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雷鳴海嘯 發射擇機有道

2021-01-13 人民網

對火箭進行檢查測試。

每一次發射前的報導時,通常會看到這樣的文字:「火箭已準備就緒,將於近期擇機發射」。加上幾天前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的發射時間比預計的推遲了兩天,大家就好奇了,這個擇機,擇的到底都是些什麼?是什麼影響著火箭的最終發射時間?

擇機發射,其實是滿足發射窗口的最低發射條件。最低發射條件規定火箭能夠滿足任務需求,至少要滿足的一些必要條件,主要分為火箭自身條件和外部條件。

日常生活中,人要出遠門,可能要先檢查一下自己的身體狀況,確認有能夠出行的身體條件和能力。火箭也是一樣,出廠前要做各種體檢。不僅如此,到了發射場,火箭還要再次進行狀態確認,就像運動員在比賽前要做一些熱身運動一樣,使其符合上場條件。這就是擇機的第一因素,火箭自身指標滿足發射條件。

身體健康條件滿足的同時,還要看看天氣是否適宜出行,避開狂風、暴雨、雷電等惡劣天氣,這就是火箭擇機發射的環境因素。

火箭發射是一項高風險的複雜系統工程。設計之初,設計師們會對火箭自身進行防雨、抗電磁幹擾、抗強風等設計,以減少環境因素對火箭的影響。每型火箭所能抵禦環境因素的數值,和設計過程中火箭能抵抗的量級是相匹配的。

自然環境多變而不可控,一旦這些因素超出了發射預期標準,就可能會對箭體造成損壞,影響火箭任務的成敗。

歷史上就有因天氣導致航天事故的慘痛教訓。1987年3月26日,美國用宇宙神/半人馬座運載火箭發射一顆高價值軍用通信衛星時,遭遇雷雨天氣,閃電擊中火箭導致發射失敗。1986年1月28日,「挑戰者」號太空梭不顧嚴寒天氣和火箭工程師的警告強行發射,助推器上的橡膠圈受冷硬化損壞,導致推進劑洩露、太空梭爆炸,7名太空人遇難。

諸多環境因素中,高空風對發射的影響較為突出。高空風一般距離地面4到20公裡,火箭飛到這段高度時,如果風速過大,很可能使箭體彎曲變形,嚴重時甚至會損壞火箭結構甚至導致解體。因此,高空風預報對火箭飛行安全至關重要。

剛剛首飛的長徵八號遙一火箭,也差點與高空風「擦肩」而過。長徵八號遙一運載火箭副總設計師吳義田透露:「在發射前,我們預測到發射場上空高空風比較大,不適合發射。根據氣象預報的結果,將原計劃的發射時間往後推遲了兩天。」

近年來,中國運載火箭研究院一直在開展相關研究,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降低高空風對火箭發射的影響,在火箭設計階段就根據統計風場數據開展針對性設計。每次發射前對發射日高空風進行測量和預報,結合實測風場數據對火箭飛行軌道進行優化調整,避免火箭在風場內高速飛行時承受的載荷超過火箭允許的範圍。

目前,世界各國的很多火箭在發射時都會受到這些氣象因素的影響,但只要在發射前做好完善的預案準備工作,提前做好氣象觀測,根據天氣條件確定最終的發射窗口,就能有效避免惡劣天氣對於發射任務的影響。

自身條件滿足了,外部因素也考慮到了,行李箱裝好出發!

等等!想想是不是還忘了一條最關鍵的因素,有沒有時間出行。這就是火箭擇機中一條最關鍵的「機」——發射窗口,就像我們出門旅行一定要選好出行的時間。

一般航天愛好者都知道,火箭的「乘客」,如衛星、飛船等有效載荷,必須選擇特定時間進行發射,因此,有效載荷的不同,決定了火箭發射時間。這個時間範圍,被形象地稱作「發射窗口」。

發射窗口寬度因「星」而異,近地軌道衛星一般為「日窗口」,每天都會有;月球探測器為「月窗口」,每月都有,但只有那麼幾天。而有行星、小行星和彗星等地外天體交會需求的探測器則為年窗口,那就是一年甚至幾年才能遇到一次了。

比如長徵五號遙五火箭的發射任務是運送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它的發射窗口時間,就要考慮地月位置關係等因素,就是「月窗口」了。

除此之外,影響火箭發射的條件其實還有很多,比如,何時發射更加方便地面觀測,何時發射便於地面測控,何時發射便於飛船的著陸回收等等。擇機就是要選擇這些內容,考慮各方面的要求並經綜合平衡後,以確定最適合的火箭發射時間。

(中國運載火箭研究院供稿)

