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之後,網際網路失去創造力

2021-01-07 i黑馬

來源丨燃次元(ID:chaintruth) 作者丨林文龍 曹楊

12月11日,人民日報發文評論時下火熱的社區團購,奉勸大型網際網路公司「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應該將網際網路累積的數據和算法,用於促進創新。

可惜的是,網際網路創新乏力的狀況已經存在了好幾年。今年以來很火的網際網路公司和產品,其實都不新鮮,而是陳年舊事。

社區團購,因為網際網路大公司紛紛入局,在今年下半年火了。不過,這種模式早在2015年就已經出現,2018年,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就投了長沙的興盛優選。同年,他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將社區團購稱之為網際網路的微觀創新。

朱嘯虎還對比了前後的不同,稱「幾年以前就已經興起過的社區拼團,主要是在一二線城市做,比如說上海、北京,但這些城市的消費者選擇面非常廣泛,用戶黏性沒有這麼高。現在是在二三線城市興起的,消費者的選擇沒有這麼多,它的用戶黏性和復購率相應也就高很多,這是本質上的差別。」

至於團購的模式,存在更久。我國第一家團購網站在2010年上線,到2011年5月,我國團購網站的數量超過了5000家,隨後爆發千團大戰,共燒了70億元人民幣,成立於2011年5月的美團百戰餘生,如今市值1.7萬億港元。

微信視頻號今年也很火,1月份上線內測,6月份,張小龍就發朋友圈慶祝日活超2億。不久前方正證券的報告預測,目前視頻號的DAU峰值為3.5億,長期空間預估6個億。

不過,騰訊早就在做短視頻了,2013年9月28日,微視上線,主打8秒短視頻,當時的微視由騰訊微博團隊孵化出來,主戰場是騰訊微博。2014年,微視還是明星產品,但進入2015年,微視就被騰訊戰略邊緣化,2017年4月10日曾被關閉,2018年又被再次重啟。

抖音、快手的亮眼表現,讓騰訊患上了短視頻焦慮症,除了重啟微視,從2018年開始,騰訊還陸續做了十幾個短視頻產品,包括企鵝看看、閃咖等,但都沒有運營起來。不得已,張小龍才親自出手。

還有在今年成為顯學的直播帶貨,但京東直播、淘寶直播和快手直播,都起步於2016年。抖音晚一點,在2018年前後也開通直播功能。在此之前,秀場、遊戲直播等已經存在多年。2010年上線的YY直播算是鼻祖,2016年前後,還爆發了千播大戰,周鴻禕、王思聰等人紛紛下場。

B站在今年成為了網際網路新貴,目前市值超過260億美元,不過,這是一家成立於2009年的公司。

近幾年,網際網路的創新能力弱到了什麼程度?看看下面這張表就一目了然了。日前,Trustdata公布了2020年10月移動網際網路全行業排行榜,按月活躍用戶數排名,前20名的APP中,全都是老面孔。

來源 / 網絡燃財經截圖

新浪年齡最大,成立於1998年12月,其次是QQ,1999年上線,年齡最小的是抖音,2016年9月上線,其次是拼多多,2015年底成立。

也就是說,抖音之後,再也沒有誕生過一個國民級應用。這也意味著,近幾年,網際網路失去了創造力。

更讓人警惕的是,近幾年,各大網際網路巨頭企業利用海量數據、先進算法和雄厚資本,在製造一個又一個風口的同時,也暴露出越來越大的破壞性,比如,共享單車、長租公寓,還有P2P,資本湧入時,風光無限,資本退去時,則留下一地雞毛,不僅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還給社會造成了不小的傷害。

此外,除了解決用戶的真實需求外,網際網路公司還針對人性的弱點來設計產品,近幾年也飽受非議,比如今日頭條、抖音和拼多多。信息流開發者阿薩·拉斯金曾說過:「在你的手機屏幕背後,有上千名工程師正試圖使軟體最大限度地讓你上癮。」

作為國內最好的產品經理之一,張一鳴對人性都有深刻的認知,他多次表示,他成功的原因來自於延遲滿足,但他打造的產品,都是讓人第一時間得到充分的滿足。他還說,算法沒有價值觀。

最新公布的QuestMobile數據顯示,從視頻類APP的粘性分布來看,抖音及快手已成為90後用戶的「時間殺手」,用戶平均使用次數最多。其中,月人均使用時長均在1000分鐘以上,月人均使用次數均超250次。

現在,人們期待網際網路巨頭們不僅能在商業模式上進行創新,更能承擔起推進科技創新的責任。那麼,網際網路能找到新的事物、新的變量和新的要素嗎?

