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專項債券資金是什麼?如何償還債務?

2020-11-22 鋼企網

政府專項債券資金是什麼?如何償還債務?

來源:Wow向南飛 2020-07-03 15:28:13

疫情背景下,今年的宏觀經濟下行壓力空前加大。作為重要的對衝政策,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裡提出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3.75萬億元,比去年增加1.6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到底是個什麼東西?他為什麼能成為穩定宏觀經濟的重要工具?

一、地方政府債務的前世今生

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其實是地方政府債的一種。地方政府債這東西,並沒有像國債那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因為在很長的時間內,咱們國家其實是禁止地方政府發債的。真正意義上的地方政府債,是2014年改革之後才有的新事物。在此之前,對地方債更加準確的稱呼應當是地方融資平臺債務,也就是各類城投債和銀行貸款。這些債務包含三個種類,一是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二是地方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三是地方政府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這三種債務對財政的壓力由大到小依次減輕。簡而言之,是因為分稅制改革後地方政府事權財權不匹配產生了資金缺口,而修訂前的預算法又不允許地方政府借債,使得地方政府不得不通過其他方式變相舉債。而債務的主要用途其實就是用於建設政府所承擔的公共服務資金支出。比如城市供水、供電、垃圾處理還包括一些項目建設,比如機場、路橋、甚至包括公園等等公共服務的建設資金。

地方財力不足導致的償還風險固然是一大風險,但這是建立在債權債務關係清晰的基礎上的。在這個前提下,如果債務無法償還,那就意味政府承擔的多項公共服務全部停止,例如供水、供氣、供電等等,這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影響可就大了去了。不過我國的政治體制決定了地方政府不存在破產這個概念,因此這種山窮水盡,影響每個人日常生活的的情況目前來看只是一種設想。

更大的、更現實的風險則是道德風險。由於地方政府債的債務主體是融資平臺這種曖昧不清的實體,地方政府理論上是可以撒手不管的,也就是說如果地方政府真的還不起了,說這些爛玩意根本不是我借的,是平臺公司借的,你別找我,銀行真的沒有什麼辦法。如果任由這種情況出現,銀行壞帳勢必大量累積,侵蝕銀行資本金,金融系統就會動蕩。這種系統性的風險是我黨金融工作的底線,是萬不能發生的。因此,為了解決這個事情,中央在14年10月份出臺了地方政府債務管理的綱領性文件: 國發【2014】43號文。這個文件的主要意思就是以前的你們借債的既成事實我就算是認了,但以後還想這麼幹那可不行。同時,我們修改了預算法,把舉債的權力下放一級到省級政府,這算是在事權和財權的平衡上略微向地方做了點讓步。自此以後,理論上,地方債只有一種形式,就是省級政府向債券市場舉借的地方債。

二、目前地方債的情況

目前地方債全部是省級地方政府通過債券市場發行的,而且自主承擔償還責任。這些地方債包括兩個用途,一是置換,二是新增,新增的地方政府債又分成兩種,一種是一般債,另一種是專項債。

所謂置換,說白了就是借新還舊。地方政府在2013-14年集中統計上報了一次政府債務的存量數據,這些債務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漸到期,需要還本付息,然而地方政府財力有限,無法完成,那怎麼辦呢?那就置換唄,通過發行新的地方債來還老的地方債,債務問題就可以得到暫時的解決。不要覺得借新還舊是什麼丟人的事,只要政府的信用在,能夠持續的進行融資,這條路就是好辦法,很多企業不也正是這麼做的麼。但置換的高明之處在於,將地方政府這個實體從幕後推向臺前,用省級政府的信譽顯著降低政府的融資成本。以前的地方政府債是融資平臺借的,銀行和市場對他們的性質有疑慮,有疑慮怎麼辦,那就提高融資成本,按照企業的標準來辦,所以地方政府前些年的融資成本動不動8%,甚至高達10%,要知道國債的成本長期在3%左右。現在地方政府出面來借錢,成本一下子降低了,成本也就3.5%左右,因此地方政府對這項政策簡直是謝天謝地。

