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電影作品資源(全集)

2021-01-18 邑人電影院

本文作者:李嘯天

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花落日裔英國籍作家石黑一雄。這一結果有些出人意料,原因之一是石黑一雄在此前的諾獎賠率榜上並未露臉,甚至未進入世界各大媒體的預測範圍。

瑞典學院將其創作母題歸納為「記憶、時間和自我欺騙」,並稱:「石黑一雄的小說以巨大的情感力量,發掘了隱藏在我們與世界聯繫的幻覺之下的深淵。」

日本作家裡大家談得比較多的是村上春樹,而英國籍的作者最近得獎好像偏多了一些。早在90年代,石黑一雄在國內就有介紹,但最近幾年談得不是很多。石黑一雄的作品沒有《挪威的森林》名氣這麼大,但在描寫人和人之間複雜的感情方面他做得特別好,絕對是一流的作家,與奈保爾、拉什迪並稱「英國文壇移民三雄」。

他最有名的作品是1989年獲布克獎的《長日留痕》,這部作品幾乎成為了他的同義詞。石黑一雄也是個音樂方面的大師,對於比較嚴肅的流行音樂非常精通。同時,他還是一名電影編劇。今天,本站就為大家梳理一下他的電影作品。

看電影比讀小說可以更快捷地了解一個作者。嗯,的確是這樣!!

1.《告別有情天》(1993年)

這部電影正改編自石黑一雄最著名的小說《長日留痕》,這部影片由他本人親自擔任編劇,還獲得當年的奧斯卡最佳改編編本的提名。作為一部重量級影片,除此之外,這部影片當年獲得了8項奧斯卡提名,包括最佳影片、影帝、影后、最佳配樂等。主演陣容由安東尼·霍普金斯與艾瑪·湯普森聯合擔綱。這也是兩位奧斯卡得主高峰時期的作品,安東尼·霍普金斯剛剛憑藉《沉默的羔羊》獲得奧斯卡影帝。而艾瑪·湯普森也憑藉《霍華德莊園》剛剛收穫影后。主要配角還包括大帥哥休·格蘭特、老「超人」克里斯多福·裡夫、「瑟後」琳娜·海蒂等。《長日留痕》改編成電影後,激起了英國觀眾對昔日大英帝國的榮光回憶。

史蒂芬斯先生(安東尼·霍普金斯 Anthony Hopkins飾)是一個忠實的僕人,他曾經當過英國著名爵侯的管家。目前正一心一意打理新主人達林頓勳爵的公館,成為這裡的大管家。這裡來了一個女管家基頓(艾瑪·湯普森 Emma Thompson飾),她精明能幹,操持起家務來比史蒂芬斯更靈活,起初史蒂芬斯常常與她有些小矛盾。但是隨著相處日子漸長,善良的基頓還是暗暗打動了史蒂芬斯。儘管基頓一再流露真情,舉手投足間洩露了愛意。但是每到動情關頭,史蒂芬斯都隱忍著自己的情感,對基頓的愛化作一段埋沒在靜默中的故事。基頓忍痛告別這段無果之愛,遠走他鄉嫁為人婦。當時光荏苒,二人再次會面,心裡的愛意仍然說不出口,濃濃思念化作車站道別的一句祝福。2.《別讓我走》(2010)

這同樣是一部改編自石黑一雄小說的電影作品,而且石黑一雄再次親自擔任編劇。劇中演員陣容同樣強大,女主角分別由凱瑞·穆裡根與凱拉·奈特莉擔綱,而男配則是安德魯·加菲爾德。正是憑藉本片,加菲收穫了土星獎的最佳男配,這也是它演藝生涯中很重要的一個獎項。

該片改編自石黑一雄交織現實批判,同時又充滿夢幻迷離美感的克隆題材小說《別讓我走》(又譯《莫失莫忘》)。實際上,早在那隻名叫多利的克隆羊誕生前,對於克隆技術對人類社會的衝擊和改變,人們就有過無數遐想。而在這項技術漸漸被應用後,以其為主題的作品也越來越多,美國導演麥可·貝曾經以一部商業氣息濃厚的《逃出克隆島》講述了一批複製人為生存所作的掙扎。而《別讓我走》再一次以複製人提供器官這樣的主題呈現在觀眾面前,它是一部文藝版的「逃出克隆島」,也是一部關於人類技術與倫理的另類思考。3.《伯爵夫人》 (2005)

