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微生物組的可靠「時鐘」

2020-11-29 生物谷

2019年10月12日 訊 /生物谷BIOON/ --儘管人類微生物組在過去幾年中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但一直以來難以觀察其在各種刺激下隨時間變化的情況。最常見的分析方法是從糞便樣本中提取細菌,然後對它們的基因組進行測序,但是這種方法會丟失腸道中細菌的位置和時間等關鍵信息。

 

如今,來自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創建的一種新工具提供了解決此問題的方法,他們設計改造了一部分細菌基因,可以用於檢測和記錄菌群隨著時間變化的情況。相關結果發表在最近的《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

 

(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

 

該系統使用「基因電路」,作為測量細菌生長的遺傳「時鐘」。該調控因子由三個細菌基因組成,這些細菌基因編碼三種蛋白質(tetR,cl和lacI),每種蛋白質均阻斷其他一種蛋白質的表達。這些基因被連結到一個負反饋迴路中,因此當一種阻斷蛋白的濃度降低到一定水平以下時,受其影響的蛋白就會順利表達出來,從而阻止了第三種蛋白的表達,並且進行不斷重複,形成周期效應。

 

當將所有三個基因都插入質粒並轉入細菌後,完成的負反饋循環次數可以作為細菌經歷了多少次細胞分裂的記錄。每當細菌分裂時,存在於細胞質中的任何負調控蛋白都會被稀釋,因此它們的濃度會逐漸下降並觸發循環中下一個蛋白的表達。

 

研究人員將這三種阻抑蛋白中的每一種與不同顏色的螢光分子偶聯,並開發了一種稱為RINGS(單細胞水平基於阻抑劑的生長推斷)的成像工作流程,以追蹤細菌生長過程中不同時間點表達的蛋白。作者說:「基於這些負調控蛋白在起始菌落的單一細菌中具有活性,隨著細菌菌落的向外生長,菌落隨之產生了不同的螢光,呈樹環狀特徵。螢光環的模式記錄了自生長開始以來發生了多少次循環,我們可以分析該模式以研究不同細菌之間和不同環境下的生長速率如何變化。」

 

使用RINGS,該團隊能夠成功追蹤體外培養的幾種不同細菌的細胞分裂,並觀察到,當細菌在小鼠腸道提取的樣品上生長(模擬複雜的微環境),或暴露於抗生素中時,細菌的再加壓周期的長度保持一致。(以模擬壓力條件和不一致的生長方式)。總之,作者希望他們的新型工具有助於動態追蹤腸道微生物的生長情況(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David T. Riglar, David L. Richmond, Laurent Potvin-Trottier, Andrew A. Verdegaal, Alexander D. Naydich, Somenath Bakshi, Emanuele Leoncini, Lorena G. Lyon, Johan Paulsson, Pamela A. Silver. Bacterial variability in the mammalian gut captured by a single-cell synthetic oscillator.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 10 (1) DOI: 10.1038/s41467-019-12638-z