網際網路創新的原動力

美團創世人王興是公認的網際網路思想家,在2010年創辦美團的時候,他提出了一個「四縱三橫」的理論,認為網際網路一直在解決人的四大需求,分別是娛樂、信息、通信、商務。然後,他選擇了商務這個賽道,美團最早是一家電子商務公司,按王興的說法,淘寶做的是實物電商,核心是送貨上門,而美團做的是虛物電商,核心是讓用戶出門消費。

上面這張表中,抖音、快手、愛奇藝、騰訊視頻和酷狗音樂,更偏娛樂;百度、微博、QQ瀏覽器、今日頭條、UC瀏覽器、騰訊新聞和新浪新聞,主打信息;微信、QQ和WhatsAPP Messenger,核心是通信;手機淘寶、支付寶、拼多多,則是商務平臺。

三橫分別是搜索、社交、移動,後來王興加了一個物聯網,變成了四橫。王興認為,每五年左右,會有一個大的技術變革,會帶來很多新的商業機會,並在這四個領域中誕生出新的巨頭。

拼多多就是因為技術變革,誕生出來的電商新巨頭。電商是一個舊戰場,淘寶成立於2003年,京東商城2004年上線,用了十幾年的時間,淘寶奠定了自己的霸主地位,本來以為硝煙散盡了,沒想到,2016年冒出個拼多多,不到3年就上市了,如今市值1800多億美元。

黃崢曾經講過,拼多多的崛起,行動支付,尤其是微信紅包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很多人在微信裡有零錢,但沒地方花,而拼多多做的事情,就是幫大家把錢花出去,這也讓拼多多完成了用戶的原始積累。」

回顧一下網際網路發展史,1994年,中國接入網際網路,但網際網路帶來的第一次創業大浪潮,要到1998年前後才出現,先是4大門戶網站,然後是騰訊在1998年成立,阿里和攜程,在1999年成立,百度在2000年成立。

PC網際網路的大浪潮,一直延續到2006年,之後的發展基本上就慢下來了。UC瀏覽器和酷狗音樂都是2004年上線的。

移動網際網路創業的第一個高峰,出現在2011年前後,誕生了微博、微信、今日頭條、快手、QQ瀏覽器、騰訊視頻、愛奇藝等產品。

從全球手機出貨量來看,2010年之前,還是以2G手機為主,3G手機銷售量在2010年一季度才首超2G手機,滲透率達到50%。單看中國,因為3G商用時間晚,到2012年8月,國內3G手機出貨量才超過2G手機,實現50%滲透率。

2012年成立的字節跳動和滴滴,一出生就完全紮根於智慧型手機。美團雖在2010年成立,但剛開始是一個網站,要等到2011年才開發移動端。

2015年前後,隨著4G和行動支付的普及,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迎來了另一個高峰,誕生了手機淘寶、抖音、拼多多、WiFi萬能鑰匙等產品。

以上深刻影響大眾生活的應用中,張一鳴做了兩個,他曾經說過,「歷史上有很多沉悶的年代,如果我生於那個年代也做不了什麼,因為整個格局、整個社會或者整個知識技術都是波瀾不驚的。」

數據顯示,2016年之後,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就進入了慢車道,偶有動靜,也都是小浪花。也是在2016年,王興首次提出中國網際網路已經進入「下半場」的概念,他說,之前中國網際網路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人口紅利,不管是早期PC網民的迅速增加,還是過去幾年移動網際網路用戶的激增,大家發展的方式哪怕粗糙一點、成本高一點都不要緊,因為用戶在快速增長,每年賣幾億部智慧型手機,大家的業務跟著水漲船高。但是現在可以看到,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了,智慧型手機的年銷量已經不增長了,總體網民的增長也大幅趨緩。

張一鳴認為,下半場就是後手機時代,最大的變化就是移動時代過了高峰了,這個分界線最明顯。在他看來,網際網路在「上半場」最重要的一個決策就是移動化。在所有團購網站裡,美團在移動化上是最堅決、投入力度最大的,所以美團跑出來了。相反的例子是,百度轉型移動端不夠堅決,之後便從BAT中掉隊,如今百度的市值,不足AT的十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6年之前,中國網際網路是有發展藍本的,那就是美國。改變了全世界的網際網路浪潮開始於美國,之後,借鑑美國更為先進的技術和模式,從張朝陽開始就是中國網際網路人的一條捷徑,從搜尋引擎、電子商務,到社交軟體,再到共享經濟,美國的創新模式一直是中國網際網路學習的樣本。

在2015年9月,作為中美網際網路論壇的受邀嘉賓之一,張一鳴去了一趟美國,和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思科公司CEO錢伯斯、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等人坐在一張桌子上。這趟美國之旅,對於張一鳴最大的意義,是他發現了一個真相,「美國公司越來越重視和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的交流,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的起跑線跟美國越來越接近了。」

