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園區護航「嫦娥五號」,助力「飛天攬月」!

2020-12-06 蘇州工業園區發布

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11分

嫦娥五號探測器

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

成為我國第三個

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

護航「大國重器」、實現「飛天攬月」

「園區領軍」實力擔當

園區科技領軍人才企業

蘇州同元軟控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自主研發的

「工業智能化設計、仿真平臺」

為嫦娥五號能源供配電系統量身定製了

虛實融合、可運行、可交互的

「數字伴飛」模型

精確度高達90%-95%

為嫦娥五號飛行程序優化

能量平衡分析、在軌狀態預示與故障分析

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同元軟控技術人員在發射現場)

同元軟控

蘇州同元軟控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08年,總部位於蘇州工業園區,是為裝備製造業提供新一代系統級設計與仿真工業軟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產品廣泛應用於航天、航空、核能、車輛、船舶、教育等行業,為大飛機、航空發動機、空間站、嫦娥工程、火星探測、大型運載火箭、核能動力等重大工程提供完全自主的系統級數位化設計與仿真平臺和技術支撐。

公司牽頭實施的「多學科系統分析CAE平臺」項目,獲批立項「2019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今年7月,公司聯合園區多家單位,以全國第一的成績,一舉中標2020年工業軟體協同攻關和體驗推廣中心項目,同時也是長三角唯一的國家級工業軟體協同攻關平臺。

據介紹

以前國內工業設計建模

都停留在對單個零部件的仿真

而把零部件整合在一起

只能依靠國外軟體

否則就得通過實際物理實驗,耗時耗力

同元軟控總經理周凡利表示

我們研發出這個平臺後,國內企業就不再需要依靠國外技術了。

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和研發

公司全面掌握了

CAD、CAE之後的新一代數位化核心技術

多領域統一建模與仿真技術

該技術採用國際多領域統一建模規範Modelica,形成目前核心產品——系統設計與仿真驗證平臺MWorks,成為亞洲唯一完全自主的系統仿真軟體,同時其完全自主研發的內核也是國際上六個商品化Modelica編譯求解引擎之一,並實現對一系列國內空白、國外壟斷的設計仿真軟體的國產替代整體技術水平位居國際前列

近年來,園區不斷

做強產業發展集聚地、做高技術創新策源地

做特創新應用示範區

推進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在全省全國都跑出發展「加速度」

成為重要增長極

園區大力發展人工智慧產業,充分利用多重國家戰略疊加機遇,秉持「以場景開放為牽引、以應用創新為突破、以創新中心為抓手、以產業發展為目標」的發展理念,持續加大人工智慧相關產業鏈和創新鏈布局。截至目前,園區已集聚人工智慧相關企業650家,從業人員超2萬人,2020年產業產值預計超450億元

