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工大張晨初/吳思竹/胡穎合作:幹涉加工結構色表面並應用於柔性...

2020-12-05 騰訊網

柔性執行器能夠將多種外部的刺激轉換到多種運動,由於其變形靈活的特點,可以執行複雜運動和特定任務,在仿生學領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隨著柔性執行器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如何對其運動狀態的實時監測表徵依然是一個挑戰。研究者們在蝴蝶翅膀和鳥類羽毛的啟發下,發展出一種基於溝槽結構的結構色表面,並應用於柔性執行器運動的實時監測中。

近日,合肥工業大學張晨初副研究員、吳思竹副教授和胡穎研究員等人,在研究中發現一種利用碳層輔助的雷射幹涉光刻(CLIL),在透明聚二甲基矽氧烷(PDMS)表面製備結構色表面的方法,並將其用於實時監測柔性執行器狀態中。通過CLIL可以直接對加工表面塗覆有碳層的PDMS進行加工,快速製備出帶有周期性微納米溝槽陣列的結構色表面。該結構色表面也可以直接製備在柔性執行器的表面。當柔性執行器發生彎曲時,其表面的結構色會同步發生變化,繼而可以通過彎曲過程中的顏色與彎曲的對應關係,實現非接觸的彎曲角度測量。

「另類」的結構色表面製備方案

在之前的研究中,研究者們普遍採用壓印或轉印的方法製備溝槽陣列,實現結構色表面。在我們的工作中,我們利用雷射幹涉形成的周期性條形光場,直接在材料表面加工溝槽結構。

圖1幹涉光場光強仿真圖和CLIL製備的PDMS表面形貌圖

雷射幹涉加工已經被廣泛應用於加工光刻膠、金屬等材料,但是在加工PDMS這類透明材料時,由於光吸收率低,往往很難加工出規整的光柵結構。為了克服這一點,我們提出一種碳層輔助的方法,利用碳層實現光的吸收和熱的傳導。首先,在成型的透明PDMS表面塗覆一層墨水,固化形成碳層;然後,將帶有碳層的PDMS進行雷射幹涉處理。由於碳層對光的吸收和熱的傳導,並且輔助以脈衝雷射衝擊波,PDMS表面會形成規整的周期性微納米溝槽陣列,從而在白光的照射下產生顏色。

圖2 CLIL加工示意圖

靈活多變的結構色表面

碳輔助雷射幹涉光刻加工與傳統的壓印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加工靈活性,可以通過改變雷射幹涉角控制溝槽陣列結構的周期,通過改變雷射能量、掃描速度可以控制溝槽的深度。

圖3 周期變化原理圖,不同周期在相同觀察角下的原理圖

奇妙的結構色

鮮豔的結構色究竟是何方神聖?其實也不然,這是因為其表面為周期性的溝槽結構,這樣的結構有類似於光柵的光學特性。在特定的白光照射下,我們在不同的觀察角度就會看到不同的顏色,就像鮮豔的鳥類羽毛一樣,非常絢麗。

圖4 不同觀察角度表徵PDMS表面不同結構顏色的方法示意,理論波長與實際觀察波長關係,不同角度下觀察到的不同顏色

結構色應用於實時狀態監測?

事實證明當然可以。通過碳層輔助雷射幹涉加工,可以在柔性執行器表面製備結構色,將結構色表面與柔性執行器融為一體。在柔性執行器發生彎曲的過程中,結構色的顏色反饋和執行器彎曲角也將發生同步的變化。我們在這個過程中,採集了結構色表面在光源照射產生的顏色變化情況的圖像信息,並且同步採集了柔性執行器彎曲運動情況的圖像信息。再利用數字圖形處理法分別統計在彎曲過程中結構色表面任一點的RGB值、柔性執行器彎曲角度與時間的對應關係,且這種對應關係為一一對應關係,為結構色應用於實時狀態檢測提供了依據。因此,只需在柔性執行器運動過程中建立上述對應關係,再根據某一時刻結構色表面任一點的RGB值(圖中選取點為P1、P2、P3),就可以確定該時刻柔性執行器的彎曲角度,進而達到實時監測的目的。這實現了利用特徵點的顏色反饋來達到非接觸可視化彎曲角測量。