多位創業者向燃財經吐槽,在前幾年,一個創業項目如果在美國找不到對標的公司,幾乎就拿不到融資。包括拼多多,也一度因為找不到美國的對標公司而融資受挫。如今的拼多多,已經成為中國電商的新模式,在對話李志剛時,黃崢介紹,不僅在中國出現400多家模仿拼多多的公司,在美國也出現了山寨拼多多公司,美國倒過來模仿中國了。

2017年5月,來自「一帶一路」沿線的20國青年評選出了「中國的新四大發明」:高鐵、掃碼支付、共享單車和網購。其中後三項均為網際網路的產品,不過,網購存在已久,共享單車的代表企業之一ofo成立於2014年;行動支付的兩大巨頭,支付寶成立於2004年,微信支付起步於2013年,當時掃一掃就是與之相匹配的功能。

雖然馬化騰認為,沒有基礎研究的應用創新,就像沙灘上建高樓,越高越危險。但是,這種應用創新,仍是網際網路繁榮景象的重要支撐。

過去兩年,美國政府一直在遊說歐洲各國和其他盟友,一起「圍剿」5G技術領先的華為,今年以來,以TikTok為首的中國應用也成為被針對目標。分析人士認為,被美國打壓,意味著中國網際網路已經成為很多創新的發源地。

但是,下半場要怎麼走?網際網路並不統一,有人看好5G,但還在推廣普及中;也有人看好人工智慧、物聯網,但商用落地也遙遙無期;還有人看好生物科技,或精益管理。馬化騰最新的提法是,「移動網際網路十年發展,即將迎來下一波升級,我們稱之為全真網際網路」。而王興之前的建議是上天入地全球化。張一鳴在今年初的內部信中,選擇了全球化和教育。

在方向不明的摸索中,關於創新的焦慮,也在網際網路中瀰漫,2018年,《騰訊沒有夢想》這篇文章刷屏,其實就是一次情緒爆發。

迷戀舊戰場

字節跳動的崛起,是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發展的一個縮影,最新消息稱,字節跳動新一輪的估值已經達到了1800億美元。

在人的四大需求中,張一鳴選擇做信息與人的連接,至今,字節跳動的願景還是做全球創作與交流平臺。

這條路並不好走,因為巨頭密布。張一鳴剛開始做今日頭條的時候,也少有人看好,就連日後多次盛讚張一鳴的沈南鵬,也曾對他說NO。

張一鳴認為今日頭條「把新聞、圖片、故事聚集在一起,根據用戶的興趣推送給用戶,這是一種新的商業模式。」但紅杉團隊做了大量審慎的調查工作,發現幾乎所有的大公司都要做這個產品。新浪要做,搜狐要做,小米要做,騰訊要做,字節跳動一個小公司,機會不大。

後來,在參加央視節目時,張一鳴說,在字節跳動創立的前一年半,其實整個業界沒有這麼看好。「在我們第二輪融資的時候不是這麼順利,印象中,我應該一個月見了30多位投資人。我記得有一段時間說話太多了,後來都失聲。」

不過,2014年今日頭條就起來了,到了2015年,今日頭條已有累計2.4億用戶,日活超2000萬。隨後,騰訊推出了天天快報,試圖阻擊今日頭條。如今,今日頭條依然大受歡迎,但天天快報在2019年改名為看點快報。

2016年底,字節跳動推出抖音,也大受歡迎,2018年,抖音的用戶數據開始了爆發式增長,到了年底,DAU已經達到2.5億。截至2020年8月,包含抖音火山版在內,抖音的日活躍用戶已經超過了6億。

在2017年,與華興資本CEO包凡的對話中,張一鳴就復盤過字節跳動的崛起過程,「當初各個網際網路公司都在圍繞一些舊戰場或過渡站場在競爭,沒有往前看。現在看來,應用商店、PC、傳統的搜尋引擎業務等都是過渡戰場,他們還是太迷戀舊的戰場或者舊的事物。現在也是一樣,他們倒回來跟頭條競爭,是不是大家太沒有想像力了?應該是往前看。」

現在看來,字節跳動的成功,還是因為深深紮根於移動網際網路,從而有機會把之前門戶網站做過的事情,重新做一遍。

58同城CEO姚勁波曾說,最好的創業時機,就是社會有大的變化的時候,因為,變化裡會有很多機會。

王興也表示,時代要發生很大的變化,生產要素才有重新組合的機會,這也就是最好的創業機會。

在與包凡的對話中,張一鳴還認為,現在(2017年)明顯處於一個劇變的時代,一個加速的時代,很多都在發生變化,並且多數是好的變化:不管是技術進步,還是網際網路發展到人工智慧開始出現的臨界點。當然,有一些全球化的退步浪潮,但他覺得這只是中間過程。「總體來說我們在一個劇變的時代,並且是一個正向的,出現很多積極的新事物、新技術的時代,這點本身就讓人特別興奮。」

