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四大必爭之點:前三個已被佔領 最後一個花落中國

2020-12-04 利刃號

南極被人們稱為第七大陸,是地球自轉決定的最南點。南極大陸的總面積為139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中國和印巴次大陸面積的總和,由於南極地處極寒之地,罕有人跡,因此又被稱為世界最後一塊淨土。南極洲蘊藏有豐富的資源,據已查明的資源分布來看,煤、鐵和石油的儲量為世界第一,石油儲存量約500億~1000億桶,天然氣儲量約為30000~50000億立方米。南極受各國重視的原因不僅是自然資源豐富,更為重要的是,南極目前並未有明確的領土歸屬,因此,各國都對參與南極的開發充滿了熱情。

在南極開發的競爭中,美國、俄羅斯、法國走在了前列,分別佔領了極點、冰點、磁點,美國佔據「極點」,建立了阿蒙森·斯科特站;法國佔據了「磁點」,建立了迪蒙·迪維爾站;前蘇聯佔據了「冰點」,建立了東方站。在南極四大必爭之點中,只剩下一個點就是南極最高點。2005年1月18日3時16分,中國科學考察隊將鮮豔的五星紅旗插上了南極冰蓋之巔,也就是南極最後一個可爭奪的點——最高點被我國拿下。繼南極長城站和中山站後,我國計劃在南極內陸建立第三個科考站崑崙站。

為了此次的「搶點」活動,我國使用了唯一的一艘萬噸級破冰船——雪龍號,雪龍號極地考察船長167米,寬22.6米,自重11400噸,滿載排水量21025噸,最大航速17.9節,續航力19000海裡,是目前為止,中國最大的唯一能在極地破冰前行的極地考察船。雪龍號原為烏克蘭於1993年完成建造的維他斯·白令級破冰船,中國以1750萬美元低價進口,更名為雪龍號。雪龍號服役後,參與了三十多項科考任務,為南極科考站運送了大量的鋼筋構件、雪地車以及工程車,為中國在南極的科考站建設可謂立下了汗馬功勞。雪龍號的成績如此優秀,背後其實是國家製造業的短板,因為只能使用這一艘,所以自然很多事情都雪龍號的功勞。南極目前的重要性越來越大,只有一艘破冰船顯然不行,因此,建造大型破冰船迫在眉睫。

2016年12月20日上午10時,我國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在江南造船廠開工建造,這一時刻代表著雪龍號孤軍奮戰的歷史即將結束。新的科學考察破冰船預計將在2019年完工,也就是明年將和大家見面。新的科學考察破冰船船長122.5米,船寬22.3米,排水量約13990噸,航速12—15節,續航力2萬海裡,自持力60天,能載員90人。這艘船破冰能力驚人,能將1.5米厚度冰壓碎,從而保證船舶在極地地區的正常航行。另外,還有一項絕活「原地旋轉」,因為其採用了雙向破冰船型設計——船首船尾均可破冰,並且裝備全迴轉推進模式,因此才可以360度原地掉頭,可以看出,新的極地科考船具備很強的機動性。

到了2019,新的科考船將與「雪龍號」一起組隊,承載更多的科考人員以及新的先進設備駛向南極最高點。(利刃/張陽)

