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科學家破譯油菜多倍體基因組

2020-12-03 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黃明明 通訊員餘波)近日,由國際油菜測序聯盟牽頭,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等國內外相關機構首次完成甘藍型油菜的基因組測序工作。這是國際上首次對傳統多倍體作物的複雜基因組進行完整測序和組裝,並完成了其與親本種的系統比較和進化分析。相關成果日前發表於《科學》雜誌。

甘藍型油菜是我國主要油料作物,其基因組被命名為AACC,由白菜/白菜型油菜(基因組為AA)和甘藍(基因組為CC)約於7500年前(新石器後期)在地中海地區經自然雜交形成,為冬油菜類型。在20世紀傳入我國和北美後,經雜交和選擇分別形成了大面積栽培的半冬性油菜和春油菜類型。國際油菜測序聯盟分別測序了這3種類型,並決定首先對最早栽培的冬油菜類型進行集中分析。

研究發現,甘藍型冬油菜基因組至少包含10多萬個蛋白編碼基因,為至今測序的植物種中基因數最多的物種。藉助與親本種甘藍和白菜基因組的比較,科學家發現,該基因組進化的突出特點是兩個亞基因組(A和C)存在廣泛的、相互的基因或DNA序列置換。

據該項目技術負責人之一、中國農科院油料作物所研究員劉勝毅介紹,甘藍型油菜及其祖先種中的多次基因組加倍事件,為研究植物多倍體基因組進化提供了極好的材料。下一步將重點從基因組角度,探討該多倍體的協調進化規律及其對性狀形成的影響和多倍體優勢形成機制。

我國油菜和甘藍基因組測序和分析項目總負責人、中國農科院油料作物所研究員王漢中表示,上述成果對有效指導和促進油菜遺傳改良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該多倍體基因組的多拷貝基因和其進化特點,為含油量、適應性等分子育種選擇提供了豐富的基因庫。

《中國科學報》 (2014-09-02 第1版 要聞)

