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討花蚊「軍團」

2021-02-24 禕生有ni

       坐在車上,飛馳在回老家的路上,一場激烈的「戰爭」浮現在我的腦海……

       國慶節那天,我跟著媽媽回鄉下老家。剛推開門,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牆壁上、天花板上,到處都是黑壓壓的一片。睜大眼睛細看,竟然是龐大的花蚊「軍團」!它們一個個身材魁梧,比一般的蚊子強壯得多,身披黑白相間的盔甲,伸出長腳氣勢洶洶地向我飛來,還發出「嗡嗡」的聲響,好像在說「呦!今天的午餐有著落了,兄弟們,上!」就這樣,一場「戰爭」打響了!

       我躡手躡腳地走進屋裡,環視四周查看敵情。突然,我看到一隻花蚊子懶懶地停在牆壁上,一動不動。我悄悄地靠近它,緊盯目標,高舉雙手,用力一拍。當我得意洋洋地鬆開手時,手心卻是空空的,反而卻被拍得通紅。這時,一陣刺痛從手臂傳來,我扭頭一看,「敵人」不知何時繞到了我的手臂上,狠狠地咬了一口。見我回過頭來,這才溜之大吉。第一回合,我就這樣敗下陣來。

       我氣急敗壞地四處尋找和花蚊「軍團」對戰的武器。這時我看到了廚房角落的蒼蠅拍,我立刻跑了過去,拿起來,心想:不管三七二十一,用起來再說!為了防備「敵人」的偷襲,我全副武裝只露出手和臉,咬牙切齒地重返戰場。剛進臥室,就有「敵軍」向我襲來,它在我的耳旁轉了幾圈,發出「嗡嗡」的叫聲,好像在嘲笑我是它的手下敗將,然後傲慢地停在了門上。我放慢腳步,屏息凝神,握緊拍子,瞄準目標。說時遲那時快,只聽「啪」的一聲,那隻花蚊子就被我消滅了,門上還引出了鮮紅的血跡。第二回合,我終於扳回一局。

       有了這次的經驗,我乘勝追擊,不一會兒「敵軍」傷亡慘重,紛紛落荒而逃。此次徵討「花蚊軍團」的戰鬥,我大獲全勝!

       「下車啦!」媽媽的呼喚聲拉回了我的思緒。我迫不及待地下車、開門,「剿蚊大將軍」在此,「花蚊軍團」我又來啦!

