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師生如何減緩心理壓力

2020-11-23 中國教育新聞網

有讀者反映,本來平靜的生活,讓「新冠肺炎」給打亂了。網絡、電視、手機以及大家的談話,幾乎全都圍繞著這個話題,所以覺得心理壓力非常大。怎麼才能減輕心理壓力,恢復心態平衡?

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恐慌及擔憂是多數人都會有的,可以說是非正常場景下的正常反應,但過度的心理壓力確實會帶來身心損耗,如何才能減輕心理壓力呢?不妨試試以下三步策略:

接納自己的情緒不過度否認。當我們感到痛苦或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時,下意識地就想否認,因為不願接受所以希望它沒有發生,這種否認在心理學上是一種防禦機制。雖然否認在短時間內可以保護自己,但它既不能改變事實也不能解決問題,而且長期下去會越來越惡化,因此不要否認自己的情緒。對負面情緒,不要逃避,試著和自己相處或許能給自己帶來轉機,當我們接納自己的情緒時,有助於從防禦中解脫出來,更有力量表達真實的自己。

適當的情緒隔離,不過度捲入。對民眾來說,宅家就是抗疫,但不代表這段時間僅僅圍繞疫情生活。無論是出於對健康的擔優,還是急於恢復對生活的掌控,都會引發我們對疫情的高度關注,在抗疫恐慌與宅家隔離的雙重應激壓力下難免出現焦慮和抑鬱情緒,因此,我們不是不能關注疫情,而是不應該過度關注疫情。如何科學地關注疫情呢?比如,可以每天定時關注新聞,密切注意與自己生活區域相關的信息等,特別是當覺察到自己處在焦慮狀態時,要有意識地選擇關注給自己帶來確定感、正能量的信息,適度保持情緒隔離是照顧自己的重要方式。

發展積極有益的生活,不過度要求。在以往的生活中,學生可能會高效率地學習,職場人士在工作崗位上有效地應對工作。但疫情期間,在線上課、居家辦公時,可能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工作效率下降的現象,家人也會因為共同宅家互動頻繁,而出現摩擦矛盾,產生自我挫敗感。疫情時期確實與平常時期不同,出現這種狀況在所難免,大家都應努力適應,而不應該過度要求。

非常時期,自我覺察和自我管理非常重要。首先在時間管理上,任務取向的計劃清單有助於落實;其次在生活節奏上,由於工作和生活沒有場景轉換,因此需要一些儀式感來設定界限;再其次,在家庭時光上,可以在調適居家抗疫給家人帶來親密感的同時給成員各自的空間;最後,儘管各自宅家,但通過網絡仍然可以在親朋好友、同事夥伴之間建立連接和傳遞支持。

(作者單位:北京理工大學)

