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之後,江湖無難事

2020-12-05 格林眼

雖然新增疑似病例已經少於確診病例,但似乎還不能說疫情拐點到來,目前死亡病例已破五百六。

對大多數老百姓來說,「待在家」仍是當下最容易達成的利國利民的私人貢獻。

「客廳娛樂」重新成為最大眾主流的消遣娛樂方式。

於是,電視臺要特別編排節目單,電視盒子要搶奪註冊用戶,視頻平臺要延長用戶留存時間。

我們有了很多時間在客廳看影片。

這一天,就看了三部。《傳染病》、《之後》、《江湖無難事》。

把它們片名敲下來,驚喜地發現,自然地成為一個前後字數對等且語義通順的句子,且是對疫情過後的美好祝盼。

傳染病

有電影網站把能跟傳染病掛鈎的災難片、科幻片、恐怖片挖出來,做長尾運營。

掛出的片單夠你一驚一乍的了,為身心健康著想,不建議都看了。

2002年的《驚變28天》、2008年的《天外來菌》、2009年的《末日病毒》、2011年的《傳染病》、2012年的《鐵線蟲入侵》、2013年的《流感》、2013年的《神秘感染》、2016年的《病毒》……

這其中,《傳染病》值得特別注意一下。

快十年前的影片,熱度還魂,近日登上了iTunes旗下電影租賃榜的第10位。

在國內也一樣,吸引了不少人重溫或者初看此片,豆瓣評分從已經塵封了數年的6.4分,慢慢爬升到了6.7分。

最近才初看的人,觀感和評價應該不錯,才會把數年前的分數抬高一點。

《傳染病》2011年9月在威尼斯電影節首映,但它並不在主競賽單元。

繼而在美國本土上映,6000萬美元成本,美國票房只有7500萬美元,讓華納兄弟虧了,不過全球票房好歹破億了,有1.36億美元。

口碑也不好,IMDb 6.6分、MTC 70分、爛番茄爆米花指數63%。

對於一般的片子來說,這也算不上多爛,但《傳染病》是史蒂文·索德伯格的作品啊,他可是拿過坎城金棕櫚、美國奧斯卡的名導。

而且,《傳染病》可是全明星陣容。

有三位奧斯卡影后助陣,格溫妮絲·帕特洛、瑪麗昂·歌迪亞、凱特·溫絲萊特。

三位主要男演員馬特·達蒙、勞倫斯·菲什伯恩、裘德·洛也全都提名過奧斯卡影帝。

劇情涉及香港,所以也有何超儀、徐天佑、黃經漢等亞洲面孔。

外界期待太高,以致於很多人看完影片覺得效果不如預期就格外失望。

這部片當年主要是被視為科幻片,覺得超現實。也有驚悚、災難的類型標籤。

當然,像百度百科那樣,把它算在動作片,則是誤會大了。

隔了快十年,今時今日再看,《傳染病》並不科幻,很寫實呢,還有點紀錄片的範兒了,有社會學價值。

——這是因為,有了當下新冠肺炎疫情的映照。

如今一些現實裡的情況,原來在電影裡,早就被預演過了。

只是十年前,我們覺得誇張,感嘆「不至於吧」,誰知道,如今的魔幻現實,真的至於呢。

也有很具慧眼的網友,當年寫豆瓣短評時就說了,「如果某天真的有如此一種疾病,我相信會和電影上一樣」。

當年《傳染病》就並沒有以商業大片自居,而是頻頻以文藝範向影評人示好。

也許史蒂文·索德伯格原本就沒當商業大片在拍,用豪華卡司,只是為了吸引更多人關注影片主題,跟他拍《十一羅漢》那種「瞞天過海」系列用全明星陣容可能不一樣。

史蒂文·索德伯格素來有個人風格,也是一個全能型的實驗者。

《傳染病》的情節結構很簡單,線性敘事,從事件第2天到事件第135天選取時間節點。

從事件第2天開篇,一直吊著懸念的勾子,第1天哪去了?第1天發生了什麼?