有人會問,用低息債務去置換高息債務,這不是耍流氓麼?有誰這麼二會答應啊,答案是,債務的微觀主體不同,其實投資者的權力並沒有被侵佔。舉個例子,地方政府的存量債務可能是借給工行的,利率是8%,現在呢,我通過公開的方式向市場融一筆錢,投資者可能是建行、交行,利率只有3%。把借來的錢還給工行,成本還降低了,豈不美哉。不過從宏觀上說,銀行高息借債給地方政府的時代結束了,利潤空間受到了壓縮。然而,這比不還錢還是強了百倍。

所謂新增,顧名思義就是地方政府為了建設需要增加的債務。這裡面的一般債主要是為了應付地方政府的日常開支。而地方政府要進行建設,就需要用到專項債。專項債的每一筆都要對應地方上的一個重大項目,因此才叫做「專項債」。每一年專項債和一般債能發多少,是需要全國人大在兩會上審議通過的。這也是為什麼地方政府專項債的限額要寫到政府工作報告裡面,只有人大通過了這個報告,限額確定下來,財政部才能把這個額度根據需要分配到各個省,然後各個省才能發債。不過今年因為疫情突如其來,實際上採取了先斬後奏的模式,也就是先提前預支一部分專項債額度,然後等兩會的時候再讓人大一併審議。

為什麼近年來專項債的作用越來越大呢?這是因為這兩年經濟下行壓力大,地方政府需要工具來對衝經濟下行壓力,而專項債是非常好用的一個工具。在現有的財政管理體制下,地方政府專項債雖然也納入預算管理,但他不是用地方政府的預算收入來償還的,而是用債券對應的項目收益償還,而且不計入赤字,這就給了專項債相對靈活的使用空間,比起受到嚴厲打擊的各類城投債等隱性債務,專項債相當於是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間達成的某種妥協。

三、後續

地方債目前通過改革已經走上正軌了,雖然仍然有一些問題,例如流動性問題,發行的市場化問題等等。但是比起以前大規模的不規範舉債,還是要好了很多,最重要的,地方債的置換給了地方政府喘息的機會,用時間換來了空間,個人認為是近年來財政改革中比較成功的一項。

