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網訊 秋冬本不是下雨的「旺季」,但今年卻分外地少。昨天,記者從市氣象部門了解到,入秋以來,全市平均雨量僅12.5毫米,較常年同期的130.1毫米偏少90.0%,是1971年以來最少的一年。
受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由厄爾尼諾向拉尼娜狀態轉換影響,我市今年氣候異常,夏季颱風偏少,秋季晴多雨少,出現了2004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氣象乾旱,全市氣象乾旱等級達到中旱-重旱、部分地區特旱。今年以來,全市平均雨量1225.8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26.9%。入秋以來,各縣(市、區)中,除泰順縣為1971年以來第二少外,其他縣(市、區)均為各自1971年以來最少。
據歷史統計,今年我市出現了繼2003年大旱後又一次嚴重乾旱。今年汛期以來(4月15日-11月30日)全市平均降水僅864.9毫米,接近2003年嚴重伏旱的866.1毫米,是近二十年來僅有的兩次降雨量不足1000毫米年份。今年夏季以來,除8月上旬和9月中旬降水量較常年偏多外,其餘各旬均較常年偏少,其中偏少80%以上的旬達到8個,10月以來更是持續顯著偏少,屢次破降水最少歷史極值。由於長期高溫少雨,旱情迅速發展,各項監測數據表明,我市出現了2004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氣象乾旱。
為應對氣象乾旱持續發展、森林火險等級居高不下的不利局面,全市氣象部門抓住有利時機開展人工增雨作業。11月19日夜裡,全市氣象部門8支人影作業隊伍持續開展增雨作業,總共發射火箭彈60枚。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的共同作用下,我市普降小到中雨,全市增雨量206.8782萬噸。
根據目前天氣預測,12月我市雨量又比常年偏少,我市氣象乾旱將持續發展,抗旱保水和森林防火形勢日趨嚴峻。接下來,我市氣象部門將繼續高度關注降水天氣過程,提前動員各縣(市)氣象局做好人工增雨準備,抓住一切有利條件適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同時,市氣象部門提請相關部門,進一步落實抗旱相關措施保障群眾飲水安全,農業抗旱減災,開闢抗旱水源,強化抗旱技術服務。
來源:溫州日報
記者:陳蜜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