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Immunol:發現兩個內部時鐘控制T細胞分裂時間和壽命

2020-12-04 生物谷

2016年11月9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一個澳大利亞團隊揭示出兩個內部「時鐘」控制著被招募來抵抗感染的免疫細胞。這一發現顛覆了之前關於免疫反應如何被調節的理論。相關研究結果於2016年11月7日在線發表在

Nature Immunology

期刊上,論文標題為「A Myc-dependent division timer complements a cell-death timer to regulate T cell and B cell responses」。

該團隊發現在免疫反應期間,這兩個時鐘分配一定量的讓這些免疫細胞能夠發生分裂的時間,而且這也確定了它們的壽命。這些發現為身體如何控制免疫反應提供新的認識,也有助解釋白血病和淋巴瘤等免疫細胞癌症如何可能是由這個系統發生的錯誤導致的。

被稱作T細胞的免疫細胞經編程後識別不同的可能導致感染的細菌。當這發生時,反應性的T細胞被「激活」,並且通過分裂增加細胞數量。形成的T細胞數量和它們存活多長時間被嚴格地控制,從而確保這種感染能夠被成功抵抗,以及任何過量的免疫細胞從體內清除出去。

由來自澳大利亞沃爾特與伊麗莎霍爾醫學研究所(Walter and Eliza Hall Institute of Medical Research)的Susanne Heinzel博士和Phil Hodgkin教授領導的這個研究團隊研究了這兩個過程---分裂和清除---是如何被控制的。

Heinzel博士說,該團隊發現在一種免疫反應中被激活的T細胞經編程後在有限的時間裡發生分裂。她說,「我們之前已知一種『親代』T細胞產生的細胞數量受到嚴格地控制。我們的猜測就是這種親代T細胞『知道』它能夠分裂多少次。我們吃驚地發現事實並不是這樣的---這種親代T細胞被給予一定量的讓它能夠發生分裂的時間,就像一種時鐘在運行一樣。一旦時間到了,這種親代T細胞就不再發生分裂。」

Heinzel博士說,「有趣的是,除了分配一定量的時間進行分裂之外,在感染早期,我們發現T細胞單獨地設置它們的壽命:它們和它們的後代存活多長時間。在這段時間到期後,這些細胞經歷凋亡,即一種細胞自殺。」

Hodgkin教授說,該團隊將他們對這種雙時鐘系統的發現構建在準確地描述一種起著細胞分裂時鐘作用的蛋白Myc上。他說,「在一種免疫反應開始時,反應性的T細胞被分配一定量的Myc。這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而且一旦這些T細胞消耗完Myc,時間也到了,因而分裂停止了。存在的Myc越多,這些T細胞就有越多的時間發生分裂。」

他說,「我們也知道作為這種雙時鐘系統中的另一種時鐘,壽命時鐘是由蛋白Bcl-2控制的---當這段時間運行完時,這些T細胞會死亡,不論它們的分裂時鐘是否運行結束。」

Heinzel博士說,這項研究為複雜的免疫反應如何受到控制和正常的細胞分裂與癌細胞生長之間的精細平衡提供新的認識。她說,「這兩個時鐘優雅地控制著在一種免疫反應期間,我們的身體產生多少數量的反應性免疫細胞和它們存活多長時間。每個時鐘發生的細小變化會顯著性地改變免疫細胞數量。」

她說,「多年來,人們已知過量的Myc和Bcl-2是癌症形成的重要促進物。我們的發現解釋了在健康的免疫反應中,少量的突變驅動的變化如何可能導致白血病和淋巴瘤等免疫細胞癌症。」(生物谷 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A Myc-dependent division timer complements a cell-death timer to regulate T cell and B cell responses

Susanne Heinzel, Tran Binh Giang, Andrey Kan, Julia M Marchingo, Bryan K Lye, Lynn M Corcoran & Philip D Hodgkin

doi:

