看淡分數,更關注習慣培養和能力提升,比如快速學習的能力、專注的能力、抗壓能力、平衡好學習和生活的能力,以及愛自己、學會幸福的能力,讓自己快樂也讓周圍人愉悅的能力。」
來源:杭州學軍中學 組稿:俞純彥 編輯:周仁愛 照片提供:朱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