《中國教育報》2020年05月06日第4版 

相關焦點

  • 疫情期間,高校師生出現心理問題如何幹預?
    【疫情期間,高校師生出現心理問題如何幹預?】過度關注疫情報導、注意力沒法集中、情緒負面幹擾、不自覺地反覆洗手……你也遇到這些「煩心事」嗎?陸軍軍醫大學教授馮正直教給大家一些心理自助和疏導方法,一起學起來。
  • 如何做好疫情期間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以湖南交通職業技術...
    (資料圖)2020年年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簡稱 疫情)在全國迅速蔓延,對於經曆本次事件的人們而言,這同時也是一次重大的社會心理事件。高職院校作為我國高等教育中的一員,師生同樣承受著心理壓力,應當充分認識到心理支持在疫情防控期間的重要性與緊迫性。
  • 疫情期間壓力大 紐西蘭亞裔心理健康問題引關注
    中新網10月8日電 據紐西蘭天維網編譯報導,一個倡議組織呼籲對紐西蘭亞裔社區提出一個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方案。該組織稱,亞裔紐西蘭人的心理健康狀況正在惡化,而新冠肺炎疫情讓這個問題更加嚴重。
  • 疫情下,應積極引入主題商環境場景,疏導心理壓力
    五是不斷尋求新的情感刺激,嘗試新的高峰體驗心理。一旦失敗,會出現極度自卑劣等感,消極頹廢。2,新冠病毒疫情的次生壓力分析新冠病毒疫情是一種突發社會壓力,與海嘯、地震有類似的特點,但是由於疫情持續的時間更長、防控難度更大,所以又有獨特的威脅。
  • 杭州學軍中學傑出校友朱濱博士:疫情期間,如何用減輕壓力和焦慮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擴散以來,人們在關注最新的疫情消息時,由於共情能力容易產生緊張焦慮等情緒。最近,各地及時開通心理援助熱線,幫助人們排解負面情緒。在國家衛健委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建議公眾可以嘗試「腹式呼吸、正念冥想」等方法,以調節自身情緒。
  • 日本研究:疫情期間東京周邊CO2濃度的增速減緩
    日本研究:疫情期間東京周邊CO2濃度的增速減緩(圖片來源:朝日新聞網站) 人民網東京6月28日電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近日公布了一項數據:溫室氣體觀測技術衛星「ibuki」的觀測結果顯示,雖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CO2)的濃度不斷增加,但在今年1月-4月期間,東京周邊CO2濃度的增速卻有所減緩。
  • 寒假校園疫情防控 粵對港澳臺及外籍師生一視同仁
    中新網廣州1月8日電 (記者 程景偉)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8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廣東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邱克楠稱,要求廣東各高校引導港澳臺籍及外籍師生,留在校內或境內非高風險地區的家中過寒假過春節,減少流動,減少感染風險,一起努力降低春季開學的防控壓力。
  • 東華理工大學在疫情防控形勢下積極建構「三三三」心理育人新模式
    中國教育在線訊  東華理工大學在疫情防控形勢下,積極構建「三三三」心理育人新模式。率先在省內開通疫情心理輔導熱線,參與志願心理援助服務300餘名師生,《疫期心理危機幹預工作指南》、系列專題心理微課等惠及全校16個學院、2萬餘名師生……2020年,新模式的多項舉措多次被學習強國、新華社、江西教育電視臺、江西教育網、江西新聞、江西校園網等媒體報導。
  • 怎麼樣才緩解心理壓力?自己如何解決心理壓力?
    也正因如此,知識型勞動力的增加導致市場就業競爭力大,人們就業的壓力不得不增加了許多。不僅在這方面,還有許多方面也如此,家庭,社會,學校等等。人們面對的競爭越來越大,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那麼人們怎麼樣才能緩解心理壓力呢? 1、尋找心理醫生 如果有著長期的心理壓力,那麼尋找心理醫生是最好的選擇。
  • 疫情期間女性壓力爆表,澳洲華人職場媽媽支招減壓
    這位華人職場媽媽說:「新冠疫情無疑對我們的正常生活帶來了巨大的震蕩——不僅是對我們的私人生活,還有我們的工作。」「從家庭教育到工作,這是一段不同尋常、壓力爆表、精疲力竭、愈發焦慮的時期,這是一段超負荷的時期。」
  • 天大心理中心疫期心理援助工作邁上新臺階
    ,已接待來電者28人,均為校外民眾;累計推送114篇疫情期間心理調適的新聞及科普文章,閱讀量達到37750人次;組建了一支一百餘人的疫期心理服務志願者團隊,累計為志願者團隊開展督導126場,共計1194人次參加;邀請國內多名心理熱線幹預專家及危機幹預專家作為師資,共舉辦疫期心理援助專項培訓5場,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心理服務志願者一千七百餘人次參加。
  • 武漢漢陽:多維發力打好「心理牌」
