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研究顯示全球變暖與乾旱沒有必然聯繫 |
【搜狐科學消息】近來在澳大利亞和美國發生的一系列乾旱天氣事件使得部分科學家警告稱,全球變暖將引發全球各地陸續遭遇極端乾旱天氣。然而來自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全球變暖與乾旱天氣之間並無必然的聯繫。
一直以來學界都認為全球問題升高將導致地球表面水分蒸發加速由此使得乾旱發生的頻率增加,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2007年曾經發布一份報告指出:「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全球發生乾旱天氣的次數已經明顯增加,乾旱所持續的時間也較之前有所延長。」
此次美澳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乾旱天氣形成的原因要比之前人所想像的複雜得多,過去科學家之所以認為乾旱多數是由於全球變暖引起,其問題根源在於科學家利用數學模型而非實際情況來研究乾旱的成因。
美澳科學家的研究成果被刊登在2012年11月的《自然》雜誌上,研究人員表示過去科學家們都通過一種名為Palmer旱澇指數的數學模型去評估全球的乾旱天氣。Palmer旱澇指數最早於20世紀60年代推出,由於該種模型過於簡單並且並未能將全球變暖等因素考慮在內,其結果往往是對於乾旱天氣的嚴重性預計過度。針對上述問題,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推出一種新的評估乾旱天氣的機制,其將保羅太陽輻射量、溼度、風力等因素統統考慮在內,目前這種乾旱評估機制已經在非洲投入測試使用。(尚力)