相關焦點

  • 南極四大必爭之點:前三個已被瓜分 最後一個歸屬中國
    在南極開發的競爭中,美國、俄羅斯、法國走在了前列,分別佔領了極點、冰點、磁點,美國佔據「極點」,建立了阿蒙森·斯科特站;法國佔據了「磁點」,建立了迪蒙·迪維爾站;前蘇聯佔據了「冰點」,建立了東方站。在南極四大必爭之點中,只剩下一個點就是南極最高點。
  • 中國目前已在南極冰蓋累計設立了三個自動氣象站
    中新網2月3日電 據新華網報導,隨著中國第21次南極考察隊近日在離中山站800公裡的地方設立的又一個自動氣象站,目前從中山站到南極冰蓋最高點已經有中國南極考察隊設立的3個自動氣象站在工作。
  • 世界民族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花落中國電影《半個月亮爬上來》
    今年是世界民族電影節已成功舉辦的第十七屆。世界民族電影節,是國際奧斯卡聯盟和國際電影節聯盟共同發起的一個以世界民族電影為主題的國際電影節,每年的四月份在美國洛杉磯舉辦。「陝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項目」、大型民族音樂電影《半個月亮爬上來》,由中國陝西籍著名導演史文執導,經過六年多的時間,精心籌拍的一部再現「西部歌王」王洛賓先生的音樂傳奇故事。
  • 開,落各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奈何橋前可奈何,三生石前定三生
    彼岸花的花語歷史上彼岸花在中國被叫做金燈、赤箭或者無義草,最早見於唐代。彼岸花在各國的花語也不盡相同。中國花語:「優美純潔」,表示美麗、動人的意思。日本花語:「悲傷回憶」。忘川河旁邊有個三生石,石身上的字鮮紅如血,上面刻著四個字;早登彼岸,你可以在石頭上刻下你今生你最愛的人和來世你想等待的人的名字。忘川河上有一座唯一的橋叫做奈何橋。 奈何橋盡頭有個望鄉臺,望鄉臺是最後遙望家鄉和親人的地方。
  • 南極為什麼不屬於任何國家?
    世界七大洲中只有南極洲成為了未被瓜分的「最後的淨土」,背後又是什麼樣的原因?與此同時,世界反殖民潮流興起,戰後一段時間內再沒有國家對南極地區提出領土聲索,而試圖瓜分南極的舉動也勢必會被美蘇兩大國制止。二戰的慘痛,讓世界人民希望南極這片最後的淨土不再被政治軍事沾染,制定一個世界性的南極公約迫在眉睫。
  • 地球最後一塊無主之地南極,100年前曾被8個國家瓜分
    在19世紀到20世紀的一戰開始前,雖然世界上差不多都被瓜分完畢,但是總還有一些遺忘或者未知的地方,導致西方國家對無主之地的殖民情緒依然高漲。最新發現的南極雖然氣候嚴寒,環境惡劣,可還是無法擋住他們的步伐,畢竟西方國家有著「先佔先得」的傳統,這麼大的大陸,誰都不想坐失良機,分一杯羹。
  • 地球最後一塊無主之地南極,100年前曾被8個國家瓜分
    南極洲,對於當今的人類而言仍然是一個神秘的大陸,它的陸地面積達到了1239萬平方公裡,比歐洲大陸和大洋洲都要大,在地球上所有的大陸中排行第五,但是在那裡除了呆萌的企鵝和海豹等生物外沒有任何的土著,當然那裡也不適合人類的生存。慘遭瓜分的南極大陸在19世紀,南極大陸才相繼被俄國的一位海軍軍官發現,、英國人和美國人發現。
  • 南極冰川大幅度崩裂 一個月消失一個縣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一塊面積近300平方公裡(相當於中國內地一個中等規模縣的面積)的冰山,從南極松島冰川(Pine Island Glacier)中崩落。這個過程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10月29日,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地理與遙感學院助理教授萊爾米(Stef Lhermitte)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消息稱,一塊預計編號為B-46的大型冰山可能要從松島冰川脫離。截止11月2日,B-46已完全從冰川分離,並正在碎裂成小塊。11月2日,衛星圖顯示B46冰山正在碎裂成小塊。
  • 中國遊客最高花64萬直飛南極點,重慶成國內十大南極遊出發地
    去南極或南美+南極單人最高花費達到64萬元,最低在5萬元,人均花費11萬元。10年增長了100倍中國成南極遊「超級大國」中國人赴南極旅遊逐年上漲,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赴南極旅遊客源地。根據這一增長速度,攜程報告預測:2018-2019南極旅遊季有望突破一萬人次,全球每5個赴南極遊客中,就有一個是中國人,中國已經成為南極旅遊「超級大國」。從2008年的不足100人次到上萬,12年左右時間裡增長了100倍。
  • 中國戶外金犀牛獎落幕:九項大獎花落各家
    九項大獎花落各家    第十屆中國戶外金犀牛獎最佳背包客獲得者徐承華(老極),是2015年最具影響力的行者,評審團評語:老極帶著妻兒實現一家三口的北極之旅,溫暖並啟迪著所有人。這是一種值得戶外人倡導的生活態度,是對於幸福感的全新詮釋,對於兒童成長的開創性嘗試。
