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名校故事:那些指引你前行的校訓校歌

2021-01-09 荔枝網新聞

  荔枝新聞專稿(文/南瓜醬)

  又是一年開學季。

  秦淮河畔,金陵古都——南京迎來了第一批00後大學生。「創新名城,因為有你更精彩」2018級大學新生開學季系列活動正在開啟。9月29日,2018級大學新生開學典禮活動將在南京大學仙林校區舉辦。

  在這座高校雲集的城市,每所大學都有它自己的辦學特色。新生對於學校的了解,校訓、校徽、校歌必不可少,它們是一所高校歷史的高度凝結。

  穿越時間的長廊,當年辦學的先人們執著追求的是什麼?我們且從各大高校的校徽校訓來管中窺豹。

  小編盤點高校校徽時發現,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南京工業大學等多所高校的創校時間都是1902年

  1902年,發生了什麼?

  1902年,清廷頒布《欽定學堂章程》,將學校教育分為初等、中等和高等三等七級,形成了較為完備和系統的教育制度。

  時任兩江總督劉坤一邀請多名江蘇學者商議興辦學堂事宜,達成共識——開辦高等師範學堂,不僅可以為各級學堂培育師資,而且「更可比辦高等學堂經費減省一半」,並上奏清廷《籌辦學堂情形折》等。 劉坤一病逝後,其繼任者李有棻、張之洞對辦「師範學堂」作出了詳細具體的規劃,決定在兩江總督署江寧(即南京)籌建三江師範學堂(1902~1906)。


(圖為兩江師範學堂)

  此後,校名歷經兩江師範學堂(1906~1911)、南京高等師範學校(1914~1921)、國立東南大學(1921~1927)、國立第四中山大學(1927)、國立江蘇大學(1927)、國立中央大學(1928~1949)等多次變遷。1949年,由民國時期中國最高學府「國立中央大學」易名「國立南京大學」,1950年徑稱「南京大學」。

  同段時間,南京兩所教會大學的發展也值得關注。一所是美國基督教會創建的金陵大學,始建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當時社會評價為「中國最好的教會大學」;另一所是美國教會美北長老會、美以美會、監理會、美北浸禮會和基督會於民國二年(1913年)在南京成立的中國第一所女子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1951年,金陵女子文理學院與金陵大學合併,改建為公立金陵大學


(圖為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內的女學生們)

  時間就這樣來到了1952年7月,全國高校院系調整。

  南京大學保留文、理學院,併入金陵大學文、理學院,校址由四牌樓2號遷至鼓樓原金陵大學校址,成為文理綜合性大學,仍名南京大學

  以原南京大學工學院為主體,併入復旦大學、浙江大學、金陵大學等學校有關系科,在中央大學本部原址建立南京工學院;1988年,學校復更名為東南大學

  以原南京大學、金陵大學有關院係為基礎,在原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校址組建南京師範學院;1984年更名為南京師範大學

  以金陵大學和原南京大學農學院係為主題,以及浙江大學部分學科,合併成立南京農學院;1984年更名為南京農業大學

  ……

南京大學

  校徽:

  南京大學的校徽沿用中央大學時期的盾形風格。校徽正中為南京市——雪松,寓意南大堅忍不拔的精神。雪松的下方為書圖案及建校時間「1902」字樣。校徽的上方中間部位為由「南京」的藝術字體所組成的圓形圖案,其兩旁各有一隻金陵闢邪神獸(貔貅),是南京的標誌。

  校訓:誠樸雄偉,勵學敦行

  「誠樸雄偉」原是中央大學時期的校訓,是中國近代教育家羅家倫任中大校長時提出的。

  「勵學敦行」是從中國古代前賢名句中選取而來。「勵學」二字在古文中常有出現;「敦行」見於《禮記·曲禮上》:「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

  將「誠樸雄偉」與「勵學敦行」兩句合為一起,既反映了南京大學的優良傳統與特色,又能體現學校辦學的理想追求和實現途徑。八字校訓既各自獨立成意,各有側重,又相互聯繫,渾然一體,涵蓋了教育思想、科學精神、品格修養等各個方面。