事件第1天放在了全片末尾。

有了前面的事件過程和情緒遞進,當最後獲悉第1天及之前發生了什麼,觀眾既有著原來如此的恍然大悟,又有著竟然如此的憤憤不平,還有著何以至此的細思極恐。

當初《傳染病》被批,很多人是覺得角色塑造不足、MEV -1病毒的威脅感有點空。

角色塑造不足,是因為大明星很多,格溫妮絲·帕特洛最先領盒飯,凱特·溫絲萊特中途下線,裘德·洛跟其他身處故事主線中的大牌也幾乎沒有交集,讓人產生一種沒過癮的感覺,進而指責導演濫用明星。

而威脅感有點空,是因為導演並不著力在展現疫情爆發的慘狀,不是拍喪屍片,使得人將不人就驚悚了,導演更想勾勒疫情中政府機構、醫療機構和普通人的反應、行為和心理,從中揭示現在中國人民體會最深的道理:相比起疫情,人心才更令我們恐慌。

《傳染病》只有106分鐘,掐去片頭和片尾字幕只剩101分鐘,結構雖然簡單,但要講的是一個大事件,要講述多條故事線,出場的人物非常多,是一部群像戲,每條線的戲份有限。2011年前後,那會兒美國科幻災難片很多,《冷凍》、《高空飛行》、《空中驚魂》、《隕石撞地球》、《天際浩劫》、《火山浩劫》、《2012: 冰河時期》、《地球保衛戰》、《超級颶風》、《致命龍捲風》……都是拍自然拍事故,《傳染病》則是聚焦流行性疾病和疾病的社會性,沒有特效大場面,卻是更驚悚的災難,更有末日感。

所以說,史蒂文·索德伯格是在做實驗,明明想表達的內涵體量是大的,卻選擇時長小體量,而且選了一個很難拍的題材,取景地也跑了十來個國家和地區。

《傳染病》裡全球大瘟疫致死了2600萬人,希望現實裡的這場疫情,少點死亡病例,多點治癒出院的病例。

之後

根據暢銷小說拍的青春愛情片,永遠不會過時(因為永遠有人正年輕),卻也似乎永遠缺乏創新。

這部《之後》明明是2019年的片子,但劇情簡直老套得掉牙:一個帥哥和朋友們玩真心大冒險時賭氣,說要追到一個純情妹子,結果假戲真做,情到濃時謊言被揭穿,兩人何去何從。

類似這種梗,二十年前,1999年的《危險性遊戲》就在拍了啊。

可是,只要這個帥哥足夠帥,一切就不一樣了。

顏即是正義,不單單是口號,已經成了市場法則。

隨便在微博一搜,對《之後》上頭的迷妹不是一個兩個,理由集中在嗑男主的顏。

男女主都是1997年的,夠鮮肉。

男主是英國人赫洛·費因斯-提芬,在《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扮演小伏地魔,其他好像沒什麼電影作品,當模特、拍雜誌,主要是靠臉出圈。

有點迷之撞臉《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男主喬·阿爾文(泰勒·斯威夫特的現任男友)。

他叔叔是拉爾夫·費因斯,年輕時也是大帥哥,還提名過奧斯卡影帝(《英國病人》)。

故事沒什麼好多說的,本質還是瑪麗蘇遇上霸總的模板。

女主是大一新生,純情好學的小白兔,喪父,給她安排一個有控制欲的單身媽媽,這樣就有了渴望自由、想要冒險的動機。

男主喪母,父親是大學高層,是個酷蓋,派對和交際圈的紅人,氣質冷傲神秘,這樣的人偏偏對你傾心,你怎麼抵擋得住。而且一定要給安排他個悲傷的身世往事啊,這樣渣起來才好獲得原諒。

影片裡祭出幾個發糖的名場面,例如一起去他的秘密基地遊野泳、在浴缸裡玩我來比劃你來猜、在海洋館偌大的玻璃前你儂我儂,更還有他溫柔繾綣地拿走她的初夜,配上好聽的BGM,就完成了青春愛情片的任務。