圖5執行器彎曲狀態,執行器彎曲角與時間關係,特徵點的RGB值與時間的關係

鮮豔的結構色與實時狀態監測,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兩件事,還確確實實存在著緊密的聯繫,不禁感嘆世間萬物真是奇妙無比。這種「另類」便捷的方法不僅使得在柔軟透明材料上製備結構色表面變得更加高效,而且將製得的結構色表面應用到柔性執行器狀態的監測中,還可以實現柔性執行器的非接觸可視化測量。這在仿生器件、傳感器和人工肌肉領域具有巨大的潛力。

合肥工業大學工業與裝備技術研究院張晨初副研究員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吳思竹副教授和工業與裝備技術研究院胡穎研究員為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

來源:高分子科學前沿

聲明: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學之處,請在下方留言指正!

相關焦點

  • 合工大張晨初/吳思竹/胡穎合作:幹涉加工結構色表面並應用於柔性制動器的運動表徵
    柔性執行器能夠將多種外部的刺激轉換到多種運動,由於其變形靈活的特點,可以執行複雜運動和特定任務,在仿生學領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隨著柔性執行器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如何對其運動狀態的實時監測表徵依然是一個挑戰。研究者們在蝴蝶翅膀和鳥類羽毛的啟發下,發展出一種基於溝槽結構的結構色表面,並應用於柔性執行器運動的實時監測中。
  • 理化所在基於液態金屬結構色的可偽裝柔性機器人研究中獲進展
    理化所在基於液態金屬結構色的可偽裝柔性機器人研究中獲進展 2018-11-20 理化技術研究所 研究表明,鎵基液態金屬的變色是由於其表面產生了百納米厚的三氧化二鎵介孔薄膜,其色彩來源有幹涉和散射兩種形式(圖1)。當放置在石墨基底上並與電解質溶液中的鋁箔混合時,由於三氧化二鎵薄膜的瑞利散射和薄膜-金屬界面出現的微納米空腔,液態金屬表面上出現銀白色到金色最後到黑暗的顏色變化。而在電場的調節下,薄膜的上下表面光滑,入射光發生薄膜幹涉,使得液態金屬表面可以出現類彩虹色的分布。
  • 結構色:無需色素的神奇呈現
    也是在19世紀末,法國物理學家加布裡埃爾·李普曼運用結構色原理,發明了彩色照相干涉法,即無需染料就可在黑白照片上高度還原物體原始顏色,其「利用幹涉現象的天然彩色攝影技術」,於1908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在一個多世紀的歷史長河中,隨著人們對光的深刻認識以及現代微納尺度加工技術的成熟,這一被科學家稱為顛覆性的色彩呈現技術的「結構色」,開始展現出它神奇而迷人的科學光芒。
  • 可視化柔性電子
    作者:Young柔性電子器件在很多應用中扮演著不可忽略的角色,比如健康監測,電子皮膚和植入性器件等。開發柔性電子材料已經付出大量的努力,其中水凝膠被認為是一種有吸引力的候選者,這是由於其生物相容性,柔性和與人類組織相似的機械性能。與導電填充材料如碳納米管,石墨烯,金屬納米線和導電聚合物結合在一起,水凝膠可以被賦予和提升電學性能。
  • 東南大學趙遠錦教授團隊開發出用於可視化柔性電子結構色薄膜
    柔性電子器件在健康監測、傳感皮膚、植入式器件等領域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其中,水凝膠由於其生物相容性、柔韌性以及人體組織般的機械性能而被認為是一種有吸引力的候選材料。通過整合導電填料,如碳納米管(CNT)、石墨烯、金屬納米線和導電聚合物,這些水凝膠可以被賦予更好的電性能。
  • 什麼是結構色?
    △ 光碟的虹彩色把光碟放到顯微鏡下,我們可以看到光碟表面規則排列的微小結構,這些結構也就是光碟上記錄的數據。正是因為這些微小結構,造成了光碟的結構色。△ 單層薄膜幹涉示意圖(左)和水杉種子中的油在水面形成的薄膜幹涉(右)很多昆蟲的翅膀也很薄,可以發生薄膜幹涉,比如圖中的兩種昆蟲。
  • 輕輕一壓,拓寬結構色視角:UMass與劍橋團隊源自花瓣的啟發