  校歌:

  沿用原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時期校歌,創作於1916年前後。該校歌由現代中國音樂界一代宗師李叔同先生制譜,南高師首任校長江謙先生作詞。歌詞如下:

  大哉一誠天下動,

  如鼎三足兮,曰知、曰仁、曰勇。

  千聖會歸兮,集成於孔。

  下開萬代旁萬方兮,一趨兮同。

  踵海西上兮,江東;

  巍巍北極兮,金城之中。

  天開教澤兮,吾道無窮;

  吾願無窮兮,如日方暾。

  想聽南大校歌,請戳↓↓↓

  校慶日:5月20日

  1947年5月20日,寧、滬、蘇、杭地區16所學校6000多學生在南京舉行聯合示威大流行,受到國民黨特警的毆打,重傷19人,輕傷90多人,被捕20多人,這就是震驚全國的「五·二O慘案」。血案發生後,學生運動進一步發展為全國性的「反飢餓、反內戰」運動,社會各界廣泛同情和支持的人民民主運動走向高潮。因為這一天的光榮意義,解放後,南京大學將它定為校慶日。

東南大學

  校徽:

  東南大學校徽標識中間主體部分延續了中央大學時期校徽的倒三角圖形。倒三角形內部為東南大學的標誌性建築四牌樓校區大禮堂。細線為大禮堂輪廓線,中間黑實線為大禮堂正立面愛奧尼亞柱式和山花構圖。內部等腰三角形的下面一角衝破內圓,含「遵守規則又敢於創新」之深意。

  校標的外環和大禮堂為黃色,黃色是中國的傳統色,表明該校校址曾是六朝皇宮內苑和國子監所在地;

  三角形內大禮堂背景為綠色,綠色喻意青年學子風華正茂,代表六朝松歷經千年仍然生機勃勃旺盛生命力,同時表明該校位於長江之濱、玄武湖畔  。

  校訓:止於至善

  「止於至善」典出《禮記·大學》,此篇開篇即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對於「止於至善」四字,孔穎達、朱熹釋、王陽明均有解釋。雖然諸位表達有異,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都是要通過道德修養而達到並保持人類最高的善。 

  校歌:

  東南大學校歌由王步高作詞,印青作曲。是一首以《臨江仙》詞調寫成的歌詞。歌詞如下:

  東攬鐘山紫氣

  北擁揚子銀濤

  六朝松下聽簫韶

  齊梁遺韻在

  太學令名標

  百載文樞江左

  東南輩出英豪

  海涵地負展宏韜

  日新臻化境

  四海領風騷

  想聽東南大學校歌,請戳↓↓↓


        校慶日:6月6日

  1921年6月6日,國立東南大學在上海召開董事會,討論董事會章程,通過《東南大學組織大綱》和編制預算,並一致推薦郭秉文為校長,之後即將6月6日定為校慶日。

南京師範大學

  校徽:

  南京師範大學校徽以學校隨園校區一百號樓的簡化圖形為主體,上部配有橄欖枝和梅花圖案,給人以積極奮發向上的基調。

  校訓:正德厚生 篤學敏行

  這個校訓是南京師範大學百年校慶的時候,通過廣泛徵集,才確定的。提寫校訓的是書法家尉天池。

  正德的解釋為:端正、德行。在一個人或一個企業的各種品行之中,德性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

  《左傳》對「厚生」的解釋是這樣的:「薄徵強,輕賦稅,不奪農時,令民生,計厚,衣食豐足」。對厚生涵義的理解為人生的目的不光是為了自己活著,而是要用自己的智能和能力來幫助他人和社會,這樣不但有益於別人,自己的生命也因之而更加豐滿。

  「篤」的涵義就是敦厚、誠實、忠信的意思。為人要有人品,治學也要有品格,這就是「篤學」,究其意就是老老實實、認認真真的做學問。

  《論語》中曾多次出現敏和行二字。例如:「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等。「敏」即敏捷,「行」同於我們今天所說的「實踐」。所謂「敏行」即勇於實踐,快捷,搶抓機遇,善抓機遇。