可惜的是,時代的劇變在2017年之後就逐漸平息了。

曾被張一鳴認為是舊戰場的搜索業務,這兩年也是字節跳動繼續加碼的方向之一。據36氪報導,11月25日,字節跳動一位內部人士表示,「整合了頭條、抖音、西瓜等產品線,字節的搜索廣告已全量上線。」此前,字節跳動的搜索業務曾計劃3年內創造300億元的營收目標。

為了做好搜索,字節跳動招攬了百度搜索大批前高管,據騰訊新聞《一線》報導,2019年5月,百度5名高管閃電離職,其中4名是百度搜索公司管理層。隨後,其中2人加入字節跳動,分別是吳海鋒和孫雯玉。吳海鋒曾任百度副總裁,在百度13年;孫雯玉任執行總監,被視作「見習期的副總裁」,在百度12年。他們離開百度後,吳海鋒手下總監、高T、高P也大批離職。其中有些也一同加入字節跳動。《一線》獲得的不完全名單包括——吳曉輝、王曦、李萌、譚待、劉海浪等。其中譚待是百度搜索首席架構師,為T10,業內口碑頗佳。

今年,搜索領域還發生了一件大事。7月27日晚間,搜狗宣布收到騰訊私有化收購的要約,騰訊計劃以每股9美元的價格收購搜狗的其他股份。如果交易成功,搜狗將從美股退市,成為騰訊間接的全資子公司。

早在2006年3月,騰訊旗下的搜尋引擎網站搜搜就正式發布並開始運營,不過,始終無法撼動百度的地位,騰訊在2013年戰略投資搜狗時,將旗下的騰訊搜搜業務和其他相關資產併入搜狗。2014年6月,搜狗將搜索業務接入微信公眾號數據,據公開數據,搜狗搜索超過 1/3 的總流量來自於騰訊。

2017年,微信開始布局搜索,之後升級為「微信搜一搜」,相關業務越做越深。據2019年6月CNNIC統計數據,通過微信搜索過商品或服務的比例達到了43%。

在今年9月舉辦的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微信專場上,微信搜一搜產品運營總監梁澤鋒介紹,隨著多年迭代,微信搜一搜逐漸成為了一個連接帳號、內容、服務、商品、音樂、小說、品牌甚至視頻號等各類內容的綜合搜尋引擎,其觸角逐漸延展到了微信生態內的各個方面。

一位接近騰訊的人士稱,與搜狗整合後,預計騰訊廣告大盤中來自搜索及搜索相關廣告的收入佔比會得到大幅的提升。

搜索之外,百度、微博、騰訊今年都開始發力視頻業務,這也是很老的戰場。現在還很活躍的視頻平臺,B站成立於2009年,快手成立於2011年,小紅書成立於2013年。

在2017年,百度上線了好看視頻,發力短視頻。隨後,百度又陸續推出了全民小視頻、夥拍視頻、西番等一批短視頻App。

日前,百度移動生態事業群將好看視頻與全民小視頻整合為短視頻業務部,由原好看視頻總經理宋健負責。宋健是原西瓜視頻負責人,今年8月,正式加盟百度,擔任好看視頻總經理,向百度集團執行副總裁沈抖匯報。據報導,宋健此前為今日頭條視頻業務發起者,曾先後創辦波波視頻、微叭短視頻等用戶量級千萬的視頻App。

一位接近百度的人士稱,字節跳動要做搜索,就來挖百度的人;百度要做視頻,就去挖字節跳動的人,這本身就說明,人才是有限的,業務也沒變。各個公司都用舊人做舊事,還是說明現在的網際網路在創新上是存在問題的。

騰訊今年推動了鬥魚和虎牙的合併,還在年初啟動了微信視頻號,幾經迭代,發展勢頭很猛。今年8月,直播、直播帶貨等功能相繼上線;9月,視頻號推廣內測,現在朋友圈廣告已經可以支持視頻號推廣了;10月,視頻號打通微信小商店,支持接入第三方帶貨系統。

可以說,抖音有的功能,微信視頻號上也都有了。

抖音也在學習微信,眾所周知,張一鳴一直想做社交,早在2019年1月,就曾推出多閃,同年5月,又推出了飛聊,但這兩款產品並未在市場上激起太大的水花。於是,抖音擔起了社交突破的重任,2020年3月,抖音上線「語音直播交友板塊」;4月,抖音公開測試「連線「和」熟人「功能,分別指向了陌生人社交和熟人社交。此外,抖音還在不斷地調整好友相關功能的交互,鼓勵用戶添加好友、與好友互動等。

如今,打開抖音,消息界面上非常明確地顯示好友的在線動態,打開聊天框,微信所具備的功能抖音也同樣具有,包括發送語音、表情包、圖片、視頻分享,甚至可以發起語音和視頻通話。

