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記者 闞純裕 及玥):近幾年,不少大學科研產品轉化為商品,受到消費者的追捧,但央視網記者調查發現,電商網站上打著「大學科研產品」旗號的商品魚龍混雜,消費者購買時應仔細甄別。
記者搜索發現,「中山大學科研產品」概念極受商家歡迎,僅護膚品類目就有6個品牌標註「與中山大學合作研發」,從身體乳到防脫洗髮水,再到「豐淚溝神器」,產品線可謂豐富。而這些產品的價格波動幅度巨大,以「KUGG眼部豐盈原液」為例,其單盒價格由198元至498元不等。而在社交平臺上,有消費者交流「安婷蝦青素」打折券的信息,原價199元的蝦青素,在活動期間購買兩瓶僅需19.9元。
那麼,這些護膚品由中山大學哪個學院出品,是否獲得了中山大學的官方授權呢?記者分別諮詢了六家店鋪客服。
將「中山大學聯合實驗室」字樣放置於顯著位置的安婷旗艦店,客服人員以負責人不在為由拒絕出示授權文件。記者致電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媒體中心人員表示:「這個我不是很清楚,我不是搞學術科研的,我了解一下再回復您。」
安婷旗艦店客服拒絕出示中山大學授權文件
此後記者多次撥打電話,生命科學學院未作出進一步回應。
在搜索中記者發現,有多家店鋪在名稱中加入「中山大學」字樣。面對記者對於店鋪真實性的求證,客服表示肯定。但該店鋪提供的授權文件僅針對其售賣的其中一款產品,且該文件的落款並非中山大學,公章屬於「廣州中大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中山大學品牌直銷店客服出示的授權文件,落款為廣州中大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款「KUGG眼部豐盈原液」在包裝上以顯著字體標註了「中山大學」,而包裝下方出現了三家企業的名稱。
記者聯繫到生產廠家廣州楚業科技有限公司,該企業張姓負責人表示:「中大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它的母公司就是中山大學,這一個中大生化是產業單位,是校企,我們是技術聯合的。」
「這個是我們生產單位的,中大生化這邊是出技術的,他是不銷售的。」
該負責人表示,中大生化有限公司僅提供技術支持,後續的生產和銷售都由廣州楚業科技有限公司進行,以「中山大學」字樣進行宣傳也是公司的商業行為。記者詢問該公司生產的「碧生源拉絲潔面慕斯」「KUGG眼部豐盈原液」是否都由中大生化研發,並非中山大學,該負責人未表示否認。
當記者詢問中山大學是否提供了授權時,負責人表示:「我是跟中大生化的,不是跟中山大學的。」
不過,耐人尋味的是,同樣售賣該公司的產品,中山大學品牌直銷店的客服給出的研發方有了微妙的變化。
但客服給出的「中山大學南方醫院」,是一家根本不存在的醫院。
中山大學品牌直銷店客服表示「中山大學沒有參與研發」
對此,中聞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王國華表示:「中山大學這個名稱是屬於中山大學專享的一個權利,除了中山大學之外,其他任何主體,無論是跟中山大學直接有股權關係也好,還是有其他隸屬關係也好,在沒有經過中山大學同意的情況下,就不可以去使用中山大學的名稱,企業的股權和中山大學有一定的關聯關係,但它屬於獨立的主體,是不能夠去使用中山大學的名稱來進行商業宣傳的。如果是進行這樣的商業宣傳,構成了不正當競爭,侵犯中山大學企業名稱權。」
無獨有偶,「翼顏極潤潔面乳」的商品詳情頁上以加粗字體標註中山大學研製,客服表示產品為「中山大學學習研發,廠家生產」,但當記者追問實驗室名稱時,客服未給出答案。
更大的問題隱藏在商品詳情裡,記者查詢商家標註的化妝品備案號,發現此款潔面乳的備案早在今年的5月便已註銷,而商家依然在正常銷售。
為了確認這些商品是否由中山大學研發、授權,記者多方聯繫中山大學校長辦公室、黨委宣傳部,但未獲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