相關焦點

  • 法國科學家破譯草履蟲基因組
    新華社電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日前宣布,法國科學家成功破譯了草履蟲的基因組,這一成果對研究生物進化將會有所幫助。 法國科學家的研究顯示,草履蟲基因組含有約4萬個基因,遠遠多於人類基因組的25萬個基因。科學家分析說,草履蟲基因組之所以擁有如此眾多的基因,原因在於整個基因組經過了至少3次複製。
  • 中外專家聯手破譯「木本經濟作物全基因組」
    一項由中外專家聯合主持的「木瓜全基因組測序計劃」近日正式啟動。這是世界上第一次對木本經濟作物全基因組進行破譯。  這項由南開大學與美國夏威夷大學聯合主持的項目,也是我國科學界繼參與人類基因組和超級雜交水稻全基因組破譯後的第三個大型基因組破譯工作。
  • 科學網—科學家破譯小菜蛾基因組
    科學家破譯小菜蛾基因組為農業害蟲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學依據  本報訊(記者楊釗良 通訊員楊純財、曹佳奕)
  • 科學家首次破譯同源四倍體紫花苜蓿基因組—新聞—科學網
    這極大阻礙了其基因密碼的破譯和新品種培育。 5月19日,《自然—通訊》在線發表我國地方特有品種新疆大葉紫花苜蓿的四倍體基因組,並成功將四倍體基因組組裝到了32條染色體上。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博士生陳海濤為論文第一作者,西北工業大學教授邱強和王文,以及中科院西雙版納植物園研究員陳江華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
  • 科學家破譯老鼠「語言」—新聞—科學網
    科學家首次破譯了老鼠在追逐、打鬥等社交行為中發出的這些超聲波。相關成果2月17日發表於《自然—神經科學》。   老鼠會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與同伴交流。科學家很長時間裡都在嘗試解釋這些人耳無法察覺的超聲波「吱吱」聲,但卻一直未果。部分原因在於,將一隻老鼠發出的聲音與另一隻老鼠的行為聯繫起來存在技術挑戰。
  • 日本科學家破譯金魚全部基因組 或有助解釋金魚品種多樣性
    北青網訊 日本研究人員已經破譯了金魚的整個基因組,這可能有助於解釋金魚多樣性背後的奧秘。大阪大學和來自其他研究所的一組科學家說,他們發現金魚有70000個基因,遠遠超過其他種類魚的數量。這項發現發表在美國科學雜誌《科學進步》上。大阪大學發育生物學特邀教授Yoshihiro Omori說,一千多年前,一種鯽魚在中國變異成紅色。
  • 福建農林大學等破譯四倍體栽培種花生全基因組—新聞—科學網
    該項研究在全世界範圍內首次破譯了四倍體栽培種花生的全基因組,標誌著我國在栽培種花生基因組、花生染色體起源、花生及豆科主要類群核型演化、花生基因組結構變異、花生物種起源與分子育種研究方面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因異源四倍體栽培種花生基因組大、結構複雜,研究難度大;花生的基礎生物學研究、重要基因精細定位與功能鑑定、花生分子遺傳育種和生物技術研究落後,長期影響了產業發展。
  • 破譯人體密碼——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意義及其對生物學研究的影響
    在對多餘的基因序列進行研究的過程中,他突然發現:人類基因組計劃破譯的 DNA鹼基字母數量早就在今年3月9日突破了20億大關。為了確定人類基因組中最初10億個鹼基字母的順序,科學家花了4年時間,但是迎來舒勒所說的「下一個裡程碑式的時刻」卻只花了4個月時間。事實上,第20億個鹼基字母是 T(胸腺嘧啶)。
  • 華大基因發起 全球數千名科學家參與 生物「登月計劃」十年破譯...
    4月24日,《美國科學院院刊》正式發布「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EBP)科研展望文章。華大基因是該項目的發起單位之一,他們稱,這是繼人類基因組計劃之後,生命科學領域又一件大事,堪稱生物「登月計劃」。華大聯合創始人、華大基因理事長楊煥明,華大執行長、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徐訊,深圳國家基因庫副主任張國捷均參與其中。
  • 基因測序,破譯人體天書
    作為唯一一個參與其中的發展中國家,我國承擔了天書「破譯」1%的工作,即3號染色體上3000萬個鹼基因的測序任務。「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國測序部分的圓滿完成,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整個中國都應該為此驕傲。」在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掌門人」柯林斯博士看來,中國科學家由零起步,短短兩年時間裡,高效高質地完成了承擔的測序任務,足以讓全世界為之矚目。
  • 科學家破譯最後一個染色體 人體生命被完全解密
    科學家們認為,成功破譯1號染色體將為研究和治療癌症、帕金森氏症和老年痴呆症等350餘種疾病提供指引。  一個染色體測序十年功  在人體全部22對常染色體中,1號染色體包含基因數量最多,塊頭最大。其基因數目多達3141個,是平均水平的兩倍,共有超過2.23億個鹼基對,破譯難度也最大。
  • 剛解鎖石斑魚基因精細圖譜,島城科學家又破譯大毛蛤「基因天書」
    在不久之前,黃海水產研究所等單位聯合完成鞍帶石斑魚基因組精細圖譜繪製。據悉,近年來青島在水產養殖領域的基因研究走在了全國前列,除了鞍帶石斑魚,先後完成了牡蠣、半滑舌鰨、褐牙鮃、扇貝、花鱸五大養殖海鮮的基因圖譜繪製。
  • 科學網—科學家破譯「組蛋白密碼」識別新機制
    本報訊(記者黃辛)記者日前從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獲悉,清華大學醫學院基礎醫學系和結構生物學中心李海濤課題組利用上海光源生物大分子晶體學線站,從結構生物學角度解析組蛋白甲基化修飾識別新機制
  • 什麼是基因和人類基因組計劃?
    現代遺傳學家認為,基因是DNA(脫氧核糖核酸)分子上具有遺傳效應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總稱,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分子片段。基因位於染色體上,並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基因不僅可以通過複製把遺傳信息傳遞給下一代,還可以使遺傳信息得到表達。不同人種之間頭髮、膚色、眼睛、鼻子等不同,是基因差異所致。
  • 華大基因發起生物「登月計劃」:十年破譯已知真核物種基因組
    華大基因發起生物「登月計劃」:十年破譯已知真核物種基因組 劉傳書/科技日報 2018-04-25 08:10
  • 英國科學家破譯了人類第6號染色體的遺傳密碼
    英國科學家破譯了人類第6號染色體的遺傳密碼,他們經過8年努力後,破譯了人類第6號染色體的遺傳密碼,其中包含的基因對人體免疫系統至關重要。  蒙戈爾說,6號染色體是迄今為止科學家破譯的最大、包含基因最多的染色體。研究人員對超過1.66億個鹼基對進行了測序和分析,現已發現2190個基因結構,其中1557個為功能基因,約佔人類基因總數的6%,從中還識別出約130個可導致人類某些疾病的基因。英國科學家的報告發表在23日提前出版的《自然》雜誌上。6號染色體上包括了導致遺傳性血色素沉著病、帕金森氏症、癲癇等疾病的基因。
  • 華大基因參與發起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
    4月24日,《美國科學院院刊》正式發布「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EBP)科研展望文章。華大基因是該項目的發起單位之一,他們稱,這是繼人類基因組計劃之後,生命科學領域又一件大事,堪稱生物「登月計劃」。徐訊介紹,地球上生存著1000萬至1500萬種真核生物以及數萬億種原核生物,但實際上已經被人類認識的只有約230萬種,完成基因組測序不到1.5萬種,而且其中大部分是微生物,相對複雜的高等動植物只有約1000個物種的基因組被破譯。人類通過對這極小一部分地球生命的認知,已在農業、醫藥、生物產業以及瀕危物種保護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 科學家成功破譯草莓箭毒蛙基因組
    新華社昆明2月6日電(記者 嶽冉冉)中、美、丹科學家成功破譯了草莓箭毒蛙的基因組,並揭示其基因組演化特徵。該成果於近日發表在了國際期刊《分子生物學與進化》上。中國、美國、丹麥科學家組成的聯合研究團隊,對草莓箭毒蛙進行了基因組測序和組裝分析,發現草莓箭毒蛙的基因組大小為67.6億-90億鹼基對,比四足動物要大很多;其基因組大部分區域也是由高度重複的序列組成。
  • 基因庫中的重大難點終獲破譯!
    科學家終於破譯了果蠅基因庫中的一些最重要部分!一組來自美國康乃狄克大學、羅切斯特大學以及哈佛醫學院的生物學家首次成功地破譯、測序了多細胞生物中的所有著絲粒的基因組成,並且還發現了可能在染色體分裂中起關鍵作用的DNA片段。
  • 人類染色體全部破譯
    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訊  美英科學家18日宣布,成功完成對人類最後一個染色體的基因測序  美國和英國科學家18日在英國《自然》雜誌網絡版上發表了人類最後一個染色體——1號染色體的基因測序。至此,解讀人體基因密碼的「生命之書」,在歷時16年後宣告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