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骨質疏鬆,大部分人都會覺得這是老年人的問題?
nonono!
《原發性骨質疏鬆症診斷指南》指出:女性一生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危險性為40%,高於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的總和。
男性一生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危險性為13%,高於前列腺癌。
儘管骨質疏鬆症被廣泛認為是影響女性的健康問題,但一項新的研究發現,腹部有大量脂肪的肥胖男性比其他男性更容易發生骨質疏鬆。
1 腹部脂肪與骨質的研究
大多數關於骨質疏鬆的研究都集中在女性身上,男性應該意識到腹部脂肪過多不僅是心臟病和糖尿病的危險因素,而且還是造成骨質流失的危險因素。
腹部脂肪與男性的骨質疏鬆和骨強度下降有關。
在進行這項研究時,研究人員調查了35名平均年齡為34歲、平均體重指數(BMI,一種測量身高和體重的方法)為36.5的肥胖男性。
這些人接受了腹部和大腿的CT掃描,以測量他們的脂肪和肌肉質量。他們還接受了高解析度的CT掃描,即前臂的有限元分析(FEA),以確定他們的骨骼強度和骨折的風險。
FEA是一種經常在機械工程中用於確定橋梁或飛機設計材料強度的技術。FEA可以確定結構在何處彎曲或斷裂,以及使材料斷裂所需的力的大小。
2 腹部脂肪含量與骨骼之間存在關聯
研究結果顯示,腹部內臟脂肪和總脂肪較多的男性的骨骼強度低於腹部脂肪較少的男性。但這項研究中男性的年齡和總的BMI對其骨骼強度沒有影響。
研究結果令研究人員驚訝的是,與那些腹部脂肪少但BMI相似的肥胖男人相比,腹部脂肪很多的肥胖男性的骨強度顯著降低了。
這項研究的研究數據和結論是初步的,並沒有直接證明了它們之間的因果關係,而只是證實了腹部脂肪含量較高與骨骼強度降低之間存在關聯,相信後面會有更多的科學,嚴謹的研究出現。
3 預防骨質疏鬆
腹部脂肪的危害就不用我們再多說了,基因、飲食和鍛鍊都對儲存在體內的腹部脂肪量起作用,腹部脂肪也會增加患各種疾病的風險。
而對於骨質疏鬆,我們也不能忽視,日常應該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來提前預防。
補充優質蛋白
每天吃1手掌心大的魚肉和1手掌心雞肉或者豬牛羊肉,吃1個蛋。
補鎂和維生素C
鎂可影響鈣平衡和骨代謝,當飲食中鈣與鎂的比例約為2:1,互利互贏促進吸收。
維生素C促進膠原蛋白合成,充足的骨膠原蛋白可以讓鈣乖乖留在骨骼上。
綠葉蔬菜不能少
每天吃綠葉菜,特別是莧菜、芥藍、油菜、空心菜、芥菜等含鈣量較高。
減少鹽攝入
重口味除了影響骨骼健康,還波及血管、腎臟甚至頭髮。
堅持運動
每周運動不低於3次,每次不少於半小時。推薦中等強度運動,如散步、遊泳、騎行、慢跑、各種健身運動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