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內兩次召回,LG化學電池技術遭質疑

2020-12-05 汽車商業評論雜誌

撰文/ 馬曉蕾

編輯/ 錢亞光

設計/ 趙昊然

來源/ Fttimes,作者:Song Jung-a

韓國LG化學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市場份額佔了25%。然而,在過去一個月內,搭載LG化學的電動車發生了兩次因電池起火而導致的大規模召回。

10月17日,現代汽車公司宣布將召回11082輛Kona電動車。11月13日,通用汽車宣布召回68677輛Bolt電動車。這兩起召回事件涉及的車輛使用的都是LG化學的電池,並且召回原因都是車輛電池起火。

這不得不讓人們開始質疑其電池的質量問題,全球最大電池供應商的地位也在搖搖欲墜。截至11月16日周一,LG化學的股價下跌了4%。

一般電動車電池發生起火事件,在調查結果出來之前很難說問題是出在電池供應商身上,還是汽車製造商本身。因為電動車電池中有電芯、電池管理系統和冷卻系統等各種設備,通常情況下,汽車製造商僅從供應商處採購電芯。但是短短一個月內,LG化學生產的電池涉及了兩次召回,即便事故根本原因尚未公布,也很難讓人們不對其產生質疑。

10月30日LG化學公布了將於12月正式剝離電池業務,獨立的電池部門可能會進行IPO為其進一步擴張籌集資金,並被業界視為潛在的熱門股。LG化學預計,到2024年,該業務的年銷售額將超過270億美元。LG化學同時也是特斯拉的電池供應商之一。

通用召回近6.9萬輛Bolt EV

11月13日,通用汽車因火災風險召回了2017-2019年生產的近6.9萬輛Bolt電動車,美國市場佔了約5.1萬輛。

通用汽車表示,這些車輛在充滿電或其電量在接近100%時,後排座椅下方的電池起火。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生了5起電池起火事故,其中有2人因吸入煙霧而受傷。作為短期修復措施,該汽車製造商已經開發了軟體,將車輛充電量限制在90%,並將於11月18日從北美市場開始對Bolt電動車進行軟體更新。

該公司表示,Bolt車主在將車輛帶回經銷商之前,不能再把車停在地庫裡。雖然調查結果尚未公布,但通用汽車認為有可能發生更多火災。

召回的這一批Bolt電動車的電池都是在2016年至2019年期間由韓國LG化學的韓國梧倉工廠生產的。該汽車製造商表示,2019年生產的部分Bolt車型的電池由密西根州的另一家LG化學工廠提供,因此未受影響。LG化學發言人表示正在配合通用汽車的調查。

現代與LG化學交惡轉投其死對頭的懷抱

10月17日,韓國現代汽車宣布由於存在電池起火風險,將在美國和加拿大召回11082輛Kona電動汽車。此次召回範圍包括美國境內2018年8月28日至2020年3月2日期間生產的6707輛Kona電動車的全部車型,以及加拿大市場4375輛Kona電動車。同樣,現代汽車也要求被召回車輛的車主將車停在室外,遠離建築物。

現代汽車表示,在車輛停放時,發生了13起不明原因的電池起火事故。這些起火的汽車使用的是LG化學公司在中國南京工廠生產的電池電芯。

LG化學和現代汽車公司尚未確定起火的原因。現代汽車認為,這些火災與充滿電的鋰離子電池短路有關。他們懷疑車輛所使用的高壓電池生產存在缺陷,這可能是導致火災的原因。召回工作預計將於2020年12月11日開始。

自從現代汽車對Kona電動車發出召回通知後,現代汽車和LG化學關係交惡,開始處於對立狀態,其20年的合作關係岌岌可危。韓國科技通訊社The Elec 11月16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在Kona電池起火召回事件發生後,SK Innovation將可能成為現代汽車的首選電池供應商。

