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四大必爭之點:前三個已被瓜分 最後一個歸屬中國

2020-12-05 123觀察室

在南極開發的競爭中,美國、俄羅斯、法國走在了前列,分別佔領了極點、冰點、磁點,美國佔據「極點」,建立了阿蒙森·斯科特站;法國佔據了「磁點」,建立了迪蒙·迪維爾站;前蘇聯佔據了「冰點」,建立了東方站。在南極四大必爭之點中,只剩下一個點就是南極最高點。2005年1月18日3時16分,中國科學考察隊將鮮豔的五星紅旗插上了南極冰蓋之巔,也就是南極最後一個可爭奪的點——最高點被我國拿下。中山站時間2009年1月6日23時55分,即北京時間1月7日凌晨2時55分,我國南極科考隊員駕駛8輛雪地車,拖拽著40個雪橇,裝載著全部建站物資,成功登頂冰穹A。這裡是南極的最高點,科考隊員們到達後,將一尊名為「中華天鼎」的紀念雕塑放置在冰穹A上,這尊鼎外觀為三足,雙耳,圓形,鼎高2.5米,大氣美觀,有定鼎南極之意。

由於南極的開發是世界性的,因此中國擁有對南極資源的合法權益。然而,要想繼承這一筆豐碩的自然財富,不能只靠一言半語,而必須依靠強大的裝備,更直白的一點講,要繼承財富,也得自己搬得走!而這一切都必須依靠一款必備的裝備,那就是大型破冰船。

提到破冰船,我們就立刻能夠想到「雪龍號」,之所以我們能夠立刻想得到,是因為雪龍號的頻頻出鏡,為什麼雪龍號能夠頻頻出鏡,因為我們只有一艘能夠駛向南極的破冰船,那就是「雪龍號」。因此,這樣的場景多少還是有些讓人感到窘迫。雪龍號原為烏克蘭於1993年完成建造的維他斯·白令級破冰船,中國以1750萬美元低價進口,更名為雪龍號。該船長167米,寬22.6米,自重11400噸,滿載排水量21025噸,最大航速17.9節,續航力19000海裡,破冰能力極強,自服役以來,參加了三十多項科考任務,為南極科考站運送了大量的鋼筋構件、雪地車以及工程車,可以說,為中國在南極的科考站建設可謂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只有一艘南極科考船明顯是不夠的,隨著我國造船業近十年以來的高速發展,自行建造一艘更高水平的科考船成為了科考隊員們共同的夢想。非常令人鼓舞的是,這一夢想就快要變成現實。

來自中船重工方面的消息,我國首艘完全國產化的南極破冰船 H2560入塢儀式於2018年3月28日在江南造船廠成功舉行。「入塢」儀式代表了H2560項目的又一個裡程碑式節點,因此受到了廣泛的重視,國家海洋局極地、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和江南造船相關負責人參加本次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入塢儀式。入塢是船舶建造進行到船體合攏工作的節點,H2560極地科考船採用總段建造法,即按照電腦建模方式,將船體分為 114個分段,然後再將分段總組成 11個總段,11個總段按照從艉向艏、從下往上的順序進行合攏。合攏的速度將非常快,相信不久我們就可以看到這艘極地考察船的下水。

H2560科考破冰船為13000噸級,總長122.5米、型寬22.3米、結構吃水8.3米,裝載能力約為4500噸,最大航速16.8節,結構強度滿足PC3要求,具備雙向破冰能力。船上可搭載科考人員和船員共90人,續航力為2萬海裡,船上可生產淡水,自持力在額定人員編制情況下可達60天。可以說,性能十分先進。其的服役將一舉打破我國的破冰船荒。今後,在駛向南極的隊伍裡,將添加新的身影。(利刃/張陽)