    定量的雷射幹涉實驗表明,結構色角度的可觀察寬度由所施加的力學變形主動控制。該多級光學結構中較小的褶皺控制著光學幹涉,而較大的褶皺可以擴展幹涉的可觀察角度。實驗和理論發現,該廣角結構色的多級褶皺僅能在有限條件下形成。若缺失具有幹涉效果的小褶皺,單一的大褶皺不會顯示結構色。對褶皺模式的控制模仿了花瓣的可調節性,從而為理解自然系統表面形貌的形成提供了新的認識,並為可調結構色的控制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 寧波材料所等研發新型等離激元結構色材料及製備技術
    與傳統化學顏料、染料相比,等離激元結構色源於材料微納結構與光子的相互作用,因而可克服化學顯色組分複雜、環境汙染且回收難、機械性能和抗老化性較差等問題,在超高解析度顯示、光學生化傳感、防偽加密、光信息存儲等領域應用廣泛。開展等離激元結構色材料、製備技術及顯色機理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意義和現實應用意義。  人工金屬微納結構是產生等離激元結構色的實物載體。
  • 偶然發現了一種未知的構建結構色的方法
    當與「光學幹涉」(不同的光波的相互作用)結合使用時,材料表面會發生散射過程,在不同的照明條件下觀察時會產生明亮的色彩。這項發現發表在《高級光學材料》雜誌上,拓寬了我們對光的行為和特性的理解,且在傳感技術和安全設備中也有實際應用。我們如何看待顏色?
  • 是結構色!
    由於肥皂泡的薄膜有厚度,當自然光照射到薄膜上,它會經薄膜的上、下兩個表面,分別反射出多條頻率相同、振動方向相同,但是存在恆定相位差的光線。光線在肥皂泡膜的反射原理 | 作者繪製當我們人眼接收到反射出的光線,就看到了顏色。
  • 合工大首次成功將石墨相氮化碳應用於下一代量子點顯示技術
    合工大研發新型量子點顯示材料記者日前從合肥工業大學獲悉:該校科研團隊首次成功將石墨相氮化碳應用於下一代量子點顯示技術。該研究成果發表在著名國際學術期刊《今日材料》上,為量子點顯示技術的發展開闢了高效環保的全新材料方向。
  • 復旦課題組智能顯示結構色材料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央廣網上海8月13日消息(記者傅聞捷 通訊員李沁園)日前,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教授武利民團隊將直徑為數微米至十幾微米的聚合物膠體微球組裝到普通透明聚合物膠帶的粘膠層上成單層微球陣列,首次報導了一種既具有逆反射、又同時具有隨角異色和隨角不變色的智能響應結構色薄膜材料,揭示了其智能響應結構色形成機理,並探索了其在智能顯示等領域上的應用。
  • 楊善林: 合工大有史以來第一位院士
    楊善林: 合工大有史以來第一位院士 2013-12-20 10:53:52   來源:市場星報
  • 四川大學王玉忠院士/宋飛教授:仿變色龍柔性光子纖維素膜,同時具有...
    是自然界中最奇異的現象之一,它是由光對納米結構的幹涉而產生的,在動植物中經常出現。通過拉緊或放鬆皮膚,變色龍可以改變光從鳥嘌呤晶體表面反射的方式,產生所謂的結構色。科學家們已經在各種變色材料中模仿變色龍皮膚的晶體納米結構,但它們通常很難生產,或者依賴於不可再生的石油資源。相比之下,纖維素納米晶(CNC)是一種可再生材料,可以自組裝成具有結構色的薄膜。
  • 復旦大學武利民課題組智能顯示結構色材料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   中新網新聞8月13日電  結構色相比於傳統的化學色
  • 曾實名舉報校長的合工大副校長,職務有了變動—新聞—科學網
    據合工大官網消息,2017年7月13日,中共合工大第八次黨代會完成各項議程閉幕。隨後召開的中共合工大第八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選舉產生了合工大第八屆委員會常務委員,選舉袁自煌擔任中共合工大第八屆委員會書記,梁樑、陸林、陳剛擔任中共合工大第八屆委員會副書記。中共合工大第八屆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選舉陸林擔任中共合工大第八屆紀委書記,秦廣龍擔任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