阿里本來在2016年就認為,電商的戰事結束了,按阿里董事長張勇的說法,完成無線化後,淘寶要從一個萬能商品市場走向超級消費者媒體,社區化、內容化和本地生活化發展將是淘寶未來的三大方向。但拼多多橫空出世,拖住了阿里的腳步,先是重啟了聚划算,然後推出淘寶特價版,繼續角逐舊戰場。

此外,本地生活也是戰火四起,阿里組團來戰美團。滴滴等也先後入局。打的也是舊仗。

分析人士稱,大有大的難處,基本盤不能被動搖,所以,只要有人有可能挑戰大公司的核心業務,一場大戰就不可避免了。

超級APP與全球化

網際網路公司,都有一個夢想,那就是打造出一個超級APP,可以同時滿足人的四大需求。因為,這意味著流量與商業化真正形成了閉環。

娛樂、信息、通信,可以帶來大量的流量,而商務,則可以將流量變現。

在這個超級APP出現之前,這個閉環只能在體外循環。比如,抖音、快手產生的流量,在淘寶變現;微信產生的流量,在京東或拼多多變現。

11月30日,手機淘寶開始新版本測試,最大的變化是將淘系原有的內容整合,推出中心化的內容平臺「逛逛」。其內容一是來自於此前分散在商品頁面的達人買家秀,二是淘寶正鼓勵內容創作者、普通用戶和商家產出原創內容。

據字母榜報導,淘寶此次改版的邏輯,和微信的更新有相通之處。近幾月,微信為視頻號開放了眾多流量入口,並向其輸入源源不斷的流量,將社交流量、圖文時代的內容流量轉化為視頻流量,以在微信體內澆灌出一個短視頻巨頭,目標是成熟後的視頻號能反哺微信生態。

從這個角度看,淘寶推出逛逛與微信推出視頻號,都是意在加速超級App體內的流量循環。現下,是淘寶用一級入口、二級頁面給逛逛輸送流量,但逛逛顯然承載了淘寶的期望:當用戶在淘寶內形成消費內容型產品的心智,逛逛可成為一個內部的流量池,反哺淘寶生態。

抖音、快手在今年大力布局電商業務,也是基於同樣的邏輯。

不過,無論是從電商到內容,還是從內容到電商,都存在內在的悖論,因為消費者和流量不一樣,正如《晚點LatePost》報導中所說,「抖音從媒體到交易,不是在做疊加,是在做跨越。」而阿里,即使擁有大文娛,淘寶的流量問題也至今難解。

目前來看,只有微信依託於龐大的用戶群體,最接近於超級APP的完成體。最新數據顯示,微信及WeChat合併月活躍帳戶數達12.061億,是最大的社交平臺,而公眾號、視頻號還有小程序,則撐起了大眾在信息和娛樂上的需求。

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微信小程序日活超過4億,小程序商品交易GMV同比增長115%。2019年,微信小程序上的交易累計創造了8000多億GMV。騰訊內部人員透露,其實去年,交易的可能就在微信上被證明,但相關團隊一直沒對外說,他們認為更重要的事情,還是用更接地氣的長線來支持商家生意。

微信小程序和拼多多切入的都是增量市場,拼多多依靠下沉市場消費潛力爆發,而微信直播是將線下商家的交易轉移到線上。根據商務部電子商務司發布的《中國電子商務報告2019》,2019年全國電商交易額達34.81萬億元,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達8.52萬億元,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上升到20.7%,正在發力私域流量直播帶貨的微信,看中的就是這80%的線下市場。

而線下商家+小程序的做法,讓微信很好地實現了社交與電商之間的互不打擾。

微信在交易上的探索,也給了淘寶一個很好的參考。

這次手淘改版,將原處於一級tab入口的「微淘」功能升級為「訂閱」,位置調到首頁原頁面「推薦」的左側。

據字母榜報導,除位置變化外,與微淘營銷、內容兩手都要抓不同,訂閱只聚焦於上新、商家直播預告等營銷向運營。至於商家內容向運營陣地,則留在了替代舊版微淘位置的「逛逛」的「關注」欄內。這一變化是為了讓商家的私域運營更具針對性,但更重要的意義是,將淘寶的營銷場與內容場做區隔。

顯而易見,超級APP的背後,是網際網路大公司業務邊界的無限大。中國創業者很早就有一個覺悟,那就是創業的最後,必然遭遇BAT。而邊界的擴張,也讓大公司之間的競爭越來越頻密,馬化騰就曾經感慨,與阿里的競爭太多了,有點困擾。