尊重內容,從尊重作者開始,轉載、合作請私信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南極四大必爭之點:前三個已被佔領 最後一個花落中國
    南極被人們稱為第七大陸,是地球自轉決定的最南點。南極大陸的總面積為139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中國和印巴次大陸面積的總和,由於南極地處極寒之地,罕有人跡,因此又被稱為世界最後一塊淨土。南極洲蘊藏有豐富的資源,據已查明的資源分布來看,煤、鐵和石油的儲量為世界第一,石油儲存量約500億~1000億桶,天然氣儲量約為30000~50000億立方米。南極受各國重視的原因不僅是自然資源豐富,更為重要的是,南極目前並未有明確的領土歸屬,因此,各國都對參與南極的開發充滿了熱情。
  • 地球最後一塊無主之地南極,100年前曾被8個國家瓜分
    慘遭瓜分的南極大陸在19世紀,南極大陸才相繼被俄國的一位海軍軍官、英國人和美國人發現。在發現一塊新的大陸的消息傳回歐洲後,引起了極大的轟動,之後各國的探險隊紛紛出發前往南極,期望揭開它那神秘的面紗。在19世紀到20世紀的一戰開始前,雖然世界上差不多都被瓜分完畢,但是總還有一些遺忘或者未知的地方,導致西方國家對無主之地的殖民情緒依然高漲。最新發現的南極雖然氣候嚴寒,環境惡劣,可還是無法擋住他們的步伐,畢竟西方國家有著「先佔先得」的傳統,這麼大的大陸,誰都不想坐失良機,分一杯羹。
  • 地球最後一塊無主之地南極,100年前曾被8個國家瓜分
    南極洲,對於當今的人類而言仍然是一個神秘的大陸,它的陸地面積達到了1239萬平方公裡,比歐洲大陸和大洋洲都要大,在地球上所有的大陸中排行第五,但是在那裡除了呆萌的企鵝和海豹等生物外沒有任何的土著,當然那裡也不適合人類的生存。慘遭瓜分的南極大陸在19世紀,南極大陸才相繼被俄國的一位海軍軍官發現,、英國人和美國人發現。
  • 100年前就被「瓜分」的南極,如今中國還有機會嗎?
    18世紀下半葉,大航海時代最後一個偉大的傳奇——庫克船長受英國皇家學會委託,尋找傳說中「南方大陸」。1774年1月30日清晨,蔚藍色的天空萬裡無雲。庫克船長站在甲板上,舉起了手中的望遠鏡,一條白得刺眼的雪牆佔據了他的整個視野,雪牆在海平面上自東向西延伸,看不到盡頭。
  • 中國目前已在南極冰蓋累計設立了三個自動氣象站
    中新網2月3日電 據新華網報導,隨著中國第21次南極考察隊近日在離中山站800公裡的地方設立的又一個自動氣象站,目前從中山站到南極冰蓋最高點已經有中國南極考察隊設立的3個自動氣象站在工作。
  • 只有中國、俄國、美國登陸過月球,那麼三國可以直接瓜分月球嗎?
    文|米君,專欄原創作者、自由撰稿人未經授權請勿複製粘貼和轉載,否則追究法律責任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這真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這說明咱中國的探月技術越來越先進了。
  • 第一個在南極上空飛行的中國飛行員
    這位「南極飛將軍」回想起當年的情景心情還久久不能平靜,在南極州上空翱翔的一幕幕又浮現在他的眼前……1984年9月27日,中國政府向全世界宣布:「中國將派出考察隊,前往南大洋和南極洲進行科學考察,並在南極洲建立一個科學考察站。」那年年底,我有幸擔任海軍「超黃蜂」直升機機長隨考察船編隊出徵南極,參加我國首次南極科學考察並建設「長城站」任務。我成為第一個在南極上空飛行的中國飛行員。
  • 南極為什麼不屬於任何國家?
    世界七大洲中只有南極洲成為了未被瓜分的「最後的淨土」,背後又是什麼樣的原因?,掀起了一陣「瓜分南極「的熱潮。與此同時,世界反殖民潮流興起,戰後一段時間內再沒有國家對南極地區提出領土聲索,而試圖瓜分南極的舉動也勢必會被美蘇兩大國制止。二戰的慘痛,讓世界人民希望南極這片最後的淨土不再被政治軍事沾染,制定一個世界性的南極公約迫在眉睫。
  • 南極磷蝦:1塊「大蛋糕」和20個「瓜分者」
    南極磷蝦是地球上最大的單種生物資源之一,廣泛分布於南極大陸的周邊水域,現存量估計有6.5~10億噸左右。由於儲量極其豐富且開發潛力巨大,南極磷蝦也被譽為是這顆星球上最大同時也是最後一個動物蛋白庫。正因為如此,從上世紀60年代以來,先後已有20個國家相繼加入南極磷蝦的捕撈隊伍。由於資源儲量遠大於消耗量,因此捕撈南極磷蝦的法則只有一個——想要瓜分更多的「蛋糕」,全憑各自的「本事」。南極磷蝦:生在南極的「移動金庫」世界上有85種磷蝦,其中生活在南極海域的有7~8種,它們統稱為南極磷蝦。
  • 南極電商回應八大質疑 機構「寵兒」市值縮水過半 風波已過?
    消費日報網財經訊 南極電商(002127.SZ)的澄清公告姍姍來遲,但總算有點兒作用。1月13日收盤,南極電商的股價為9.44元/股,漲幅為2.28%,成交金額為18.63億元。此前近7個交易日,該公司股價跌跌不休,累計下跌超32%。
  • 南極冰川前的生命特徵