    搭建區校聯動體系為了積極應對疫情壓力,將疫情給師生帶來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漢陽區教育局1月30日成立「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健康維護領導小組」和區級「心理健康維護專業指導小組」,全面部署全區心理教育工作。
  • 昌邑市育新外國語學校《新冠疫情下的初中生心理疏導探究》第二期...
    無論是疫情期間還是疫情之後,教育都面臨一個基本主題,那就是我們需要儘快幫助學生適應後疫情時期的學習模式。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生活常態,對教育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適者生存,與時俱進,是人類的生存法則.後疫情時期,班主任如何抓好班級管理,是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教師作為學校和學生家庭連結的紐帶,學生工作的排頭兵,需在學生出現不良的心理狀態後根據不同的學生特點第一時間作出響應並加以行之有效的解決,幫助學生實現後疫情時期的健康積極的心理建設。
  • 上海交大舉行後疫情時代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會
    7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學後疫情時代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會在閔行校區圖信大樓8樓報告廳舉行,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心理諮詢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李焰,副主任委員馬建青、桑志芹、黃晞建,委員李樺,上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中心主任李正雲、上海高校心理諮詢協會會長陳增堂、復旦大學心理諮詢中心主任劉明波、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副院長李春波等多名知名心理專家與會研討
  • 疫情被封閉的師生這些天過得怎麼樣?
    疫情被封閉的師生這些天過得怎麼樣?全市封閉管理三天後,又增加了七天,大部分居民都在家裡,但是有些寄宿制學校的師生卻被封閉在了學校,這幾天他們是怎麼過得呢?石家莊市教育局發布了相關通知,要加強留校師生管理,不允許串班和聚集。通知裡還說明了要合理安排教育工作,除了學生的日常課業,還要組織學生開展一些文體活動,同時還會做好留校師生的心理疏導工作。
  • 疫情期間如何做好來華留學生服務
    當前,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重新思考留學生管理工作不僅是高等院校實施國際化戰略的關鍵要素,也是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助推器。保障來華留學生群體疫情防控成效需要有制可依。首先,因勢利導擬定一套科學、可行、完整的管理制度或規劃,便於各大院校做好重大疫情期間留學生管理工作,確保在一系列疫情防控舉措下留學生在華期間的交流合作無障礙,學習發展有保障,增強文化認同與重大疫情期間環境適應性。
  • 打開連線疫情一線新方式,上海交通大學舉辦疫情防控期間國際科研...
    2月28日晚21時,4位專家坐在上海交通大學的一間會議室裡,正參加著一場相距11000多公裡的國際科研合作會議,這場特別的國際科研合作「雲會議」是交大首個在此次疫情防控期間召開的跨國學術研討會上海交通大學、密西根大學、埃默裡大學的科研人員正在通過視頻會議探討「新冠疫情對師生及醫護人群的情緒影響及心理支持體系建設」研究。抗「疫」無國界,打開國際科研合作新形式這次意義特殊的國際會議,緣起於2016年三方的合作。
  • 兩會代表委員:把疫情期間應急舉措變為教育改革的契機
    這為疫情期間如此大規模的線上教學能做到網絡順暢,提供了重要的部級協調機制。今年是《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的收官之年,又經歷了疫情的考驗和推動,我們相信:一個與國家教育現代化發展目標相適應的教育信息化體系正在加速形成!用教育教學內容方式的不斷優化服務於教育目的的實現新冠肺炎疫情是整個人類的災難,教育如何化危為機?
  • 上海交通大學「後疫情時代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會」在滬召開
    上海交通大學「後疫情時代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會」在滬召開 2020年07月30日 14:14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查建國 夏立 陳鍊 字號 內容摘要:
  • 應對疫情企業機關單位心理建設手冊
    九、有員工不配合健康管理措施(如不按要求戴口罩等),如何處理?十、基層管理者如何識別有心理風險的員工?十一、疫情期間,如何在單位進行心理調適,開展適宜的團隊建設活動?十二、擔心今年業績受影響,如何面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