相關焦點

  • 新站高新區:加強政府性債務管理,切實防範債務風險|中安在線合肥...
    2020年,新站高新區進一步加強政府性債務管理,切實防範政府性債務風險。  建立健全制度建設  2020年出臺了《新站高新區政府性債務管理辦法》、《新站高新區政府性債務風險應急處置預案》,完善了政府性債務管理和債務風險應急處置相關制度。  強化組織領導  成立新站高新區政府性債務管理領導小組(政府性債務風險事件應急領導小組)。
  • ...一般性轉移支付公開細化到地區,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評估...
    此外,條例明確,政府債務、機關運行經費、政府採購、財政專戶資金等情況,按照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部門預算、決算應當公開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是條例的一個重要部分。條例顯示,預算法第三十四條第二款所稱餘額管理,是指國務院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的中央一般公共預算債務的餘額限額內,決定發債規模、品種、期限和時點的管理方式;所稱餘額,是指中央一般公共預算中舉借債務未償還的本金。
  • 怎麼理解化解存量隱性債務?
    因此,存量隱性債務化解方案值得高度關注,但是這種關注可能很難用量化的方式來衡量,更加需要投資者對信息的搜集和關注。  近期市場投資者高度關注存量隱性債務的化解情形,部分地區的化解方案引起了投資者風險偏好的快速提升。那麼什麼是隱性債務?如何理解不同化解存量隱性債務方式之間的差異?市場又在擔心什麼?
  • 【地方債】地方政府債券自發自還大事記 (2015-2020年)
    12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決定:在2019年3月全國人大批准當年地方政府債務限額之前,授權國務院提前下達2019年地方政府新增一般債務限額5800億元、新增專項債務限額8100億元,合計13900億元;授權國務院在2019年以後年度,在當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的60%以內,提前下達下一年度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
  • 「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將如何影響地方政府財力?
    由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直接審核縣一級政府報送的項目與資金需求,將財政資金定向下達、逐漸弱化省級資金再分配造成的資源分配與現實情況脫節、地區發展不均等情況。雖然目前財政資金直達只在特別國債、專項資金等渠道發揮作用,但如今國常會已經要求逐漸推廣,很快將應用到專項轉移支付、地方與中央共同事權資金等部分;地區的財政資源分配不均情況有望逐漸解決。
  • 平臺融資、政府發債、PPP,城建融資如何可持續?|原子智庫
    面向「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城市建設投融資需求仍然十分龐大,而投融資領域體制性、結構性問題較為突出,尤其是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範、融資平臺公司轉型的挑戰日益嚴峻。如何尋求新的突破口?在政府融資平臺公司融資模式下,土地財政實現了土地資源向資本、資產和資金的轉變,為融資平臺公司對外融資創造了條件。在地方政府債券融資模式下,作為主體的專項債券通過項目對應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和專項收入償還,償債來源高度依賴於土地出讓收入。
  • 美國議員異想天開,要求中國償還100年前1.6萬億美元債務
    作者| 邊際實驗室根據美國右派媒體福克斯的報導,美國亞利桑那州參議員瑪莎·麥克薩利在本周四向美國財政部提出一項異想天開的建議,表示美國政府應當要求中國償還1.6萬億美元的債務。該議員提出所要償還的債務竟然是一百年前由當時晚清政府為修建「湖廣鐵路」發行的債券和民國政府發行的黃金抵押債券。這些債券的本金不過幾百萬美元,但是瑪莎·麥克薩利議員經過一系列計算後,得出了1.6萬億美元的結果。他還聲稱,中國目前欠著大量美國家庭1.6萬億美元的主權債務,美國必須要收回這些債券。
  • 「專項債券案例」綿陽南郊機場T2航站樓建設項目
    投資收入 本項目總投資為38838.00萬元,其中資本金10838.00萬元,佔總投資的27.91%,資本金來源於財政預算資金上級和本級政府專項資金, 本項目計劃發行專項債券融資除專項債券外,本項目沒有其他融資。
  • 多地政府隱性債務超顯性債務,正多招齊下化解存量債務
    目前各地通過整合相關財政資金、賣地、出售資產等方式來化解存量隱性債務風險。隱性債務規模大目前我國政府性債務風險總體安全可控。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政府公布的《關於印發濟南市長清區存量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化解方案的通知》顯示,截至2017年底,長清區全口徑政府債務及支出責任總額約65.21億元,其中:已納入政府債務系統管理的政府債務餘額15.69億元,未納入政府債務系統管理的隱性債務與政府中長期支出責任事項49.52億元(財政性資金償還政府隱性債務4.94億元、政府支出責任事項44.58億元
