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科學家發明「儲能磚」:板磚嵌入導電聚合物,牆壁變電池為建築供電

2020-08-20 科技導報

紅磚,俗稱 「板兒磚」 「磚頭」,是一種燒結型建築磚塊。紅磚既有一定的強度和耐久性,也因多孔而具有一定的保溫絕熱、隔音等特點,配上鋼筋、混凝土,非常適合做建築牆體材料。

不過,在26 歲的博四學生王泓民看來,紅磚還有另外一個用途——儲能,他將其稱為 「儲能磚」。王泓民表示,相比於傳統的儲電裝置,儲能磚最大的優勢是可規模化,當用電需求較小時就堆一面小牆用於儲能,需求大時也可以將整棟建築都用來儲能,而傳統的儲電裝置很難做到這一點。且作為一種建築材料,紅磚本身也不會佔用其他多餘的空間。

事實上,一塊紅磚 「配」 上導電聚合物,可儲存的電量確實可以讓一個發光二極體 (LED)亮起來,且可充放電次數高達 10,000 次。此外,在 -20 °C 至 60 °C 的環境下還可以防水。


圖|經特殊處理的紅磚為發光二極體供電(來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這一最新研究成果以論文的形式發表在科學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王泓民為第一作者,他的導師、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助理教授胡裡奧·達西(Julio D』Arcy)為通訊作者。「這個團隊裡,除了 D『Arcy 教授和我帶的本科生,其他都是中國留學生。」 王泓民說。

(來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根據論文的描述,研究人員利用磚的多孔結構,通過使用氣相沉積技術為紅磚添加一層名為 PEDOT 的導電聚合物,從而把紅磚變成一個儲能電極。充電後的儲能磚可以作為超級電容器像傳統電池一樣儲存電能,並隨時為其他裝置供電,由儲能磚砌成的牆可以儲存大量電能。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工作或許可以為具有儲電功能的多用途增值建築材料的開發帶來啟示。


靈感來自紅磚房


「那一天,當我看到一棟漂亮的紅磚房時,我的腦子裡立刻閃過了這樣一個想法:既然房子是由這麼多堆疊的紅磚砌成的,就像堆疊的電極一樣,它們可不可以用來儲存電能呢?」

正是源於這樣一個想法,王泓民在博士期間開始了儲能磚的研究。

一般來說,紅磚是不可能儲存電能的,因為它是絕緣的,而且在電化學上也是惰性的。但是,王泓民及其團隊發現了一種在紅磚上誘導生長導電聚合物納米纖維的化學合成方法,從而使得儲能磚的想法成為可能。

在這一過程中,紅磚內的鐵鏽對於誘發聚合反應十分關鍵,而鐵鏽在自然界中十分常見,在腐蝕的金屬器具、紅色的土壤、紅色染料、微生物和紅磚中都有分布,任何含有氧化鐵的物質原理上都可以被轉化並用來儲能。

「除了紅磚,我們還嘗試了混凝土,只要在混凝土表面摻入薄薄一層常見的紅色顏料(主要成分為氧化鐵),混凝土也可以被反應並創造出儲能混凝土。」 王泓民說。

為了讓紅磚 「變身」 儲能磚,他們將紅磚放在了化學反應物蒸汽中,並將其表面的氧化鐵轉化為了一種藍色的可以導電的塑料(一種導電高分子,具有電化學活性,可用於儲能)。當兩塊紅磚中間夾一層電解質時,這個 「三明治」 結構便可以儲存電荷,兩塊磚頭分別為這個裝置的正極和負極;當多塊磚頭堆疊在一起的時候,根據電路的不同,可以串聯或並聯,從而為電器供電。

圖|將紅磚表面的氧化鐵轉化為一種藍色可導電塑料(來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王泓民表示,這一研究的初衷是希望提供一個大規模儲能的可能性,最終目標是將儲能磚融入到建築當中,用於儲存就地收集的電能(比如,風能和太陽能),並為建築本身供電,從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如果儲能磚被融合進建築物中,可與屋頂的太陽能或風能採集裝置耦合,用於儲存這些裝置產生的能量,從而讓整棟樓在陰天或者無風的天氣也能用上可再生能源。