童言無忌,詩情畫禕

相關焦點

  • 埃及文明史:「偉人」龐培徵討海盜
    有資料表明,在徵討海盜的戰役中,共有10,000名海盜被殺,400~800艘船被俘。最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龐培對囚犯的寬大處理,他把其中許多人遷徙到索利附近的港口,並將索利改名為龐貝城。龐培的寬容政策獲得了成功,他在第三次米特裡達梯戰爭中獲得了他們的支持。海盜活動長期困擾著羅馬人,並在其心靈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 合肥網第e時間:「花腳蚊」猖狂,小心傳染登革熱
    合肥網第e時間:「花腳蚊」猖狂,小心傳染登革熱 資訊標籤: 合肥網第e時間
  • 「以蚊治蚊」:滅蚊黑科技的生態難題
    具體來說,在感染了沃爾巴克氏體菌株的蚊子被釋放前,先用機械設備對雌、雄蚊分離,對分離後依然混在雄蚊中的少數雌蚊,用低量射線照射使其絕育,這樣做是為了只讓改造後的雄蚊出徵「情場」。雄蚊不叮人,但「多情」,雌蚊傳播疾病、叮咬人,一生只能交配一次。  當含有沃爾巴克氏體菌株的雄蚊和普通野生雌蚊相遇,四處「留情」後,就會導致雌蚊不育,這稱作「胞質不相容」,從而令野生蚊種「斷子絕孫」。
  • 「以蚊治蚊」:滅蚊黑科技的生態難題
    8月26日,在印度尼西亞開展的世界首個 「以蚊治蚊」的隨機對照試驗初步結果發布:通過釋放經改造攜帶沃爾巴克氏體細菌的蚊子,可以阻斷蚊子對登革熱等病毒的傳播,使當地登革熱的發病機率降低77%。「以蚊治蚊」的三條路徑印尼開展對照試驗的地點是人口40萬的日惹市,試驗團隊將日惹市劃分為24個區域,並隨機選擇12個區域作為改良蚊子釋放地。
  • 木製的傳奇——德哈維蘭「蚊式」戰鬥轟炸機
    德國對「蚊」式恨之入骨,但是沒有能夠有效截擊「蚊」式的飛機,一直到He-219和Me-262的夜間戰鬥型服役後,情況才稍有改觀。為了截擊「蚊」式,德國還專門摹仿「蚊」式的結構,設計了全木結構的FM Ta-154來對抗「蚊」式。德國人對木結構本身並不在行,Ta-154在試飛中結構多次出現破壞,加上生產膠水的工廠被盟軍炸毀,Ta-154未能批生產。
  • 航空製造的「木頭奇蹟」——英國蚊式轟炸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蚊」式轟炸機創造了皇家空軍轟炸機作戰生存率的最佳記錄。」蚊」式飛機是英國人的驕傲,更是充滿了傳奇色彩的一代名機。「蚊」式雖然被稱為轟炸機,但實際上是一架典型的多用途飛機,戰鬥、轟炸、偵查等任務都能獨力承擔,這主要得益於」蚊」式的高速,」蚊」式的最大速度比英國皇家空軍最優秀的「噴火」戰鬥機還要高,這使得」蚊
  • 優雅的「蚊子」,木質的空中傳奇——英國「蚊」式戰鬥轟炸機
    的合(B1/40),並核准正式名稱為「蚊」式。1942年5月30日和31日,第105中隊的四架蚊式B.IV型參加了對科隆的千機轟炸行動。之後,蚊式參加了幾乎每一次夜間轟炸行動。由於它的速度快,基本上可以避免德國截擊戰鬥機的截擊,所以通常做為轟炸機編隊的前導機。在飛臨目標上空後,用燃燒彈在目標區炸出火光,為後續重型轟炸機編隊指示目標。
  • 20世紀初,我國引入食蚊魚治蚊,現在卻泛濫成災吃貨也沒辦法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食蚊魚被引入到了國內。食蚊魚原產於美國,第一次是在1911年,食蚊魚被引入到臺灣,但因路途遙遠,到站後僅有100多尾小魚存活,最後因適應當地氣候,隨即在臺灣泛濫開來。第二次是在1924年,菲律賓贈送了一批食蚊魚,我國隨即在上海進行試養。第三次是1926年,老美又送來一批食蚊魚。然後,然後就沒有國家送來食蚊魚了,因為食蚊魚已經適應我國環境,開了大肆生長。
  • 中大科學家發明「以蚊治蚊」技術領先全球!袁隆平鍾南山紛紛點讚
    該團隊通過共生菌與射線相結合的方法清除蚊媒群體,最終達到阻斷蚊媒疾病傳播的效果。這項「以蚊治蚊」的手法現在全球處於領先水平。昨日,「滅蚊黑科技,中國獨角獸」高峰論壇暨新聞發布會在廣州召開。奚志勇透露,這項技術將逐步推廣運用,將來普通家庭有望像買普通的滅蚊藥一樣來購買他們的產品。
  • 對付登革熱 此蚊來「幫忙」
    該團隊通過共生菌與射線相結合的方法清除蚊媒群體,最終達到阻斷蚊媒疾病傳播的效果。這項「以蚊治蚊」的手法現在全球處於領先水平。昨日,「滅蚊黑科技,中國獨角獸」高峰論壇暨新聞發布會在廣州召開。奚志勇透露,這項技術將逐步推廣運用,將來普通家庭有望像買普通的滅蚊藥一樣來購買他們的產品。
  • 居民區蚊密度0.34居六大場所之首