在因疫情禁足的時光裡,看這種不費腦也無需走心就只是養養眼的愛情片無疑是很好打發時間的。

雖然影片藝術價值不高,但實用性突然被升值了。

《After》製作成本1400萬美元,美國票房僅1200多萬美元,全球票房約7000萬美元。

商業上表現平平,但擋不住要搞IP的心,目前《After 2》也已經拍完了。

卡司新加入了迪倫·斯普羅斯。隱約聞到了要上演三角戀的氣息。

江湖無難事

臺灣電影《江湖無難事》2019年10月在當地上映,叫好不叫座。

電影裡在拍電影,而且拍的是殭屍片。它的故事和風格有點像日本爆款電影《攝影機不要停》,又有點像日本另一部喜劇名作《魔幻時刻》。

邱澤飾演的電影製片豪洨(臺語綽號,胡扯唬人的意思),和電影導演穩死(臺語綽號)是髮小兼拍檔,時運不濟,兩人都混成了廢柴。

穩死寫了個叫《末日無難事》的劇本,一心想拍部能進軍奧斯卡的殭屍片,兩人不惜節衣縮食還四處舉債。

誰料拍到一半時男主角因為開XX派對被抓,黑社會老大龍哥主動接盤投資,條件是一定要去日本取景、要讓自己的情人香奈鵝當女主。

結果豪洨和穩死還真是命中帶衰,在開機派對當晚,香耐鵝跌進泳池,死了。

他們情急之中換角,讓龍哥親自來演男主,又找來反串藝人小青假扮香耐鵝。

經歷了各種危機後,小青終究還是露餡了,龍哥殺了豪姣。

而這時龍哥下屬要造反,逼迫穩死假戲真做,在拍爆破戲時真的把龍哥炸死……

最後片子拍完了,也在影院上了,但觀眾寥寥,散場時還被吐槽「爛片」。

可是還決定拍續集呢,取名《江湖無難事》。

哈哈,全片多次反轉,情節荒誕離奇,但細細一品,又能感受到一縷自嘲中的詩意,「人生總是比電影還要難看破」,豪洨和穩死以身犯險就是為了拍電影,而拍電影,太難了。

跟《攝影機不要停》一樣,在笑鬧背後致敬了那些對拍電影懷抱理想與熱忱、萬難不辭的電影人。

全片主要語言是臺語,讓影片臺味很濃。片中也cue到了李安、李屏賓、王家衛。

邱澤近一兩年憑作品在大陸翻紅,先有電影《誰先愛上他的》拿影帝,又在網劇版《唐人街探案》裡圈粉,無奈情場花邊始終拖後腿。

卡司裡其他人在大陸沒什麼名氣,但因為《康熙來了》令我對他們有點點印象。

黃迪揚:他和陳漢典兩次cos雙胞胎姐妹組合By2,又跳舞又脫口秀,非常搞笑。

梁赫群:小梁哥在影片裡說話的情態跟他在康熙差不多,著名事跡是跟殷琦談過戀愛。

龍劭華:有個男模特說自己長得像姚元浩,小S硬說人家像龍劭華,對方不承認像的話,小S就不許他講話,那一段太好笑了。對了,龍劭華也演了《陽光普照》。

林育品:她上康熙的時候叫阿喜,早些年臺灣很喜歡票選宅男女神,她當過某一年的冠軍。

陳漢典也有客串演出,卻還在玩「吻戲要不要伸舌頭」的老梗,此梗出自陳漢典和陳妍希合拍《愛的麵包魂》時期,後來在《康熙來了》被調侃了好多回。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姚以緹在片中一人分飾兩角,甚至可以說三角,黑道大嫂香耐鵝、反串藝人小青、戲中戲的女高中生jojo,完全是女主角的戲份,但在去年Golden Horse Awards是提名最佳女配,而且沒獲獎。輸給了誰呢?輸給了同志片《我的靈魂是愛做的》的張詩盈。

要說影片裡令人印象最深的一場戲,不是邱澤貢獻全裸演出,也不是殭屍大混戰,我會說是黑社會大哥對臺詞。

龍哥對於親自出演電影還挺投入,找黑社會下屬排練。一群紋身男在桑拿室裡,龍哥和廖桑對臺詞,平時兇神惡煞哦,此刻尷尬呆萌,很反差,廖桑還要說「我們做愛吧」這樣的羞恥臺詞,旁邊人看戲的眼神也很有戲。