更大膽的暢想是,既然這一技術有潛力將一整棟建築物變為一個儲能元件,那麼如果更多功能化的建築材料受這一研究的啟發而被開發出來,這將賦予建築物更多電子元件的功能。屆時,一整座城市便可像一個巨大的電腦主板,每一棟建築物都是一個獨立的電子元件,相互連接,而又各司其職。

儘管十分看好儲能磚技術的商業化前景,但王泓民也表示,目前這一工作還只是處於概念證明的研究階段,單塊儲能磚可以儲存的能量有限,目前使用的導電聚合物也比較貴,他們也並不是十分清楚潛在的市場規模有多大。不過,他們正在嘗試通過使用其他材料為紅磚提供更大的能量密度。

「一旦儲能密度提升一個數量級,這項技術就可以被商業化。」 王泓民說。


在科研中 「放飛自我」


王泓民出身於南京,目前就讀於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我目前是博四,還有一年就畢業了,正在國內外尋找攻讀博士後的機會。」

從高中開始,他就對化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在創造新物質、新材料方面。在高二時,他就自學了大學的化學課程,並獲得了全國高中生化學競賽江蘇賽區二等獎。高中時期儲備的大學知識,讓王泓民在進入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後可以輕鬆處理本科學業,並且騰出大量的課餘時間和精力用於業餘科研。整個大學期間,他的平均學分績點(GPA)高達 3.8/4.0。

大學畢業時,他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了兩篇綜述,並且以第二作者身份發表了一篇科研論文,這些成果幫助他申請到了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全獎博士。

「但博士期間的科研並非一帆風順,好在我的導師 D『Arcy 為實驗室創造了十分寬鬆的研究氛圍,甚至沒有要求在特定的時間去實驗室。」王泓民說。

沒有了時間上的限制,王泓民在科研上便開始 「放飛自我」。他經常在凌晨三四點時還在做電鏡實驗,然後回家睡到第二天中午再來實驗室,「因為晚上七點之後電鏡上機費用有折扣」;周末有了靈感便整日泡在實驗室,而如果工作日 「思維枯竭」、需要換換腦子時,就不去實驗室。

圖|王泓民的實驗室(來源:王泓民)


「放養式的實驗室環境,使我的思維得以解放,並在讀博期間大膽嘗試了自己提出的四五十個想法,雖然大部分想法都失敗了,最終產出的成果也只有四五篇論文,但每篇論文都以非常高的創新性被選為當期雜誌的封面論文。」 王泓民說。

採訪的最後,王泓民表示,他們的這項研究結合了建築學和化學這兩個看似毫不相關的領域,除了科學上的意義,他也堅信這項研究能激發公眾對科學的興趣,及對身邊看似普通的物件和材料的創造性思維