相關焦點

  • 火箭擇機發射,到底擇的什麼「機」?
    2020年是中國航天輝煌的一年,航天發射任務頻繁,創造了多個「首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火箭發射任務前,我們經常在媒體報導中看到「擇機發射」四個字,例如: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已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
  • 嫦娥五號24日凌晨擇機發射
    海南文昌發射場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24日凌晨擇機待發遠處的文昌發射場來自國家航天局的官方消息,11月23日18時30分許,位於海南文昌發射場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開始加注液氧液氫低溫推進劑,計劃於24日凌晨4時-5時擇機實施發射任務
  • 風雲四號B衛星完成研製 明年擇機發射
    記者從航天科技集團八院了解到,除了目前已經在軌道上運行的7顆風雲衛星,我國還將在明年擇機發射風雲四號B星。屆時我國風雲衛星家族將又添一員,進一步提升我國天氣預報的能力。(總臺央視記者 徐靜 陶嘉樹)原標題:風雲四號B衛星完成研製 明年擇機發射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經濟視野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 中國航天2020發射計劃時間表 將擇機發射火星探測器
    不少人將發射次數高、重大任務多的2019年稱為「中國航天超級2019」。而即將到來的2020年,中國航天將進一步延續「超級模式」。都有哪些大事呢?上個月,國家航天局首次公開了我國火星探測任務。根據計劃,我國將在明年擇機發射火星探測器,開展火星全球性和綜合性探測。而中國火星探測任務飛控團隊日前也首次亮相。
  • 神舟十號飛船運至發射區 6月中旬擇機發射
    神舟十號飛船運至發射區6月中旬擇機發射 2013-06-04 00:20
  • 擇機發射!今天,換個姿勢追「嫦娥」
    >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已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聞一起到海南文昌發射現場看看吧作為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有望為「繞、落、回」三步走發展戰略畫上圓滿的句號 此次發射任務
  • 長五火箭垂直轉運至發射區,嫦娥五號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發射
    【長五火箭垂直轉運至發射區,嫦娥五號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發射】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17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
  •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垂直轉運至發射區 計劃11月下旬擇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
    軍報快訊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垂直轉運至發射區 計劃11月下旬擇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據國家航天局消息,11月17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
  • 中國擇機發射天宮二號 2020年前初步完成空間站建設
    圖片來源:東方IC中國網新聞9月14日訊(記者 張豔玲)中國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預計於9月15日到20日擇機發射,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中首個真正空間實驗室。經過24年的努力,中國實現發射真正空間實驗室的目標,即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2020年前,完成第三步,即初步完成空間站建設。
  • 準備完成,擇機實施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7月17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7月下旬到8月上旬擇機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任務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於5月底運抵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後,按照飛行任務測試發射流程,陸續完成了總裝、測試等各項準備工作。7月17日上午,活動發射平臺駛出發射場垂直測試廠房,平穩行駛約2小時後,將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安全轉運至發射區。後續,在完成火箭功能檢查和聯合測試工作,並確認最終狀態後,火箭將加注推進劑,按計劃實施發射。
  •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垂直轉運至發射區,11月下旬擇機發射
    據微信公眾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消息,11月17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此後,火箭按照測試發射流程,陸續完成了總裝、測試等各項準備工作。
  • 嫦娥五號探測器11月下旬擇機發射
    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17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
  • ...5時擇機實施發射任務。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二次應用...
    2020-11-23 18:51:41來源:FX168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開始加注低溫推進劑 計劃24日凌晨發射】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020年11月23日18時30分許,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開始加注液氧液氫低溫推進劑,計劃於24日凌晨4時-5時擇機實施發射任務。
  • 風雲四號B衛星完成研製 2021年擇機發射
    記者從航天科技集團八院了解到,除了目前已經在軌道上運行的7顆風雲衛星,我國還將在明年擇機發射風雲四號B星。屆時我國風雲衛星家族將又添一員,進一步提升我國天氣預報的能力。
  • 中國航天延續「超級模式」 2020年將擇機發射火星探測器
    不少人將發射次數高、重大任務多的2019年稱為「中國航天超級2019」。而即將到來的2020年,中國航天將進一步延續「超級模式」。都有哪些大事呢?上個月,國家航天局首次公開了我國火星探測任務。根據計劃,我國將在明年擇機發射火星探測器,開展火星全球性和綜合性探測。而中國火星探測任務飛控團隊日前也首次亮相。
  • '嫦五'將擇機月面軟著陸(雙語新聞)
    下面是'嫦五'將擇機月面軟著陸(雙語新聞)的內容。  Probe prepares to land on moon  '嫦五'將擇機月面軟著陸  China's Chang'e-5 probe is preparing for a soft landing on the moon to undertake the country's first
  • 嫦娥三號12月上旬擇機發射 月球車命名「玉兔號」
    月球探測風險大 嫦娥三號難度高    承載中華民族「落月」夢想的嫦娥三號任務將於12月上旬擇機發射。嫦娥三號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面臨7方面技術難點。 嫦娥三號進展順利 將於12月上旬擇機發射    2013年11月26日,國防科工局在京召開的嫦娥三號任務第一次新聞發布會,國防科工局新聞發言人吳志堅宣布,肩負「落月」重任的嫦娥三號已完成各項研製和試驗,運載火箭和探測器已轉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現場
  • 中國航天延續「超級模式」我國將在2020年擇機發射火星探測器
    來源:央視網不少人將發射次數高、重大任務多的2019年稱為「中國航天超級2019」。而即將到來的2020年,中國航天將進一步延續「超級模式」。都有哪些大事呢?上個月,國家航天局首次公開了我國火星探測任務。根據計劃,我國將在明年擇機發射火星探測器,開展火星全球性和綜合性探測。而中國火星探測任務飛控團隊日前也首次亮相。
  • 嫦娥五號24日凌晨4-5點擇機發射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了解到,2020年11月23日18時30分許,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開始加注液氧液氫低溫推進劑,計劃於24日凌晨4時-5時擇機實施發射任務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二次應用性發射,將運送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實施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此次長徵五號遙五火箭發射窗口時間,是在綜合考慮地月位置關係等因素基礎上,經過軌道設計選擇出的最佳發射時間。
  • 嫦娥五號將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 哪些黑科技在發揮奇效
    嫦娥五號將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嫦娥五號將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標誌著目前中國首個實施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按計劃實施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分離,目前已經成功分離,將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