  • 永煤債券違約背後的豫能化集團:斷臂改革與債務違約「賽跑」
    事實上,在8月份為永煤控股償還10億元債務後,超500億元短期債務壓頂的豫能化集團,可能已沒有條件繼續慷慨解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在「替子償債」「以債養債」等徵兆出現之前,豫能化集團也曾出現員工欠薪。「造血」功能不足引發的財務問題,其實早有端倪。
  • 一財朋友圈·羅志恆 許詩淇|地方債務風險的宏觀成因、現狀及治理
    2018年地方政府債務餘額18.46萬億,地方政府債務剩餘平均發行期限4.4年,年均到期還本規模41959億元。根據2018年地方政府可用財力(公共財政+中央轉移支付及稅收返還+政府性基金收入)23.87萬億,地方政府債務到期還本保障倍數為5.68。其中,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餘額74134.16億元,按照專項債券剩餘平均發行期限4.6年測算,年均到期還本規模16116億元。
  • 永煤債券違約背後的豫能化集團危局:斷臂改革與債務違約「賽跑」
    事實上,在8月份為永煤控股償還10億元債務後,超500億元短期債務壓頂的豫能化集團,可能已沒有條件繼續慷慨解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在「替子償債」、「以債養債」等徵兆出現之前,豫能化集團也曾出現員工欠薪。「造血」功能不足引發的財務問題,其實早有端倪。
  • 達利歐最新重磅長文:從貨幣、信貸與債務看變化中的世界秩序(建議...
    達利歐指出,如果不了解貨幣、信貸和債務之間是如何運作的,就無法理解經濟是如何運作的,進而就更無法理解整個經濟政治體系是如何運作的。為了理解帝國及其經濟起起落落的原因,以及現在世界秩序發生了什麼,你需要理解貨幣、信貸和債務是如何運作的。
  • 債務重組是什麼意思 債務重組有哪幾種方式?
    債務重組是什麼意思 債務重組有哪幾種方式?時間:2017-02-16 11:58   來源:三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債務重組是什麼意思 債務重組有哪幾種方式?債務重組是指債權人在債務人發生財務困難情況下,債權人按照其與債務人達成的協議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讓步的事項,也就是說只要修改了原定債務償還條件的,即債務重組時確定的債務償還條件不同於原協議的,均作為債   原標題:債務重組是什麼意思 債務重組有哪幾種方式?
  • 一副撲克牌,搞懂中國債券全分類!
    地方政府債券:2  4. 政策性金融債:A  5. 商業銀行債券:K  6. 非銀行金融機構債:Q  7. 政府支持企業債券:J  8. 企業債:10  9. 熊貓債:9  10. 可轉換債與可交換債:8  11. 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7  12. 資產支持證券:6  13. 一般公司債:5  14. 私募公司債:4  15.
  • 21深度丨「豫能化」擬三舉措籌集償債資金,後續債券展期方案基本確定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參會人士處了解到,目前豫能化及永城煤電控股集團公司(以下簡稱永煤)主要通過三舉措籌集資金:一是經營現金流,二是資產(土地、房產、股權)處置回籠部分現金,三是政府財政支持及注資。市場此前流傳消息稱,投行中金公司已擔任了豫能化債務重組的財務顧問,金杜律師事務所也參與摸底。
  • 債券融資動態與違約事件觀察雙周報
    貸款主渠道積極為企業供給資金之外,地方債、信託成為寬信用的主要渠道。地方債增長迅速,8月信託發行規模高於2018年月均值,社融呈復甦趨勢。在擴基建、控房價泡沫的政策大方向下,地方債的增長空間較大,房地產信託的增速會減弱。寬貨幣寬信用政策降低了企業債券違約風險,地方債融資需要一個更高的債券投資信心環境。資金面的改善,企業償付債務的能力在增強。違約債券數量減少,並無新增違約主體。
  • 危險的關係-華晨債務違約
    作者:沈奇 安然1、華晨違約事件10月24日,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的存續債券「17華汽05」,發生實質性違約;原本應於23日兌付本金10億元,利息5300萬元。這是繼此前銀行貸款、信託以及保險資金債權計劃違約之後,華晨集團首次在公開債券市場上違約。
  • 財政部原部長劉仲藜講述70年政府債務史:地方債要講效益(附實錄)
    原標題:財政部原部長劉仲藜講述70年政府債務史:地方債要講效益(附實錄)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政府債券在新格局下要更加注重高質量使用與發展,能夠更好地服務宏觀經濟。」財政部原部長劉仲藜12月8日在主題為「錨定高質量、服務雙循環——新格局下政府債可持續發展研討」會議上表示。本次論壇由中國國債協會等機構聯合舉辦。
  • 千億煤企面臨債務衝擊,46隻能源相關債券出現違約
    眼見到了年關,能源企業紛紛出現債務違約,終於也將資金問題徹底暴露了出來。近日,停牌5個月之久的永泰能源債券迎來復牌。但開盤不久,其發行的「16永泰01」「16永泰02」債券便快速下跌,截至收盤,跌幅分別達49.1%、35.08%,盤中甚至因大跌遭上交所兩次實施臨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