據韓國商業報導,LG化學否認電池起火是由其電池引起的,但現代汽車已經逐漸減少了對LG化學電池的依賴。

SK Innovation一直從捷克諾索維採的工廠向現代汽車供應電池,還在匈牙利開設了一家工廠,該工廠的計劃年產量為9.7GWh。9月份,現代汽車和SK Innovation宣布,將合作開發一個電動汽車電池生態系統,包括電池再利用和回收,並優化電池供應鏈。

據The Elec報導,在2020年7月之前銷售的41600輛Kona電動車中,約有30%安裝了SK Innovation的電池。

「現在,兩家使用LG化學電池的汽車製造商都報告他們的電動車出現了類似的問題,電芯出現問題而不是汽車製造商的電池管理系統出現問題的可能性增加了。」SK Securities的分析師Kim Young-woo說。

SK Innovation與LG化學的競爭一直處於激烈的交鋒中。2月份,SK Innovation在與LG化學的電池訴訟案中敗訴,根據判決結果,SK Innovation的電芯、模組以及相關零部件或許無法再出口到美國。

韓國動力電池形象受損

汽車行業向電動車轉型以來,市場上不斷湧現出新的電動車型,但車輛鋰離子電池起火事件無疑是目前最令人頭痛的問題。福特汽車和寶馬公司近幾個月來也分別發布了因火災風險召回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公告,這兩家公司涉及的車輛均使用了三星SDI的電池。中國的新勢力企業中,威馬汽車也在10月份因電池起火事故進行了召回。

研究人員表示,電動汽車的起火風險與汽油動力汽車差不多,隨著越來越多的新車上路,預計起火風險會有所上升。

電池及其供應對汽車行業越來越重要,各公司已經在這方面花費了數百億美元,這推動了電池製造業的快速增長,根據電池市場研究公司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的數據,全球大約有175家工廠計劃或正在建設以滿足需求。

10月8日,當韓國國土交通部提到Kona電動車起火的原因可能是電芯不良時,LG化學公司對這一說法進行了反駁,稱重演測試中沒有發生火災,誰也不能說電池是罪魁禍首。三星SDI也表示,目前正在調查福特起火事故,該公司的股價在11月16日周一下跌了2.7%。

這些公司都是全球電池市場的領頭羊。有觀察人士表示,如果汽車起火的原因是電池有問題,電池製造商可以承擔責任並支付召回費用。事實上,福特公司表示,將向三星SDI公司收取部分召回罰款。

