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旱是怎樣形成的——專家詳解氣象乾旱成因及發展趨勢
10月10日的氣象乾旱指標監測顯示,全省共有97縣市出現氣象乾旱,其中34縣市達到重旱標準,32縣市達到特旱標準,特旱區主要位於湘東北地區。 受乾旱的影響,我省出現大面積土壤缺熵、水庫水位低等影響。氣流運動是形成降水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居於副高控制之下的湖南,仿佛被罩上了一個「鍋蓋」,阻礙了氣流運動,難以形成降水。 「海溫異常是造成上述大氣環流異常的重要外因。」謝益軍介紹,今年是厄爾尼諾結束年,從去年9月開始的厄爾尼諾事件於今年7月結束。多年數據顯示,在厄爾尼諾結束年份的秋季,歐亞中高緯以緯向型環流形勢為主,東亞槽偏弱,這就意味著南北向的空氣交換較少,不利於北方冷空氣的向南輸送。
-
專家稱高原熱力因素加厄爾尼諾現象致西南乾旱
針對當前我國西南地區遭受的嚴重旱災,國家減災委員會辦公室、全國抗災救災綜合協調辦公室19日組織召開旱災救助會商會議,研判旱情發展趨勢,研究旱災救助工作。 2009年秋季以來,我國西南地區降雨少、來水少、蓄水少、氣溫高、蒸發大、墒情差,致使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5省(自治區、直轄市)遭受旱災。
-
比普通乾旱更嚴重的這種「乾旱」,竟然是從海洋登陸的?
「登陸型乾旱」在海洋上形成,然後向陸地遷移。它會造成更大範圍、更嚴重的乾旱。近日《水資源研究》雜誌近期發文稱,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新的乾旱模式——「登陸型乾旱」。它始於海洋,而後向陸地區域遷移。這種乾旱也許能在其對陸地生態系統造成破壞之前被預測。研究人員表示,與只發生在陸地上的乾旱相比,「登陸型乾旱」造成的後果更為嚴重。據統計,在1981年至2018年間影響全球陸地地區的所有乾旱中,大約六分之一屬於「登陸型乾旱」。
-
西班牙氣候乾旱缺乏降水 遭遇嚴重乾旱土地龜裂
西班牙氣候乾旱缺乏降水 遭遇嚴重乾旱土地龜裂 (1/4) "← →"翻頁
-
從蛋殼中解密遠古南粵大地
廣東省內恐龍蛋發現地點的調查與研究,對於揭開八千萬年前廣東省恐龍世界的面紗,揭秘這裡古地理、古環境、古氣候,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揭秘遠古南粵大地,恐龍蛋又將告訴我們什麼呢?●南方日報見習記者 李沁 記者 劉俊中國最南端的恐龍「產房」早在八千萬年前的晚白堊世,恐龍曾是茂名這片熱土的主人。
-
科學家警告:美國爆發800年來最嚴重乾旱!與史前特大乾旱同軌道發展
科學家警告稱,美國加州和墨西哥灣的大部分地區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特大乾旱。而最新模擬結果表明,北美洲出現特大乾旱幾乎是必然發生的。儘管2019年以來當地降水大有緩解,但事實上大乾旱才剛剛開始。 哥倫比亞生物氣候學家對當前氣候狀況與地球歷史上最乾旱時期的記錄進行了充分的對比和研究,數據的高度一致表明今天的美國與史前最嚴重的一次大乾旱正處在同一發展軌道
-
研究發現,天氣乾旱會影響動物繁殖率,未來或因人類而更加嚴重
這次被選作研究的熱帶鳴禽,分別來自於38個不同的鳴禽物種(其中委內瑞拉18種,馬來西亞20種),雖然是熱帶地區,但是委內瑞拉和馬來西亞經常會發生嚴重的乾旱,導致當地鳴禽的生存環境變得更加糟糕。研究發現,在乾旱發生的年份裡,鳴禽的繁殖率就會明顯降低,最低可以降幅可以達到60%以上,不過,伴隨著繁殖率的降低,鳴禽的生存率卻顯著提高,簡單來說,就是繁殖率和生存率之間,存在著一種此消彼長的狀態。為何乾旱會影響動物繁殖率?
-
我國四大盆地的自然地理環境差異,有的乾旱有的溼潤還有的高寒
四大盆地的自然地理環境差異盆地地形是十分常見的地形類型,在我國的主要地形單元中有四大盆地,分別是塔裡木盆地、準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和四川盆地。上述這四大盆地,雖然在地形上都是屬於盆地地形,但是自然地理狀況並不相似,甚至可以說是差異巨大,在氣候、植被、土壤和水文等方面存在極大的差異性,具體來說,我們可以把我國的四大盆地分為三大類。我國的四大盆地分布圖首先,塔裡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位於我國的「西北乾旱半乾旱區」,屬於情況比較相似的一類。
-
「水汪汪」的雲南,為什么正經歷嚴重乾旱?
參考文獻:1.謝清霞,谷曉平,萬雪麗,李剛,劉彥華,張豔梅,吳磊.西南地區乾旱的變化特徵及其與大氣環流的關係[J/OL].乾旱區地理:1-9[2020-04-20].2. WANG Lin, CHEN Wen, ZHOU Wen,等. Drought in Southwest China: A Review[J].
