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秒移動近12.3千米,「熊熊火球」掠過印度洋上空,地球安全了?
而在2020年其實也並非是第1次報導關於太空巖石或小行星墜入地球了,前段時間有巴西、日本都有相關的報導,而在8月,我們地球上空再次出現一顆「熊熊火球」。根據AFP表示,這是有史以來被觀測到的以最近距離掠過地球的小行星,比較幸運的是這顆小行星只是「掠過」地球,而並非是撞擊到了,不然肯定會對地球產生巨大的影響,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個「熊熊火球」的基本情況。
-
每秒移動近12.3千米!「熊熊火球」掠過印度洋上空地球安全了
根據AFP表示,這是有史以來被觀測到的以最近距離掠過地球的小行星,比較幸運的是這顆小行星只是「掠過」地球,而並非是撞擊到了,不然肯定會對地球產生巨大的影響,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個「熊熊火球」的基本情況。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表示,是在北極時間8月16日11:08掠過的,所以這已經是過去式了,大家不用擔心撞擊的問題,該小行星名叫「2020 QG」,直徑約3米至6米,所以不算大,而掠過的區域是位於印度洋南部上空。根據檢測的數據來看,當時它以每秒近12.3千米的速度移動,遠低於對地靜止軌道上通信衛星的移動速度。
-
每秒約12.3公裡,「熊熊火球」掠過印度洋上空,發生了什麼?
在近日,地球上空還出現了一顆熊熊燃燒的火球。印度洋上空——2020 QG。美國宇航局(NASA)在2020年8月16日,發現一顆小行星掠過地球,距離地球非常近,只有2950公裡,這是有史以來觀測到距離地球最近的小行星。
-
巨大「火球」襲來,從印度洋上空2950千米處掠過,有驚無險
儘管地球有太陽系的層層保護,但是地球也經常面臨小行星撞擊,其中有一場非常著名的小行星撞擊事件,給人類帶來了不小的陰影。 該行星被命名為2020 QG,直徑大約為3-6米,據監測的數據顯示,它的移動速度為每秒12.3千米,以非常快的速度向印度洋上空2950千米處靠近,當時有科學家都對此感到擔憂,擔心這顆巨大的「火球」會讓地球小命不保。
-
一顆SUV大小的小行星「低飛」掠過地球,NASA:無害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實習生 蔡志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18日表示,一顆SUV(運動型多用途車)大小的小行星近日從地球上空2950千米處掠過,法媒指出,這是有史以來被觀測到的以最近距離掠過地球的小行星。
-
地球迎來不速之客,低空飛行掠過印度洋,地球安全嗎?
近日,地球上空再次出現一個燃燒的隕石。這顆隕石的運行軌跡和地球十分相近,科學家表示,這顆隕石是目前所發現的和地球相距最近的一顆隕石,但好在這顆隕石只不過是從地球上掠過,是一個匆匆過客,並非是直接撞擊地球,不然,地球又會出現一場災難,那麼這顆小行星的具體情況是怎麼樣的呢?讓我們一起往下看。
-
小行星2020 SW超近距離掠過地球太平洋東南部上空
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ETtoday(吳美依):美國太空總署(NASA)發現的小行星2020 SW於臺灣時間24日晚間7時12分左右,以2.2萬公裡的超近距離,掠過太平洋東南部上空,幸好該天體尺寸較小,並未撞擊地球。
-
這顆小行星有記錄以來最接近地球——NASA直到它擦肩而過才發現它
美國宇航局表示,這顆名為「2020年QG小行星」的太空巖石在南印度洋上空超過了1,830英裡(2950公裡)。一顆汽車大小的小行星比以往任何一顆小行星都更接近地球,但卻沒有撞到地球。美國宇航局稱,這顆名為「小行星2020 QG」的隕石於周日在南印度洋上空掠過1830英裡(2950公裡)。美國航天局表示,如果它確實在撞擊軌道上,它很可能在地球大氣層中解體時變成一個「火球」。
-
有史以來最近小行星已經過地球上空
,一顆大小與運動型多用途車差不多的小行星已經經過地球上空2950公裡處,這是有史以來觀測到的小行星的最近距離。根據公告,這顆名為2020 QG的小行星是一顆掠地近地小行星,屬於阿波羅型小行星。這類小行星的軌道半徑大於地球軌道半徑,而橫越地球軌道的小行星,其中有些非常接近地球,而對我們的地球造成威脅。不過,如果2020 QG與地球相撞,不太可能造成任何損害,因為它將在大氣層中碎裂,在空中變成一個火球或隕石。
-
美國上空再現火球,收到近100起報告,這次又是什麼?