「這傷害了韓國電動車電池的形象,並且很可能會因為召回的規定而侵蝕電池製造商的收益。」 Kim Young-woo說。

相關焦點

  • 寧德時代與LG化學,誰是新的動力電池王者?
    動力電池企業內部人士李琳(化名)對「探客Tanker」表示,在她看來,前述的歐洲車企及特斯拉已經是LG化學的「鐵盤」,在未來幾年內不會有較大變數。 在電池業務大顯身手的當下,LG化學乘勝追擊。據韓聯社11月9日消息,LG化學將於12月拆分的電池業務子公司最終定名為「LG能源解決方案」(LG Energy Solution)。
  • LG化學電池業務正式獨立
    LG化學分拆電池業務的計劃塵埃落定。 12月1日,LG化學全資子公司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正式成立,旨在「提供多元化能源解決方案」,由原LG化學電池事業本部總裁金鐘現出任CEO。
  • 現代全球召回7.7萬輛Kona電動車 LG化學電芯或存隱患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由於電芯存在起火風險,現代汽車將擴大Kona EV車型的召回範圍,計劃在北美、歐洲、中國和其他市場再召回大約5.1萬輛汽車。上周,該公司已經宣布,將從10月16日起,在韓國市場上召回25,564輛Kona EV。
  • LG化學迅速超越松下成為特斯拉在中國的主要電池供應商
    儘管深陷電池質量危機,但LG化學與特斯拉的合作卻得到進一步加深。 外媒報導稱,LG化學近日與特斯拉籤訂合同,將為特斯拉上海工廠生產的Model Y車型供應NCM電池,且該協議限定了供貨範圍在特斯拉上海工廠。 這意味著LG化學將成為特斯拉國產Model Y車型的主要電池供應商,有望進一步提升其對特斯拉的電池供應佔比。
  • 7月召回超37萬輛 | 安全氣囊「陰魂不散」,動力電池或爆發召回潮
    回顧7月,蓋世汽車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發布的召回公告統計,上月中,國內汽車市場共發起18起召回公告,涉及15個品牌共計37.75萬輛缺陷汽車被召回,同比下跌69.11%,環比則因6月的超低基數激增685.33%。
  • LG化學辛學喆:致力於開發下一代電池,加強核心技術競爭力
    其中,在9月29日舉辦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與跨界協同」全體大會上,LG化學全球執行長辛學喆(Hak Cheol SHIN)通過視頻發表精彩演講。我是LG化學的CEO辛學喆。今天我很榮幸能在眾多傑出的行業領袖、政府官員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嘉賓面前,和大家分享LG化學對動力電池未來創新的探索。 在接下來15分鐘左右的時間裡,我會對LG化學做一個簡單的介紹。然後談談LG化學動力電池業務的歷史和現狀,以及LG化學對動力電池未來的市場前景和關鍵技術的趨勢判斷,最後將分享LG化學在這個快速發展的行業中所選定的戰略方向。
  • 寧德時代全面超越LG化學重回第一
    ,韓國能源市場研究公司SNE Research日前表示,今年1月-9月,寧德時代的電動汽車電池使用量達到19.2GWh ,超過了LG化學的18.9GWh,在截至9月份的年度排行中,排名榜首。 今年1月-9月,全球電動汽車電池使用總量為83.0GWh,寧德時代的19.2GWh佔比23.1%,LG化學的18.9GWh佔比22.9%。 此外,排名3-5位的企業分別是松下的17.6GWh(21.2%)、三星SDI的5.1 GWh(6.2%)、SKI的4.6GWh(5.5%)。
  • 車評社|兩次『召回』後又被禁售,吉利難解極星『困局
    筆者從國家質檢總局獲悉,11月13日,浙江豪情汽車製造有限公司授權、委託極星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決定自2020年11月23日起,召回2019年9月12日至2020年8月22日生產的2021年款國產極星2首發版純電動汽車,共計551輛。
  • 北汽威旺407 EV電池包存隱患 4S店即將召回
    北汽威旺407EV是一款全封閉電動物流車,採用模塊化e-Motion Drive電驅動技術打造。網通社從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了解到,部分威旺407EV由於動力電池供應商的偶發生產控制問題,導致使用過程中可能發生電池包內部過熱,若不及時控制會引發熱失控,存在安全隱患。此次,共有1,389輛車受到影響。
  • 電池供應鏈打通,LG 野心初現