瞧,一旦被電影夢俘獲,黑社會也會顯露出可愛的模樣來呢。

三部影片,無論是類型,還是旨趣,其實風牛馬不相及,但片名成句令它們仨有緣聚首在同一篇文章裡。

牽彊至此,阮歹勢在心內。就當是疫情中居家憋悶的老百姓,苦中作樂。

相關焦點

  • 這部講述《傳染病》的電影,適合疫情結束、春暖花開之後再細品
    在這樣的疫情形勢之下,一部2011年的上映的電影《傳染病》在「米國」線上被衝到了付費觀看榜的前幾位,並且許多的媒體開始把這部接近於十年前的電影拿出來重新談論。這就是2011年的Contagion,中文譯名: 傳染病。
  • 新冠肺炎是乙類傳染病,卻按甲類防控!這個新晉「九品」高手為何...
    此前,1月20日,國家衛健委正式發布2020年第1號文件,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以下簡稱「新冠肺炎」)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並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納入乙類傳染病,採取甲類傳染病預防控制。來源:國家衛建委官網)一系列應對新型肺炎的舉措,雷厲風行,令人振奮。
  • 鄢斌:新冠肺炎是乙類傳染病 為何按甲類傳染病措施管控
    抗疫阻擊戰必須依法有序展開,1月20號,國家衛健委發布1號公告,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今天我們來連線正在美國因公訪問的學者——華中科技大學法律與公共政策研究院鄢斌副院長。
  • 電影《傳染病》編劇談抗疫:社會恐慌比傳染病更可怕
    參考消息網2月14日報導美國《財富》雜誌網站2月13日刊登了題為《電影<傳染病>編劇、科學顧問反思該片在冠狀病毒危機中的新關聯性》的文章,作者是伊薩克·費爾德伯格,文章摘編如下:在史蒂文·索德伯格執導的流行病學題材驚悚片《傳染病》發行9年之後,中國武漢暴發的一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世界經濟產生衝擊
  • 小說:他武功深不可測隱居山林之中,再次重返江湖已是千年之後?
    江湖武林!夜色如幕,繁星點點,陸信思緒緩緩收回,轉身向贏山父女看去!「陸某有一問,不知能否為我解答。」贏山不敢怠慢,躬身一禮,道:「先生要問何事?」「女帝宮...是否尚存人間?」陸信遲疑道。「女帝宮?」贏山呢喃出聲,眼底划過疑惑之色,這個詞彙他第一次聽說,但能從先生口中得知,顯然其來歷絕非尋常!
  • 常見傳染病家庭隔離方法 傳染病都有哪些
    其實市面上有很多最常見的傳染病是大家都不清楚的,因為,我們附近並沒有發生過這些病情,所以對他也不熟悉,那麼,一旦發生了的話就要看一下常見傳染病家庭的隔離方法都有哪些,畢竟有些病是具有傳染性的,所以必須要做好防護這方面的工作,另外要看一下傳染病都有哪些。這樣也有利於我們的了解。
  • 一人一馬一江湖:江湖是一人的江湖
    一人一馬一江湖作者:木蘭墜露我曾讀過最美的句子是:一人一馬一江湖,那是何等恣肆的胸懷。都說少年得意,縱馬去逍遙,何懼白髮留不住芳華。江湖是一人的江湖世間皆江湖,在這流水浮燈,煙火濃重的世界,捉摸不定又真真切切存在的世界,就是一片江湖。身在江湖,便不談身不由己,畢竟江湖很長,一瞬很短,何不縱馬去斟酌?人在江湖,要攜三分俠氣,一點素心,足以江湖闖蕩。揮灑俠氣,素心方可生輝,刀光劍影,何事還須驚慌。
  • 江湖路遠,不如相濡以沫於江華!
    當年酒醉之後,負氣離家,出走多年,一心只為闖蕩江湖的他,如今再次回歸了故裡他一路馳騁,來不及停留片刻,便直奔巷子最裡面的,那間熟悉的院落只是為了第一時間,見到那抹,魂牽夢縈的身影院落前,那一抹倩影,還是如以往般,熟悉且美麗小喬,我回來了,少年哽咽道正在晾衣服的小喬,驀然回首,手中的衣裳,也順勢滑落在地眼中
  • 還原傳染病的真相 | 天花:人類唯一戰勝的傳染病
    還原傳染病的真相 | 天花:人類唯一戰勝的傳染病 2020-10-21 15: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必然有紛爭