除了自己做之外,投資也是網際網路大公司的抓手。按張一鳴的說法,BAT的特點是,一切重要的東西他們都要投。

據新財富報導,每在經營上賺100元,騰訊會全部進行淨投資,阿里巴巴會投出80元,亞馬遜會投出63元,而谷歌、臉書會投55元,微軟只會投30元。全球586家獨角獸公司中,騰訊投出了將近1/10,高達52家,僅次於紅杉資本;而阿里系(阿里、螞蟻、雲鋒)投資了44家。中國前30大APP,7成隸屬AT旗下。

在前文的榜單中,前10名,除了抖音、百度外,其他都是AT系的產品。騰訊投資了拼多多和快手,阿里則投資了微博。

大概10年前,「BAT把中國所有的創新、創意、創業的大的機會拿掉了」就是網上的熱門話題,早在2015杭州雲棲大會上,馬雲就回應過這個問題,他說,「有人說BAT這樣的三座大山在,我們怎麼會有機會,我告訴大家,不是把村裡的地主鬥死了,農民就會富起來。三座大山也好、七座大山也好,BAT依舊會繼續發展,但是你們是有機會贏的,因為今天的創業環境,今天創業的所有的基礎設施,整個融資狀態要比十五年以前好很多。包括今天在座每個人的素質,創業的能力也是我們那時候遠遠不敢想像的。」

2016年,在烏鎮,PingWest品玩創始人駱軼航與程維、張一鳴、王興三人閉門座談時,曾任職阿里的程維,說出了中國網際網路公司都橫著長的真相。

程維說,美國的網際網路公司可以縱向發展,把單一業務做深做透,因為它們一出生就是全球化公司,可以做全球化的布局和發展。所以,美國公司橫向發展並不多,就是多元化的訴求不是那麼強烈,相對而言,中國網際網路的不安全感更強,這個不安全感,有一部分是來源於國際化的不成功,越長越胖也是不得已。

張一鳴曾表示,中國的網際網路人口,只佔全球網際網路人口的五分之一,如果不在全球配置資源,追求規模化效應的產品,五分之一無法跟五分之四競爭,所以出海是必然的。

中國企業遲早要面對全球市場,相比國內競爭的你死我活,全球市場具有更大的可能性。不過,出海這條路布滿了荊棘。BAT等網際網路公司早早就開始了全球化布局,但成效不盡如人意,反倒是字節跳動旗下的TikTok跑出來了。

早在2015年,字節跳動就開始部署全球化,發布了今日頭條海外版,名為「TopBuzz」,並通過「推進新產品」和「投資併購」的手段徵戰海外。

2017年是字節跳動在海外快速擴張的一年。這一年,字節跳動先後推出了火山小視頻海外版Hypstar和抖音海外版TikTok,同時還收購了短視頻平臺Flipagram、移動新聞服務商News Republic和音樂短視頻平臺musical.ly。

2018年,Musical.ly與TikTok合併,由此一個全新的全球短視頻平臺形成。需要說明的是,成立於2014年的Musical.ly是TikTok的內核。

TikTok是中國網際網路公司近年來最成功的全球化產品。Sensor Tower的數據顯示,2020年5月,TikTok全球下載量突破20億人次。而在2019年第一、第三、第四季度,TikTok均位列「全球下載量最多App榜單」的第一名。

在它之前,無論是騰訊的QQ、微信還是阿里的淘寶、支付寶,中國從來沒有一款APP能像它這樣席捲全球。

大觀資本創始合伙人韋海軍認為,這是中國企業出海的裡程碑事件,字節跳動正在一步步成為全球生態級的企業,對整個中國的創業者來說,這是一件利好的事情,也會帶來極大的示範和加速效應。「目前只有谷歌、Facebook、蘋果等公司擁有全球生態,國內網際網路與科技公司還在全球成長的路上。」

可惜的是,7月初傳出川普政府要封禁TikTok的消息後,隨著川普政府的步步緊逼,情勢急轉直下。本來在年初將全球化定為公司戰略目標的張一鳴,為了撐起1000多億美元的估值,不得不轉向國內,相繼加碼電商、教育等業務,在舊戰場中尋找新機會。

在網際網路這個快速迭代的行業,企業的發展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在《三觀》的前言中,馬化騰寫道,現在,一個令人興奮的機會正在到來,移動網際網路十年發展,即將迎來下一波升級,我們稱之為全真網際網路。從實時通信到音視頻等一系列基礎技術已經準備好,計算能力快速提升,推動信息接觸、人機互動的模式發生更豐富的變化。

這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它意味著線上線下的一體化,實體和電子方式的融合。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的大門已經打開,無論是從虛到實,還是由實入虛,都在致力於幫助用戶實現更真實的體驗。從消費網際網路到產業網際網路,應用場景也已打開。通信、社交在視頻化,視頻會議、直播崛起,遊戲也在雲化。隨著VR等新技術、新的硬體和軟體在各種不同場景的推動,相信又一場大洗牌即將開始。就像移動網際網路轉型一樣,上不了船的人將逐漸落伍。