  • 首個國家實驗室花落合肥 張江國家實驗室方案初定
    雲財經訊,中國首個國家實驗室花落合肥、上海、北京三地——在合肥啟動建設量子與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總部,在上海、北京兩地啟動建設量子與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分部。此外,張江國家實驗室的建設方案已初步形成,覆蓋光子科技、集成電路、生命科學、類腦智能4個領域,有望成為第二個獲批的國家實驗室。
  • 花30萬去南極凍成狗,為什麼中國遊客依然趨之若鶩?
    庫克率獨桅帆船穿過南極圈,如果把此舉作為人類南極探險的起點,那麼直到200年後的1984年,中國才首次登陸南極。儘管趕了晚集,可30多年來,南極土地上卻多了很多中國的身影,在南極以漢語命名的地方已經超過300個。
  • 南極冰川前的生命特徵
    根據計劃,第3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將在南極恩克斯堡島為中國建設繼「長城站」「中山站」「崑崙站」和「泰山站」後的第五個南極考察站做前期準備工作。同年,我國成功進行了第八次北極科學考察。        隨著越來越多目光和腳步的匯聚,南北極兩片聖潔的土地已變得不再那麼神秘。不同身份的人進入極地,視野內定格下的影像也不盡相同。
  • 首個國家實驗室花落上海合肥北京,張江國家實驗室方案初定
    首個國家實驗室花落上海合肥北京,張江國家實驗室方案初定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12月25日從上海科技、智慧財產權工作情況通報會上獲悉,我國首個國家實驗室花落合肥、上海、北京三地——在合肥啟動建設量子與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總部
  • 微小說——三生石上一滴淚,怎奈彼岸花開葉已落
    輪迴後,他生在一個小鎮裡,有了新的名字,叫沙華。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時光飛逝,轉眼二十幾年過去了。在小鎮的東頭有一間草房,裡面住著一個老女人,鎮子上的人,都離她遠遠的,說她是一個不祥的女人,沒有人見過她的真面貌,只知道她的名字叫曼珠。只是經常聽見人們在罵她,說她是個災星,希望她早點去閻王那投胎,趕快離開這裡。
  • 南極冰層下隱藏的秘密,讓三名美國大兵慘死
    我們都知道,在二戰戰敗後,許多德國的納粹分子紛紛逃往南美,而希特勒這個罪魁禍首卻與未婚妻愛娃雙雙自殺在了柏林,雖然盟軍最後攻克了柏林,但是對於希特勒遺體的下落,卻眾說紛紜,更有甚者表示希特勒並沒有自殺,而是帶領著納粹餘孽逃往南極,並在那裡發展出一個秘密基地,伺機反攻。
  • 「鵬鳥」東南與它的三起三落
    文 | 李一帆圖|網絡幾天前,在東南汽車的根據地福州,東南人對我們說,今年起他們將為全系車型應用新的設計理念——「翼³」。總設計師張雪龍一邊解讀著到底什麼是「翼³」,一邊在熒幕上投出了雄鷹展翅的照片,上書四個大字:翱翔之態。這讓我想起東南汽車的車標,那就是一隻「鵬鳥」,由「SOUTH」和「EAST」的首字母變幻組成。
  • 此地石油儲量超千億桶,為何沒有一個國家敢佔領?連美國也認輸了
    石油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發國致富的自然資源,被稱為是「工業的血液」,因此也就有不少國家大力勘測以及開採石油,然而世界上有一個地方,石油儲量超千億桶,為何沒有一個國家敢佔領?連美國也認輸了。
  •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預言,前三個已經應驗,最後一個很快有答案
    今天我們就來做一個詳細的綜合,介紹幾個非常著名的預言。其中三個已經應驗,最後一個經過研究也很快有答案。亡秦必楚從春秋戰國到秦末漢初,無論是春秋五霸還是戰國七雄,秦國和楚國都是一對歡歡喜喜的冤家。至於他們兩個人的實力,我認為也是不分上下的存在。不過第一名只有一個,誰都想當,就看誰能先拔頭籌了。《史記·項羽本紀》曾經記載這樣一句話: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
  • 南極下面究竟隱藏著什麼?
    一直有人認為南極大陸下存在著外星人的基地,所以很多國家的航空公司在安排飛機航線的時候都會避開南極上空,但其實這樣的說法是不嚴謹的。滿足靠近南極洲航線只有三條,注意是全球只有三條,而研究這些航線不難發現,這三條航線根本就不需要經過南極洲上空。而且南極洲山地上空氣象極端,經常風雪交加,白茫茫一片,這樣的天氣狀況會影響駕駛員的視覺判斷能力,根本就不適合飛機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