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氣是一種常溫下呈淡黃綠色、具有刺激性氣味的劇毒氣體,那為什麼還要添加到飲用水裡呢?
1、由於氯氣相對比其它消毒劑更加經濟便宜、成本低廉、容易獲得,管理省事,許多大型自來水廠依然沿用液氯進行消毒;
2、自來水本應該是種既衛生又安全的飲用水,但是由於環境汙染,導致水中的細菌等有害物質大量滋生,為了要抑制和殺死水中的細菌,防止大規模的傳染病的發生在水處理過程中加入氯氣;
很多專家說,自來水消毒的餘氯,燒開之後就揮發了,不會有什麼危害。對於這種說法,很少有人細細探究過。
我們嶗泉淨水器的一個代理商,四川內江的邱經理,做事比較認真、較真,他認真的做了各種實驗,發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
從自來水中接的水,放置幾個小時後,餘氯基本沒有了。
燒開放置一晚上,早上測試,餘氯還是存在。
也就是說:燒開之後,餘氯並沒有揮掉,反而更穩定了,不揮發了!
他今天上午又繼續測試,發現:
自來水中的餘氯放置在水杯中,每20分鐘,大約減少一半;
燒開後,無論放多長時間,餘氯都不會有變化。
為此我們的技術人員用了一個下午查找資料,尋找答案,並且聯繫到了一位化學博士進行了探討,得出結論為:
餘氯在水中,大部分是以氯氣(Cl?)存在的,小部分變成了具有殺菌消毒作用的次氯酸(HClO),
但是,加熱之後,氯氣(Cl?)則會變成更穩定的次氯酸(HClO)和氯酸(HClO?),
與水中的鈉、鈣、鎂等離子結合成次氯酸鹽和氯酸鹽,不會再從水中逸出。
所以,自來水從水龍頭放出幾個小時後,水中消毒用的餘氯會自然揮發掉,因為邱經理沒有檢測出來。
燒開之後,變成了更穩定的次氯酸(HClO)和氯酸(HClO?),不會再揮發,無論放置多長時間,都可以檢測出來。
當我們得出這個結論,感覺了一種後怕:
自來水直接燒開喝並不安全,並且危害更大!
自來水加氯消毒的危害,在於會產生消毒副產物。
即:氯氣(Cl?)溶解於水,會生成次氯酸(HClO),次氯酸是強氧化劑,可以殺死細菌病毒,也會把水中的有機物氧化成致癌物(三滷甲烷,四氯化碳等等)。
自來水直接燒開,則會生成更多的次氯酸,與食物(有機物)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更多的致癌物,想想真是太可怕了!
自來水中,沒有太多的有機物,生成的消毒副產物質也有限。如果直接用自來水做飯,意味會生成更多的致癌物!
【怎麼辦呢?】
1、家裡裝一臺能徹底去除餘氯的淨水器,用淨化水做飯;
2、沒有淨水器,自來水放出來後,放置幾個小時,讓氯氣揮發掉再用來做飯,也可以減少餘氯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