10.1038/ni.3598

相關焦點

  • Science:新研究揭示進餐時間和肝實質細胞內部時鐘控制身體節律和...
    2020年8月1日訊/生物谷BIOON/---人體中的幾乎每個細胞都有自己的24小時時鐘,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發現,這些時鐘彼此間的相互作用方式對人體的代謝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Nat Genet:分子時鐘可控制細胞突變率
    2015年11月13日 訊 /生物谷BIOON/ --人類機體中的每一個細胞都包含有完整的一套基因組,通過生命的漫漫長河,所有的細胞都會經歷一些基因組突變,有些突變過程會產生嚴重的後果,而且暴露於外部環境,比如日光浴或菸草暴露也都會引發基因組發生突變;近日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Genetics上的一項研究論文中,來自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等處的研究者在人類細胞中發現了兩種時鐘樣式突變過程
  • 時間決定一切!Nature發表裡程碑研究:看時鐘基因如何控制細胞動力學
    北京時間1月9日,發表在《Science》上的一項新研究中,美國哈佛大學領導的的科學家團隊發現,當涉及到椎骨的胚胎發育時,時間決定了一切。這項新的人體外細胞和小鼠細胞活體成像技術表明,一種特定的時鐘基因Hes7在隨時間延遲振蕩,從而在脊椎動物中形成脊椎、脊柱和枕骨。它揭示了細胞內部通信在正常發育過程中是如何被調控和定時的,以及涉及到的化合物。
  • 哈佛醫學院開發AI生命時鐘,能夠預測剩餘壽命
    近日,哈佛醫學院 Blavatnik 學院遺傳學教授 David Sinclair 領導的研究小組使用機器學習算法開發了兩個時鐘,即 FRIGHT 時鐘和 AFRAID 時鐘,成功在老年小鼠中預測其生理年齡和實際壽命。該研究於 9 月 15 日發表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雜誌中。
  • 人的壽命與細胞分裂周期和代謝周期
    他根據實驗研究發現動物胚胎細胞在成長過程中,其分裂的次數是有規律的,到一定階段就出現衰老和死亡。這與細胞分裂的次數和周期有關。二者相乘即為其自然壽命。海爾弗利的具體實驗情況是這樣的:他將嬰兒的細胞放在培養液中一次又一次地分裂,一代又一代地繁殖,但當細胞分裂到50代時,細胞就全部衰老死亡。
  • Nat Immunol:核孔複合體或對於T細胞的生存和功能發揮非常關鍵
    2018年5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細胞核膜中的細胞核孔複合體(nuclear pore complexes)不僅能夠控制分子進出細胞核,還在T細胞的生存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Immun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Sanford Burnham Prebys醫學發現研究所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闡明了特殊的核孔複合體為何對於機體循環
  • 能預測剩餘壽命的AI生命時鐘
    哈佛醫學院開發AI生命時鐘,能夠預測剩餘壽命來源:學術頭條近日,哈佛醫學院 Blavatnik 學院遺傳學教授 David Sinclair 領導的研究小組使用機器學習算法開發了兩個時鐘,即 FRIGHT 時鐘和 AFRAID 時鐘(其中 FRIGHT 時鐘是根據老鼠的虛弱狀態來判斷其生理年齡,而 AFRAID
  • 端粒酶,它能決定細胞的分裂與人類的壽命,帶來青春永駐的希望!
    人體衰老的特徵主要表現為機體細胞和構成物質的喪失,機體代謝率的減緩,機體和器官功能減退,其本質上還是細胞的衰老,染色體無法繼續複製,細胞無法再次分裂宣告結構崩塌。端粒——控制染色體複製細胞會分裂就會有損耗,很容易推斷出就是因為有損耗因此才會有分裂次數限制,可是其中損耗的物質是什麼呢?
  • 人體壽命的「時鐘」——端粒(附照片)(圖)
    端粒—壽命的度量衡  很多人會使用化妝品和整容術,以求「改變自己的年齡」,事實上這是徒勞的,因為年齡早已被端粒寫進了人的每個細胞裡!  人為什麼會衰老?「細胞衰老了」是最常見的答案之一。那細胞為什麼會衰老呢?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提到2009年的諾貝爾獎了。
  • 藏在基因裡的「時鐘」可預測脊椎動物壽命