這是石黑一雄原創的電影劇本,沒有出版相關小說。該片相對小眾一些,投資不大,體量稍顯不足。美國導演詹姆斯·伊沃裡擅長拍攝屬於「過去」的故事,他執導的《看得見風景的房間》、《霍華德莊園》等影片曾獲得巨大的成功。主演是英倫大帥哥拉爾夫·費因斯,女主角則是娜塔莎·理察森,她也是連姆·尼森的亡妻,兩個人之間擁有一段迴腸盪氣的愛情。其餘配角還包括實力派演員真田廣之、李·佩斯、英達等。

故事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託德(拉爾夫·費因斯 Ralph Fiennes 飾)是一位生活和事業都陷入了瓶頸的外交官,整日混跡於歡場和酒館之間。剛剛來到這裡的時候,託德也有過宏大和高遠的理想,但漸漸失去的視力和複雜的權謀爭鬥讓他無法再在職業的道路上前進下去。在一家夜總會裡,託德結識了名叫索菲亞(娜塔莎·理察森 Natasha Richardson 飾)女子。索菲亞曾是聲名顯赫的伯爵夫人,如今卻淪為豔舞女郎,為了撫養十歲的女兒,她甚至不得不出賣自己的肉體。就是這樣境遇相同的兩人,不斷的相互吸引著。不久之後,日侵華戰爭全面爆發,而此時,託德才發現了自己壓抑已久的對於索菲亞的強烈愛意,這對心心相印的男女最終能否終成眷屬呢?

4.《世界上最悲傷的音樂》 (2003)

這部影片也是石黑一雄的原創劇本,沒有小說做依託。這部影片的體量更小,甚至在網上都無法找到資源。導演蓋伊·馬丁是加拿大人,儘管離好萊塢很近,卻依然堅守在加拿大,出品的多是獨立作品,影響除小圈子外,並不太大。這部影片的女主角伊莎貝拉·羅西裡尼是超級名模,還是義大利導演羅伯託·羅西裡尼與女星英格麗·褒曼之女,但她在電影屆的名氣卻並不夠大。另外一位主演瑪麗亞·德·梅黛洛,儘管名字看起來畢竟陌生,卻是威尼斯影后,還出演過《低俗小說》《梅子雞之味》等作品。這是一部以美國經濟大恐慌時期為背景的諷刺喜劇,伊莎貝拉·羅賽裡尼所飾演的男爵夫人決意舉辦一場全球性的音樂大賽,遴選出全世界最悲傷的音樂,於是墨西哥街頭樂隊、蘇格蘭風笛手、非洲鼓樂團等全部蜂擁而來。加拿大怪胎導演蓋馬汀在多倫多影展首映的最新作品,由《長日將盡》原著石黑一雄編劇,是一部關於欲求、愛戀,還有啤酒的黑色寓言。

5.《別讓我走》(2016)

這是《別讓我走》的劇版,依然改編自石黑一雄的小說,而且他依然擔任了編劇的角色。不多介紹,對日劇感興趣的可以看看。OK。石黑一雄畢竟以創作小說為主,編劇只是業餘的,所以他的電影作品並不到。這裡收集的,已經是最全的,我們保證!