  校歌:

  南京師範大學校歌由張培元執筆,顧桐芳作曲。戳視頻欣賞↓↓↓

   校慶日:9月10日

河海大學

(圖為河海工程專門學校1915年校舍)

  奉行「實業救國」、「教育救國」的宗旨,1915年,時任農商總長兼全國水利局總裁的張謇主持創立河海工程專門學校,這是中國第一所專門培養水利技術人才的高等學校,也是河海大學的前身。

  與南京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比鄰而居,河海大學與原南京大學自然也有一段淵源。

  1924年,河海工程專門學校與國立東南大學工科合併成立河海工科大學,後於1927年併入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後更名為國立中央大學、南京大學。

  1952年院系調整時,原南京大學水利系、交通大學水利系、同濟大學土木系水利組、浙江大學土木系水利組以及華東水利專科學校合併成立「華東水利學院」。1985年,恢復傳統校名「河海大學」,鄧小平同志題寫校名。

  校徽:

       

        河海大學校徽中間的「河海」篆字和白底藍字的整體色系是繼承1915年學校創建時期河海工程專門學校的校徽圖樣和色系,選取河海藍為標準色,體現了河海大學具有大江大海的寬廣胸懷和磅礴氣勢,代表了河海大學緣水而生、因水而為、順水而長的水利專業辦學特色。

  校徽外圈是繼承1924年河海工科大學時期校徽外圈的梅花瓣形圖樣,象徵河海大學傲雪凌霜、堅韌不拔的崇高品質,梅花是南京市市花,喻示了學校所在地,同時梅花瓣形圖樣與水波浪圖樣暗合,也喻示了學校的辦學特色。

  校訓:「艱苦樸素、實事求是、嚴格要求、勇於探索」

  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學名譽校長嚴愷教授於1982年提出。

  嚴愷院士曾多次陳述校訓含義:「水利是艱苦的事業,所以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在生活上一定要艱苦樸素。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科學是嚴肅認真的,不能馬虎,所以還要嚴格要求,要有創新精神,才能取得獨特成就。」

  校歌:

  河海大學未確定校歌。原河海工程專門學校校歌由著名文學家劉文海作曲,曲譜散失只留歌詞。歌詞如下:

  鍾靈毓秀石頭城,人才蒸蔚起。河疏湖蓄水利興,工學昌明時。

  橫流浩劫永斷絕,拯救數兆黎。大哉河海奔前程,毋負邦人期。

  普下利物沐群生,智者惟樂水。乘輦山行乘橇泥,祖述神禹績。

  天下有溺猶己溺,此志毋稍馳。大哉河海奔前程,毋負邦人期。

  另有河海大學90周年校慶所作的校園歌曲《水之子》等。

  校慶日:10月27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圖為南航將軍路校區飛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前身是1952年10月以511廠為基礎創建的南京航空工業專科學校,是新中國自己創辦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

  校徽:
       校徽上梅花形狀代表天空,放射線代表陽光或宇宙,重疊的三個線性三角弧形代表著機群,寓示著翱翔於天際。

  校訓:智周萬物 道濟天下

  「智周萬物,道濟天下」語出《周易·繫辭上》:「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周」有通達、完備之義;「道」指規律,引伸為對規律的掌握和運用。

  概言之,此校訓的整體含義是:勤奮探索,不斷拓展知識領域,達到周知萬物的學術境界;樂於奉獻,按規律改造世界,實現經世濟民的遠大理想。

  校歌:志在長空牧群星(調寄《滿江紅》)
       想聽南航校歌,請戳↓↓↓

  明廓翠屏, 擁南航 ,博大精深。

  風行遠, 團結儉樸, 唯實創新,

  效法羲和馭天馬,

  志在長空牧群星。

  越重關, 秉琴心劍膽, 御風行。

  梧桐茂, 鳳凰鳴,

  人才聚, 事業興。

  創一流學府 ,心路鵬程。

  智周萬物惟創造,

  道濟天下展經綸,

  鑄輝煌, 夙志存高遠, 勇攀登! 勇攀登!

