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超主演的《銀河補習班》上映以來刷爆全網,影片講述了一對父子動人的逆襲故事。
在「馬皓文」這個父親的世界裡,兒子是舉足輕重的,在迎接火炬這一歷史性時刻前,還在為兒子做地球儀。出獄後,發現兒子成了一枚學渣,他陪伴、信任、鼓勵、引導著兒子一步步逆襲成為學霸,並最終實現自己太空人的夢想。
看完是不是覺得很神奇,神奇到很多人不相信,「年級墊底的學渣,到學期末,年級前十」,這是「馬皓文」這位父親對教導主任的承諾,在所有觀眾等待「馬皓文」放大招時,看到的卻是一套套理論,扔掉了作業,放飛自我,出去旅遊等等不可思議的舉措。這麼不走尋常路的操作,也難怪有人會覺得這只是碗雞湯。
但是作為父母,我們再深入探究下「馬皓文」幫助兒子成功逆襲的這條道路,會發現所有的不可思議皆是有跡可循,所有的不走尋常路都是萬變不離其宗。
1. 重塑自信:「你是地球上最聰明的孩子」
愛迪生曾說過:「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馬皓文銀河補習班第一講便是幫助兒子拿回那份遺失的自信。
馬皓文出獄時,兒子馬飛已經處於自我放棄的狀態了,馬皓文和教導主任立下賭約後,馬飛喪氣地對爸爸說他不行,「老師說我缺根弦,說我笨,我考不進年級前十的」。
但馬皓文堅定地對兒子說,「你是這個地球上,最聰明的孩子」。他不止一次對馬飛和馬飛的媽媽說:「我兒子一點也不笨。」
當馬飛從倒數第一名考到倒數第五名,馬皓文將這一點點的進步都看在眼裡,不吝對馬飛的誇獎,稱馬飛為「我的天才兒子」。更難能可貴的是,馬皓文對馬飛的鼓勵,充滿信任和堅定,看著兒子時眼神是有光的,而不是虛假的敷衍浮誇,兒子能從他的眼神和語氣裡看到信任、汲取力量,重新建立自信。
心理學研究證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和家長的教育及成長環境所帶來的影響密不可分。父母在青春期幫助孩子建立充分的自我認同,接受並欣賞自己的孩子,才能幫助孩子建立起有效的自尊和自信。
父母的鼓勵和信任,對孩子自信心的建立非常重要,有時候父母一句簡單的「我相信你是最棒的」,勝過千言萬語,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治癒一生的良藥。
2. 追逐夢想:「你有沒有想過長大要幹什麼」
人們常說,最貧的是無才,最賤的是無志。大雁如果心裡沒裝有藍天,那麼它就不會翱翔天空,它就只是一隻會走路的鴨子。所以,人不可沒有夢想。
馬皓文問兒子,「你有沒有想過長大要幹什麼」,馬飛回答:「考清華北大啊,媽媽說的」。
馬皓文告訴兒子:「清華北大不是目的,而是過程。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如果連箭靶子都找不到,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
在父親馬皓文引導下,馬飛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夢想,並積極不斷地為之努力。當教導主任求馬飛放棄飛行員面試,參加高考讓學校重獲昔日榮耀時,馬飛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他說:「爸爸告訴我人一定要做自己喜歡的事」。
周星馳有句經典臺詞:「一個人如果沒有夢想,那跟鹹魚有什麼分別?」。
不管你卑微或偉大,不管你貧窮或富貴,不管聰慧或愚鈍,與身份無關,與金錢無關,與能力無關。人,只要活著就應該有夢想,夢想是一個人的力量源泉。
追逐自己的夢想,做自己喜歡的事,這是馬皓文銀河補習班第二講,找到源動力,找到目標,找到學習的力量源泉。
3.崇尚知識: 「知識的力量」
英國著名的哲學家培根說過「知識就是力量」。
影片中父親馬皓文現身說法,向兒子展示了知識的力量,知識的運用:一根40米長水管,一隻記號表,兩分鐘,搞定爆破點。他對馬飛說,「這是物理的連通器原理」。而這一知識的運用,兩分鐘讓他們收穫當時急需的800塊錢。
有這麼一句話:人沒有錢財不算貧窮,沒有學問才是真正的貧窮。
看到父親的舉動,馬飛的眼裡是有光的,心靈是震撼的,也許他從來沒想過學習書本上那些知識有什麼用,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為了考試而學習。但現在他知道原來知識的學習真的是可以轉化為生活的力量的。
很多孩子一直到上了大學,還以為學習的知識只是用來考上大學的,死記硬背了很多,學習得很痛苦。如果父母能像馬皓文一樣,用行動展示知識的運用,實踐告訴孩子你學習的知識真的是有能量的,讓孩子看到生活中充滿著知識的運用、知識的果實,孩子是不是學習更有動力呢?