[本文作者燃次元,i黑馬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微信公眾號(ID:chaintruth)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相關焦點

  • 速途論道:網際網路執行力和創造力哪個更重要?
    速途論道:網際網路執行力和創造力哪個更重要?「執行力比創造力重要」這是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近來發表的一個觀點。觀點一出,引起各路英雄熱議不斷。在網際網路魚龍混雜瞬息萬變的行業,執行力和創造力,你覺得哪個更重要?
  • 網際網路七大巨頭應該如何與抖音相對抗?
    作者丨花哥 抖音,是中國網際網路乃至全球網際網路的奇蹟。 誰能夠挑戰抖音的短視頻霸主地位,應該是接下來3-5年網際網路一個不會停歇的話題。綜合網絡觀點,花哥也說一說自己的思考,總共七招貽笑大方,僅供參考探討。
  • 錯過網際網路風口的搜狐,今年能否重回網際網路中心?
    「出門靠地圖,上網找搜狐」風靡一時,搜狐成為當年無數國人觸網的第一步,搜狐和網易、新浪一起開創了中國網際網路的門戶時代。這20年間,中國網際網路從1G到如今的5G,從PC時代演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搜狐卻並未跟上這一波又一波的風口。
  • 網際網路正在失去記憶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語: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速度加快,信息更迭的速度也超過了我們的想像,昨日的熱點和新聞可能今日就已經被大眾所遺忘,昨日的網際網路紅人可能今天就被下一個紅人所取代。網際網路在擁有強大的內容涵蓋力和包容力的同時,卻正在失去記憶。
  • 抖音留不住的人別再難過是誰唱的什麼歌? 由鄭亦辰演唱的《不舍...
    抖音留不住的人別再難過是誰唱的什麼歌? 由鄭亦辰演唱的《不舍》了解一下時間:2019-04-09 14:15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留不住的人別再難過是誰唱的什麼歌?
  • 網際網路的悲哀:阿里騰訊之後再無阿里騰訊
    隨後,百度的市值也開始一路下跌,甚至開始落後於美團等網際網路公司。美團CEO王興甚至調侃:是時候用HAT來取代BAT了。 三大巨頭財報背後透露的信息,不僅僅只是說BAT時代一去不復返了,還在釋放一個悲哀的信號:中國的網際網路,阿里騰訊之後再無阿里騰訊!
  • 抖音就像是失去神經我感覺不到呼吸是什麼歌 U U U歌詞
    最近在抖音上聽到一首歌曲感覺還挺好聽的,歌詞大意是「就像是失去神經我感覺不到呼吸」。據了解,這首歌歌名叫《U U U 》,是潘瑋柏作曲並演唱的一首歌。下面來看一下。就像是失去神經我感覺不到呼吸什麼歌  歌名:U U U  歌手:潘瑋柏  《U U U》是潘瑋柏演唱的一首歌曲,由李念和作詞,潘瑋柏作曲,收錄於潘瑋柏2011年發行的專輯《808》中。
  • 失去和擁有是否成正比,取決於失去之後的態度
    那篇文章講的是「失去有時候是為了更好地擁有」,其中「失去是為了更好地擁有」不是重點,重點在於「有時候」三個字。之所以要咬文嚼字,是因為失去和擁有並非在每一種情況下都成正比。失去和擁有是否成正比,取決於失去之後的態度。
  • 火山小視頻變成抖音了,他幫很多人第一次使用短視頻
    比如2017年8月,火山小視頻曾經舉辦過一場史稱「可能是中國網際網路史上最土的」發布會,地點選在了四川省合江縣三塊石村當地的內容創作者,劉金銀自家的後院裡。而在之後的2年時間裡,他不僅在火山上獲得了超過100萬的粉絲,也開始慢慢改變了人們對於理髮師行業的誤解。許多人通過火山小視頻的了解後,慕名來到滄州找到劉俊安設計髮型,在他的顧客籤名牆上最遠的客人已經標註到了孟加拉和韓國。
  • 溫婉抖音為什麼消失了 被封之後首次直播澄清傳聞
    溫婉是在抖音上火起來的,因拍攝哭泣哭泣怕了怕了視頻一夜之間爆紅,後來溫婉火了之後,網上就開始有溫婉的負面消息,很多關於溫婉不好的事情,都被爆出來了,導致溫婉的抖音被封,6月28日,溫婉首次回應被黑事件,看過直播視頻的小夥伴們,有沒有感覺女神和抖音有所差距呢?
  • 創造力和執行力
    「創造力」和「執行力」都很重要,它們的內涵與關係是怎樣的呢?先來說「創造力」。  創造力,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綜合性本領,是指產生新思想,發現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種創造性活動所必需的心理品質。例如,創造新概念、新範疇、新理論、新技術、新工藝、新業態、新流程,發明新設備、新方式,創作新作品等,都是創造力的表現。