    在今年10月,LG宣布計劃從每年100-120GWh(2020年末)年產能擴大到260GWh,預計在2023年實現目標。260GWh,足以為大約500萬輛純電動汽車供應動力電池。目標宏大,落地也難。為了完成目標,LG化學可從3個方向發力:1.投資建廠據了解,LG化學在歐洲為新動力電池工廠選址。
  • 擴充產能遭投資者質疑 利爾化學:產能釋放有個過程
    擴充產能遭投資者質疑 利爾化學:產能釋放有個過程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9-18 23:26:54
  • Model Y或搭載 LG化學將交付超高鎳電池
    日前,有媒體報導稱LG化學計劃在未來一年內開始向特斯拉供應其超高鎳NCMA電池。具體到時間方面,這款電池將會在2021年第二季度大規模量產,預計將會用於在上海生產的ModelY以及下一代電動汽車上。    據報導,LG化學的超高鎳NCMA電池正極材料中的鎳含量已提高到90%,而鈷含量已降低至5%以下,一次充電可以提供至少600km的續航裡程。
  • 誰是年度汽車召回大戶?本田召回近200萬輛 奔馳累計召回17次
    公告指出,由於搭載了不合格的燃油泵,存在導致車輛無法正常供油等安全隱患,極端狀態下可能導致車輛行駛過程中發動機失火,因此需對召回範圍內的車輛免費更換改良的燃油泵。 2020年,林肯累計發布5次召回公告,數量合計68839輛。而截至2020年11月,林肯年內累計銷量約5.4萬輛。 作為二線美系豪車品牌,林肯旗下航海家、冒險家2020年開始在中國市場國產化生產,帶來了銷量的上升和價格的下探。
  • 國內首個「電池日」 蜂巢能源憑什麼?
    可以看出,國內少數動力電池生產企業正走在技術研發創新的前列,部分巨頭在一些領域已經顯露出引領的能力。在這種趨勢下,小編倒覺得國內也很有必要,舉行專業的「電池日」發布會,一則展示國內產業鏈企業在電池技術創新方面的新成果,開展全球範圍的電池技術交流,推動全球電動汽車產業快速發展;二則能在全球範圍內進一步增強和樹立中國在動力電池技術領域的創新和引領能力。
  • 極星品牌召回和對外公布碳排放 彰顯對消費者和社會高度透明
    11月6日,國家質檢總局官網公布召回公告,其中包含沃爾沃旗下高端電動車品牌(Polestar)的極星2車型。細心的人發現,早在國家質檢總局發布公告前,10月29日,極星品牌官網已經發布在全球範圍內全面召回Polestar 2消息,據了解這是極星品牌的第二次主動召回。
  • 納麗德電池「發高燒」 召回1.6萬塊
    R本報訊(記者 黎史翔 王進雨)美國消費產品安全委員會(CPSC)今晨宣布,全球知名的手電筒品牌納麗德宣布自願召回旗下專為手電筒設計的鋰電池,型號為納麗德NT123A。CPSC表示,此次召回的電池可能在使用時產生過熱和破裂的反應,並有引發火災和燒傷的危險。此次召回的電池總數共計16000塊。目前已收到了上述電池破裂和著火的事故報告,導致了消費者灼傷和衣物、車輛起火。CPSC表示,此次召回的產品使用的是NexTorchTM的商標,而不是登記時所使用的NexTorch 。
  • 化學電池的引領者——燃料電池
    近日,新聞報導河南南陽推出了一款「水氫發動機」,是青年汽車和當地政府合作的,市委書記還「點讚」的「高科技產品」,據說裝有「水氫發動機」的車子只要加水就能跑,新聞一出來,一出來遭到了全國汽車和科技領域的專家質疑,是不是幾十年前的「水變油騙局」又出來了?其實其原理並不複雜,只要具備初中化學知識就能只不過是鋁粉、水與催化劑混合製取氫氣罷了。
  • 雪佛蘭Bolt EV多次起火全球召回,電池安全問題仍迫在眉睫
    該公告是繼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於10月針對至少三起火災的報導發起安全調查之後發布的。到目前為止,有五個已確認的實例,每個實例都是在車輛停放時充滿電或接近充滿電的狀態。通用汽車公司在11月17號周五也出了官方通告:針對火災的持續調查正在進行,並且廣泛召回2017-2019年雪佛蘭Bolt EV車型。
  • 新勢力召回之玄學:蔚來威馬向左,特斯拉理想向右
    如高田氣囊、懸掛斷裂、電池包起火等。 ▎二級召回:常規的大部分召回,有安全隱患,但尚未發生惡性事故,召回成本相對不高。如螺栓腐蝕、儀表優化、模塊升級等。 ▎三級召回:一般情況下,該類缺陷技術斷定比較複雜,廠家態度良好願意主動解決,那麼總局可能會默許廠家用自己的方式「隱性召回」,如特斯拉7月的Model 3前軸電機「進場升級」。 多數爭議,發生在一級召回中。
  • 大眾將推兩款20萬內的ID.系列,特斯拉甩鍋後遭打臉_易車網
    大眾開發 20 萬元內電動車繼今年 9 月份在電池日上,特斯拉曾宣布,它將製造一輛小型電動汽車,配備的新電池技術,起價為 2.5 萬美元後。近日報導稱,大眾新制定了一個 「小型純電動汽車(BEV)」計劃,起始售價在 2.4 萬美元至 3 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