參考: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7708-1

文章來源:DeepTech深科技 作者:寇建超

相關焦點

  • 26歲南京科學家發明儲能磚!嵌入導電聚合物,牆壁可為建築供電
    紅磚既有一定的強度和耐久性,也因多孔而具有一定的保溫絕熱、隔音等特點,配上鋼筋、混凝土,非常適合做建築牆體材料。但是,在 26 歲的博四學生王泓民看來,紅磚還有另外一個用途——儲能,他將其稱為 「儲能磚」。「相比於傳統的儲電裝置,儲能磚最大的優勢是可規模化,當用電需求較小時就堆一面小牆用於儲能,需求大時也可以將整棟建築都用來儲能,而傳統的儲電裝置很難做到這一點。」
  • 26歲華人天才,發明磚頭電池,可充電一萬次
    磚頭,也有叫&34;,肯定大家都見過,它之所以能成為建築材料,是因為它的主要構成化學物質在化學反應上都是&34;物質。磚頭既不導電又不導熱,分子結構穩定,很難與什麼物質發生化學反應。這篇腦洞大開的論文的第一作者,是一位才26歲就讀博四的華人青年——王泓民。天才華人青年王泓民在南京出生的王泓民,自小就對化學十分感興趣,尤其是在創造新物質、新材料方面。
  • 加入導電聚合物,磚塊也能變「電池」
    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8月11日刊文稱,加入導電纖維的普通磚頭可以儲存能量。內容摘編如下:磚牆也可以成為電池。由於它們包含的紅色顏料,磚頭可以變成高效的儲能裝置。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的朱利奧·德阿爾西和他的同事利用一種稱為PEDOT的特殊導電聚合物來製作他們的儲能磚。首先,他們採用了建築領域經常使用的那種紅磚,並用酸性蒸汽將它們加熱。
  • 加入導電聚合物,磚塊也能變「電池」
    參考消息網8月12日報導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8月11日刊文稱,加入導電纖維的普通磚頭可以儲存能量。內容摘編如下:磚牆也可以成為電池。由於它們包含的紅色顏料,磚頭可以變成高效的儲能裝置。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的朱利奧·德阿爾西和他的同事利用一種稱為PEDOT的特殊導電聚合物來製作他們的儲能磚。首先,他們採用了建築領域經常使用的那種紅磚,並用酸性蒸汽將它們加熱。這使得磚塊中的赤鐵礦發生分解。正是赤鐵礦使這些磚塊呈現紅色。然後,研究人員加入其他化合物,同分解的赤鐵礦反應。
  • 板磚變電池?研究人員正在做這件事
    根據華盛頓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一種最常見的建築材料,紅磚,或許可以轉換成可以充電的儲能單元,也就是電池。一塊磚正在為綠色LED燈供電磚已經在建築物中使用了數千年,但很少發現除此之外其他的用途。而科學家卻另闢蹊徑,並已經開發出一種方法來製造或改造這個傳統建築材料,讓它們可以存儲能量,並向設備供電。 這項研究已經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研究所使用的磚塊並不是特製的,而是研究人員在市場上購買的普通磚塊,每塊磚的價格是65美分。
  • 添加導電聚合物 磚頭「變身」超級電容
    英國《自然·通訊》雜誌11日發表一項材料學最新研究,美國科學家通過氣相沉積技術,讓人們最熟悉的傳統燒結磚「變身」超級電容,成為一種全新儲能單元——這些「智能磚」在充電後,可以像電池一樣儲存電能,隨時為其他裝置供電。
  • 麻省理工使用導電聚合物3D列印軟而靈活的腦植入物
    3D列印導電聚合物在最近發表的研究中,由機械工程學和土木與環境工程學教授趙選河領導的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小組概述了一種3D列印神經探針和其他像橡膠一樣柔軟和有彈性的電子設備的方法。該研究集中於導電聚合物,導電聚合物是具有固有導電性的一類聚合物。
  • 導電聚合物如此有魅力!9篇《自然·材料》一網打盡
    又是平平常常做實驗的一天,日本科學家白川英樹(Hideki Shirakawa)繼續對乙炔聚合這個課題進行研究,不知是科學家天生的敏感度還是當時腦袋一熱,他們將濃度高達1000倍的催化劑用在反應中,合成一種亮銀色聚合物的反式聚乙炔;後來,美國科學家馬克迪爾米德(Alan MacDiarmid)與艾倫黑格(Alan Heeger)對該聚乙炔進行導電性研究,發現導電性增加了不同數量級
  • 導電聚合物導電性可實時監測
    導電聚合物導電性可實時監測 267次閱讀 作者:于洋   來源:中國化工報
  • 3D列印導電聚合物
    3D列印導電聚合物3D Printing of Conducting Polymers導電聚合物在儲能、柔性電子、生物電子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然而,導電聚合物的製備主要依靠傳統方法,如噴墨印刷、絲網印刷和電子束光刻,其局限性阻礙了導電聚合物的快速創新和廣泛應用。