 南京郵電大學

  

        南京郵電大學前身最早是1942年創辦於山東濱海抗日民主根據地東甘霖村的「戰時郵務總局幹部訓練班」。這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早期系統培養通信人才的學校之一。

  1945年7月,訓練班擴建為「戰郵」學校,嗣後,一度稱為山東大學郵電專科部及山東郵政專科學校。校址先後輾轉在魯南、臨沂、益都等地。1948年,學校在益都(青州)定名華東郵電學校,1949年8月,學校從山東濟南遷到南京市。

  1958年經國務院批准改建為本科高校,取名南京郵電學院;2005年4月,更名為南京郵電大學。
        校徽:

  南郵也是為數不多校徽採用盾牌造型的學校之一。校徽圖形由漢字「郵、電」和傳統文化中的回紋及象徵著信息、通信的線條等元素綜合變化而來,以回紋和展翅飛翔的鳥寓意著信息、通訊的暢通和學校的傳承、創新、奮進及發展。

  校訓:厚德弘毅 求是篤行

  「厚德」出自《易經•坤卦》,意指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

  「弘毅」,出自《論語•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求是」出自《漢書•河間獻王傳》,意指科學地研究客觀事物的規律,實實在在地辦事。

  「篤行」出自《禮記•中庸》,是為學的最後階段,就是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踐行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

 
(校訓文字由著名書法家尉天池書寫)

  以「厚德、弘毅、求是、篤行」為校訓,「厚德」和「弘毅」是做人、做事、為學的前提,體現了做人、做事、做學問的具體要求,「求是、篤行」反映了做人、做事、為學態度和精神,也體現了國家的教育方針和育人宗旨。

  想聽南郵校歌《望柚子》請戳↓↓↓

  校慶日:4月20日

  中國藥科大學

  中國藥科大學的前身為國立藥學專科學校,始建於1936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由國家創辦的高等藥學學府

  1952年,齊魯大學藥學系和東吳大學藥學專修科併入學校,成立華東藥學院。1956年更名為南京藥學院。1986年與籌建中的南京中藥學院合併,成立中國藥科大學。

       校徽:

  中國藥科大學校徽圖案主體由三個苯環、一個人組成。苯環意為製藥方法,核心是一個人,寓意以人為本的製藥、教學精神。人形圖案還形似字母Y,與「藥」字拼音首字母相同,代指「藥科」特色、藥科大學。

  校訓:精業濟群

  精業濟群原為國立藥學專科學校校訓,中國藥科大學曾改校訓為「嚴謹、求實、團結、創新」,後於2006年70周年校慶之際,恢復建校初期原校訓。

  精業者,專注也,將製藥作為終身的事業,精勤篤行、一以貫之,方可達到濟世救群的最終目標。

  校歌:
       原國立藥學專科學校校歌

  巍巍我校,屹立江東,

  志在起廢振癃。

  古劑改良,新藥求精,

  保健民族任重。

  濟濟多士,藥學專攻,

  存心以仁,任事以誠,

  共同繼續,神農偉業,

  建樹萬世之功。

  戳↓↓↓欣賞中國藥科大學新校歌《再創輝煌》

  校慶日:11月16日

  ……

  校訓、校歌是一所大學精神文化的集中體現。未來四年,甚至更久,由它們指引前行的你,會成為你想成為的樣子嗎?多年以後,哪首歌響起時,會輕輕撥動你的心弦?