相關焦點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品改編電影(2018-2019)
    2019年10月10日,奧爾加·託卡爾丘克獲得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爾加託卡爾查克(Olga Tokarczuk)從不認為現實是某種穩定或永恆的東西。她在自然與文化,理性與瘋狂,男性與女性,相聚與別離當中,構建她的小說王國。
  • 新晉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阿爾特:我們正在失去無法獲得資金的...
    新晉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阿爾特:我們正在失去無法獲得資金的年輕一代 video 新晉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哈維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部分入選者作品電影改編
    也有了各種的紀念獎項,電影獎,文學獎莫不如是。反觀近幾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都有種跨屆。文學染指電影或音樂領域,19年的諾獎獲得者彼得·漢德克,是德國新浪潮四大將之一的維姆·文德斯鍾愛的改編作家。18年奧地利的奧爾加·託卡丘克的作品,被波蘭女導演阿格涅絲卡·霍蘭 改編《糜骨之壤》。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八部作品出齊 三本換中文譯名
    石黑一雄作品八冊全集封面參考消息網5月16日報導近日,有消息稱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將停發。消息一出,書業、傳媒業均在調侃「今年10月不用加班等消息了!」但好消息是,截至2018年6月,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的八部作品將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全部出齊上架。2017年10月,隨著得獎消息的傳來,該出版社迅速加印了《遠山淡影》《無可慰藉》《浮世畫家》《小夜曲》《被掩埋的巨人》五部作品,並宣布,剛剛購得石黑的另外三部小說版權,正在進行翻譯和編輯的工作。
  • 作品風格古怪、喜歡織毛衣,這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有點「另類」
    新華社維也納10月11日電(天下人物)作品風格古怪、喜歡織毛衣,這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有點「另類」新華社記者趙菲菲瑞典文學院10日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瑞典文學院常任秘書馬茨·馬爾姆稱這位新晉諾獎得主用「富有語言學才能的、有影響力的著作探索了人類經驗的外圍及特異性」。漢德克與中國頗有淵源。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和提名者作品推薦
    [摘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固然是喜事,但配得上諾貝爾文學獎的人,永遠比實際得獎的人多。對喜歡文學、熱愛讀書的人來說,無論獲獎者還是提名者,他們的作品都值得一讀。根據諾貝爾官網消息,2014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為法國作家派屈克·莫迪亞諾。瑞典皇家學院官方網站的數據顯示,今年諾貝爾文學獎有210位提名候選人,其中36位是首次獲提名。歷任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平均年齡為65歲,其中最年輕的獲獎者為46歲。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固然是喜事,但配得上諾貝爾文學獎的人,永遠比實際得獎的人多。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揭曉
    諾貝爾基金會執行長拉爾斯·海肯斯滕此前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12月將不再舉行傳統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頒獎儀式將改為線上舉行。諾貝爾文學獎旨在獎勵在文學領域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之最佳作品者。超7成得主是歐洲人,亞洲作家上榜5位116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中,各洲獲獎人數分布為:歐洲85位、北美洲15位、南美洲6位、亞洲5位、非洲4位、大洋洲1位。也就是說,在歷屆得主中,歐洲人捧走了超過7成的諾貝爾文學獎盃。
  • 書籍自有命運,眾說紛紜下,誰才能成為諾貝爾文學獎最終得主呢?
    那究竟誰才能在即將揭曉的諾獎中,成為諾貝爾文學獎的最終得主呢?每年諾獎臨近開獎之際,西方一些博彩公司都會公布諾獎得主賠率榜單。有時候,從名單上我們也可以猜測當年的諾獎得主。而且有時候這一年的諾獎得主,大多可能是曾經得過許多大獎的作家,而這些大獎的得主或者入圍者,也就是接下來諾獎的候選人。比如中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早在得諾獎之前,莫言便已經獲得諾尼諾國際文學獎得主,並曾經入圍過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最多的國家,為什麼是法國?
    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法國作家們值得一提的是,以上15位得主並不全是作家。比如1927年的得主亨利·柏格森,他是一位法國哲學家,但是其眾多理論,比如綿延的時間觀念、生命哲學、直覺主義等對法國乃至世界文學發展都有深遠影響。法國文學發展史上,眾星閃爍,異彩紛呈。
  • 「英國巴爾扎克」,最年輕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1865-1936),英國小說家、詩人,190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也是至今最年輕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出生於印度孟買,6歲回到英國接受教育,印度風情成為他永恆的創作主題,讓他在英國文壇嶄露頭角。
