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癩蛤蟆!」
「有毒!」
「蟾酥!」
可能很多人對黑眶蟾蜍的固有印象是以上三點。
癩蛤蟆——身上布滿了疙瘩,雖是兩棲動物,但陸地活動居多,所以皮膚較乾燥;腿短體胖,跳躍能力不強,但是有很強的攀爬能力。
有毒——黑眶蟾蜍的耳後腺鼓大,遇到生命危險時會分泌毒液,但並不會噴射而出。所以一般無毒蛇類不愛捕食黑眶蟾蜍,但有毒的紅脖頸槽蛇會捕食。
圖源網絡
蟾酥——中藥中的蟾酥,就是黑眶蟾蜍耳後腺分泌的毒液所制。
雖然黑眶蟾蜍有毒,但十分有毅力,又膽小。遇到有輕微的動靜,它會開啟打坐模式,前足撐地:「只要我不動,我就是安全的…」。我曾經把相機一步步靠近它,它都看似毫無波瀾。
有時它驚慌失措逃離之時,只要附近有洞,它定會不顧自己的肥胖身軀,將自己使勁塞進洞裡,常常卡出半截身體,引發我們一陣爆笑…
黑眶蟾蜍屬於無尾目:
雄性黑眶蟾蜍有婚墊,用以交配的時候抱緊雌性:
圖源見水印
黑眶蟾蜍叫聲:
白天藏身於樹洞的黑眶蟾蜍:
黑眶蟾蜍的卵:
圖@兔子
卵的對比:
看似笨重的黑眶蟾蜍,生命力卻十分頑強,在華中至東南亞,一年四季都能發現其身影~++更多【Hi系列】閱讀推薦++
Hi,鉤盲蛇
Hi,長嫵蛛
冰心,自然名:ICE
鳥獸蟲木專職自然導師
熱愛並擅長引導夜間觀察、蟲蟲課程設計,熱衷於行走在山林之間;2018-2019年設計且開展了探索黑夜王國、蜘蛛探索、蟲字旁觀察、繪本與夜精靈等夜觀系列課程;2017-2019年共帶領過近100人次行走深圳山野·塘朗山。
2018年參加多次畫筆記課程,2019年參加了視覺思維工作坊集訓;2018年兼任廣東生物多樣性影像大展文案編寫;2019年兼任「自然夢想家」影像展文案編寫、參與攝影作品展示。2019年第六屆全國自然教育論壇,青年XIN聲。2019年成為全國職業技能測評專業:家庭教育指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