  9月29日,新生開學典禮就要召開了。未來已來,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中國高校10大經典校歌:為什麼要上名校,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與此同時,網上也有不少人紛紛曬出自己的校歌。 知乎上也有「哪些大學的校歌很好聽」的大討論。 但是,在大家的留言中,我們看到的絕大多數都是名校生歌以詠志,鮮少有普通高校的學生分享自己的校歌。
  • 【薦讀】中國名校校訓,詩意十足,勵志世人
    校訓往往是一所學校歷史的高度凝結,象徵著該校的精神追求。在選定校訓初,許多高校都喜歡從古代先賢的智慧中汲取力量,「四書五經」與史學經典更是眾多校訓的原始出處。究竟哪些書目在校訓裡更受青睞?此後,這八個字被寫入校規又成為校訓。
  • 那些你所不知道的英國名校校訓究竟有什麼含義?
    大家知道那些古老的英國名校校訓是什麼嗎?它們各自又有怎樣的含義?今天這篇科普貼就帶各位來看一下:你所不知道的英國名校校訓!看看是否有你心儀的大學?由於大部分的學校校訓都採用拉丁文,因此內容也是五花八門,充滿個性。甚至還會造成理解的偏差。
  • 漲姿勢|世界名校百年校訓:偉大不是憑空而來的!
    原標題:漲姿勢|世界名校百年校訓:偉大不是憑空而來的! 校訓是一所學校教風、學風、校風的集中表現,是學校精神文化的核心!你還記得那個曾經熟記的校訓嗎?你知道世界上著名大學的校訓都是什麼嗎?
  • 豫章師範學院推出校訓校風校歌及視覺形象識別系統(VIS)
    近日,豫章師範學院在大學生夢工廠舉行校訓校風校歌及視覺形象識別系統(VIS)新聞發布會。校園精神文化,主要指校訓、校風。主要目的是以優良的校訓、校風引領師生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推動學校精神的形成。賀瑞虎還對校訓「厚德博學、崇真重行」和校風「勤研善思、務實求進」的含義進行了簡要介紹。校園視覺文化,主要指校園文化視覺識別系統(VIS)。
  • 誠信築魂 大雅築夢 哈商大校訓「求真至善修德允能」背後的故事
    「你連做帳都不會,算什麼商大畢業生。」「我不是不會做,是不會做你想要的。哈商大的學生入校就知道校訓是『求真至善、修德允能』,我們的校歌是《誠信歌》,我們被教育做一個誠信的人,怎麼會捨棄誠信。」
  • 這20所名校校訓原來大有來頭,你都知道嗎?
    來看看,這些名校的校訓的出處,你都知道嗎?,也沒有校歌,這一度使大家頗為迷惑,不過,誰說「沒有校訓」就不是好的校訓呢? 8 南京大學 誠樸雄偉 勵學敦行 校訓緣起 到了1949年,中央大學更名為南京大學,並在1952年與金陵大學合併,組成新的南京大學,但是,曾經的精神和期許依然被沿襲了。 除此外,新添的「勵學敦行」則是諸師生集思廣益徵集出的校訓。「勵學」二字源自宋真宗寫的《勵學篇》、「敦行」則見於《禮記·曲禮上》:「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
  • 盤點大學校歌之最丨一首校歌,愛上一所大學
    你會不會因為一首歌而愛上某個學校?你會不會因為一個學校而愛上某首歌?校歌是一所學校精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大學精神、辦學特色和師生共同人格和精神追求的集中表達。各高校校歌都有自己的特點,小編今天帶你以「校歌之最」的視角盤點校歌裡的世界。
  • 盤點中國二十所名校校訓
    盤點中國二十所名校校訓 http://gaokao.eol.cn/  來源:  作者:紅網  2011-10-18  字體:大 中 小   盤點中國二十所名校校訓。
  • 校訓精神激勵我們如何前行
    校訓的歷史悠久,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在嶽麓書院書寫的「忠孝廉節」四個字,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實體校訓;而兩江師範學堂監督(校長)提出的「嚼得草根,做得大事」則被學界視為中國人自己的第一條名副其實的校訓。   縱觀中外名校的許多「校訓」,無一不是彰顯著學校精神的核心和靈魂。
  • 中科大校長侯建國等談校訓:我的大學,我的校訓
