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家太陽能汽車公司Aptera宣布太陽能電動汽車開始接受訂單,準備大規模量產;
據該Aptera介紹,在不充電的情況下,這臺太陽能電動汽車能夠單純靠太陽產生大約65公裡的續航,並且還可能在以後實現1600公裡的續航。
你可能會覺得奇怪,單純靠太陽能真的能跑那麼遠(1600公裡)的續航嗎?
不過最近的一項科學研究表明,已經實現用新技術加長儲存太陽能的時間了,從原來的2周以內,增長到幾個月甚至是幾年。
這意味著太陽能的轉換並不再是單純地即衝即用型的轉換,而是可以通過特定材料儲存起來,不用的時候也不擔心太陽能車的電池會把電耗盡。
近日在美國化學學會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一研究結果。
在研究結果中,展示了一種含有孔隙內光開關的金屬有機框架(MOF)作為混合型太陽能熱燃料(STF)和固-固相變材料(ss-PCM)。
合成了一系列偶氮苯負載MOFs,其通式為Zn2(BDC)2(DABCO)(AB)x(BDC=1,4-苯二甲酸酯,DABCO=1,4-二氮雜雙環[2.2.2]辛烷,AB=偶氮苯,其中x=1.0,0.9,0.5,0.3),在此分別命名為1⊃AB1.0,1⊃AB0.9,1⊃AB0.5和1⊃AB0.3。
X-射線粉末衍射、固態核磁共振和密度功能理論計算被用來詳細探索主機框架在加載AB客體分子後發生的結構變化。
差示掃描量熱測量揭示了一個可逆的相變,這是沒有從疏散的框架。在用365nm光照射後,40%的AB客體從反式轉化為能量較高的順式異構體形式的1⊃AB1.0。儲存在可轉移的順式異構體內的能量在加熱時被釋放,並平衡與相變相關的內熱。
然而,與相變相關的放熱在冷卻時被保留下來,從而在整個加熱-冷卻循環中產生淨能量釋放。最大的能量密度是觀察到的全負荷複合材料1⊃AB1.0,它釋放28.9J g-1。
此外,在環境溫度下,該複合材料中的順式AB客體在4個月的時間裡表現出可忽略不計的熱再轉化,估計儲能半衰期為4.5年。基於MOF的STF-ss-PCMs的進一步發展可能會導致太陽能轉換和存儲以及熱管理的應用。
而這種材料最大的優勢在於,它並沒有移動以及電子部件,所以在儲存和釋放太陽能的過程中可以說是沒有任何的太陽能損耗。
這種材料離商業化使用暫時還需要一些時間,因為目前科學研究出這種材料的能量密度不夠高,並且這種物質具有更高的化學穩定性。
如果這種材料能夠突破能量密度低的限制,可不僅僅是給太陽能汽車便捷充能這麼簡單,它還可以用在生活的各個方面,是赤裸裸的可再生能源。
引用資料:Chem. Mater. 2020, 32, 23, 9925–9936 Publication Date:November 25, 2020 Kieran GriffithsKieran Griffiths, Nathan R. Halcovitch, and John M. Griffin*
doi.org/10.1021/acs.chemmater.0c02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