  • 導電聚合物「升維」製造3D列印迎來新突破
    導電聚合物在儲能、柔性電子、生物醫藥等多個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前景。當前導電聚合物的加工主要依賴於噴墨印刷、絲網印刷和光刻技術等技術。這些加工技術工藝複雜、成本高,限制了導電聚合物的快速創新及廣泛應用。近日,麻省理工學院趙選賀團隊發明了一種導電聚合物墨水,首次實現了導電聚合物的高精度3D列印,為導電聚合物的加工製造提供了一個簡單快速、成本低廉的技術。該墨水列印性優異,實現導電聚合物微結構的高解析度3D列印;並可與現有列印材料集成,實現多材料3D列印。趙選賀團隊展示了高密度電極、柔性微電路等生物電子器件的快速、高通量製造。
  • 科學家開發出導電聚合物貼片 幫助修復受損的心臟
    科學家開發出導電聚合物貼片 幫助修復受損的心臟2020-02-15 13:59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吃薄荷的貓責任編輯:zhaoyongyu1但是,科學家現在設計出一種新的貼片來提供幫助。 該設備是由愛爾蘭都柏林聖三一大學副教授Michael Monaghan領導的研究團隊開發的,旨在連接到心.髒外部,橋接疤痕組織區域。
  • 導電聚合物也被稱為導電塑料
    在人們的印象中,有機高分子聚合物是不導電的,在普通電纜中常被用作導電銅絲外面的絕緣層。導電聚合物的出現,不僅挑戰了人們的傳統觀念,而且使有機電子學蓬勃發展起來。1967年,日本化學家白川英樹在研究有機半導體時使用了聚乙炔(通常是黑色粉末)。
  • Mater.》導電聚合物研究應用評論
    Mater.》發表導電聚合物研究應用評論在導電聚合物獲得諾貝爾化學獎20周年之際,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郭旭崗聯合美國Flexterra公司首席技術官Antonio Facchetti應《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約稿撰寫評論文章,分別介紹了導電聚合物的學術研究和商業應用,同時《自然材料》就他們的評論文章發表題為&34;的社論。
  • 顛覆傳統的快速導電聚合物
    多年來,我們一直相信有序的聚合物鏈可以增加塑料的導電率,並以此來研究新一代聚合物。
  • 《軟物質》最新綜述:導電/聚合物/肽水凝膠前沿進展
    2.2 導電水凝膠就導電性而言,聚合物水凝膠可分為兩類,例如離子導電水凝膠(聚合物水凝膠ionotronics)和導電聚合物水凝膠。它們的傳導機制在示意圖2中給出。由於其導電性,這些水凝膠從技術角度來看非常有用。
  • 南科大郭旭崗教授在《自然材料》發表導電聚合物研究應用評論
    他們通過碘摻雜,導電性增加了一千萬倍(圖 1),實現了世界上第一個全有機導電聚合物——碘摻雜聚乙炔。該聚合物具有接近金屬的導電性,研究成果1977年發表,震驚世界。三位科學家取得的突破性成就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對有機聚合物的看法,從絕緣「塑料」到導電功能材料,開創了有機電子學領域。23年後,他們三人因發現導電聚合物而獲得了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
  • 麻省理工趙選賀等人Nature子刊:高性能3D列印導電聚合物!
    本文提出了一種高性能3D可列印的導電聚合物墨水,能夠在乾燥狀態和水凝膠狀態下快速靈活地製造高導電性的微米級結構和器件,而且可以與其他3D可列印材料完美地集成到先進的多材料3D列印過程中,為基於導電聚合物的柔性電子產品,可穿戴設備和生物電子學提供了一種有前途的製造策略。
  • MIT研發導電聚合物墨水,實現高解析度的直接3D列印
    打開APP MIT研發導電聚合物墨水,實現高解析度的直接3D列印 佚名 發表於 2020-03-31 14:04:51 2020年3月31日消息,近日,麻省理工學院趙選賀教授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的研究論文(3D Printing of Conducting Polymers,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5316-7 ),發明了一種基於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鹽(PEDOT:PSS)的導電聚合物墨水
  • 科學家發明透木頭,有望顛覆建築行業
    最新消息,美國科學家們設計出透明的木材,可以代替傳統的窗戶玻璃。這項發明使用的是原產於南美洲和中美洲的巴爾沙樹的木材,據稱其熱效率比玻璃高出5倍。科學家們已經設計出透明的木材,可以代替傳統的窗戶玻璃。研究小組在研究報告中寫道,住宅建築的窗戶由於其較差的熱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