  • 鍾美美「神模仿」老師之後:我們對創造力依然有誤解|周末談
    讓這件事更加火熱的是之後模仿老師視頻的下架,以及他被「約談」的傳聞。隨後,教育局和班主任老師對此進行回應,讓這一傳聞得到了終結。但隨鍾美美走紅就始終存在的爭議,並未就此消失。反對者認為,應當對孩子進行「正確引導」,贊同者則表示,模仿是孩子的天性,需要保護和鼓勵孩子繼續自己的天賦。▲鍾美美模仿老師走紅。
  • 「抖」遍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之後,抖音在海外被「封殺」了!
    抖音最近可謂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抖」遍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之後,就接二連三被曝出在海外「翻船」了。先是遭印尼封殺,緊接著又被印度封禁。抖音這次是怎麼把火燒到自己身上的?這事還得從抖音「出海」開始說起。
  • 流浪大師在微博,為什麼好像沒有在抖音快手火?
    你看看人家抖音和快手,蹭流量的師娘都快60W粉絲了。沉思良久,有此小文解析。一、流浪大師爆紅路徑爆紅的源頭:在2018年底,路人偶然遇到,將對話視頻傳上抖音,小範圍傳播。)簡而言之:流浪漢身份與行為的反差,帶來初始流量;一系列網紅的追捧、炒作、造謠,帶來流量進一步火爆;在創造力缺失、段子手乏力等環境下,新鮮出爐並被包裝的「流浪大師」,綜合獵奇、偷窺、爭議、網紅等特點,流量爆發。
  • 抖音被行政處罰是什麼原因?抖音被罰:個別主播有性暗示等行為
    新華社北京1月8日電 近期,根據群眾舉報線索,北京市「掃黃打非」辦公室指導北京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總隊對「抖音」平臺進行約談,對其傳播淫穢色情低俗信息行為作出頂格罰款的行政處罰。  經查,「抖音」平臺中個別主播在直播中存在性挑逗、性暗示和抽菸、說髒話等行為,部分直播間評論彈幕存在低俗內容;個別主播直播的遊戲未經審批,且含有血腥、暴力、恐怖等內容;部分主播和平臺用戶通過發布微信號、二維碼等方式引流到其他平臺進行違法違規活動。經執法人員勘驗取證,相關內容屬於「宣揚淫穢、賭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危害社會公德或者民族優秀文化傳統」。
  • 抖音如果今生不能相愛來世重來是什麼歌
    抖音上有各種風格的好聽的歌曲,有很動感的歌曲,也有傷感的歌曲,等等。那麼,抖音如果今生不能相愛來世重來是什麼歌? 抖音如果今生不能相愛來世重來是什麼歌: 這首歌曲的歌名叫做《相思成災》,是由鄭亦辰創作的一首歌曲,由鄭亦辰作詞、作曲並演唱的一首歌曲。 這是一首傷感情歌,傷感的旋律,讓人聽了很想哭。
  • 什麼樣的內容在抖音上可以火?抖音藍V是前提
    此外,在用戶導流效果上,抖音和微博兩個平臺之間也存在著一定流量上的關聯。很多抖音大V會在成名之後或者同時,開通微博帳號,很多抖音的訂閱用戶也會隨之追隨到微博上。如果企業或機構希望為自己的微博帳號進行增粉,那就一定要重視抖音平臺的內容建設和用戶運營。 3.
  • PPT就能製作出抖音LOGO?組合分解圖形無壓力,釋放你的創造力!
    抖音作為如今最火的社交媒體軟體之一,一直非常受到大家的青睞和追捧。而除了抖音的海報和字體,抖音的Logo也曾給大家留下過非常深刻的印象。這一個小小的音符logo,配上抖音特有的故障風,看上去絲毫不單調且別有韻味。
  • 抖音作品發出去一直是0播放怎麼辦?為什麼抖音瀏覽量高沒有贊呢?抖...
    抖音著作傳出去一直是0播放該怎麼辦?為何抖音訪問量高沒有贊呢?抖音訪問量5000沒有人贊抖音發視頻0播放是怎麼回事呢?不清楚的小夥伴們就看一下網編梳理的抖音發視頻0播放解決方案,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就一起來看看,期待對大家有一定的協助。
  • 我們愛著抖音,可它的下一步在哪裡?
    毫無疑問,抖音已經成為一款現象級產品,而上一次出現這樣級別的媒體產品已經是十年前的微博。但始終有塊烏雲懸在抖音頭上——今日頭條系產品最近厄運不斷,抖音用輕娛樂暫時保住了位置,而從近日被北京工商就涉嫌發布售假視頻約談看來,抖音的不確定很可能是商業化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