-
你知道嗎|「水汪汪」的雲南,也存在嚴重乾旱?!
參考文獻:1.謝清霞,谷曉平,萬雪麗,李剛,劉彥華,張豔梅,吳磊.西南地區乾旱的變化特徵及其與大氣環流的關係[J/OL].乾旱區地理:1-9[2020-04-20].2. WANG Lin, CHEN Wen, ZHOU Wen,等. Drought in Southwest China: A Review[J].
-
一張地圖揭示澳洲乾旱有多嚴重!大部分地區降水嚴重不足,或創多年來歷史新低
【今日澳洲1月9日訊】據雅虎新聞報導,在一張令人擔憂的澳大利亞地圖中,詳細描述了該國各地的降雨不足情況
-
「超級乾旱」,要來了嗎?
據4月30日發布的美國乾旱監測周報,加利福尼亞州中部和北部、內華達州北部、俄勒岡州大部、華盛頓州中部和東部面臨乾旱狀況,這一狀況還向東延伸至堪薩斯州西北部。當前,加州西北部大部、俄勒岡州西部都處於嚴重乾旱之中。而加州不斷加重的乾旱也預示著這裡的森林火災季可能會提前到來!2019年的加州山火想必大家記憶猶新,如今,美國抗疫形勢嚴峻,如果山火再起,後果將不堪設想!
-
楊學祥:氣象乾旱和構造乾旱
我在2009年1月10日和2月4日相繼指出,2009年上半年拉尼娜現象將持續,做好防災準備,警惕2000年嚴重旱災重演[2,3] 地震是地震構造研究的課題,乾旱是氣象變化研究的課題,地震與乾旱的關係是跨學科難題。以己之短,搏人之長,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很少有人問津,也很少有人去評判,這方面的理論往往自消自滅,不為科學主流所關注。
-
近期我國部分地區出現嚴重氣象乾旱 氣候專家稱氣溫異常偏高降水...
中國氣象報記者宛霞 通訊員 李威報導5月17日,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監測實況顯示,當前我國部分地區出現嚴重氣象乾旱,東北、黃淮、江淮、西南等地出現中度至重度氣象乾旱,吉林、雲南部分地區出現特旱。對此,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陳麗娟、正研級高級工程師侯威對氣象乾旱實況以及氣象乾旱成因與趨勢展望等進行解讀。
-
【高中地理】降水的九大影響因素和四大類型,影響我國的四大準靜止...
降水的多少要受很多因素的影響,但主要條件是三個:充足的水汽供應、氣流上升達到過飽和狀態、足夠的凝結核。 通常情況下,我們不需要考慮凝結核的問題,只考慮有沒有充足的水汽和促使氣流上升的機制就可以,歸納起來,形成降水的因素有以下九大因素。
-
研究結果顯示:全球變暖不一定導致氣候乾旱
研究顯示全球變暖與乾旱沒有必然聯繫 【搜狐科學消息】近來在澳大利亞和美國發生的一系列乾旱天氣事件使得部分科學家警告稱,全球變暖將引發全球各地陸續遭遇極端乾旱天氣。然而來自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全球變暖與乾旱天氣之間並無必然的聯繫。 一直以來學界都認為全球問題升高將導致地球表面水分蒸發加速由此使得乾旱發生的頻率增加,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2007年曾經發布一份報告指出:「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全球發生乾旱天氣的次數已經明顯增加,乾旱所持續的時間也較之前有所延長。」
-
持續熱浪下,廣東福建乾旱加重!權威預報:未來仍少雨
暴雨傾盆的長江沿線面臨著嚴重的洪災威脅,而強對流天氣頻頻的北方地區則對農業、林業生產帶來了不小的困擾,至於持續炎熱中的南部沿海,不僅空調風扇停不下來,還帶來了嚴重的乾旱問題。從中央氣象臺的監測數據上看,最近十天當我國長江中下遊多地暴雨不斷的時候,廣東福建多地的降雨量是很低很低的,甚至局地是無降水的滴雨未下狀態,堪比新疆內陸的塔克拉瑪幹沙漠。
-
中國的「四大火爐」城市和「火焰山」氣溫相比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高溫天氣」我想應該是很多人都不想去面對的,想我國就有「四大火爐」之稱的地方,但其最高溫度比起下面我們所要講到的這個地方來講那真是「小巫見大巫」了,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中國最熱的地方,每一處都能「烤熟」的存在,一秒鐘都不能待!
-
中國乾旱氣象科學研究計劃:讓糧食與生態安全遠離乾旱威脅
我國是全球乾旱災害發生最頻繁的國家之一,遇到大旱之年,糧食減產大約有一半以上歸因於旱災。乾旱災害嚴重地威脅著我國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成為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面對這樣一種沉默而影響深遠的災害,氣象科技工作者站了出來,中國乾旱氣象科學研究計劃由此啟動。
-
天氣乾旱灰霾珠三角可能爆發光化學煙霧(圖)
天氣乾旱灰霾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系列氧化劑,如臭氧、醛類、酮等,它的毒性很大,對人體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嚴重時會使人出現呼吸困難,視力衰退,手足抽搐等症。在上世紀世界環境汙染八大公害事件中,光化學煙霧事件便佔了5起。1955年,洛杉磯發生的高濃度光化學煙霧導致了兩天內400多名65歲以上老人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