    科技日報北京12月12日電(記者張夢然)你想過有一座「壽命時鐘」,就藏在基因裡嗎?英國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雜誌12日公開一項生物學研究,報告了一種利用基因標記來準確估算不同脊椎動物物種壽命的模型。
  • 高精度時鐘晶片有哪些?(四款高精度時鐘晶片介紹)
    時鐘晶片的主要作用 一、時鐘晶片具有顯示時間與記錄時間的功能作用。 時鐘晶片最基本的作用就是顯示時間和記錄時間的時鐘作用,而且時鐘晶片的的時鐘顯示功能及其強大,可以顯示出年、月、日、星期、時、分、秒所有的時間單位,而且時鐘晶片還具有著精確的閏年補嘗功能。
  • 哈佛科學家開發預測壽命的「生命時鐘」
    哈佛科學家開發預測壽命的「生命時鐘」 2020-10-09 10: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哈佛開發AI生命時鐘,能夠預測剩餘壽命
    來源:學術頭條近日,哈佛醫學院 Blavatnik 學院遺傳學教授 David Sinclair 領導的研究小組使用機器學習算法開發了兩個時鐘,即 FRIGHT 時鐘和 AFRAID 時鐘,成功在老年小鼠中預測其生理年齡和實際壽命。
  • 哈佛醫學院開發AI生命時鐘,能預測壽命
    近日,哈佛醫學院 Blavatnik 學院遺傳學教授 David Sinclair 領導的研究小組使用機器學習算法開發了兩個時鐘,即 FRIGHT 時鐘和 AFRAID 時鐘,成功在老年小鼠中預測其生理年齡和實際壽命。該研究於 9 月 15 日發表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雜誌中。
  • Nat Commun:微生物組的可靠「時鐘」
    2019年10月12日 訊 /生物谷BIOON/ --儘管人類微生物組在過去幾年中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但一直以來難以觀察其在各種刺激下隨時間變化的情況。最常見的分析方法是從糞便樣本中提取細菌,然後對它們的基因組進行測序,但是這種方法會丟失腸道中細菌的位置和時間等關鍵信息。
  • 哈佛醫學院開發AI生命時鐘,能夠預測剩餘壽命
    近日,哈佛醫學院 Blavatnik 學院遺傳學教授 David Sinclair 領導的研究小組使用機器學習算法開發了兩個時鐘,即 FRIGHT 時鐘和 AFRAID 時鐘, 成功在老年小鼠中預測其生理年齡和實際壽命
  • 科學家發現人體製造健康t細胞的分子關鍵
    科學家在《實驗醫學雜誌》上發表報告,指出一種基因和蛋白質家族對免疫系統中成熟和功能完備的t細胞的形成至關重要,這一發現可能有助於為多發性硬化症和ibd等免疫疾病帶來新的療法。為了使T細胞活化和成熟,科學家們說AP-1必須幫助打開染色質,染色質是DNA的扭曲結構,它纏繞並在細胞核中凝結,從而控制細胞。這刺激了一系列的基因和分子程序協同形成細胞。在科學家抑制早期CD4 T細胞中AP-1的實驗中,染色質並沒有按照預期打開,T細胞也沒有正常形成或功能。
  • 時鐘和時間的區別
    時間是物質世界的固有屬性,是運動的先後順序的反映,是運動的重要標識之一。時鐘是時間的度量衡,是記錄時間間隔的工具。時鐘的走時快慢不等同於時間的變化快慢。時鐘因為很多原因會發生走時的變化,不代表這個時鐘記錄的時間也發生了變化。因為時間是抽象和唯一的,只能由抽象的和唯一的度量衡去表達。時鐘可以很多和不同時,而時間是唯一和同時的,沒有快或者慢。
  • 兩篇Science論文揭示瘧原蟲也有自己的內部時鐘,用於協調對宿主...
    這種破壞會在感染者體內每隔24小時、48小時或72小時就會引起一波發燒和發冷,這取決於哪種瘧原蟲蟲株引起的感染。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假設宿主的生物節律負責對瘧原蟲活動的協調和計時。不過,在兩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瘧原蟲有它們自己的內部時鐘(或者說固有時鐘),從而既能對宿主做出反應,又能自行振蕩。圖片來自CC0 Public Domain。
  • 能預測剩餘壽命的AI生命時鐘
    哈佛醫學院開發AI生命時鐘,能夠預測剩餘壽命來源:學術頭條近日,哈佛醫學院 Blavatnik 學院遺傳學教授 David Sinclair領導的研究小組使用機器學習算法開發了兩個時鐘,即 FRIGHT 時鐘和 AFRAID 時鐘(其中 FRIGHT 時鐘是根據老鼠的虛弱狀態來判斷其生理年齡,而 AFRAID 時鐘可提前一年預測小鼠壽命,這兩個時鐘預測可準確到 2 個月內),成功在老年小鼠中預測其生理年齡和實際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