    在學會使用工具和火種之後,智人一躍成為大自然食物鏈頂端的主宰,不需要再和獅子比強壯,也不需要再和羚羊賽跑。物質生活空前地富裕,腦容量無比地發達,於是開始捉摸陰謀詭計。地球上已經沒有任何足以和人類互相競爭的物種,只有人和人之間,才能形成某種制衡。所以一萬年以前,兩個部落的首領之間開始打仗,也許是因為一個漂亮的女人,也有可能是因為一塊肥沃的土地。
  • 人類史上傳染病排序,哪種最可怕?
    在沒經歷過疫情之前,很多人一說到傳染病,就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覺得傳染病離自己還很遠,沒必要杞人憂天。然而,很多傳染病就發生在我們身邊,且源源不斷,比如流感、狂犬病、B肝等等。在天花還是一種無藥可治的傳染病的時候,幾乎感染了天花的人都難逃厄運。鼠疫黑死病,是由鼠疫桿菌引起的一種傳染病。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大規模流行的傳染病,1948年,歐洲有一半人因黑死病而失去生命,印度和中國也有很多人死於這種傳染病。
  • 煙雨江湖觀星臺進入方法及條件說明
    煙雨江湖觀星臺怎麼進?玩家們進入觀星臺之後可以挑戰玉面仙子,但是進入觀星臺需要滿足一定條件才行,那麼具體如何進去呢?下面帶來煙雨江湖觀星臺進入方法詳細介紹,希望對小夥伴們有所幫助。 煙雨江湖觀星臺怎麼進?玩家們進入觀星臺之後可以挑戰玉面仙子,但是進入觀星臺需要滿足一定條件才行,那麼具體如何進去呢?
  • 中國消滅傳染病歷史紀實
    而從1963年之後,中國每隔6年仍然要普種一次天花疫苗,直到1981年。在全球撲滅天花委員會宣布已經徹底消滅天花的一年多之後。1981年,中國宣布停止種痘。「雖然如此,北京為了鞏固成果,又連續種了3年。」北京市疾控中心老專家戴科說,所有的疫苗都是免費的。
  • 江湖人士沒有穩定收入,他們行走江湖錢從何而來,第一種佔據主導
    掌門師尊教徒弟武功,而徒弟學會武功之後又效忠於掌門。當弟子們下山執行任務時,師門多少會發一些盤纏,這就是很多行走江湖的江湖人士,特別是一些書中的配角的財產的一個重要來源。門派的開支也需要一筆極大費用,如果沒有收入來源肯定也是不行,所以各門各派都會有一個重要的財政收入,那就各地富翁贈送的類似於保護費。但凡江湖影響力稍微高一點的門派,基本都會有這樣的一大筆收入。
  • 煙雨江湖
    煙雨江湖蘇念雪學什麼內功?蘇念雪是在煙雨江湖遊戲初始就能獲得的角色之一,那麼煙雨江湖蘇念雪學什麼武功好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煙雨江湖蘇念雪內功選擇推薦,感興趣的玩家不要錯過。
  • 量子江湖
    用奇幻的世界演繹複雜的量子世界,以嚴謹的科學展現多彩的人性,敬請關注中篇連載《量子江湖》第一回   氘谷
  • 「閏四月裡的說法兒」——謠言和傳染病
    當然大災之後不一定有大疫。但是災害,尤其是嚴重災害,往往會增加傳染病發生的概率。比如1991年發生再哥斯大黎加大西洋地區的地震,震後即引起當地瘧疾的流行。一方面是因為地震改變原來的生態環境,隨後的暴雨和洪水又造成多處積水,大量蚊蟲滋生,為瘧疾這種蟲媒傳染病的流行創造了條件;另一方面災難過後,經歷了驚嚇、飢餓和精神創傷的人們免疫力下降,使易感人群的規模比以往更龐大。
  • 安防的「江湖」
    如果把一個行業比作一方江湖,江湖上就一定有這個行業的傳說。有江湖就有紛爭!  這些年,安防市場的江湖之爭一直沒有停止過,安防江湖的傳說已經足以寫成一本厚厚的書,尤其是三大安防市場中心之爭。  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是我國三大安防商圈。在長達三十多年的時間裡,中國安防市場基本都保持著三大商圈三足鼎立之勢。
  • 傳染病仍然是人類的大敵
    即以前人類的疾病主要是由生物因素引起的傳染病,而當今及以後的主要疾病是由社會和心理(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引發的慢病,如癌症、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病等。  在這種觀念影響下,研究和教學上,一些國家的大學和醫學院關閉了傳染病學系,認為傳染病問題已徹底解決。實踐中,對傳染病防治關注和投入也減少。  但事實是,即便在豐衣足食的今天,傳染病也從來沒有停止過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