作者:文/虞子期在地球的大氣層上空,我們經常看到了一些「物體」飛過,當然有這裡面包含了隕石,小行星以及人造物體等等,而在12月才開始,美國又出現了一系列關於火球的事件,引發了不少人的熱議。當然在出現之後,猜測的心理也非常的多,畢竟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這個事情到底是什麼。
-
周日,一顆卡車大小的小行星飛速掠過地球
弧形的綠色箭頭代表小行星2020QG,它的軌道由於其周日的近地交會而改變。綠線上的標記表示30分鐘的間隔。你可以看到這顆小行星確實是飛速掠過!它的移動速度約為每秒7.7英裡(12.4千米每小時)或者說27600英裡每小時。由於它自向陽方接近地球,所以當它在世界時04:08飛掠我們時未能被觀測到。天文學家直到六個小時候才觀測到它。這顆天體目前保持了已知的掃過我們最近而沒有撞擊我們的小行星記錄。我們應該為它沒有襲擊我們高興嗎,或者為它沒有被檢測到而憤怒?都不是。
-
2011ES4小行星於今日1時掠過地球
據美國宇航局「NASA"消息稱,一顆具有潛在危險性的2011ES4號小行星將於9月2日掠過地球。其小行星直徑為22米至49米,約一座高樓的大小。行星屬於阿波羅型。外形像「土豆」。小行星與地球之間的距離不到地球與月球距離的三分之一。是近10年來離地球最近的一次行星掠過。
-
周日,一顆卡車大小的小行星飛速掠過地球
弧形的綠色箭頭代表小行星2020QG,它的軌道由於其周日的近地交會而改變。綠線上的標記表示30分鐘的間隔。你可以看到這顆小行星確實是飛速掠過!它的移動速度約為每秒7.7英裡(12.4千米每小時)或者說27600英裡每小時。由於它自向陽方接近地球,所以當它在世界時04:08飛掠我們時未能被觀測到。天文學家直到六個小時候才觀測到它。這顆天體目前保持了已知的掃過我們最近而沒有撞擊我們的小行星記錄。 我們應該為它沒有襲擊我們高興嗎,或者為它沒有被檢測到而憤怒?都不是。
-
這顆小行星掠過了地球的大氣層
在夏威夷莫納羅亞山小行星星際撞擊最終警報系統(ATLAS)進行科研的天文學家們於2020年11月4日探測到了一個新的小行星。在分析了該小行星的運動軌道後,他們意識到它和地球距離最近的日子是在1天前,11月13日,星期五這一天。
-
汽車大的小行星掠過地球,距離僅2950公裡,科學家6小時後才發現
據《每日郵報》報導,一顆體積相當於一輛SUV汽車的小行星,於16日在距離地球約2950公裡外掠過,也是有史以來最接近地球而沒有撞上地球的小行星。值得一提的是,天文學家是在它掠過地球後6個小時才發現它,算是有驚無險。據悉,這顆小行星名為「2020 QG」,其直徑在6英尺(2米)至18英尺(5.5米)之間,介於小型汽車和SUV之間。
-
俄羅斯遭小行星襲擊,日本衛星很厲害,完整記錄撞擊過程
NASA近日證實,去年12月19日,北京時間7時50分前後,一顆10米大小的小行星以32公裡每秒的速度通過大氣層,在俄羅斯堪察加半島附近的白令海上空爆炸,距離地球表面大約25.6公裡。由於小行星在海洋上空爆炸,並未波及到其他人。
-
近地小行星將掠過東南太平洋!NASA稱:大小就像一輛公交車
▲2020 SW一樣大小的小行星在太空中飛行。(圖/網絡圖片)NASA的近地天體中心(CNEO)證實,9月24日晚上7點12分,將有一顆小行星在距離東南太平洋上空約2萬公裡處經過。屆時,這顆小行星距離地球表面的距離將比月球和衛星還要靠近17倍,人們只要用12英寸的望遠鏡就能近距離觀察它。綜合報導,這顆被命名為2020 SW的小行星,直徑估計在4.5米到9米之間,大小就像一輛公交一樣,它將於今晚7點12分最靠近地球。NASA預計,這顆小行星預計將不會對地球產生影響。CNEOS主任卓達斯(Paul W.
-
剛剛,一顆小行星偷偷摸摸掠過地球,被天文學家逮個正著
小行星2020 OY4的發現實際上令天文學家出了一身冷汗,因為當它首次被發現時,小行星2020 OY4與地球的距離非常之近,軌道測算表明,大約幾個小時以後,這個冒失鬼將與地球的距離達到最近,其最近時,兩者之間僅有42000公裡,對於兩個天體來說,這個距離幾乎可以說是擦身而過。
-
隕石撞擊地球的速度為什麼介於11.2千米每秒和72千米每秒之間?
知道了地球上的隕石都是來自太陽系,就能夠計算出隕石到達地球大氣層時的速度,這個速度大約在11.2千米每秒至72千米每秒之間。到這裡有人已經看出來了,11.2千米每秒正是地球的第二宇宙速度,在這裡出現了這個速度是巧合還是必然?這裡不是巧合。
-
地球安全嗎--小行星會不會撞擊地球
1908年,一個來自太空的火球拖著長達800千米的尾巴,在通古斯河谷上空爆炸。這一事件被稱為「通古斯事件」,他被認為是行星撞擊地球引起的。事實上,地球從誕生伊始到現在,不斷受到撞擊。正式由於這些撞擊,地球才會有水、其他生命出現所需的有機物質,從而使地球生命的產生和進化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