相關焦點

  • Nat Commun:老年人補充維生素D會如何影響腸道微生物組?
    目前對腸道微生物組和維生素D之間的相互作用理解有限。最近,研究人員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發文,其對567名老年男性進行橫斷面分析,利用LC-MSMS量化血清維生素D代謝物,並從16S核糖體RNA基因測序數據中定義糞便亞操作分類單元。
  • 科學家藉機器學習發現「微生物衰老時鐘」 腸道細菌或揭示你的真實...
    但科學家很少知道這個被稱為微生物組的系統如何隨著時間而變化,甚至是「正常」系統的變化。現在,研究全球數千人的腸道細菌的研究人員得出了一個結論:微生物組是一個難以置信的精確生物鐘,能夠預測大多數人的年齡,誤差只有幾年。
  • 通過血液中微生物組可診斷早期癌症
    科技日報訊(記者劉海英)美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檢測方法,可通過分析血液中微生物組的特徵來確認測試對象是否得了癌症,以及是哪種癌症。他們在近日的《自然》雜誌上發表研究報告稱,這種潛在的基於微生物組的腫瘤學診斷工具值得進一步探索,可能會改變癌症診斷的方式。
  • Nat Genet:分子時鐘可控制細胞突變率
    >2015年11月13日 訊 /生物谷BIOON/ --人類機體中的每一個細胞都包含有完整的一套基因組,通過生命的漫漫長河,所有的細胞都會經歷一些基因組突變,有些突變過程會產生嚴重的後果,而且暴露於外部環境,比如日光浴或菸草暴露也都會引發基因組發生突變;近日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Genetics上的一項研究論文中,來自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等處的研究者在人類細胞中發現了兩種時鐘樣式突變過程
  • 健康的人類微生物組
    所以要理解健康微生物組這些差異是重大的挑戰。01 健康微生物組「健康」 是指沒有任何明顯的疾病。「微生物組」 指人體的整個微生物組,但目前大部分可獲得的數據描述的都是腸道微生物組,因此這裡討論的許多發現都來自腸道微生物組。
  • 科學家揭示土壤微生物組的組成和特性!
    相信有很多人都經歷過室內植物的突然死亡,儘管有充足的水分和陽光,但土壤下面似乎會發生一些看不見的事件,其會破壞植物的健康,這就好像生活在人類腸道中的微生物群落一樣會影響人類的健康,由細菌和真菌組成的土壤微生物組也會密切影響植物的健康。
  • 微生物組研究:關乎人類的未來
    自微生物組概念提出以來,人們對微生物組的關注熱度不斷增加,分析梳理在各個領域取得的顯著成果發現,人們對人體健康微生物組關注最大,特別是在消化道微生物組方面,已經發現腸道微生物組與糖尿病、肝病、肥胖症、精神疾病等具有相關性,對艱難梭菌引發痢疾的菌群移植治療方案,不僅顛覆了傳統治療方案,還進一步提出了消化道微生物組菌群平衡對身體健康具有重要影響的新理念。
  • NAT網絡地址轉換複習一(思科)
    進入全局配置模式下,命令格式:「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 內部IP位址 + 公網IP位址」。3.啟用NAT,進入接口配置模式,命令格式:「ip nat inside/ ip nat outside」。Inside對應內網接口,outside對應公網接口。
  • 空管時鐘的作用有哪些
    一般要求     時鐘系統是用於航管設備及管制人員提供準確的時間服務,同時也為計算機系統及其它弱電子系統提供標準的時間源。    時鐘系統由GPS(全球定位報時衛星)校時接收裝置、主時鐘、子時鐘及通信線路等部分構成。
  • 中國土壤微生物組:進展與展望*
    ,闡述了土壤微生物組研究的前沿科學問題,綜述了中國土壤微生物組的主要科研進展,提出了中國土壤微生物組研究的機遇和挑戰,探討了土壤-微生物系統功能及其調控所需的主要技術手段與能力建設,期望通過「土壤-微·生物系統功能及其調控」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研究,為深度發掘土壤微生物組資源,定向調控土壤微生物組功能,解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生態環境、農業生產及資源瓶頸等問題起到應有的貢獻。
  • 關於端粒-我們可以逆轉生命時鐘嗎?(中德雙語)抗衰老系列視頻
    我們可以逆轉生命時鐘嗎?端粒,就好像我們細胞中的生物鐘一樣,有人也稱它為我們的「生命時鐘」。我們能否倒轉這個「時鐘」來延長壽命嗎?貢克教授在本期課程裡,講解了和端粒相關的「海弗裡克極限」,端粒與端粒酶、幹細胞之間的關係,影響端粒縮短的因素,端粒學說的發展方向,從預防醫學到再生醫學等等。快來系統了解一下到底什麼是端粒吧!下期預告(4月27日周一):毒物興奮效應——為什麼說有輕微壓力反而是健康的?
  • 解析土壤微生物組的複雜性
    近幾年標記基因、基因組以及宏基因組分析的迅速發展,極大地拓展了我們解析土壤微生物組特徵的能力、明確不同時空尺度驅動土壤微生物組群落主要因素。儘管大多數土壤微生物組仍是未知的,但我們可以基於它們的生態策略對土壤微生物組進行歸類。這應是一個可證實的並且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們可以利用基因組信息來預測單個微生物組類群功能屬性。
  • 中國土壤微生物組:進展與展望|研究
    ,闡述了土壤微生物組研究的前沿科學問題,綜述了中國土壤微生物組的主要科研進展,提出了中國土壤微生物組研究的機遇和挑戰,探討了土壤-微生物系統功能及其調控所需的主要技術手段與能力建設,期望通過「土壤-微生物系統功能及其調控」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研究,為深度發掘土壤微生物組資源,定向調控土壤微生物組功能,解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生態環境、農業生產及資源瓶頸等問題起到應有的貢獻。
  • 腸道微生物組研究進展一覽
    直到最近,人類微生物組仍然是診斷和治療疾病的新策略的未充分研究的目標。可能會破壞腸道微生物組的疾病的患病率正在增加,然而目前科學界對於定義「健康腸道」微生物組的定義尚無共識。文章作者Leigh A.因此,作者建議,未來的研究必須考慮個人對飲食的反應以及腸道微生物組對飲食幹預的反應,以及強調微生物組的功能(其作用),而不只是組成(存在)。
  • 人體微生物組~1~我是誰?
    這裡的「腸道菌群」,就是我們這門課的主題:人體微生物組。腸道菌群是通俗的叫法。你剛剛聽說它,科學家對它的認識就已經升級了,用「人體微生物組」來命名,更準確。為什麼會有這個順口溜?是因為真正的前沿領域會有兩個特點。
  • Cell:深刻反思腸道菌群與人類疾病研究,是時候將微生物組研究拉回...
    這種與疾病相關的微生物組變化通常被稱為「腸道菌群失調」,這個術語在微生物組領域廣泛使用,但定義仍然模糊不清,經常被濫用。由於尚未定義「正常」或「健康」的微生物組,因此我們使用術語「腸道菌群失調」僅指與特定疾病或狀況相關的微生物組相較於對照發生了變化。
  • NAT地址轉換概念分析與應用設置技巧
    —-定義本地埠IP位址    Ip nat inside  !—-定義為本地埠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Ip address 202.99.160.129 255.255.255.252  !—-定義廣域網埠IP位址    Ip nat outside  !
  • 微生物組研究中的前沿新技術
    Nature子刊:專訪微生物組研究最新技術Nature Methods[IF:28.467]① 技術是推動本領域發展的基石,本文專訪了本領域正在研發中的多項新技術,助力大家把握好研究方向;② EcoFAB無菌體系實現可控人工微生物組研究對植物的影響
  • Microbiome: 微生物組的定義重新審視:舊概念和新挑戰
    微生物組的成員微生物群(microbiota )包括形成微生物組的所有活的成員。細菌、古菌、真菌、藻類和小型原生生物應被視為微生物組的成員。但是他們屬於微生物組。微生物組這個術語有時也會與宏基因組混淆。然而宏基因組被明確定義為來自微生物成員的基因組和基因的集合。
  • 母體微生物組影響胎兒的神經發育
    母體微生物組影響胎兒的神經發育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24 15:14:18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Helen E. Vuong課題組取得一項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