    根據計劃,第3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將在南極恩克斯堡島為中國建設繼「長城站」「中山站」「崑崙站」和「泰山站」後的第五個南極考察站做前期準備工作。同年,我國成功進行了第八次北極科學考察。        隨著越來越多目光和腳步的匯聚,南北極兩片聖潔的土地已變得不再那麼神秘。不同身份的人進入極地,視野內定格下的影像也不盡相同。
  • 目前,地球上還有陸地沒有被人類所瓜分嗎?
    爭奪的結果,表現形式無非就是對區域性的陸地擁有所有權,當然,一個國家對於領土的所有權,不單單只是陸地,現在海洋也成為爭奪控制權的重點領域。因此,人類的活動足跡已經幾乎延伸到地球的各個角落,以國家行政區域的範圍來行使領土的控制權是最主要的方式。從目前情況來看,只有南極洲這個大陸還沒有建立任何國家的形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南極洲還沒有被人類瓜分。
  • 中國南海諸島主權歸屬的歷史與現狀—新聞—科學網
    東漢人楊孚著《異物志》,已對當時或以前中國人對南海及南海諸島的認識做了原始性的地理記載:「漲海崎頭,水淺而多磁石」,第一次稱南海為「漲海」,並將南海諸島泛稱為崎頭,將南海暗礁、暗灘、沙洲等稱為磁石。這是中國人在公元一世紀前發現南沙群島的有力證據。 三國時,中國古代人民對南沙群島航行的方位、距離和海況已有詳細記錄。
  • 南極下面究竟隱藏著什麼?
    最後關於飛機航行會避開南極上空,事實真的如此嗎?一直有人認為南極大陸下存在著外星人的基地,所以很多國家的航空公司在安排飛機航線的時候都會避開南極上空,但其實這樣的說法是不嚴謹的。滿足靠近南極洲航線只有三條,注意是全球只有三條,而研究這些航線不難發現,這三條航線根本就不需要經過南極洲上空。而且南極洲山地上空氣象極端,經常風雪交加,白茫茫一片,這樣的天氣狀況會影響駕駛員的視覺判斷能力,根本就不適合飛機航行。
  •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預言,前三個已經應驗,最後一個很快有答案
    今天我們就來做一個詳細的綜合,介紹幾個非常著名的預言。其中三個已經應驗,最後一個經過研究也很快有答案。亡秦必楚從春秋戰國到秦末漢初,無論是春秋五霸還是戰國七雄,秦國和楚國都是一對歡歡喜喜的冤家。至於他們兩個人的實力,我認為也是不分上下的存在。不過第一名只有一個,誰都想當,就看誰能先拔頭籌了。《史記·項羽本紀》曾經記載這樣一句話: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
  • 瓜分世界:是誰點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約瑟夫一行無心品嘗新式的可口飲料或是像小丑一樣出入前克裡米亞可汗的宮殿,事實上他們有很多正事要商討。但在此地約瑟夫似乎為自己買下了一個切爾卡西亞女奴,罕有地表現出道貌岸然的一面。自1765年約瑟夫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起,世界形勢的風雲變幻直接影響到維也納東部:幾百年來歐洲歷史中的兩大政體——波蘭和奧斯曼帝國,突然岌岌可危。首先分裂的是波蘭。
  • 「侶行·破冰船南極行」平潭啟航 將助力中國南極科考
    主辦方 供圖  開啟南極極地之旅 探索世界勇敢追夢  2017年以來,東南衛視與「侶行夫婦」合力打造《地球之極·侶行》節目,至今已播出三季,全網播放量超過5個億,其中抖音帳號運營僅半年就收穫近百萬粉絲,播放量突破1個億,用傳媒的力量,鼓勵引導年輕人探索世界、創造價值、勇敢追夢。
  • 中國已成為到南極旅遊人數增長最快國家
    在國際社會開展南極旅遊半個多世紀以後,隨著中國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南極旅遊近年來在中國高端旅遊市場悄然興起。  1月31日,一個上百人的大型中國旅遊團來到南極長城站參觀旅遊。儘管正在長城站碼頭緊張卸貨的長城站科學考察隊員任務很重,但還是安排了專人接待。遊客們從郵輪上分批乘坐橡皮艇登陸長城站,興奮地同科考隊員打招呼、合影留念、蓋紀念郵戳,有的遊客還專門給長城站帶來了紀念品。
  • 最後一片「淨土」被新冠攻破 南極長城站還好嗎?
    來源:澎湃新聞新華國際頭條微信公號12月25日消息,近日,智利南極基地出現新冠疫情的消息引發全球關注,這意味著全球七大洲中最後一片「淨土」也被新冠病毒攻破。據新華社駐智利記者了解到的最新情況,中國第36次南極長城站越冬隊目前一切正常。
  • 三個「南極」三個「北極」,讓一些中學生徹底暈了!
    這一個知識點,作為物理老師,非常清楚的知道學生們已經把定義全都背誦熟練了,而且似乎當時也理解了。但是只要一做此知識點的應用題,就會有將近一半的中學生出現錯誤,很讓人不解!這個知識點就是:磁體的「南極」與「北極」的定義!定義是這樣的:磁體靜止時指南的那個磁極叫做南極!磁體靜止時指北的那個磁極叫做北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