  • 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回歸 歷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裡你最欣賞哪位
    負責翻譯託卡爾丘克作品《航班》的譯者克羅夫特說:「她獲獎,我感到非常激動,諾獎頒發後,一定有很多新讀者可以發現她精美、強力、細膩的小說和短篇故事。」法國24新聞臺發布報導稱,彼得·漢德克是一位「前衛派」作家,也是一個諾貝爾獎的批評者,曾不止一次地顯示出自己是一個打破常規的人。
  • 李敖:諾貝爾文學獎不給中國人 因有偏見提名不算啥
    日前,本報記者書面採訪了李敖,他談到了自己的作品、臺灣文化、「民國熱」及父子親情等,更談到了眼下正熱的莫言被博彩公司看好、成諾貝爾文學獎熱門人選一事。他在回復的字裡行間中依然不改狂傲不羈的本色,直言諾貝爾文學獎帶有偏見,而提名本身不算啥,最重要的還是看被提名的小說是否有足夠的分量。
  • 2019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曾被評法西斯波蘭女作家成2018年...
    1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及作品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爾加託卡爾丘克從不認為現實是某種穩定或永恆的東西。她在文化對立的張力中建構自己的小說;自然與文化,理性與瘋狂,男性與女性,家庭與疏遠。2008年,Flights獲得了波蘭最高文學獎——耐克獎,並於2015年再次獲獎。2015年,託卡爾丘克獲得了德國-波蘭國際橋梁獎,這是對那些在促進歐洲人民和國家之間的和平、民主發展和相互理解方面取得特殊成就的人的表彰。但她的作品也充滿爭議,波蘭愛國者協會要求撤銷她的榮譽公民身份。
  • 諾貝爾文學獎將頒出「雙黃蛋」 得主會是誰?
    據悉,這一年的文學獎會延至2019年頒發,屆時將會同時揭曉2018年與2019年兩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據悉,停發當年的文學獎不是特例,瑞典文學院歷史上也曾5次推遲頒發文學獎。不過,因性醜聞停發文學獎,瑞典文學院名譽嚴重受損,這在諾貝爾獎歷史上很少見。  2018年的「替代版諾獎」咋回事?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數據分析
    諾貝爾文學獎是當前世界文學(嚴格來說是歐美文學)領域最權威的獎項,是根據諾貝爾的遺囑創立的五個獎項之一。於1901年首次頒獎,截至2019年,共計頒獎112次,共116人獲獎(有4次同時頒給2人,其他均只頒給1人;有2人未領獎,下文計入統計)。
  • 京東圖書:諾貝爾文學獎揭曉後20分鐘獲獎作家作品銷量是前一周600倍
    缺席一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昨日「回歸」!2018年和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下文簡稱「諾獎」)已於北京時間2019年10月10日晚揭曉,兩位得主分別是波蘭女作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和奧地利先鋒劇作家、小說家彼得·漢德克。
  • 諾貝爾文學獎歷屆得主:亞洲作家僅5位 這兩人拒領
    諾貝爾文學獎旨在獎勵在文學領域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之最佳作品者。 超7成得主是歐洲人,亞洲作家上榜5位 116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中,各洲獲獎人數分布為:歐洲85位、北美洲15位、南美洲6位、亞洲5位、非洲4位、大洋洲1位。也就是說,在歷屆得主中,歐洲人捧走了超過7成的諾貝爾文學獎盃。
  • 2019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1901-2017年)歷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及其代表作
    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爾加·託卡爾丘克 Olga Tokarczuk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彼得·漢德克 Peter Handke根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介紹,諾貝爾文學獎由瑞典文學院頒發,是阿爾弗雷德·諾貝爾遺囑中提到的五大獎勵領域之一,他在遺囑中說獎金的一部分應頒給「在文學界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據諾獎官網介紹,首屆諾貝爾文學獎於1901年頒發,得主是法國詩人普律多姆。此外,羅曼·羅蘭、蕭伯納、海明威等著名作家均曾獲得過該獎。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這些諾獎得主寫給孩子的書,看過了嗎?
    小E今天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 下列圖書在淘寶、亞馬遜皆有發售,搜索圖書名稱即可哦~190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塞爾瑪·拉格洛夫塞爾瑪·拉格洛夫真的是非常了不起!她是世界上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女性。如果關注諾貝爾文學獎的爸爸媽媽們會發現,通常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受眾年齡都偏大一些,但大家知道嗎?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我所有小說加起來,不如魯迅一個中篇小說
    2003年,高中階段的語文課本,魯迅作品僅剩兩三篇,刪去了《阿Q正傳》《藥》等;2013年,初中的語文教材刪除了《風箏》,保留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2017年,新版義務教育語文課本,小學階段僅有2篇魯迅作品,初中有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