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光彈,其實就是在普通的子彈上抹了發光塗料而已。以曳光穿甲彈為最典型的代表,曳光穿甲彈的彈頭通常是鎢芯或鋼芯,彈頭尾部的空腔內裝有金屬曳光管,而曳光管裡面填充滿了像硝酸鍶、鎂鋁粉之類的曳光劑,子彈擊發後,發射藥燃爆就會將曳光劑點燃,子彈便像划過夜空的流星,帶著一道火光飛向黑暗中的目標。
但是,機槍手會什麼會隔幾發子彈就裝1發曳光彈呢?它能起到什麼作用?難道機槍手不怕因此暴露自己的位置嗎?
事實上,曳光彈在戰場中有兩大作用。其一是修正彈道,標示目標。其二也能起到友軍聯絡的工具。比如按照美軍的規範,機槍手每隔5發子彈裝1發曳光彈,目的就是用來指引目標所在位置,幫助其他士兵定位。
比如某天夜裡,敵人悄然潛入我方營地偷襲,而大部分士兵都不知道敵人具體在哪裡,照明彈也沒有及時升空。那麼,機槍的曳光彈就起作用了,只要它一向敵人位置射擊,我方軍隊就能知道敵人大概位置,對敵展開火力壓制了。
關於,曳光彈暴露機槍手位置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但在戰場上機槍陣地一般有三個,最少也有兩個,一個主陣地,一個備用陣地,而且機槍陣地也不會一直不動的。即使不用曳光彈,機槍陣地也很容易暴露,尤其是晚上,機槍槍口火光就是大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