都說知識是登上成功頂峰的墊腳石,是通往成功最現實的力量,而獲取知識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學習,所以獲得知識、運用知識是學習的直接動力,這是馬皓文銀河補習班第三講,讓兒子親眼見證知識的力量,從而崇尚知識,懂得學以致用。
4. 獨立思考:「只要腦子一直想,你就能做到地球上任何一件事」
拿破崙希爾曾說過:「獨立的思考可以拯救一個人的命運。」
在影片中,有這樣一個場景收割了無數淚水,馬皓文站在堤壩上,面對兇猛的洪水,不顧一切地用喇叭對不確定是否活著的兒子喊:
「看看你的周圍有什麼!想辦法,動你的腦子,你能出來,你能出來!」
「保持腦子一直想,一直轉,你就能想到辦法!」這是馬皓文常常對馬飛說的一句話。正是這句話在關鍵時候救了馬飛一命,他用門板和床單做了一個木筏,幫助自己逃出了洪水淹沒的房子。
英國劍橋大學迪博諾教授說:「一個人很聰明或智商很高,只說明他很有創造的潛力,但不能代表他很會思考。智力和思考的關係,好比一輛汽車和司機駕駛技術的關係,你可能擁有一輛很好的汽車,但如果駕駛技術不好,同樣不能把車開好。相反,你儘管開的是一輛舊車,但駕駛技術很好的話,照樣可以把車開好。很顯然,智商高和會思考之間畫了不等號。」 所以,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對每個孩子都很重要。
事實上,獨立思考能力強的孩子,學習成績往往也更好。因為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強,就意味著他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更強。孩子通過自己獨立思考得出的結論、知識,他自己學習、記憶的效果自然也更深刻。
反之,如果一個孩子沒有獨立思考,他也就不會擁有獨立的人格,只能是別人讓他去做什麼,他就做什麼 , 被動學習、被動工作、被動做事。試想,這樣的人,能有成功的一生嗎?很難。
學會不讓孩子做一個「聽話」的孩子,用「啟發式提問」引導孩子積極思考,帶著孩子一起玩「找辦法」遊戲,遇事多與孩子協商,鼓勵孩子多提出解決方案,讚美孩子的獨立思考行為。讓孩子學會學習方法,掌握學習技巧,培養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才是一個讓孩子受益終生的財富。
正如馬皓文所說的,「我希望他學的不只是知識,還有思想,還有方法」。這是馬皓文銀河補習班第四講,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能力。
5. 培養逆商:「爸爸,像你一樣,永不認輸」
逆商AQ是成功之路上至關重要的一個新概念,它和IQ、EQ並稱3Q,成為人們獲取成功必備的不二法寶,有專家斷言,100%的成功=20%的IQ+80%的EQ和AQ。
這部影片不只是兒子馬飛的逆襲,也是父親馬皓文的逆襲之路。馬皓文出獄後,因大橋坍塌事件找不到工作,被鄰居責罵圍堵,但他還是堅定地對自己對馬飛說,「我永遠不認輸」。
兒子馬飛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在紙條上寫了這樣一行字:爸爸,像你一樣,永不認輸。他確實也做到了,宇宙飛船出現故障,回不了地球時,他沒有認輸,毅然出艙維修,成功返航。
反觀影片中有這樣一幕,曾是學校驕傲的教導主任的兒子在大學後的一次考試失利後跳樓至瘋癲,令很多人唏噓不已,閻主任這樣的父親把兒子培養成了省高考狀元,卻忽略了逆商的培養,遇到挫折不堪一擊。
再觀我們生活中,一到考試季總能爆出哪裡哪裡孩子跳樓的新聞,很多父母不禁問,「現在的孩子怎麼了?」其實不是孩子怎麼了,而是我們父母沒有從小培養孩子的逆商。
巴頓將軍說:衡量一個人的成功標誌,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彈力。
逆商高的人,最後往往能通往理想的彼岸。
教會孩子生存能力,磨鍊孩子忍耐力和自制力,拓寬孩子的視野,讓他們知道挫折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道彩虹,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質,即使日後遭遇風雨也會迎面而上。這是馬皓文銀河補習班第五講,孩子逆商的培養。
自信是基石、夢想是源動力、知識是階梯、獨立思考是必備素質、逆商是續航動力,細思極喜,原來如此,不得不說這真是一套完整的成功教育體系,成功所需要的重要因素都在這裡了,現在不難理解影片中馬皓文為何能幫助兒子馬飛從學渣成功逆襲成學霸。
《人民日報》曾提出家長分五層:第一層次:捨得為孩子花錢。第二層次:捨得為孩子花時間。第三層次:家長開始思考教育的目標問題。第四層次:家長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第五層次:鼓勵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並以身作則。
馬皓文這樣的父親無疑是在最高層,為人父母的我們到達哪一層了呢?
沒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孩子成長,父母也需要成長。如果以前我們做得不好,也對孩子說句:「對不起孩子,爸爸/媽媽也是第一次學會當爸爸/媽媽,所以爸爸/媽媽也會犯錯誤」。
願所有父母,都能像馬皓文一樣真正用心陪伴孩子,幫助孩子重塑自信、找到夢想、崇尚和運用知識、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和面對挫折的能力。
因為,孩子是父母一生中最大的投資,想要「高回報」,做到「高投入」。
作者:蘭言,80後職場寶媽,一邊修行學習伴娃成長,一邊打怪升級追逐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