    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氣溫攀升,蚊蟲甦醒,北京蚊密度監測工作也拉開序幕。本周,北京各類公共場所掛起了四百多盞「小燈」誘捕蚊子,經測算,北京市目前蚊密度為0.26隻/燈·小時,尚未進入蚊密度高峰期。其中,醫院、景區蚊密度較低,居民區蚊密度最高,達0.34。
  • 我國第一個微生物殺蚊劑
    這一舉動雖然在某些國家和地區暫時達到了目的,但帶來了巨大隱患:其一、蚊蟲對殺蟲劑產生了抗性,化學農藥殺蚊不靈了;其二、造成了對環境的嚴重汙染。實施上述計劃的結果,並不能消滅瘧疾。隨後WHO組織多國學者致力於微生物滅蚊的研究,並於1977年國外發現了對蚊蟲毒效很高的蘇雲金芽孢桿菌以色列亞種,進而將此細菌開發出第一個微生物殺蚊劑。
  • 揭秘世界最大蚊子工廠 以蚊治蚊控制登革熱傳播
    據悉,此前,中山大學奚志勇教授研究出「以蚊治蚊」的方法,通過投放攜帶沃爾巴克氏體的「益蚊」使白紋伊蚊的種群密度降低,進而控制登革熱的傳播。  2 按3:1比例飼養雄雌蚊  在確認胚胎長大後的蚊子及其下一代攜帶共生菌,蚊子才能成為種源。胚胎注射後,進入生產車間的「保種」室。該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齊排列的蚊蟲飼養籠,每隻籠子裡均按3:1的比例飼養雌蚊和雄蚊。
  • 養蚊實驗室把蚊子當貴賓"伺候" 為研製殺蟲劑
    在上海有一個地方,有一群人專門與蚊子為伍,他們豢養著最兇猛的蚊子,待蚊子如「上賓」,更是「以身試蚊」,雙手乃至全身被叮咬出無數腫塊,只為探索蚊子不為人知的奧秘,找到最有效的驅蚊方法。他們就是中科院上海市昆蟲博物館研究人員,被稱作「都市養蚊人」。
  • 四川首次發現冬大蚊:冰雪奇蚊現身成都
    趙力在雪地上拍攝冬大蚊。鍾欣攝  中新網成都2月18日電 (記者 安源)記者18日從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獲悉,春節前夕該館科研人員在成都市都江堰龍溪虹口自然保護區考察時在海拔2000米的雪地上意外發現了一類罕見的蚊子——冬大蚊在活動。  據文獻記載,冬大蚊是一個很小的昆蟲類群,全世界只發現過160種。
  • 合肥有群「怪人」 熱衷以身「餵蚊」
    原標題:合肥有群「怪人」 熱衷以身「餵蚊」 據安徽商報報導,最近,合肥市氣溫飆升,蚊子開始活躍起來。對普通人而言,看到蚊子不是直接消滅就是能躲就躲。但在疾控部門,卻有一群「職業捉蚊人」,每到夏天,他們就要開始「捉蚊子」,甚至還要以身做餌通宵熬夜,還會把捉來的蚊子當「寶貝」,帶回實驗室統計出數量、分出種類。
  • 中國「絕育雄蚊」飛向全球防疫前線,「以蚊治蚊」直接有效
    「絕育雄蚊」與自然環境中的雌蚊交配後,所產下的卵無法發育成幼蚊,可以用來抗擊登革熱、寨卡病毒的傳播。  登革熱、寨卡病毒病是廣泛流行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蚊媒傳播疾病。目前,寨卡和登革熱疫苗都還處於研發階段,而依賴化學殺蟲劑的傳統方法容易對生態造成破壞。「蚊子戰士」作為一種新型生物農藥,既能有效抑制蚊媒數量,又不影響環境,得到了世衛組織的認可。
  • 「以蚊滅蚊」|雄蚊感染 雌蚊絕育,新滅蚊技術登上《自然》
    一種滅蚊新方法已經出現——通過雄蚊感染沃爾巴克氏菌與雌蚊絕育相結合,達到「以蚊治蚊」的目的。
  • 元朝對印尼爪哇島的徵討與元朝常勝將軍高興的瓜葛
    揭秘常勝將軍高興的傳奇一生(「元史高興傳」解讀之七)────元朝對印尼爪哇島的徵討與元朝常勝將軍高興的瓜葛吳斌前文介紹了高興將軍在至元二十一年(1284)到至元二十八年(1291)間的情況。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發生了印尼爪哇國王將元朝使臣孟琪的臉上刺字並塗墨侮辱後送回的事件,因此,元朝廷決定對印尼爪哇島進行徵討,在福建駐軍的高興將軍自然難辭此行,我們接著看《元史高興傳》的有關記載:二十九年,復立福建行省,拜右丞。爪哇黥使者孟琪,詔興為平章政事,與史弼、亦黑迷失帥師徵之,賜玉帶、錦衣、甲冑、弓矢、大都良田千畝。三十年春,浮海抵爪哇。
  • 一直以為「食蚊魚」是滅蚊英雄,真相卻如此不堪!
    顧名思義,食蚊魚是喜歡吃蚊子的,當然不是吃成蟲的蚊子,而是幼蟲的蚊子。我們知道蚊子的幼蟲叫孑孓,孑孓必須生長在水裡,而水裡的食蚊魚便是孑孓的剋星。顯然,食蚊魚這個名字,一聽就讓人感到親切,一聽就燃起希望!激動之餘,我馬上帶回家。天台有兩個水缸與幾個大水箱,久不經用。這些積水的地方,自然會有孑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