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EMBA微金
曾是美國最偉大的企業,市值一度成為全球最高(8293億美元),被巴菲特稱為「美國商業的象徵」,被人稱為能夠代表人類工業時代的標誌性企業,它的創辦人之一更是貫穿歷史的「發明大王」 託馬斯·愛迪生,但如今這家愛迪生創辦的百年巨頭通用電氣,卻最終還是走向了衰落。
成虧損最多公司
此前,美國《財富》雜誌發布了《世界500強》榜單,這份榜單號稱最權威、最有分量的全球巨頭企業俱樂部名單,無疑是對企業價值的最好佐證。
因此,一旦上榜,也就意味著企業的實力、規模和國際競爭力得到了肯定,這對企業也是個重大利好消息。
不過,生意做得大,並不意味著一定盈利。據統計,在上榜的公司中共有31家公司未能實現盈利。而在虧損公司的榜單之中,美國的通用電氣公司以223.55億美元(約人民幣1530億元)的淨虧損位居榜單第一位,成為虧損最多公司。
此外,據數據顯示,通用電氣此前已經連續兩年虧損超過2100億元。作為美國科技巨頭,通用電氣公司如今淪落到這種地步,不禁讓人唏噓!!
崛起於蠻荒:愛迪生時代
提到通用電氣,還要追溯到發明大王愛迪生的那個時代。
1878年,愛迪生創立愛迪生電燈公司來開發直流電力系統,此公司即是通用電氣的前身。在1892年的時候,愛迪生電燈公司與湯姆森·休斯頓電氣公司合併,組成了如今的通用電氣公司。
1892年通用電氣公司正式成立(GE logo)
數據來源:GE官網、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湯姆森·休斯頓在交流電技術方面實力強大,這家公司與愛迪生通用公司在直流技術方面形成了強大的優勢互補,這一合併使通用電氣公司成為電氣系統和電氣領域的領導者。
兩家公司合併後,查爾斯·科芬成為通用電氣第一任總裁(1892年~1912年任總裁,1913年~1922年任董事會主席)。
在繼承愛迪生研發精神、招攬研發人才上面,科芬無所不用其極。例如,為了查爾斯·斯坦梅茨,科芬乾脆收購一個公司的故事,早成為通用電氣公司的佳話。
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
實際上,通用電氣公司自從成立之後,憑藉著其領先世界的技術,很早就開始了國際化發展。早在1906年的時候,通用電氣就在中國瀋陽投建了一家燈泡廠。
此後,通用電氣又發明了全球第一臺電烤箱、第一臺熱感應電爐、第一臺螢光燈、美國的第一臺噴氣式飛機發動機等產品,一直都站在全球電氣領域的前列。
到上個世紀80年代,通用電氣公司迎來了一代傳奇總裁傑克·韋爾奇。韋爾奇上任後,大刀闊斧重組公司業務,將其從國內和製造業的根基中剝離出來,將業務重點放在全球和多元化業務上。
其中,對通用電氣發展具有深遠影響的業務,就是金融服務業,通過傑克韋爾奇的運籌帷幄,到上世紀90年代末,通用電氣資本(GE Capital)成為推動通用電氣增長的引擎。數據顯示,至1998年,金融服務業務佔據通用電氣收入的近48%。
傑克韋爾奇在任期內,將通用電氣從一家營業額250億美元的工業製造公司轉變為一家營業額為1250億美元的「無邊界」商業帝國。
而據了解,在巔峰時代的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曾經市值達到了82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7萬億!是世界上最大的技術提供和服務業務的跨國企業。也成為了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
金融服務業務成最大的敗筆
通用電氣從一個傳奇淪落到崩潰邊緣,其實危機早在韋爾奇的盛世就已經埋下,逃不過盛極而衰的命運。
最大的敗筆恰是韋爾奇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埋下的,即進軍當時大熱的金融業務。不斷擴大的業務範圍帶來了巨大的金融服務需求,通用電氣在金融業務中獲取的收益也越來越多。
2008年,通用電氣資本資產規模一度達到5380億美元,業務涉足商業信用卡、租賃和再保險等幾乎所有非銀行金融服務。
在經濟繁榮發展時,重點轉金融服務自然沒有什麼問題,但是一旦遭遇經濟危機,公司便經不起考驗。在韋爾奇卸任後,繼任者雖然加大了對研發、技術的投入,但是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公司重金融輕製造的觀念(因為此前20餘年裡,這一戰略給通用電氣帶來了太多的回報)。
於是,隨著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機爆發,通用電氣資本也面臨嚴重的流動性危機,下半年不斷調低盈利預期,其股價也在危機中下跌超過40%。
受金融業務的拖累,兩大評級機構穆迪和標普在2009年3月,先後下調了通用電氣的最高評級,這也是通用電氣四十年來首次失去穆迪的最高評級,市場紛紛傳言這家超級航母或將很快破產。
為了應對公司史無前例的危機,通用電氣開始縮減金融業務,轉向了全球併購擴張之路。在這期間,通用電氣併購了阿爾斯通旗下的電氣業務,還花上百億美元買下了不少石油相關資產。但是隨著國際原油價格的下跌,通用電氣的核心業務之一發電機組銷量受到影響。
在2016年的時候,通用電氣首次出現巨額虧損,虧損了61.26億美元。此後,為了度過危機,通用電氣公司又先後賣掉了公司的家電、保險等相關產業,進軍了軟體、安全等領域,但是收益都不算太好。
而到近兩年,網際網路相關產業蓬勃發展,雖然美國通用電氣公司也有意整改發展路線,向人工智慧、雲計算和新能源等熱門領域進軍,但一步慢步步慢,想有所作為已經非常困難了。
縱觀通用電氣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其走下神壇的根本原因便是太過追求短期利潤,忽略了技術研發。可以說,通用電氣公司如今的境況,也是給全球所有科技公司的一個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