    對前者而言,校訓會是他們藏在心底的精神符號,是一縷難以剪斷的母校情結;對後者來說,校訓是一位新鮮的引路人,一個洋溢著青春激情和知識魅力的世界將在他們面前徐徐展開。  以下是6篇大學師生寫校訓的文章。在這裡,你可以讀到校訓來源的故事,看到校訓對一個人的影響,感受大學文化的基因與傳承。
  • 當你累了、困了,猶豫時,就看看世界5大名校校訓
    曾何時,你因為一點困難,想要放棄;曾何時,你不再相信學習的力量。曾何時,你開始懷疑自己,曾何時,你猶豫了,此時此刻,不妨看看5大名校校訓,你會繼續努力的。哈佛大學圖書館1.哈佛大學校訓:此刻打盹,你將做夢
  • 世界名校百年校訓,激勵幾代人的話!
    原標題:世界名校百年校訓,激勵幾代人的話! 化學姐說 huaxue 「距高考還有84天」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世界名校百年校訓》,有沒有感到激動人心呢,這裡有沒有你中意的大學呢
  • 各大學醍醐灌頂的百年校訓,看一遍激勵一遍,名校的靈魂和風骨!
    咱們的同學們在初高中期間努力的學習,就是為了能夠在高考中考一個好分數,這樣才能選擇自己滿意的大學和專業,我國知名的大學有很多,每一所大學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校訓,校訓是一個學校的靈魂,體現了一所學校的辦學傳統,代表著校園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練,是學校歷史和文化的積澱、百年名校的訓言,激勵著一代代人走向成功,
  • 品讀世界名校的勵志校訓
    校訓是廣大師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為準則與道德規範,它既是一個學校辦學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是一所學校教風、學風、校風的集中表現,體現大學文化精神的核心內容。世界名校的校訓更是集大家之所成,指導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才。
  • 世界名校的百年校訓,看一遍激勵一遍!一定給孩子看看!
    來源 | 網絡世界名校,不僅以培養人才著稱,它們的校訓同樣值得關注。搜羅了世界各地的百年名校校訓,和孩子一起來感受這份能量吧!百年的校訓匯聚了百年的智慧,也給了我們極大的啟發,也激發我們朝這些名校奔跑的動力。
  • 為什麼八個字的校訓能數十年如一日風靡全國?
    清華大學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南開大學的校訓「允公允能,日新月異」南京大學的校訓「誠樸雄偉,勵學敦行」哈工大的校訓「規格嚴格,功夫到家」……均是二言八字的魔性標準款此外,四言八字式校訓也是爆款,比如北京大學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同濟大學的「嚴謹、求實、團結、創新」
  • 北大沒有校歌,卻有鴻鵠之志
    30年前那次北大校歌歌詞比賽,共遴選出了包括孔慶東在內的5名優秀獎,以及20名鼓勵獎。孔慶東的歌詞後經著名作曲家王立平譜曲,多次在校廣播臺播放,然而,最終也並未成為校歌。1北大從未有過校歌。孔慶東還記得,北大90校慶校歌徵集的座談會上,師生達成共識:北大的校歌應是自下而上的、被眾人「唱」出來而不是「定」下來的,應當在自然流傳中獲得認可。
  • 「無問西東」是出自清華大學校歌嗎?清華大學校歌歌詞全文
    ­ 「無問西東」一詞,取自清華校歌「立德立言,無問西東」,影片也以清華校歌「西山蒼蒼,東海茫茫……」拉開帷幕。影片中沈光耀說:「我們這個社會從來都不缺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心底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同情」。
  • 高考|中國各大名校的校訓都知道嗎?那它們的英文翻譯又是什麼
    導讀:文章開始前,先問大家一個問題,校訓是什麼?校訓是每一個學校都要遵循的一句話,所以所有的學校都有著自己的校訓。本期學姐給大家帶來了中國各大名校的校訓和它們對應的英文翻譯,以及它們背後的故事,快來看看有沒有你想去的院校的校訓吧!學姐是內蒙古工業大學的,而我們的校訓則是「博學躬行,尚志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