未來,園區將

緊抓科技創新「第一動力」

持之以恆推進位度創新、服務創新

更深程度、更高水平

推動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不斷做強

人工智慧產業生態、創新生態

責編:金真婷 編輯:October

來源:園區融媒體中心 SIP科技領軍

相關焦點

  • 護航大國重器嫦娥五號著陸月球!蘇州智造助力「飛天攬月」
    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蘇州企業東菱振動研發的大推力振動臺、蘇州同元軟控的「工業智能化設計、仿真平臺」為護航「大國重器」的「飛天攬月」注入了「蘇州智造」的動力。
  • 飛天攬月!嫦娥五號探夢星空
    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順利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嫦娥五號正在執行的是我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
  • CREATOR快捷4K分布式協作管理系統助力嫦娥五號現場智能管控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探月工程重大科技專項「繞、落、回」三步走戰略的前兩步已然圓滿完成。而嫦娥五號的使命,是實現探月工程第三步戰略目標「回」,它實現了我國航天史上的四個「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首次帶著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 中科院上海分院助力嫦娥五號探月
    中科院上海分院「五朵金花」——中科院上海技物所、中科院上海光機所、中科院上海天文臺、中科院上海矽酸鹽所和中科院上海有機所再次拿出各自「法寶」,助力嫦娥五號此次探月之旅。   光電載荷助力嫦娥五號開展月球採樣返回任務   按計劃,嫦娥五號將實施我國首個無人月面取樣返回任務。中科院上海技物所負責研製嫦娥五號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雷射測距測速敏感器和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是探測器有效載荷之一,將對月球表面著陸採樣區進行光譜探測和礦物組成分布分析。
  • 天津大學空間力學團隊為嫦娥五號著陸器穩定著陸保駕護航:「嫦五...
    天津北方網訊:當嫦娥五號著陸器穩穩降落在月球表面,順利展開太陽能帆板,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空間力學團隊師生們的心也終於落了地。「嫦娥」飛月前,在模擬只有地球六分之一重力地面試驗場,團隊圓滿完成了20多種「嫦娥」在月球著陸的工況,以確保著陸器穩穩地踏上月球的土壤。
  • 助力嫦娥五號奔月採樣返回 中科院承擔突破系列關鍵技術
    中科院 供圖據中科院介紹,嫦娥五號共配置降落相機、全景相機、全景相機轉臺、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月壤結構探測儀、國旗展示系統等6臺有效載荷和1臺載荷管理器。嫦娥五號任務有望創造5個「中國首次」當中,「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兩項的核心工作將由中科院相關單位完成。
  • 「襄陽造」助力「嫦娥五號」出徵!
    11月24日凌晨4點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月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打響了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在這次發射任務中,位於本市的航天四院42所承擔了兩項重要任務,為「嫦娥五號」保駕護航。
  • 天津大學研究團隊「造土」11年 助力嫦娥五號月球「挖土」
    中新社天津12月2日電 (張道正 劉曉豔)記者2日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空間力學團隊專業「造土」11年,助「力」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此次嫦娥五號探測器的主要任務是去月球採樣返回,也就是人們通常說的「挖土」。
  • 嫦娥五號返回器「採樣」歸來,北京BJ40軍團護航
    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北京越野BJ40軍團以「嫦娥五號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官方保障用車」的身份,迎接"嫦娥五號"攜中國第一捧月壤凱旋歸來。 與此同時,北京越野「BJ40刀鋒英雄版」汽油版和柴油版車型首發亮相。
  • 江蘇「最強大腦」助力嫦娥五號飛天
    的「快遞員」11月24日,嫦娥五號在文昌發射場成功發射。「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著陸,對我們是極大的鼓舞。我們期待未來執行載人登月任務!」來自徐州銅山的大小夥李汶瀚,在接受採訪時難掩喜悅。「我在嫦娥五號任務中,承擔總調度員的工作,主要負責制定火箭測試計劃,協調各參加任務的單位,統籌各方力量資源,大家都叫我『總管家』。」李汶瀚說。發射任務中,李汶瀚上通下達,忙得不亦樂乎。
  • 「嫦娥五號落月」天津提供「穩力量」
    當嫦娥五號著陸器降落在月球表面,順利展開太陽能帆板,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空間力學團隊師生們的心也終於落了地。「嫦娥」探月前,在模擬只有地球六分之一重力地面試驗場,團隊圓滿完成了20多種「嫦娥」在月球著陸的工況,以確保著陸器穩穩地踏上月球的土壤。
  • 「瀋陽元素」助力「嫦娥五號」奔月
    原標題:「瀋陽元素」助力「嫦娥五號」奔月   本報訊(瀋陽日報、沈報
  • 嫦娥五號回來了!盤點那些為「嫦五」升天出力的高校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安全著陸,帶回月球風暴洋區域的鑽取和表取樣品,成功完成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彭兢。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飛行力學專業。
  • "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地球!宜品乳業與航天同行,彰顯中國力量
    嫦娥奔月是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問道蒼穹,航天追夢,16年來,隨著中國探月工程的實施,這一夢想終於成為現實。嫦娥五號於12月17日圓滿完成任務,載譽歸來,它實現了我國航天史上四個「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實現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首次帶月壤返回地球。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北京越野助力,使命召喚VII攬月計劃啟程
    北京時間11月24日,嫦娥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作為中國探月工程官方戰略合作夥伴,北京越野同步開啟使命召喚VII攬YUE計劃,首次全程參與嫦娥五號出徵、返回整體任務。使命召喚VII-攬YUE計劃,是北京越野與中國探月工程繼"星空之約"、"飛天行動"之後的又一次創舉,既是雙"YUE"聯盟合作的延續與升華,也是下一階段合作的新起點。
  • 航天基地硬科技助力「嫦娥奔月」​​​...
    而在「嫦娥五號」地月往返76萬多公裡的漫漫徵程中,位於航天基地的航天科技集團六院與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再次發揮「硬科技」實力,多方面助力「嫦娥奔月」「去月球上面抓把土~」航天六院107臺發動機為「嫦娥五號」搭建76萬公裡天梯此次「嫦娥五號」地月往返76萬公裡的徵程中,位於航天基地的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研製的107臺發動機,持續接力,助推「長五」護航「嫦娥五號」「探月返鄉」。
  • 航天科技集團九院助力嫦娥五號「九天攬月」
    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航天科技集團九院771所、13所、704所、772所、7107廠、539廠、165廠、825廠、693廠、289廠、200廠、773所等單位全方位參與嫦娥五號探測器和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的研製,助力嫦娥五號「九天攬月」。
  • 合工大團隊助力嫦娥五號「月球挖土」
    11月24日,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開啟了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但少有人知,此次「月球挖土」任務順利開展的背後,還有咱合肥力量的「助力」。來自合肥工業大學的科研團隊連續7年奮戰在科研一線,為此次探月工程取樣鑽具溫度分布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
  • 「雲視角」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 每一次捷報背後都有雲南兒女的助力
    嫦娥五號發射升空瞬間畫面 視頻來源:人民日報微博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這是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
  • 揭秘:這些中國自主研製科技神器助力嫦娥五號探月
    近日,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階段,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序幕。測量雷達曾先後圓滿完成長徵七號、長徵五號首飛等數十次飛行任務,為嫦娥五號飛行保駕工作奠定紮實基礎。在此次任務中,二院23所自主研發的聲表面波濾波器同時安裝在嫦娥五號及搭載飛行的長徵五號火箭中,主要應用在測控、應答機等分系統,全力保障嫦娥五號信號接收、過濾雜波,以及各分系統信號接收、處理的有效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